[原创]读渡边淳一《钝感力》
<p>至于书名,不知是原作者就选用的是《钝感力》这个词,还是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做了意译。从书中的内容来看,其本意并不是带有迟钝含义的钝感,而是写一个人的心态,一种可以“大度能容,容天下之事”良好的个人修为。</p><p>其中的有些例子过于牵强,比如最开始的“蚊子叮人”,这与个人的肤质不同,有些人就是没有什么感觉而有些人就是很敏感,跟钝感不钝感根本就没有关系,如果一定要牵强进去的话,也只能说是物理性的钝感,与后面的心理、心态方面差异可就大了。</p> <font face="Verdana">
<p><font face="Verdana">1943年,对陆军少将徐复观来说,是他的生命历程发生转折和最有意义的一年。说他的生命发生转折并不是指这一年他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并成为高级幕僚,而是指他成为新儒学大师熊十力的弟子。</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这一年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发了从师之意。正好,熊十力也在重庆梁漱溟先生主持的勉仁书院教书。徐复观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便给他回了信。在信里,熊十力除讲了一番为人治学的道理外,还说到后生对前辈要有礼貌,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这封信对徐复观的启发与感动,超过了《新唯识论》,他立即去信道歉。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这次会面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然而,徐复观对熊十力的指点不以为然,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这一骂,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老师对学生的最厉害的一骂——因为现在能骂人的老师太多了,但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老师对学生最著名的一骂;这一骂不要紧,竟骂出了一位现代新儒家<strong><font face="Arial" size="3">。“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font></strong>这一番痛快淋漓的痛骂,骂得自我感觉良好的陆军少将呆立当场,狼狈不堪,半天回不过味来,但也使他从此大彻大悟。多年后,徐复观回忆起这一番痛骂,还满怀深情的写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font></p>
<p><font face="Verdana">徐先生对这一骂的理解,我想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都有所体会。每当我看到那些大言不惭的没有读过几本书的“读书人”对某些作品妄加评论的时候,我从心里替他们感到难过,也知道了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我对徐先生的大度、宽容更表示敬佩。徐先生当时深受蒋介石的信任,权势熏天,在遭到了这一番痛骂后,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诚心诚意的反省自己的不是,这种胸怀后世似乎再也见不到。但仔细想一想,那个时候,能做到徐先生这一步的,也不是少数。但我更敬佩的还是熊十力,对于这位老人的逸事,我读了不少。他到老都一直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曾为一个问题和另一个老人扭打起来。那位老人,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们的扭打,被学界传为美谈。他对权势的蔑视,已经成为空谷足音。他对徐复观的痛骂,并不仅仅是骂徐复观,更隐含着一种对权势的嗤之以鼻,体现了传统儒者的傲骨。熊十力对徐复观的训斥,是长期在国民党军队生活过的徐复观没有见过的。这一点,在徐复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后来成为一位勇者型的大儒,以道义抗争权势,不能不和熊十力的影响有关。在学术上,他和熊十力的另外两名弟子——唐君毅、牟宗三一起,被称为“新儒家”。他们和钱穆、张君劢及杜维明一起,共同开辟了儒家的新天地。</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p></font> <p>呵呵,楼上说的是。</p>
<p>但我的意思主要是说书名和内容的差异,并没有说读这种书没用。</p> 非常赞同<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阿懒</b></font>的回帖,读书的目的要明确,态度更加要正确,毕竟,我们不是编辑,专门找错。管理工作当中也一样,不要老是去挑错,其实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