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最爱慢生活 遍访中国最慵懒的五座城市
<br/><p><b>最爱慢生活</b><b> </b><b>遍访中国最慵懒的五座城市</b><b></b></p>
<p><b> </b></p>
<p>虽然这几个城市懒得各不相同,但是也有一些共通点:很多时间花在桌上和嘴上;慢餐业发达;多是<a title="查看本站有关旅游的内容" href="http://elegantliving.ceconline.com/FS/%C2%C3%D3%CE.HTM" target="_blank">旅游</a>目的地;消费拉动经济;容易滋生艺术灵感;夜晚的精彩胜过白天;地下亚文化发达。</p>
<p><strong>第一名:丽江</strong></p>
<p> 评语:对逃离都市的人而言,这里是田园;对迷恋夜生活的人而言,这里也是都市;丽江与工作无关,与心情有关。</p>
<p> 电视时间:零或无穷——在这里,谁还需要电视呢?要么开着,不看。</p>
<p> 快餐店:无。</p>
<p> 步行速度:用走字都夸张了,应该叫遛达。</p>
<p> 酒精度:66度以下,各种度数、各种酒都喝。</p>
<p> 作息时间:晚九朝五。</p>
<p>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半人专门负责上班,另一半人专门负责逛街。</p>
<p> 跳槽频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 </p>
<p> 身体运动量:如果伸懒腰和划拳也算的话。</p>
<p> 手机通话状态:总是在大谈特谈理想、心情、抉择和享受。</p>
<p> 婚恋状况:艳遇多过失恋。即使你什么人都没爱上,这里的时光也是柔软的。</p>
<p><strong>第二名:拉萨</strong></p>
<p> 评语:想在西藏寻找人生转机和变局的人都来到了这里;它的藏族风情与宗教气氛令人觉得工作是一种俗务;从拉萨回去后许多人辞职了。</p>
<p> 电视时间:近似零——人们在八角街和转经轮前吸氧。</p>
<p> 快餐店:无(路边的酥油茶排档不算)。</p>
<p> 步行速度:随便走,多数人没有急切的动机。</p>
<p> 酒精度:偏高;这里的酒风也不是盖的,且饮酒驱寒。</p>
<p> 作息时间:不定,但极端个人主义。</p>
<p>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没有上班时间,出门不是爬山就是逛街。</p>
<p> 跳槽频率:当时是零,离去后是90%。</p>
<p> 身体运动量:少;因为缺氧。</p>
<p> 手机通话状态:可有可无;一则信号不太好,二则另有世面可见。</p>
<p> 婚恋状况:游人中偶尔有一两对驴友成恋人。</p>
<p><strong>第三名:成都</strong></p>
<p> 评语:以生活魅力荣登中国第四城,号称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有娱乐精神,消费欲强过创业欲;边吃边喝边工作,或者吃吃喝喝就是工作。</p>
<p> 电视时间:少;因为打麻将和泡茶馆时间多。</p>
<p> 快餐店:少(无所不在的排档和麻辣烫不算)。</p>
<p> 步行速度:慢;所以买车也只买小小型的车就够。</p>
<p> 酒精度:高;微醺在此是一种生活美好的状态。</p>
<p> 作息时间:保守的时间表,但经常不准时。</p>
<p>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感觉是全城在轮班逛街。</p>
<p> 跳槽频率:低;但有不少人跳槽离开这里到更忙碌的城市去。</p>
<p> 身体运动量:少;打麻将不应该算吧?</p>
<p> 手机通话状态:更像一种时尚。</p>
<p> 婚恋状况:擅于调情,享受恋爱,不忘婚姻。</p>
<p><strong>第四名:厦门</strong></p>
<p> 评语:悠闲生活节奏并不妨碍厦门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厦门有天时地利和充分的开放度与外向度;当然,更有大海和生活。</p>
<p> 电视时间:多;厦门人有本土观念。与此相应的是年轻人不太愿到外乡就业。</p>
<p> 快餐店:少(海鲜排档不算)。</p>
<p> 步行速度:慢,这里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漫步环境。</p>
<p> 酒精度:不高;厦门酒风温和,规矩是“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本地把酒当药,俗语“小酒小人参”。有时也行酒令划拳,但基本不滥饮滥醉。</p>
<p> 作息时间:按部就班。</p>
<p>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偏少;因为人口本不多。节奏松弛如鼓浪屿若隐若现的钢琴声。</p>
<p> 跳槽频率:一般;因为工作竞胜的野心较淡。</p>
<p> 身体运动量:正常;因为有余暇。</p>
<p> 手机通话状态:工作与闲聊。</p>
<p> 婚恋状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型,不过激,不眼高手低。</p>
<p><strong>第五名:哈尔滨</strong></p>
<p> 评语:哈尔滨人露财,爱穿爱喝爱面子爱交朋友,与工作比起来他们更会享受;总想挣大钱不屑挣小钱;此次中央“振兴东北”国策应该能造就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提升工作热情。</p>
<p> 电视时间:多;生活在室内的时间相对较多。</p>
<p> 快餐店:少(这不是东北菜的风格)。</p>
<p> 步行速度:慢;女人要展示男人要养眼。</p>
<p> 酒精度:高;不喝会被人当狗熊踢出去,喝了会被人当烂泥拖出去。据说,哈尔滨人一年光喝啤酒扔下的“易拉罐“就可以造三座松花江大桥了。</p>
<p> 作息时间:休息比工作多;全国2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调查显示,与上海的生活节奏比,哈尔滨人每天慢了1.8小时。</p>
<p>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般;与气候有关。</p>
<p> 跳槽频率:低;因为好工作机会不多。</p>
<p> 身体运动量:尚佳;至少夏天有街头露天舞会、周末有太阳岛野游、冬天有滑雪溜冰。</p>
<p> 手机通话状态:闲聊型。</p>
<p> 婚恋状况:恋爱高消费,结婚高消费,“素婚”少。</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0 11:47:50编辑过] 只去过哈尔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