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张汝京告别半导体产业
<font face="Verdana"> 在10年前只手创立中芯国际的张汝京,2009年11月10日竟然宣布引咎辞职,离开自己辛苦经营的企业。<br/> <br/> 尽管有报道称,没有了张汝京,中芯国际未来的路也并不一帆风顺;中国半导体产业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和高度。但他的离去,对中芯国际的股东和股民来说,并未带来任何的感伤与惋惜。就在他宣布辞职后,原本暂停交易的中芯国际股票复盘当天,股价就飙涨了73.7%,充分反映出投资者的看法:没有张汝京,中芯国际会更好。<br/> <br/> 中芯国际16个季度出现亏损<br/> <br/> 为何会如此?很简单,对于投资者和股东来说,企业赚钱,股价上涨,才是最重要的。但过去17个季度中,中芯国际就有16个季度出现亏损。也正是因为这样长达4年的亏损,张汝京常常被股东质疑。<br/> <br/> 所以,2009年11月4日中芯国际与台湾台积电的多年官司中败诉后,11月10日张汝京宣布辞职时,人们不再记得,2000年创业至今的9年间,不仅中芯国际成长为一个有着1万1000多人规模的庞大的创业公司,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团队最完整、客户群最多的芯片厂商,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大步跃进的事实。<br/> <br/> “他只手建立起来的中芯国际不仅给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了规模和技术,还带来了半导体行业的游戏规则,以及大量的半导体行业管理人才。”这是大家公认的给张汝京的评价。<br/> <br/> 而这些,全部是在中国基础工业异常薄弱的背景下,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下,张汝京及其团队一点一点打破并积累起中芯国际的信誉的。<br/> <br/> 但就是这样,在需要有人为亏损和败诉承担责任时,张汝京也不得不黯然谢幕。<br/> <br/> 张汝京194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出生于南京,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并获得工程科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br/> <br/> 在纽约州的Union Carbide公司做了数年的工艺开发工程师之后,张汝京于1977年加入德州仪器公司,并在德州仪器公司工作了20年。1997年10月,张汝京加入世大积体电路公司,并从1998年1月开始担任该公司总经理。<br/> <br/> 2000年1月,公司大股东中华开发将世大作价50亿美元卖给了竞争对手台积电后,张汝京离职。<br/> <br/> 2000年2月,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担任中芯国际总裁至2009年11月9日。<br/> <br/> 想做节能环保工作<br/> <br/> 他离开了中芯国际,前途有何打算?现年61岁的张汝京说:“我现在比较想做以前就想做的事情,就是节能环保的工作。”他已经在多个场合强调,自己离职后,不会去做与中芯国际竞争的事情。<br/> <br/> “节能环保的范围非常的广,有的项目切入点门坎不是很高,很容易进入,有的不容易。”张汝京举例说,水循环再利用、太阳能及LED(发光二极管)等,都是这个产业可以做的事情。<br/> <br/> 张汝京说:“如果我们用半导体的研发力量和生产方式去做LED,应该可以大大改善LED的效率和成本 。”<br/> <br/> 张汝京再次把视线放在了两岸合作上:“台湾将来会在LED这个产业上更强。因为台湾半导体整体很强。但大陆LED市场很大,又是一个两岸可以合作双赢的例子。”<br/> <br/> 《联合早报》<br/> <br/> (编辑:罗婉菁)<br/> </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