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玩物尚智,聪明反被聪明误?
<p align="center"><b>玩物尚智,聪明反被聪明误?</b><b></b></p><br/>
<p align="center">http://image215.poco.cn/mypoco/myphoto/20100122/13/5266426520100122135254057_640.jpg</p>
<p>正如联想在司马TA页面的flash所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p>
<p>很哲理是吧,似乎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进化吧。也许联想也是这么陷进去的,只不过不是时而聪明时而糊涂,我只是猜测,结果如何只能。</p><br/>
<p>如果闲得无聊时,比如等一个电话,有个不错的游戏给你打发时间,它并不算太激烈,也不血腥,当然,重要的是,它还不低俗,更不用你花钱。想必没有多少人会拒绝,这只是一个扑克版游戏,而且你还能在扑克发现一点人生哲理,举几个例子:</p>
<p>1、 总有意外发生,但不能被意外击败。</p>
<p>2、 上帝说过,自救者才能被拯救。</p>
<p>3、 当一个人说不是钱的问题的时候,十有八九是钱的问题。</p>
<p>4、 看得清楚才能判断得对,判断对的才能做得对,</p>
<p>很有刘镛和毕淑敏的心灵鸡汤的范儿,你感受了吗,好,你上当了。请看这几张扑克版的截图:</p>
<p align="center">http://image215.poco.cn/mypoco/myphoto/20100122/13/526642652010012213532002_640.jpg</p>
<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http://image215.poco.cn/mypoco/myphoto/20100122/13/5266426520100122135339085_640.jpg</p>
<p>当一些企业还在为提高用户口碑而处心积虑时,联想的司马TA已经开始寓教于乐了,对用户潜移默化了。可以想见那些格言与笔记本功能的搭配是煞费苦心的。我从是汽车行业的,与很多品牌一样,在广告的同时,我们重视用户的口碑传播,所以每个品牌都会在各门户及一些汽车网站建立自己的车友会论坛,为的是将老用户与我们捆绑在一起,同时通过他们吸引新的消费者。</p>
<p>这样苦心经营,虽然有所得,但心血投入太多,得到的回报有点惨。不像这游戏中对用户的潜移默化品牌植入,同时还让用户了解产品功能,推广新产品,而且与个有趣形象的格言相对应。而且以一个职场人士的眼光来看,更有一些击中了白领们的要害,比如周末加班之类的话题</p>
<p>以生存角度来说,又是感同身,尤其是这句“当一个人说不是钱的问题的时候,十有八九是钱的问题。”,这跟蜗居的“凡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儿”相映成趣。</p>
<p>玩物丧志,联想却说:玩物尚智。文字与思考玩得炉火纯青。</p>
<p>对于这个设置,我是对联想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要这个游戏好玩,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一半了。而我试了一下,虽然没深玩,但感觉还不错。不是一个那种让你深入到没完没了的游戏,就是白领茶余饭后可打发时间的游戏,不至于上瘾,但还算有趣,适合那些不想执迷于游戏,偶尔线上娱乐一下的人。</p><br/>
<p>但这只是成功了一大半,未成功的是,这是一个联想的游戏,我对有多少人知道那个网站表示怀疑,更不用说不了解这个游戏的人就去玩这个游戏。</p>
<p>另外,先不说一个游戏的开发与维护成本,光是那些经典的格言式文字需要多少人的人力,多少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这可不是技术上能解决的。</p>
<p>也许联想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太兴奋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意,很聪明,但没有人知道的创意游戏,价值等于是一个零。这不是几个新闻发布会,像我这样的几篇评论文章能解决的事。</p>
<p>所以,我对司马TA的成功保留意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