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富翁》游戏成就百万身家
新闻来源:新华网<br/>一个在校大四的学生,同时也是个经验丰富的“炒家”。多年炒股、炒房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对投资有着更多的认识。 <br/>几个月前,他刚刚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数套位于河北的别墅,现在,房子的价格已经涨了近四倍。这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在校学生刚刚21岁,他的愿望是自己建立一个私募基金。<strong><font color="#ff0000">本报的意图并非渲染该学生的 “致富”门道,而是向读者展示一个大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 <br/></font></strong><br/>起步 “大富翁”游戏启蒙 初三时投资<br/><br/>来自上海的马文亚在上小学的时候,迷恋上一款叫“大富翁”的电脑游戏。小马和别人的玩法有所不同,在这个靠买地收租金“圈钱”的游戏中,他不买地, 把钱都用来投资“虚拟股票”。<br/><br/>“最多的一次赚了20多个亿,把游戏的计数系统都撑爆了。”马文亚说,“炒股跟炒房差不多,都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个游戏算是对我的启蒙教育。”<br/><br/>2003年6月,马文亚念初三的时候,他说服父母,用自己的2万元积蓄投资了第一个楼盘——东方花园二期。<br/><br/>当时马文亚发现,这个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别墅每平方米只卖4000元,而附近楼盘的售价超过了每平方米6000元。<br/><br/>“同学们课余时间都在玩,我是去了解楼盘的情况和相关的法规。”马文亚说,他搜集到的“情报”是,那个开发商规模很小,欠银行贷款太多,所以急于出 售。<br/><br/>2万元再加上父母出的钱,马文亚一家付了东方花园二期7套别墅的首付。一年之后,那里的房价涨了一倍,马文亚的2万元变成了4万元。<br/><br/>爆发 看遍上海楼盘 高中积累50万<br/><br/>上了高中之后,马文亚对楼市的关注有增无减。“我把上海的楼盘几乎看遍了。”马文亚说,“妈妈的同事们有一个‘炒楼团’,我成了他们的‘顾问’。”<br/><br/>在高中阶段,马文亚又用自己的积蓄参与投资了玫瑰久久、世贸滨江花园、世纪花园、朗润园等十多个房产项目。<br/><br/>直到2006年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上学,马文亚才终止了上海的炒楼经历。而最初的2万元,已经变成了近50万元。<br/><br/>马文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是20万的话,按当时的行情3个月后能涨到105万,这就是说,投资20万有5万回报,收益 率达到了25%。“一年下来就是100%的收益率,没有什么买卖比这更划算了。”马文亚说。<br/><br/>遇挫 炒股遭遇熊市 曾想到过自杀<br/><br/>刚上大学,中央出台政策限制炒房,马文亚便转而接触股票。从大一开始,马文亚一边念书一边炒股,到2007年底,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近200万元。<br/><br/>“从2006年一直涨到2007年底,我也跟着受益。那段时间我自认为在这方面有天赋,每天洋洋得意的。”马文亚叹口气说:“其实,那段时间无论谁 炒股,都能赚钱。”<br/><br/>马文亚回忆说,朋友推荐他参加了一次交流会,一位国贸二期的会展经理对他说,“你这个孩子,一切都太顺了,总有一天会摔跟头。”后来的经历,果然被 这位30多岁的经理说中了。<br/><br/>2008年初,股市变成熊市,马文亚买的股票跌了一大半,到2009年已赔了100多万元。<br/><br/>这次经历给马文亚的信心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我觉得我以前的聪敏才智都不存在了,有种一无是处的感觉,甚至我还想过自杀。”马文亚说。<br/><br/>重振 大三“重操旧业”别墅区里炒房<br/><br/>炒股损失严重,马文亚只得“割肉”退出。他决定好好学习,毕业后也跟别的同学一样找份体面的工作。<br/><br/>2009年3月份,马文亚跟女朋友去超市买东西,路边发传单的人递给他一份楼盘广告,地点在河北香河。<br/><br/>他一看每平方米才卖3000多元,高中时看楼盘的瘾又被勾回来了,决定跟女朋友去看一看。<br/><br/>结果让马文亚很失望,那个楼盘太密集,没有绿化,内装修也一般。走出楼盘大门时,马文亚突然看到路边的另一则广告——“某孔雀城”。<br/><br/>“我还以为是个养孔雀的动物园,反正来都来了,跟女朋友看看孔雀散散心也好。”马文亚回忆说,到了那里才发现,也是个楼盘,而且是个很不错的项目。<br/><br/>那里是别墅区,楼盘密度低,装修也不错,马文亚对女朋友说,如果这里的房子价格低于每平方米5000元,就有投资价值。<br/><br/>谁知一问售楼处小姐,马文亚看中的户型价格竟然才每平方米2000多元,比之前看的那个楼盘还便宜。<br/><br/>马文亚说:“当时我简直是狂喜,但表面还得装得很平静,跟售楼处的人砍价,还给打了个九折。”<br/><br/>回到学校后,马文亚立即约同学和朋友去看房。“我是个有福同享的人,我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一起受益。”马文亚说,算上自己,同学、亲戚、朋友一共在 那里买了12套房子。<br/><br/>“后来几乎是一个月涨1000元。”马文亚分析说,可能是由于前期宣传不到位,或者有些人一看是别墅区就连价也不敢问就走了,所以刚开始卖得低。<br/><br/>8个多月过去了,马文亚和亲朋们的房子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多元。马文亚买下的一套36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11月3日的报价是324万元 (每平方米9000元)。<br/><br/>据马文亚自己估算,从初中投资算起,他现在的总资产约为500万元。<br/><br/>自述 “我的经历谁都可以复制”<br/><br/>这次的购房经历,使得原本对自己有些怀疑的马文亚重新建立了信心。“我并非‘富二代’,投资收益都是从初中时的2万元积累起来的,所以我还是很牛 的。”马文亚说。<br/><br/>马文亚说,其实他的经历谁都可以复制,“要先确定一个投资对象——价值被低估的东西,然后在投资前先问自己,‘不成功怎么办’。如果结果可以承受, 那就要投资。”<br/><br/>目前,读大四的马文亚也在为今后的道路发愁。<br/><br/>但他愁的并不是找工作,而是选择留在目前实习的单位,还是去成立一个私募基金,或是别的创业项目。<br/><br/>记者采访时,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关于沃伦·巴菲特(著名投资商人,号称“股神”)的书,翻开第一页,他念了一句做着红色标记的话:“抛开其他因素, 如果你单纯缘于高兴而做一项工作,那么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br/><br/>念罢,马文亚瞟了一眼电脑屏幕上股票的走势,“又涨了。”他嘟囔了一句。<br/><br/>生活中的“亚亚” 母亲说股市挫折让他成熟<br/><br/>马文亚的家在上海,父亲有自己的企业,家庭环境算是比较殷实,但他的父母并不炒股和炒楼,也不会在他的投资计划上给他什么资金支持。<br/><br/>马文亚的母亲闫枫说:“亚亚在上海念初中的时候,就突然对楼市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别的孩子正忙着玩呢,他就去实地考察楼盘,并且看有关的法律和金融 知识。”<br/><br/>据闫女士介绍,她自己专业学的是会计,但小马当时给她讲的很多东西,让她听了都觉得专业。“最开始我不怎么在意,不过后来他每次见到我们就说起投 资 楼盘的事,而且经过一些尝试后,哪怕他还是个孩子,事实也让我们逐渐信任他了。”“特别是在经过了2008年股市暴跌之后,对亚亚来说,是个巨大的挫折, 但他此后也成熟稳健了许多。比如今年他在买股票的时候,好几次大跌,他都提前躲过了。”闫枫说。<br/><br/>校园里的富翁 老师称别的同学不宜模仿<br/><br/>在大学里,马文亚可以算是一个“老好人”,他同时是国际青年成就社(Junior Achievement)在中国传媒大学分社的社长,在社团活动 的时候,马文亚甚至会自己当一把“讲师”,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投资的经验。<br/><br/>同时,他组织了一个叫“贤才开讲”的团队,将学校一批有才能的朋友聚集起来,定期在自己租的房子里进行交流和学习。<br/><br/>马文亚在股市最高点时曾办过“校园私募基金”,让身边的同学投资,他来操盘。股市受挫后,他按照承诺的利息把钱还给了“入股”的同学。<br/><br/>“马文亚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但他个人并不自傲,相反他对人很真诚,很容易相处。”马文亚的好友科龙飞说。<br/><br/>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刘妍老师表示,马文亚是一个个人能力比较出色的同学,他在发展自己的事业的同时,学业也兼顾得很好,同时他还是 06传播系的班长,作为个例来说,目前他是较为成功的。“但至于将炒楼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学生这一点,我觉得还不太现实,马文亚完成资本积累比较早,同 时,炒股或者炒楼一方面会牵扯较大精力,处理不当容易影响学业,另一方面,这种投资也存在相当的风险,作为学生或许没有承受能力。”刘妍老师说。<br/><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3 22:01:37编辑过] 路过的,支持一下 其实关键就是要掌握方法,然后大胆出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