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e059 发表于 2009-11-6 09:36:49

大自然的禅机

印度的喇嘛尊者是当代著名的密宗大师,他也是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瑜伽科学与哲学学院的创办人、校长和灵性上师。他写了一本书:《大师在喜马拉雅山》,详细地记录了他在喜马拉雅山参访一百二十余位印度大师、高人和隐士的详细情况,并从中学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秘法。从书中我们得到来自喜马拉雅山上由上师和祖师传来的讯息,也经常感到他们的出现。<br/>&nbsp;&nbsp;&nbsp; 喇嘛尊者首先介绍了神圣的喜马拉雅山,它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冰天雪地的荒凉。山上怒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从覆满白雪的山顶望下时,这些布满花朵的山坡看来就像一尊壮丽的大花瓶,所有长在山上的花儿中,最漂亮的要算百合花和兰花了。数百种的百合花在冬天过后,有时甚至抢在降雪前,绽放着粉红色的美丽花朵。兰花较其他花更为壮丽。它生长在1200至1800公尺的山上。在兰花盛开的季节,有些顽强的花苞要费上六至七天才肯绽放。兰花实在美丽,开花季节长达二个半月之久。山上的仙人掌会在月光下突然开花,它们羞于见到阳光,故在黎明之前即凋谢且不再开花。25种以上的多液植物和仙人掌都被用来作药。喜马拉雅山上种类最多的花是杜鹃科植物,超过150种之多。另外还有一种多种颜色花瓣的杜鹃,入夏后布满了整个山头。山上还有一种非常希有的花,即花中之王的雪莲。长在4000至6000尺山上还有各种类的桦树,松树和枞树。<br/>&nbsp;&nbsp;&nbsp; 喜马拉雅山早上呈银白色,中午为金黄色,而夜晚则是红色。它的美是壮丽无比的。山上的早晨是如此幽静和神圣,使得灵修者自然保持沉默,这也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人们都成了静坐者的原因。<br/>&nbsp;&nbsp;&nbsp; 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也是一条圣河,水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细菌。普通水装在瓶子里一、二个月会变质,发臭,生虫,但是恒河水放在瓶子里十年也不坏,仍和第一天一样新鲜,干净,这是很奥妙的事,我们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位很有名的印度科学家说:世上从来没有其他河流的水,其成份具有如此的疗病能力。<br/>&nbsp;&nbsp;&nbsp; 喜马拉雅山的居民虽然生活贫困,但很诚实,不偷窃或争吵,在高山上的村民甚至不用锁门。如果你上山朝圣,中途掉了钱袋,在归途中你会发现它仍原封不动地在那儿,没有人会动它,他们认为未经许可而动别人的物品是不礼貌的。那里的村民平均寿命高达百岁以上。<br/>&nbsp;&nbsp;&nbsp; 然后喇嘛尊者介绍他所学到的秘法。他说:“喜马拉雅山的圣者首先教我欣赏自然之音。于是我开始聆听花朵、鸟儿甚至草木树林等传来的歌声、音乐。每件东西都蕴藏着无尽的美。假如一个人不知道去学习欣赏自然界美好的音乐和重视她的美,那么促使人们寻找来自源头之爱的渴望,在远古时期即已消逝。你是否需要藉着心理分析去发掘大自然里美丽的歌声、梦想、美丽的外貌等等蕴藏着这么多幸福的泉源呢?这个大自然的福音自冰冻的河流,覆满百合的山谷,布满花朵的树林及星星的光彩中不停的诉说着。真理本身具有的圣洁、高贵和荣耀,散发着真善美的知识,让人们经由真理而看到自然的美好。人一旦学会了欣赏自然的奥妙,他的意识将随着感官而受到自然界的吸引。这种灵魂激荡的经验,可以从恒河的涟漪,徐徐的风声,树叶的奏鸣,及雷雨的怒吼中体会出大自然动人的旋律。待一切束缚全部解除,自性光明自然显现。他可以登至山顶,觉知那尽入眼底的辽阔,在那寂然处,即是爱的源头。只有诚信之眼才能见到此中爱的光辉。这天籁在我耳边回荡,深深悸动了我的心弦,成为记忆中美妙的乐章。”<br/>&nbsp;&nbsp;&nbsp; 世界的智慧来自东方。东方的智慧来自喜马拉雅山。在世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喜马拉雅山是唯一未被污染的地方。从古到今,它一直是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山中很多大师仍保留着释迦牟尼佛的法脉不令断绝。圣者所教导的欣赏自然之音和释迦牟尼佛的拈花示众一样,都是让人们从大自然中去证悟禅机,去证悟“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说”的道理。<br/>&nbsp;&nbsp;&nbsp;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在涅槃前在灵山会上所传的大法,就是“拈花示众”。因为佛教典籍中常以花喻佛性,拈花示众就是说明“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说”。世尊说这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也是禅宗的开始,这种古老而高深的法门,仍保留在喜马拉雅山的大师们中。<br/>&nbsp;&nbsp;&nbsp; 禅宗传入我国后,古代不少的大德也是从大自然中证悟禅机的。如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也许有人会问,庭前柏树子怎么会是祖师西来意呢?其实这和世尊拈花示众是一回事,因为禅宗是由拈花示众开始传法的,最后传入中国,这不就是祖师西来意吗?这不都是说明“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说”吗?所以祖师并没有故弄玄虚,只不过把拈花示众换一种说法,说成是庭前柏树子耳。另外在古德的开示中经常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苏东坡也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有一僧人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这些都说明,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中来获得佛性的了悟,已成为禅宗的主要证悟途径之一。大自然所显示的禅机,使得禅僧们常到冷幽静谧的深林里观照自然胜景,返境观心,顿悟瞬间永恒的真知。<br/>&nbsp;&nbsp;&nbsp; 为了进一步说明古德在这方面修持的成就,我们来看一些例子。<br/>  如有个和尚看《法华经》,看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怎么也不懂,后来听到莺的叫声忽然开悟,遂续前偈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br/>  香严大师在山中除草,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作偈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br/>  明朝的憨山大师,每日坐在溪流急湍的独木桥上锻炼。开始坐时,水声宛然,时间一久,动念时听到水声,不动念就听不到了。一日,大师在独木桥上静坐,忽然间忘了身体,一切声音顿时消失,不再被声音和色相所障碍,从前的疑团当下顿消。<br/>  唐朝有个禅僧志勤,因见桃花而悟道,他写了一首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沩山曰:“从缘荐得,永不退失,善自护持。”<br/>  宋朝一位无名尼姑写了一首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该诗为禅修人士经常谈论的话题。<br/>  青原惟信禅师在悟道时说过一段相当精彩的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语录,不但禅学界经常讨论它,文学界也经常引用它。<br/>&nbsp;&nbsp;&nbsp; 我们住在城里的人,虽然家里有电视,收音机,录相机等等,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去旅游,到大自然中去听小鸟唱歌,听流水声,听海潮音,听风吹树梢、雨打芭蕉的声音,听青蛙或蝉的叫声等等。我们感到特别舒畅,比听音乐还好听。这说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安祥。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听不到小鸟、流水、树叶在歌唱呢?那是因为我们定力不够,不能达到像达摩祖师在嵩山入定时那样,听阶下蚁斗之声如雷鸣的深度。我们可以向这方面努力。只要我们放下城市中的声色干扰及种种烦恼,像六祖说的那样:“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对大自然所显示的禅机,一定会有所悟入。<br/>&nbsp;&nbsp;&nbsp; 最后,我们引用杨岐方会的一段著名语录来结束本文。他说:“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狮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br/>&nbsp;&nbsp;&nbsp; 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各种音像产品越来越丰富,声色对我们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使我们离清净的佛性也越来越远。<br/>&nbsp;&nbsp;&nbsp; 让我们遵循喜马拉雅山大师们的教导,去欣赏自然之音吧。“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种从大自然的禅机所得到的证悟是最彻底的证悟,直接证悟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沩山说这种证悟是:“从缘获得,永无退失,善自护持”。朱熹春日诗说得好:“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是指只要悟得宇宙自然的根本,那么触处皆春,触处皆道。<p>&nbsp;</p><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GroupIndex-983-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b>中国经理人禅修聚乐部</b></font></a></p>

鸽子 发表于 2009-11-6 10:06:55

<p>倾听天籁的声音,感受自然给我们的能量吧!</p>

hellomxl 发表于 2009-11-6 11:35:43

倾听天籁的声音

duguxue 发表于 2009-11-10 13:19:29

人只有融于自然,才能感受来自自然的声音。

weneed 发表于 2009-11-12 14:58:41

在桂林的龙脊山寨过夜时,我听到过天籁,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自然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