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对谷歌说,别留恋哥,哥是个传奇
<p>李开复辞职了!!</p><p>网易甚至用了一整个专题来介绍他的传奇——他的传奇的经历,他的波折职业生涯发展,他未来跳去的公司,他当年那场微软的大官司,他跳槽的各种大道小道的消息,下面还附上历届离开谷歌的人的照片和未来去向。更有好事者回帖说,据统计,发现离开GOOGLE的人都是射手座!</p>
<p>李开复的离开为什么这样惹人注目,甚至比唐骏的10亿跳槽还要火?也许因为当年李开复8年前“fellow my heart”从微软来到了谷歌,实在是太传奇了,赚尽国人的眼光。8年后,李开复又对谷歌说,别留恋哥,哥是个传奇。</p>
<p> </p>
<p>对于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人来说,李开复的跳槽其实是顺应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生涯就像个人的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突破的过程。就好象孩子,该叛逆的时候要叛逆,该结婚的时候要结婚。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任务。这些不同的任务很难在同一个职位,甚至同一个公司完成,所以如果一个希望拥有完整的职业生涯体验到人,往往会发生两到三次的巨大变动。这些时间点也是有共同特征的。</p>
<p>国外有相关的生涯发展理论(如舒伯的生涯发展论),但是我更加喜欢用《道德经》来解释人的职业发展。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实就是:<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李开复的职业生涯,正好是最好的范例。</p>
<p> </p>
<p><b>人法地:20-25/ 30</b><b>岁</b> <b>生存下来,先安身再立命</b></p>
<p> </p>
<p>1983-1988 22-27岁 读博士</p>
<p>1988-1990 27-29岁 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2年</p>
<p> </p>
<p>20-30岁之间,正好是我们收入最少,支出最大的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学习;需要谈恋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每一个都是花钱的事情。这个时候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安身”。</p>
<p>地法天就是因地制宜,用自己最快的方式适应环境。作为博士的李开复,虽然知道商海才是他的理想,他却选择了最容易生存的方式——留在大学当教授。30岁那年,女儿出生了。</p>
<p>顺便说一句,相比李开复,今天很多大学生一接触工作,就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实在是不合时宜。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p>
<p> </p>
<p><b>地法天:25/30-35</b><b>岁 </b><b>寻找自己的天赋</b></p>
<p>1990-1996 29-35岁 苹果公司互动多媒体副总裁 6年</p>
<p> </p>
<p>如果在35岁之前,一个人还没有找到自己有特长的职业领域,这个人的职业发展相当堪忧。因为30岁以后我们已经无法通过体力取胜,而只能通过天赋和特长和虎视眈眈的年轻人PK了。前HP总裁孙振耀说,外企中间很少有35岁以上的经理,就是这个道理。</p>
<p>在地法天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寻找自己的天赋能力,定位能够胜出的职业领域。巴菲特在32岁第一次成立投资公司,马云在31岁看到互联网,张朝阳在32岁开始风投搜狐,都是这个阶段。李开复在这个阶段选择进入苹果,发现自己搞IT科技做得如鱼得水,当年开发出来的QUICKTIME能够证明。</p>
<p> </p>
<p><b>天法道:35-45</b><b>岁 </b> <b>探寻职业最高点</b></p>
<p>1996-1998 35-37岁 SGI全球副总裁 2年</p>
<p>1998-2005 37-44岁 微软公司副总裁中国研究院院长 8年</p>
<p> </p>
<p> 这个阶段是职业发展的最高峰,现在占据媒体的头条、杂志版面的人,大多都是这个阶段的50、60年代生人。如果你在前两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到了这个年纪,要专业有专业,要人脉有人脉,要财力也有财力,你具有冲击职业最高峰的能力。</p>
<p>天法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到进入职业顶峰的道路,并且坚持走下去。当你在地法天阶段定位到自己的天赋后,你更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去形成你自己的“道”——其实所谓“道”,并不是地上划好的线条,而是你回首的时候自己踏出来的那条路。</p>
<p>俞敏洪31岁建立新东方,44岁在纽约上市,他的坚持踏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李开复在这段时间也很“上道”,微软公司副总裁几乎是他作为IT科技人士的职业顶峰。在微软的8年,也是他做的最久的一份工作。</p>
<p> </p>
<p><b>道法自然:45-60</b><b>岁 </b> <b>成长为自己的样子</b></p>
<p>2005-2009 44-48岁 谷歌中国区总裁 4年</p>
<p> </p>
<p>什么叫做自然?“然”是“的样子”的意思,“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这个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高境界:职业更多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成功。从成功的顶峰下来,他们深深感到体力下降,迫切感到该尽快为自己,为世界做些什么啦!于是他们在外界的惊叹中潇洒转身,安心的做自己去也。</p>
<p>但事实上,能进入这个阶段的人不多,他们大多数还希望留在过去的山上,直到一天被别人赶下来。</p>
<p>比尔盖茨53岁开始做慈善,王石53岁爬上了珠峰,李开复在44岁的时候追随我心一把,来到了谷歌,开始“做最好的自己”,4年过去,50将近,他说要选择做自己喜欢最的事情——帮助中国队年青人创业,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祝福他,也许这就是他“自己的样子”。</p>
<p> </p>
<p><b>职业发展的规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时间可以缩短,但是阶段无法跨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你自己的传奇,如果你努力,机敏,坚持,而且敢于放弃。</b></p>
<p> </p>
<p> </p>
<p><strong>本文已发至《新职场》个人专栏,请勿转载</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 15:09:46编辑过] 追逐自己的梦想,也许你我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传奇。 <p>对老子的解读不错。</p> <p>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p> 是啊,这也是我创办新精英职业规划机构的初衷,希望30%的中国人,做最好的自己。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p>有点基础,再加上炒作,人就成神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