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热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清晰版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看完了三井帝国在行动,给作者留了小纸条,摘录如下,略有修改。<br/>看完了您的书,觉的很好,就我看到的目前国内如你所说的还停留在80年代衰退印象当中,中国人也只有幸灾乐祸的本事,却不想想为什么这么多年日本一直是强国不倒,日本的高端产品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还有国人乐于把现在和日本的80年代相比,殊不知根本不具可比性,日本当年的制造业已经引领市场,看中国现在如何?<br/> 很赞同你对日本商社的概括,实属东方经营模式,与中国过去的商帮相类似,美国是自由竞争,日本是抱团,中国是恶性竞争,相互残杀,国内的学术领域几乎被美国文化所洗脑,少有的一些独立学者对其他国家的商业模式又不够了解,你的书确实是一个亮点,可惜中国被一帮主流经济学家压制着,容不得不同的声音,民众对日本的概念也一直是“小日本”<br/> 对各种经营模式的优劣暂时还难判断,我个人的看法是美国的自由竞争,金融主导模式还是相当有效的,但这里有个前提是政府必须提供好的竞争环境,知识产权,法律等各方便的保障,否则恶性竞争就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大家一起互相掐死,自由竞争也使得美国不断的创新,发展,不断有新公司挑战曾经的大公司,比如GOOGLE挑战巨无霸微软,而之前的百事挑战可乐,AMD挑战英特尔,造就了美国企业能不断的抢占商业制高点,而对于整体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用金融资本来撬动产业,他不怕衰退,不怕过热,他甚至需要过热,泡沫,衰退,滞涨,复苏,增长的良性循环,而东方模式一直在刻意避免衰退。比如互联网泡沫,泡沫死了,损失的是世界的投资者,而泡沫一过,美国又引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哪个国家都可以复制美国模式,这里面主要因为文化的问题,东方社会,尤其象中国,是典型的低信任度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难产生大的企业,而以家族企业,华侨企业为主,大的企业其管理能力都很强或者是特别(如华为的管理模式)。<br/> 这也注定了中国的产业模式不能抄袭西方,必须尊重现实,或者探寻中国式管理,东方模式,就如你写的日本模式,完全可行,但并不是说日本模式就很完美,我个人的看法是日本商社模式抑制了创新,大公司垄断了国内市场,抵御了外资的入侵,同时也压制了小企业的发展,抑制了创新,而中国的现状也不太可能容许商社模式的发展,因为重要的产业,金融等行业全部归属国有垄断,以前的著名的德隆案,虽然是非法操作,但其操盘人的理想就是打造一个强大的民营商社集团,民企长期被压制,各方面都缺少帮助,尤其是资金,自寻出路是这些企业家的唯一出路。<br/> 中国的另一特点是小企业很活跃,但是恶性竞争,这跟台湾类似,家族小企业众多,而且竞争力很强,但比大陆规范的多,这也是中国能爆发山寨模式的原因,概括的说,山寨模式就是中国制造的现实,小企业众多,竞争力很强,恶性竞争,不能说山寨模式就一无是处,山寨对制造业颠覆本身就是一个成功,如果能规范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培养众多的隐形冠军,然后再有能整合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也是有希望的,但这需要几个必须,一政府的产业支持,如台湾的新竹产业区一样,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完成行业的产业升级,相比美国的完善,强大的资本市场与制度,日本强大的商社力量,中国只有政府才能做到此。二完善的资本市场,对民企大力融资,创业板的建设,创投的活跃,三,必须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知识产权,法律都各方面的保证。唯有保证此三点,才能保证中国制造升级转型,打造强大的竞争力,培育出优秀的龙头企业同时输出成倍的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间接价值与社会。总之政府肩上的担子很重,目前我还看不到国家有这方面的打算,总在喊口号,挽救的是剥削民众的房地产等低级行业。我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当然也希望看到好的未来。<br/>tid=578144&page=1&fromuid=98567</font>热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rar :down10_0927.asp?ID=138636<br/> 谢谢分享 <p>能听听不同的见解总会有所启发</p> 感谢分享。 谢谢 謝謝了 O(∩_∩)O~ 看看有没有另辟蹊径的观点 <p>谢谢!</p><p>“洼则盈“,多一个角度,多看看别人</p> <p>最近刚看还不错。中国有这么多的老师,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p>
<p>但愿人们是高兴的那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