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們活著應當感謝誰? --比愛因斯坦更偉大的科學家
<div class="story_item_headline">我們活著應當感謝誰?</div><div class="story_item_info"><br/></div>
<div class="story_item_images">
</div>
評介「比愛因斯坦更偉大的科學家」(Billy Woodward: Scientists Greater than Einstein)<br/><br/><img src="http://images.barnesandnoble.com/images/34940000/34942946.JPG"/><br/><br/>今天全世界有約60多億人。如果不是100年以來十位科學家的發明和創造,向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藥品或新療法,和大量增產的糧食,那麼,估計今天只能有35億人。這個數字是拿上一世紀之初的醫藥衛生條件和農業生產水平,套在今天估算出來的。<br/><br/>1900年出生的人,在美国預計壽命只有45 歲。可是,2000年的數字幾乎增加了一倍,是77 歲。而今年出生的美國白人,預計平均可以活到80歲。<br/><br/>可是,今天活著的人,有多少對近一百年來,使人生命延長的科學家,心懷感激呢?這些救活了數以千萬計的科學家,媒體中甚至很少提到他們。本書從救活人數最多的醫學家和農學家中,選出十人。這十個人有一半還活在我們中間。試問讀者,我們知道他們嗎?<br/><br/>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從他們推崇甚麼人,看出其本質。我們應當記住使人類壽命大大延長的醫學家和使糧增產的農學家,从而為青少年樹立應有的榜樣,能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鼓舞,繼續為人類福利貢獻心力。現在,由近及遠,把上一世紀中救活的人數最多的十位科學家的故事簡述如下。<br/><br/> <br/><br/>一.眼科醫生Alfred Sommer (簡稱索氏)<br/><br/>索氏(1942─ )1967年在哈佛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他特別注意營養不良與眼科疾病的關系。<br/><br/>人們早就認識到,營養不良可以使患兒得上夜盲症, 甚至失明。但是,醫學家並不知道真正使夜盲產生的具體因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丹麥能飲用牛奶的兒童有限,才肯定是全脂牛奶中一種溶於脂肪中的因子,即維生素A。<br/><br/>從
那以後,醫學界一直錯誤地認為夜盲症是病人缺乏維生素A的最早表現。他觀察到,患夜盲症的兒童,患其它任何疾病時,死亡率特別高。而夜盲症並不致命,因此
推斷,維生素A缺乏對患兒的抗病能力早有損害。經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在夜盲症出現以前,病人的白血球變得脆弱,使其免疫能力降低。此外,病人的上皮細胞受
到侵襲。難以忍受各個由上皮細胞組成的器官,如呼吸道,消化道等等器官的病損,造成較高的死亡率。<br/><br/>1986年索氏及其團隊發表他們的新發現幾個月後,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建議,在兒童患任何流行病期間,給每個兒童補充維生素A。結果,死亡數字下降三分之一。據估算,從那以後,這單一的措施在兒童流行病中所挽救的生命達600萬人。<br/><br/>筆者要在此提出,由於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也富含維生素A;老年人如果避免食用使膽固醇增高的食物,應補充適量維生素A。否則,某些老年特有的病症,如前列腺肥大或炎症,老年性尿道炎和陰道炎,老慢支(氣管炎),較易發生,因為這些器官富含上皮細胞。<br/><br/> <br/><br/>二. 生物化學家遠藤章(Akira Endo)<br/><br/>遠
藤(1933 ─
)出生於日本。在東北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專攻農業生物化學,在1966年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在日本製藥公司的酵素部門工作,成績突出,使他獲得兩年的獎學
金全家赴美國深造(1966─68)在奧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專門從事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研究,因為這個工作和他專攻的酵素研究一脈相通。回國以後,繼續在
這方面作進一步的研究。<br/><br/>人體內的膽固醇93 %在細胞內,對人體有益無害。7
%在血流中,與一種脂肪蛋白結合,溶解於血中,循血流在體內移動。它有兩種,一種稱為高密度脂肪蛋白(HDL),對人體有益。可是,另一重低密度脂肪蛋白
(LDL),可在血管壁上沉澱下來,使血管變窄,甚至堵塞,產生各種心血管疾病,
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西方人的食物中富含脂肪,尤其使血管中的LDL
濃度增高,因此心血管病比日本常見得多。這時的美國共有一千萬人患有由於膽固醇增高引起的心臟冠狀血管病,每年死亡的人數在60─80萬之間。為一般人口
中的第一名死因。<br/><br/>這時的醫學界已經查明,
要控制身體自身對膽固醇的數量,關鍵是找出可以抑制某一關鍵酵素的因子。這正是遠藤的強項。他從農業霉菌的研究中,相信從數千種霉菌中,有可能找出這物
質。他的團隊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對6,392種霉菌進行逐一篩選分析,終於發現了這個物質,稱之為「他汀」(Statin)。據此,藥廠製造出這類使血內
膽固醇大為降低的一大類藥。據估算,自從這類藥物問世以來,已有五百萬以上的人,免於死亡。<br/><br/> <br/><br/>三.流行病學家William H. Foege (簡稱費氏)<br/><br/>費氏(1936 ─ ) 是在美國依俄華州出生的流行病學家,其主要的貢獻是,經過在非洲奈及利亞多年努力的工作,終於使殺人以百萬計的天花病毒絕跡。在全世界範圍內,挽救了一億2200萬人的生命。<br/><br/>其
實,早在1770年代,真納(Edward
Jenner)就已經發現,用牛痘可以有效預防天花。可是,要能大規模應用於人群中,卻是難以落實的。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發明了能給予標準藥劑的噴射式種
痘針和便於運輸的冷凍式粉末痘苗,才使接種的人數加多加快。即令如此,在天花開始大規模流行時,要給一個地區或城市的每一個人接種牛痘,由於人數太多,後
勤困難,趕不上疫情的傳播,仍然難以做到對疫情的控制。<br/><br/>費氏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步父輩後塵到非洲傳教,前往奈及利亞邊行醫,邊傳教。
在與天花流行的斗爭中,他發現它的傳染性並不如教科書所說的那麼快。痘苗產生免疫的速度比病毒的傳播更快;因此,為了節省寶貴的痘苗,他只對剛發生的病例
及曾經直接接觸的人接種,也就是他所說的救火式的接種,哪里發現火種,就在哪里「潑水」,即能控制流行。如果像以前忙於給每一個人都接種,既耽誤了寶貴的
時間,也「像是把水潑到沒有起火的地方」,浪費了資源。<br/><br/>自從他把在奈及利亞取得的經驗在全球推廣後,天花的疫情得到很快而有效的控制,以致在這個星球上,撲滅了天花。<br/><br/> <br/><br/>四.生理學家David Nalin(簡稱雷氏)<br/><br/>雷
氏(1941─
)在進入哈佛大學讀醫學院時,就立志要做開創性的研究工作。畢業後做第一年的住院醫生時,就自願加人和平隊,前往非洲落後地區作醫療工作。那時,非洲和南
亞次大陸時有霍亂流行,死因為嚴重腹瀉導致失水。當時的標準治療無非是靜脈點滴注射含各種電解質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體,補充水份和恢復失衡的電解質。<br/><br/>當時流行一種錯誤的理論,認為霍亂菌破壞了使腸壁吸收鈉離子的功能。因此,腹瀉所造成的鈉只能通過靜脈點滴補充,口服無效。<br/><br/>雷
氏發現這個理論並沒有真正的說服力而心生懷疑。他的團隊考慮到與其讓病人因為等待靜脈點滴注射而死,為甚麼不先行給予口服液體治療?他把這個想法報告給他
的上級機構美國「國家衛生院」(NIH)
。他們認為它與傳統的理論和作法不符而否定。雷氏不服,把他的想法和NIH的禁制令,向他在美國疾病管治中心(CDC)
的一位老師作了報告。這個老師,思想開放,對年青的雷醫生極為支持。他立即派出幾名屬下前往非洲,參加雷醫生的團隊。他交待雷醫生只動口,把等不起靜脈補
液治療的大量病人,讓他們來作口服療法。責任不由雷醫生擔當。實踐的結果證明,口服液體療法十分成功。很多本來會死去的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從此誕生了
「口服液體療法」(OHT) 。它的問世估計挽救了五百萬條生命。<br/><br/> <br/><br/>五.農學家Norman Borlaug(簡稱博氏)<br/><br/>博
氏(1914─
)出生於美國依阿華州的一個農業世家,從七歲起直到19歲一直在自己家族中的農莊邊從事農活,邊受基本的教育。後來進入大學農學院,專攻植物病理學。他的
主要功績是1940年代,在墨西哥的小麥研究中,從六千種以上的品種交叉培育新品種中,歷經艱苦的試驗,失敗,再試驗,終於培配育出一株既能耐受當時小麥
的大敵麥銹病,又使產量猛增的新品種。推廣這個新品種的幾年內,使全國的小麥產量增加六倍,從而使墨西哥從小麥进口国,變為出口國。他的成就被稱為「綠色
革命」。<br/><br/>到了1940年代末葉,南亞次大陸諸國的人口,大量增長,原有的小麥產量跟不上人口的膨賬,眼看饑荒迫在眉睫。博氏奉聯合國的派遣,率隊前往印度,推廣他在墨西哥培育的小麥新品種,使該國的小麥產量同樣成倍增長。從此,博氏被尊稱為「綠色革命之父。」<br/><br/>以
後,他所推行的「綠色革命」不僅在地域上向非州和亞州(包括中國)推廣,也在同樣的原則上,培育出大米的高產量新品種。使全世界的榖物產量大為增加。據估
計,由於他的團隊一手試驗和推廣的綠色革命,其所增加的榖物產量,養活了兩億4500萬人。由於這個貢獻,他在197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博氏現年
95,仍然健在。<br/><br/> <br/><br/>六.醫學家John Enders (簡稱恩氏)<br/><br/>恩氏(1897─1985)生於美
國康涅狄克州,是一富家子弟。入耶魯大學一年後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空軍。停戰後重返耶魯。畢業後曾從事房地產買賣,感到乏味而進入哈佛大學,獲英文
碩士學位,卻受到幾個學微生物學室友的影響,轉入該系學習。這才使他感到真正的興趣,一頭栽入疫苗對預防疾病的研究。<br/><br/>當時美國的小兒麻痹症流行,民眾恐慌。恩氏全力開發疫苗,取得相當的成果。為後來Sabin 等人開發出口服液體疫苗,準備了條件,終於在美國消滅了小兒麻痹症。<br/><br/>這
時,恩氏的團隊轉過手來,著手對付一個更大威脅,開發麻疹的預防疫苗。當年幾乎所有的兒童都逃避不了麻疹病毒的侵襲,造成不少體弱的病兒死亡或殘廢。是兒
童傳染病的第一殺手。即令不死,也要高燒一周之久。對人民的威脅很大。恩氏疫苗在1963年開發成功,在全球推廣,使這個威脅兒童的最常見病,幾乎絕跡,
據估計挽救了一億3000萬人,另加小兒麻痹症前期的研究所開創的貢獻,他被人為救了一百萬,共一億3100萬人。<br/><br/>由於對開發疫苗的貢獻,恩氏在1954年獲諾貝爾醫學獎,可謂實至名歸。<br/><br/> <br/><br/>七.製药家 Paul Muller(簡稱穆氏)<br/><br/>穆氏(1899─1965)出生於瑞士。他在讀中學時,就迷入化學實驗,弄些曇曇罐罐在家里做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實驗,以致趕不上班而退學在家,在附近藥廠找到打雜的工作。兩年後,他認識到,要作出真正的貢獻,就必需到大學充實自己。<br/><br/>他
在1925年獲博士學位後,參加瑞士歷史最攸久的藥廠製藥團隊。這個藥廠幾經併購和擴大,成為當今世界第一規模的藥廠Novartis。幾百年來它及其前
身的藥廠所製造的藥物數以百計,都是各科醫生的搶手貨,但是其最有名而影響最大的藥品,就是穆氏獨力開發的殺蚊藥DDT,控制了瘧疾及其它由蚊蟲和虱子傳
染的疾病,如黃熱病和斑疹傷寒等。<br/><br/>有人計算,DDT發明之前,在非洲,及亞洲熱帶雨季,每年死瘧疾者以百萬計。直到1897年,人們才認
識瘧疾是蚊子傳染的。蚊子在熱帶雨季特別多,因而瘧疾流行也特別嚴重。1942年,太平洋戰爭中,美國一支陸戰隊一萬7000人中患瘧疾者高達一萬,完全
失去戰斗力,不得不從太平洋戰區撤入澳洲治療休整。<br/><br/>穆氏在獨力試驗失敗再試共349次後,終於製成能立即殺死蚊蟲的DDT。當時正值二次
世界大戰。由於通訊和交通阻塞,直到二次大戰末期才在盟軍的戰場派上用場,對預防有關疾病產生了神奇的效果。戰後各國大力推廣,使瘧疾等熱帶傳染病大幅度
下降。估記DDT發明以來挽救了2100萬人的生命。穆氏為此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醫學獎。<br/><br/> <br/><br/>八.藥物學家 Howard Florey (簡稱傅氏)<br/><br/>傅
氏(1898─1968)
生於奧地利,並在那里入醫學院成為藥理學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遷移到英國,在劍橋大學工作。他在1939年讀到Fleming氏十年前
(1928)發現青霉素可以對抗很多致病菌的文章後,對青霉素的興趣大增。Fleming雖然發現了青霉素的抗菌性能,但是認為要把它提純大量生產作藥
用,卻是很難實現的。傅氏卻不接受這一看法,與另一個化學家Chain氏合作,而使用工業的方法,在二次大戰末期,大規模生產出實用的青霉素。使戰場受傷
的士兵傷口受到感染的機會大減。後來又用於對很多其它細菌感染的疾病,產生奇跡般的療效。青霉素的開發成功,估計挽救了8000萬人的生命。因此,他和
Fleming及Chain及也參與其事的Walter,共四人一起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br/><br/>當時的奧地利總理認為,傅氏是歷來出生於奧地利的所有科學家中,貢獻最大的一個。他的頭像印在奧地利50元大鈔上,紀念他的功績(1973–1995 發行和流通)。<br/><br/> <br/><br/> 九.藥物學家 Frederick Banting(簡稱班氏) <br/><br/>班氏(1891─1941) 生於加拿大,是第一個分離出胰島素的科學家。自那以後,每年成百萬的糖尿病患者,不再只有死路一條。胰島素的問世挽救了1600萬人的性命。<br/><br/>這
一成就使他獲得192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當他完成這一發現時,是在他的導師MacLeod外出休假期間,和另一個年青人Best
在他的一個廢舊的實驗室共同進行的。這個實驗室多年沒有人打理過,不僅髒亂,而且設備陳舊。Best當時還只是醫學院的學生。他在和班氏共同從狗的胰臟初
步分離和鑒定出胰島素,並成功用於狗的實驗性糖尿病的治療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MacLeod休假回來後,接到班氏成功的報告,才以較為先進的設備令其重復再做,結果仍然是成功的,而正式發表其成果。最初,諾貝爾頒獎委員會宣布獲獎
者為班氏和MacLeod時,班氏公開表示不同意,認為MacLeod並沒有起甚麼作用,反而是Best應當有一份功勞。此外,與Best同時對所獲胰島
素純化和解析時,有來自另一個大學的Collip正好來此作學術休假,也參與其事。諾貝爾頒獎委員會堅持只給班氏和MacLeod二人獎金時,班氏為表示
異議,決定把他所獲得的獎金,分一半給Best。面對此情境,MacLeod也把他所獲得的一半,分給Collip。這一筆公案,是諾貝爾醫學獎在提名的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分岐和爭議。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發現胰島素的功勞只應當由班氏和Best二人分享。<br/><br/>班氏後來對航空醫學發生了興趣。在一次試驗飛行的事故中,為了優先搶救駕駛員的生命,他犧牲了自己而英年早逝,時年不過50。他在科學實驗中對待同事的的高尚精神,比他在科學中的貢獻,令人更為敬佩和懷念。<br/><br/> <br/><br/>十.病理學家Karl Landsteiner(簡稱藍氏)<br/><br/>藍
氏(1868─1943)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维也纳,後來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於189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他發現血液中一種特異的蛋白質,而鑒定出
人類的血液分成四型,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輸血成為一件安全可行的救命措施。由於這一偉大的發現,據估計挽救了10億3800萬人。他的另一貢獻是在
1909年發現並鑒定出小兒麻痹症病毒,從而為1954年由美國的Sabin氏開發出該病毒的疫苗準備了條件。此外,他在1937年發現了產生其他特殊的
異類血型的Rh 因子。由於這些貢獻,他在193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br/><br/>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離開祖國,前往荷蘭。四年後,他受聘參加紐約洛克費勒醫學基金會,來到紐約工作,並歸化為美國公民。1943年,他正在實驗室工作時,突然因心臟病发作而去世。<br/><br/>終其一生的發明和創造,藍氏挽救了10億3800萬人的生命。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個科學家。這既是他的祖國奧地利的光榮,也是他後半生歸化的美國的光榮。實在是上一世紀令人景仰的醫學大師。<br/><br/> <br/><br/>親愛的讀者,你有多大的年紀?你可曾想到,能活到今天,應當感謝誰嗎?你即令在45歲以下,如果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科學家的努力,你有多少機會逃過那麼多的腹瀉,麻疹,瘧疾,小兒麻痹症和饑餓而存活下來呢?(全文完)<br/><br/>(The Biggest Lifesav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Quill Driver, 2009<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