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1983425
发表于 2010-9-21 22:25:36
谢谢楼主的分享
池运发
发表于 2010-12-5 12:19:11
<p>谢谢,下载了</p>
liming75
发表于 2010-12-11 00:07:10
<p>说实话,我是看到标题中“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才进来看这个帖子的。我不否认楼主推荐的这本书是本好书,但楼主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可能有点不够深入。</p>
<p>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br/>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br/>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br/>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br/>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br/>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p>
jeff88888888
发表于 2011-1-30 16:27:46
学习是为了改变而不是为了记忆以显示自己知识渊博。习就是行动的意思,学而习,习而学,是一个整体,割裂开来则学不好,习也不好。
easonchan
发表于 2011-3-14 10:11:00
看不到啊在哪
渴望学
发表于 2011-4-24 22:44:57
谢谢分享.....
tescobj
发表于 2011-4-27 14:35:46
置顶申精:):):)
eyxw
发表于 2011-4-28 09:14:16
有用,谢谢分享!
searcher88
发表于 2011-4-28 10:21:53
感谢分享~~
ltiuaopaul
发表于 2011-5-1 21:59:25
刚看一个帖子里有家人介绍这本书的,这里就有电子版的下载,谢谢LZ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