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shipman 发表于 2009-8-15 08:04:06

[原创]求:《2007-2008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p><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0066ff; FONT-FAMILY: Verdana;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2007-2008</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0066ff;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span></b></p>
<p><b><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0066ff;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family: Verdana">&nbsp; </p>
<p align="left">报告摘要<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中国教育软件行业概况<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阶段(1990—1995年),这一时期的产品大多针对校长开发,如 “科利华校长办公系统”。<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阶段(1995—1999年),随着家用电脑时代开始,许多厂商开发生产面向家庭的教育软件。<br/>&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学校软件兴起。许多从事家庭教育软件开发的企业转向学校信息化市场,因产品差异不明显,市场竞争激烈。<br/>&nbsp;&nbsp;&nbsp;&nbsp;&nbsp; 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 “校校通”工程,对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具有历史性意义。“校校通”工程拉动了一个庞大的教育软件市场,从而中国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由硬件阶段逐步进入软件阶段。目前教育软件已经占到中国软件市场的三分之一,如此商机吸引了众多外资机构和国际资本的关注,同时预示着中国教育软件市场未来的格局将更加开放。<br/>&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报告主要研究内容<br/>&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2008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全面的概括了中国教育软件各细分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包括环境分析、产业特点、市场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地质战略、消费者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20个翔实深刻的企业案例,分析了中国教育软件主体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本状况、经营规模、业务范围、营业收入及利润、市场渠道、发展战略及综合竞争力评价等。最后通过深度分析得出DHD研究成果及战略建议。<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报告研究成果及意义<br/>&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2008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是由对中国教育培训行业长期监控和多年研究的DHD资深分析团队撰写。不同于其它普通市场报告的是,本报告采用PEST、SWOT、BCG矩阵等多种研究方法而得出科学结论。报告中详尽的市场、案例分析,深刻的研究成果及战略决策建议,旨在帮助境内外投资机构及业内企业对中国教育软件市场有全面深度认识,为正确的投资及并购提供有力依据和导向。<br/>&nbsp;<br/>报告目录<br/>第一章 研究概述&nbsp;8<br/>第一节、 研究背景&nbsp;9<br/>一、&nbsp;产业背景&nbsp;10<br/>(一)&nbsp;产业定义&nbsp;10<br/>(二)&nbsp;产业分类&nbsp;11<br/>(三)&nbsp;产业发展历程&nbsp;12<br/>(四)&nbsp;产业价值链构成&nbsp;13<br/>二、&nbsp;市场背景&nbsp;14<br/>三、&nbsp;地质战略背景&nbsp;15<br/>四、&nbsp;政策背景&nbsp;16<br/>第二节、 研究内容&nbsp;17<br/>一、&nbsp;分析内容&nbsp;18<br/>二、&nbsp;分析要点&nbsp;19<br/>三、&nbsp;数据来源&nbsp;20<br/>第三节、 研究方法&nbsp;21<br/>一、&nbsp;方法特征&nbsp;22<br/>二、&nbsp;应用指标&nbsp;23<br/>三、&nbsp;应用原理&nbsp;24<br/>第四节、 研究结论&nbsp;25</p>
<p align="left">第二章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nbsp;26<br/>第一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PEST因素分析法)&nbsp;27<br/>一、&nbsp;中国政治环境对教育软件行业的影响&nbsp;28<br/>二、&nbsp;中国经济环境对教育软件行业的影响&nbsp;29<br/>三、&nbsp;中国社会环境对教育软件行业的影响&nbsp;30<br/>四、&nbsp;中国技术环境对教育软件行业的影响&nbsp;31<br/>第二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发展特征分析&nbsp;32<br/>一、&nbsp;教育软件是中国软件行业的新“宠儿”&nbsp;33<br/>二、&nbsp;已与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形成中国软件业三分天下格局&nbsp;34<br/>三、&nbsp;中国教育软件市场巨大,商机众多&nbsp;35<br/>四、&nbsp;中国教育软件发展到智能与网络结合阶段&nbsp;36<br/>五、&nbsp;中国教育软件市场呼唤精品&nbsp;37<br/>第三节、 2005-2010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nbsp;38<br/>一、&nbsp;2005-2010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nbsp;39<br/>二、&nbsp;2005-2010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供求格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nbsp;40<br/>三、&nbsp;2005-2010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nbsp;41<br/>(一)&nbsp;细分行业集中度分析&nbsp;41<br/>(二)&nbsp;品牌集中度分析&nbsp;42<br/>(三)&nbsp;区域集中度分析&nbsp;43<br/>(四)&nbsp;市场份额集中度分析&nbsp;44<br/>第四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存在问题分析&nbsp;45<br/>一、&nbsp;发展速度较慢,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nbsp;46<br/>二、&nbsp;教育软件商缺乏对教育的了解,在开发产品方面缺乏合理地规划&nbsp;47<br/>三、&nbsp;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理论和创新&nbsp;48<br/>四、&nbsp;低水平重复,同质化严重,产品大同小异&nbsp;49<br/>五、&nbsp;教育软件与其它形式的教育产品整合不够&nbsp;50<br/>六、&nbsp;缺乏商业模式的创新&nbsp;51<br/>第五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nbsp;52<br/>一、&nbsp;教育软件不仅是一种软件产品,同时还是一种教育产品&nbsp;53<br/>二、&nbsp;重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nbsp;54<br/>三、&nbsp;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的新的可能性&nbsp;55<br/>四、&nbsp;把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nbsp;56<br/>五、&nbsp;将素质教育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nbsp;57<br/>六、&nbsp;基本模式由操作与训练、指导、模拟等传统方式向问题解决、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方面发展&nbsp;58<br/>第六节、 中国教育软件相关产业状况分析&nbsp;59<br/>一、&nbsp;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分析&nbsp;60<br/>二、&nbsp;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状况分析&nbsp;61<br/>三、&nbsp;对中国教育软件业的影响分析&nbsp;62</p>
<p align="left">第三章 中国教育软件细分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63<br/>第一节、 应试类教育软件&nbsp;64<br/>一、&nbsp;市场规模分析&nbsp;65<br/>二、&nbsp;行业特点分析&nbsp;66<br/>(一)&nbsp;环境因素分析&nbsp;67<br/>(二)&nbsp;市场热点分析&nbsp;68<br/>(三)&nbsp;存在问题分析&nbsp;69<br/>三、&nbsp;竞争格局分析&nbsp;70<br/>(一)&nbsp;供需格局分析&nbsp;71<br/>(二)&nbsp;市场集中度分析&nbsp;72<br/>(三)&nbsp;行业集中度分析&nbsp;73<br/>四、&nbsp;发展趋势分析&nbsp;74<br/>(一)&nbsp;市场规模预测&nbsp;75<br/>(二)&nbsp;政策变化趋势分析&nbsp;76<br/>(三)&nbsp;竞争格局趋势分析&nbsp;77<br/>五、&nbsp;主体企业分析&nbsp;78<br/>(一)&nbsp;企业整体概况&nbsp;79<br/>(二)&nbsp;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法)&nbsp;80<br/>第二节、 素质教育类软件&nbsp;81</p>
<p align="left">第四章 中国教育软件细分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82<br/>第一节、 东北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83<br/>一、&nbsp;市场规模分析&nbsp;84<br/>二、&nbsp;竞争格局分析&nbsp;85<br/>(一)&nbsp;供需格局分析&nbsp;86<br/>(二)&nbsp;市场集中度分析&nbsp;87<br/>(三)&nbsp;行业集中度分析&nbsp;88<br/>三、&nbsp;发展趋势分析&nbsp;89<br/>(一)&nbsp;市场规模预测&nbsp;90<br/>(二)&nbsp;政策变化趋势分析&nbsp;91<br/>(三)&nbsp;竞争格局趋势分析&nbsp;92<br/>四、&nbsp;区域标杆企业&nbsp;93<br/>(一)&nbsp;企业整体概况&nbsp;94<br/>(二)&nbsp;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法)&nbsp;95<br/>第二节、 华北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96<br/>第三节、 华东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97<br/>第四节、 华中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98<br/>第五节、 华南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99<br/>第六节、 西部地区教育软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nbsp;100<br/>第七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各细分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对比分析&nbsp;101<br/>一、&nbsp;市场规模对比分析&nbsp;102<br/>二、&nbsp;竞争格局对比分析&nbsp;103<br/>三、&nbsp;发展趋势对比分析&nbsp;104<br/>四、&nbsp;标杆企业对比分析&nbsp;105</p>
<p align="left">第五章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消费者需求特征及趋势分析&nbsp;106<br/>第一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消费者需求变量分析&nbsp;107<br/>一、&nbsp;人口统计变量分析&nbsp;108<br/>二、&nbsp;地理变量分析&nbsp;109<br/>三、&nbsp;心理变量分析&nbsp;110<br/>四、&nbsp;行为变量分析&nbsp;111<br/>(一)&nbsp;消费产品偏好&nbsp;112<br/>(二)&nbsp;消费品牌偏好&nbsp;113<br/>(三)&nbsp;消费渠道偏好&nbsp;114<br/>(四)&nbsp;消费环境偏好&nbsp;115<br/>(五)&nbsp;消费影响因素&nbsp;116<br/>第二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消费者需求趋势分析&nbsp;117</p>
<p align="left">第六章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融资与并购特征及趋势分析&nbsp;118<br/>第一节、 中国应试教育软件市场投融资与并购状况分析&nbsp;119<br/>一、&nbsp;投资规模分析&nbsp;120<br/>二、&nbsp;投资热点分析&nbsp;121<br/>三、&nbsp;投资区域分析&nbsp;122<br/>四、&nbsp;投资方式及渠道分析&nbsp;123<br/>五、&nbsp;投资回报分析&nbsp;124<br/>六、&nbsp;投资趋势分析&nbsp;125<br/>第二节、 中国素质教育软件市场投融资与并购状况分析&nbsp;126<br/>一、&nbsp;投资规模分析&nbsp;127<br/>二、&nbsp;投资热点分析&nbsp;128<br/>三、&nbsp;投资区域分析&nbsp;129<br/>四、&nbsp;投资方式及渠道分析&nbsp;130<br/>五、&nbsp;投资回报分析&nbsp;131<br/>六、&nbsp;投资趋势分析&nbsp;132</p>
<p align="left">第七章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主体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nbsp;133<br/>第一节、 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nbsp;134<br/>一、&nbsp;企业整体概况&nbsp;135<br/>二、&nbsp;营业规模分析&nbsp;136<br/>三、&nbsp;业务范围分析(BCG矩阵分析法)&nbsp;137<br/>四、&nbsp;产品内容分析&nbsp;138<br/>五、&nbsp;人力资源分析&nbsp;139<br/>六、&nbsp;市场策略分析&nbsp;140<br/>七、&nbsp;发展战略分析&nbsp;141<br/>八、&nbsp;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法)&nbsp;142<br/>第二节、 北京蒲公英教育软件有限公司&nbsp;143<br/>第三节、 北京中教育星软件有限公司&nbsp;144<br/>第四节、 北京中基教育软件&nbsp;145<br/>第五节、&nbsp;南京冠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nbsp;146<br/>第六节、 上海汇思&nbsp;147<br/>第七节、 浙大网络&nbsp;148<br/>第八节、 南京易学教育软件&nbsp;149</p>
<p align="left">第八章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SWOT分析法)&nbsp;150<br/>第一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资优势分析&nbsp;151<br/>第二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资劣势分析&nbsp;152<br/>第三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分析&nbsp;153<br/>第四节、 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投资风险分析&nbsp;154</p>
<p align="left">第九章 中国教育软件市场DHD研究成果及战略决策建议&nbsp;155<br/>第一节、 中国教育软件市场DHD研究成果&nbsp;156<br/>第二节、 中国教育软件市场DHD战略决策建议&nbsp;157</p>
<p align="left">&nbsp;</p>
<p><strong>&nbsp;</strong></p></span></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求:《2007-2008年中国教育软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