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职业选择与人力资本增值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由央视著名制片人王利芬主持的一档谈话节目《我们》,在今年六月末和七月初分别播出了《就业,你准备好了吗?》上下两部分。节目的形式很新颖,主角请的是两位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导师的角色特别邀请了中国银行的副行长、留美博士朱民担当。这是一场充分互动、深入剖析、发人深省的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生动诠释。尽管两位大学生都出类拔萃,仍然显现出其稚嫩、单纯的一面。他们的表现固然可圈可点,不失为其同龄大学生们鲜活的镜子和借鉴啊。这个节目的内容,不仅对于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在校大学生们选择职业、坦然面对就业压力,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即便对于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领导、希望了解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相关社会人群,都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节目中的女生本科学历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及主持专业完成的,又即将在北大传播学专业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业。在校期间,她出版了两本书,在《读者》等杂志上发表过百余篇文章,其中既有抒发情感的风花雪月之作,也不乏有关红学研究的一些专业著述。在回答朱民的英语提问时,亦能熟练应对,可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在比较本科与读研期间的不同收获时,她坦言:传媒大学的学习,使她将成为一名电视工作者的职业向往演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又现实;而北大的硕士研读经历,更使其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理想的公民社会早日实现的出镜记者的职业理想。这个女生拥有一串串闪光的经历,几乎没有明显的弱点,以致于现场有观众对她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代表性问题向节目主持人提出了质疑。的确,就业尽管对于这个女生也同样是个挑战,因为她毕竟没有实践经验,毕竟要经过职场的历练才可能真正成才。但从她的过往历史、以及现场的精彩发挥来看,以后的职场成功也许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节目中那个即将毕业的男性本科生,尽管与身边这位优秀的女生比起来,似乎其闪光点不够多,底气也不是那么的足,比如他的外语能力明显要稍逊一筹,其日后的职业选择的光鲜程度也不及身边这位学姐。但他的特点在于他充分的自信,以及难以遏制的激情燃烧,他非常善于扬长避短,在求职的过程中,完全精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兵家韬略。为此他创造了一个引以为豪的求职记录,在求职过程中,他先后投出了四份简历,却无一脱靶,全部得到回音,并均获得录用的允诺。这种情景的确有些超出想象了,职场前辈朱民在对他的求职成功进行评点的时候,非常肯定他在确定求职目标上的审慎和真诚。对自己拥有强烈的自信,并能真正做到审时度势,在求职中扬长避短,真正让用人单位确信自己未来的职业提升空间及能够为单位带来巨大的职业价值。做到了这样一点,你的求职努力,又有哪一家可能拒绝呢?</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对于在现场担当就业导师重任的著名海归朱民说来,尽管他更多地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对现场的大学生就业选择与表现进行评点,但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他也同样是一次实战考核。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在彼此没有更多交流和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要使自己的评点言之有物、令人信服,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在王利芬的确很有眼光,她邀请来的导师的确不同凡响。毫无疑问,朱民的现场表现非常精彩,其细致入微、老到精辟的点评,的确会使现场的大学生及更广大的观众群受益匪浅。其中关于初次职业选择时“应特别关注自己人力资本的增值”问题的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和论述的更是尤为精辟和入木三分。</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在目前就业难度的确很大的现实面前,许多大学生都有着这样一种困惑:在理想和现实面前,如何对待自己的初次职业选择?是否先随便找一家企业积累一段实践经验再说呢?同意这种观点和选择的人觉得,生存才是硬道理,在还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你其实没有资格对职业挑三拣四,经过一段实践磨炼之后,你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究竟应该如何体现。那时再进行从容的二次选择,才可能做到更加理性。另外一些人则主张,还是要经过一番认真的(也许并不顺利,甚至还会经受一些挫折)选择与比较之后,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第一份职业的选择如果过于盲目和随意,也许会对自己的职业心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因为急功近利,就草率地将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定下来了,未免有些对自己今后漫长的职业人生不负责任了。</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对于大学生初次职业选择的两种不同观点,朱民的态度是:生存与理想,前者当然更重要,大学毕业了必须尽快在经济上独立,这是必须要对家长做出的交代和慰藉。但尽快选择并不意味着盲目,其中有关收入的高低、待遇的优劣、工作环境的好坏,都不必过分计较。但必须看重的则是这份工作是否能够使你学到东西、收获成长,既对你今后的职业人生富有意义,这就是所谓人力资本增值的确切含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有价值的资本不是学历,不是证书,不是各种曾经的荣誉,而是自己所真正掌握了的由各种知识、专业技能、身体健康、价值观、方法论、社会阅历、人脉资源等要素构成的人力资本。在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如果自己的人力资本不能实现有效增值,那危害就将是致命的,因为它将危及你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啊。从这个原则出发,如果一个大学生的最初职业选择,收入尽管不高,在别人眼中似乎也不是很光鲜,但它却可以让你学到东西、收获成长、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增值,那就要毫不犹豫地做出坚定的选择。这个原则性的提示,无疑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年轻人职业生涯的开始都具有普遍性的现实指导意义。</span></p> 生存与理想,前者当然更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