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 发表于 2009-7-20 14:11:42

[公告]彻底的白话讲解《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

<div style="FONT-SIZE: 12px">第一部后现代风格的《孙子兵法》; <br/><br/>第一部不研究古文,用逻辑说话的《孙子兵法》; <br/><br/>第一次用“实力论”说话,对《孙子兵法》进行全新解读; <br/><br/>第一次站在人性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人情世故”地深刻剖析; <br/><br/>第一次将公认的《孙子兵法》成果放在一边,将兵法的精髓重新定义…… <br/><br/><br/><br/>内容简介: <br/><br/>本书是《孙子兵法》领域乃至中国经典著述中的一次重大创新。这里没有一句文言翻译,而是彻底的白话讲解,从《始计》至《用间》,是一本人人能懂的《孙子兵法》;这里不效仿兵法原则的简单提炼,而是一切强调体系,从逻辑体系出发,让每段、每篇融入整体,将《孙子兵法》的全貌一一展现给读者;这里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对公认的兵法成果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实力论”、“人情世故”、“美德传承”等新观点、新主张。 <br/><br/>本书在文字风格上进行了彻底革新,继承后现代风格,案例表述大胆出位,从“PK平衡记分卡”、“巨人前传”、“哈利波特的奇迹”,到“伟大的路易斯安那并购案”、“伟大的CEO精神”,从兵法到商业,由物及人,引领了一场中国式的管理反思! <br/><br/>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处处强调人的作用,提炼人性的价值,第一次将几千年来《孙子兵法》中隐秘的人性精神锤炼提升。诚如作者所说,“还原一位真孙武,写一本人人能懂的《孙子兵法》”。</div>《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连载电子稿.rar :down10_0715.asp?ID=133670<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0 19:59:02编辑过]

石油 发表于 2009-7-21 13:46:18

序 一<br/><br/>做个架桥的人<br/><br/><br/>在国外的书店里,有一本中国书不可少,那就是《孙子兵法》。它不是放在“战争”栏位里,而是放在“企业经营”栏位上。据说在波斯湾战争时排级以上的干部都要接受本书的培训,而且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美国许多企业高层主管要接受《孙子兵法》的培训。这是一本最高级的企业策略教练书;这本书在1680年有日译本,1772年有法译本,1905年有英译本,1910年有德译本;这是一本流传最久、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智慧书!<br/>也许你会好奇谁在美国企业界教这本书?谁够格来讲这门学问?<br/>身为中国人,我们共同的挑战是如何将这门学问讲得好?讲得清楚明白?这不是在学堂里做炫耀的学问“我懂你不懂”,而是能让人听懂而且能用得好,能进入平常百姓家,对他(她)们有价值。这是一个挑战。<br/>有一位企业家说得好:“出了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要让使用的人很容易上手,不需要再看使用说明书。高深的学问如果能做到这个层次,那就是一个大突破。这本《〈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就是一个好的开始。<br/>研究学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简单的事复杂化”,另一种是“将复杂的事简单化”。<br/>前者如律师或哲学家,后者如行业专家或教练。我们有太多的资讯,我们需要教练为我们理清思路和真相,需要专家为我们做提炼整合工作,将它变成模型工具并给予一些实际案例供我们参考,让我们能简单地学习,这本《〈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就完全达到了这个要求。<br/> 《孙子兵法》是15世纪时代的思路,如何让它和现代思想接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脱钩而且具有时代性;哪些部分是可以拿来就用,哪些要转个弯,哪些不能用了,这都是文化更新的工作。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br/>在科技行业,大家都有个梦想,有一天,我们可以在电话的一端用中文和另一端的外国人通话而无须翻译,未来的高端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学过软件技术的人都知道,这软件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希望未来的世界在做文化交流的时候,我们也能很容易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问,这需要更多的专家为我们做架桥的工作,帮助我们了解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世界需要更多架桥的人。《〈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就是一个好的典范。<br/><br/>国际认证企业教练,英特尔中国区前总裁及首席代表&nbsp;&nbsp;陈朝益

石油 发表于 2009-7-30 10:04:41

《孙子兵法》原来不打仗<br/>讲在开头,就不得不说《孙子兵法》很伟大。因为既然是兵书,总是要讲打仗的,特别是开篇,更要“打”得轰轰烈烈。但是,孙老先生绝对是个例外。一开篇,他只字不提怎么打,而是开门见山地发表了战争定性宣言:战争的基本立足点、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也就基本定位了《孙子兵法》是一部怎样的兵法,它为什么了不起。<br/>请看《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仔细推敲,可以得出两个结论:<br/>第一,孙老先生认为战争这件事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战争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br/>话到这份上,不要以为孙老先生说严重了。因为,能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的,一定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战争“很重要”,孙老先生很严肃。这个关乎民生存亡的大事绝不可儿戏,不能胡言乱语,说话要负责任!<br/>第二,孙老先生提到:战争,“不可不察也”。<br/>现在,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孙老先生当时的面部表情。好个“不可不察”,从这四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孙老先生的为人、价值观。他一定不喜欢打仗,不赞成以武力解决一切。他更主张战争的目的就是止戈为武。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阻止暴力,这是他的一个立足点。这是怎样的境界!<br/>西方兵法强调如何进攻,怎样战胜敌人,硬碰硬。《孙子兵法》却是另眼看世界,是站在一个心怀天下的角度。这也正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西方人也觉得《孙子兵法》了不起、让人大为赞叹的重要原因。<br/>孙老先生没说“一定要察”,而是“不可不察”。两个“不”,两个否定,更加深了着重肯定的境界。今天的人,完全能够感觉到老先生当时是用怎样的一种感情在述说——战争,不可不察!它非常非常地重要!这就是孙老先生的人文精神和做人的境界。

石油 发表于 2009-7-30 10:04:57

“道”是力量<br/>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而“道”即是力量。请注意,力量不是指谁有劲儿没劲儿,它可以是信仰、理想、道德、文化、目标、爱……总之,不管真假、虚实,这力量大到让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是一切可以带来真勇气、大动能的东西。这东西不可说,也说不尽,这即是真正的“道”!

石油 发表于 2009-8-5 10:35:22

&nbsp;
<p>无道昏君</p>
<p>第一次知道无道昏君,是小时候从商纣王那里听来的。原以为封建社会结束了,昏君应该绝迹了,但细想则不然。有句话叫有钱难买我愿意,意愿是一把尺。短的是算计,长的是人心,是“道”。如果用这个标准,你想找开明圣主,对不起,没有!无道昏君倒是一大把。</p>
<p>现在的老板们信奉利益,多数时候总是尺子长短放到一边。他们把人当作商品,带来利益的多多益善,没有好处的靠边站,完全忘了“令民与上同意也”,无“道”啊!</p>
<p>如果没记错,把人当商品好像是奴隶社会开始火的,现在呢?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竟还可以包装成市场化。不过,老板们显然顾不了许多,赚钱第一。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从短期看,“快速消费”的用人观能够创造价值。但时间长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不知是为谁人做嫁衣。</p>
<p>于是,用人一方嘴上说尊重人才,但落到实处的却很少。面试的时候,你永远是弱势,人家提要求,你很难还条件。如果倒霉,碰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事经理,你有本事也没机会表现了。这也许就是买方经济吧,企业主自认为是买方,所以站得高也理所当然。可惜,人才不等同于商品,人心、意愿不可以被当作商品来交换。所以,今天的打工者,绝对是给一分钱干一分活,上班上得很无聊。因为无聊就催火了解决无聊的无聊网站,无聊文化迅速蔓延,一时间众多公司纷纷被封杀。可惜封了网站,却止不住无聊,因为不能凝聚人心,不能“令民与上同意”,无“道”啊!</p>
<p>《孙子兵法》把“道”视作第一位,“令民与上同意也”等于“道”,孙老先生简直太有才了。笔者常常以为,用人之关键乃人心也,这是一把长尺。同时,任何尺子的驾驭是有条件的,至少要准备好坦诚以待,洞悉人心。所以,这个“道”非常重要,孙老先生把它排在第一位,一定有他深刻的道理。</p>

石油 发表于 2009-8-10 12:10:18

&nbsp;
<p>“将”:将有五德</p>
<p>现在说“五事”第三,“将”。</p>
<p>孙老先生说“将”说得很抽象,最终凝聚了五个字,即“智、信、仁、勇、严”。从此成就了对为将者严格、深刻的评估体系,被后人誉为五德。</p>
<p>主席的眼光</p>
<p>第一个关键字:智。</p>
<p>智慧这个词不是说谁聪明不聪明这么简单。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智”,但可以大胆领悟,“智”应该具有眼界、眼光的成分。几年前,曾和老板朋友吹嘘,说总经理只要做好三件事。第一看好方向:有眼光,看得远,能洞悉先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才高。第二选好人才:选好人,用好人,营造好文化。言外之意你的无形之手是活的,可以自动把握人。第三搭好平台:制定完善的业务模型、流程、制度、机制。说到底,企业最终靠的不是个人魅力,而是系统推进。不能因为一个总裁离职了,公司就完了。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这才是真理。</p>
<p>所以眼界、眼光这就是智的主要成分。曾有报道说抗日战争时候,美国某记者跑到延安,采访当时的延安建设。其间,他曾不解地向中央领导提出一个问题,共产党员中不乏精英,为什么毛泽东是你们的领袖?答曰:因为毛泽东目光远大,他能指引我们未来。感叹!鼠目寸光不叫“智”,充其量叫小聪明。“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看到全局、指引方向,这样的人才能树立信念,指引大众走得更远,这才叫“智”。</p>

石油 发表于 2009-8-14 11:35:00

&nbsp;
<p>谁对员工负责</p>
<p>第二个关键字:信。领导没有威信是不行的。</p>
<p>“信”能够让人觉得值得跟随,表现出一种郑重的承诺。在企业里时间长了,总听到老总们对员工发牢骚,说员工缺乏责任心,要求员工放小我,顾大家……殊不知,员工再强,和企业相比也是弱势群体。老总们要求别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样东西——诚意。</p>
<p>要求别人对你负责,当然可以。不过,你对别人负责了吗?事实是,多数企业只重视自己利益,只记得要求员工对企业负责,却从没有想过对员工负责。</p>
<p>究竟有多少公司真的为员工负责?具有外资血统的大牌公司又怎样?还不是杀人不见血,压榨没商量。曾有多少知名公司,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把上世纪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加班加到凌晨两点是家常便饭,第二天想晚些上班门都没有,工资给得多吗?与少活十年相比究竟哪个多?</p>
<p>员工千万别真把自己当回事,在缺乏“信”的公司里,没有人会去考虑你将来的身体。他们考虑的是今天他们的项目利润、成本如何。一句话,他们对你并不诚信,也不需要你永远跟随,真的跟随会吓怕他们,跟随到老要多大的成本啊!于是,这种互相承诺、互相跟随的“信”离我们远了。</p>
<p>缺少“信”的企业非常多。曾听说一位奸商老总,在月初例会中发出毒誓,说如果本月业绩超过定额,全体主管公费三亚兜一圈儿。重赏之下有勇夫,结果当月定额创新高。然而,三亚的事没人提起了,毒誓变成了空头支票。从此,公司员工私下得出潜规则:老板的话没一句真的,都要反着听!于是,没有人再相信老板。从此,公司的魔鬼字典里再没有“凝聚力”。老板因小利丢大义、丢大信、丢掉大利。</p>

石油 发表于 2009-8-17 10:36:52

&nbsp;
<p>刘备是个真君子</p>
<p>第三个关键字:仁。</p>
<p>关于“仁”,引用将要过时的词汇,即以人为本,照顾部下,关爱一生……</p>
<p>知道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的“仁”是出了名的。想当初他在徐州当东家当得挺好的,可他偏偏不听人劝,发爱心收留了一个姓吕的家伙。有人说刘东家上演的就是农夫和蛇的故事,结果确实不错。等姓吕的家伙醒了,果然咬了刘农夫,东家不用当了,地盘也给别人了。</p>
<p>还有就是这位刘东家携民渡江的创举。现在说起来,足以令古今英雄尽折腰。</p>
<p>想当年,曹操大军逼近,何等千钧一发之时,要是别人恨不得肋生双翅赶紧溜。可伟大的刘老兄却慢条斯理地搞起运输——携民渡江。结果,明明军队一个时辰就可能完成的事情,一下子有了变异反应,时间越来越长。明明一天100里路,变成了一天10里路,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刘备的夫人死于乱军,刘备的儿子也险些丧命。</p>
<p>所以,刘备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为我们诠释了“仁”,为将来顺利挺进西蜀、三足鼎立提供了巨大的政治资本。这是真“仁”。</p>

石油 发表于 2009-8-20 11:18:57

&nbsp;
<p>当枪口对准你的时候</p>
<p>第四个关键字:勇。</p>
<p>“勇”乃真胆识、真意志、真勇气也。匹夫之勇能算勇吗?如果这也成立,读书人就都是胆小鬼了。其实是不是真勇也好判断,只要看看其在压力下的表现即可明了。举个例子,曾经有个枪法厉害的年轻人,总能百发百中,时间一长就开始目中无人了。直到有一天一个老头儿对年轻人说:“年轻人,百步之外有你的女人,她头上顶着一个苹果。同时,还有我的一支枪顶住你的额头。你打苹果吧,如果你打不中,我的枪法虽然差,但打中你还是容易的。我看你这时候是不是百发百中。”</p>
<p>同样是射击,只是给这位年轻人增加了压力。</p>
<p>压力有没有是大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优异,一到大考就紧张。再比如,我们都做过立定跳远,男生跳2米没问题,但是如果脚下是万丈悬崖,你还能跳到2米外的悬崖对面吗?说得更直接些,“勇”是有条件的。泰山崩于前而不惧,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压力下的“勇”才是真“勇”!</p>
<p>压力无处不在,勇气却多属偶然。不用说赵子龙单骑救助需要怎样的勇气,更不敢谈杨力伟首次飞天需要多大的意志,你我皆凡人,就只说说小人物的勇气。我经常在面试员工的时候幸会一些人自命不凡的人,自诩为创意一流,说起话来咄咄逼人,目空一切。这时我就总忍不住问一个问题:</p>
<p>如果你是总经理,今天就有追债的找你要钱;公司账上没钱,还有几十个员工在外面等你发工资;同时公司几乎是你的全部家当,老婆孩子等着你养;你又涉及超范围经营,工商马上就要来查处……你还能坐在这儿,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才思泉涌吗?</p>
<p>他摇头了。有人说我刁难人了。不是!因为同样的情形下,他说不能,但有人真的能。那才是真“勇”。</p>

石油 发表于 2009-8-24 10:15:34

&nbsp;
<p>女战士是这样炼成的</p>
<p>第五个关键字:严。</p>
<p>不要以为,有法可依,就一定执法必严。自古至今,你有权力,就真能执法如一、正大光明吗?还是碰上领导的小舅子就特殊人物特殊待遇?重要的不是怎样严,如何执法,关键要看对谁严,对谁执法。</p>
<p>中学时候有一篇英文阅读,讲某个国家的某个警察,碰上了市长驾车违章,肇事者亮出了身份,甚至抬出和警察局局长的紧密关系,但小警察硬是不买账,照章办事。当时学的时候就颇钦佩,看人家那才叫“严”。换了我们行吗?我不好说别人,但我知道有人肯定行,那人就是孙武。</p>
<p>很多人都知道孙武是将军,天下将军一箩筐,但指挥女兵的将军恐不多,而且指挥皇帝老婆、爱妃宫女练兵的就更绝迹了。孙武就敢接这活,他不仅顶住压力上了,而且留下了孙武练兵的典故。</p>
<p>话说春秋末期的某年某月某日,孙武为了在吴国谋个一官半职,有了吴王面前的第一次面试。那吴王早看过《孙子兵法》,但还是怀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心态,故意刁难孙武,说:“寡人知先生擅兵法,不知寡人的爱妃、宫女能练否?”“能,当然能。”为了养家糊口,这时候孙武只有这样说。</p>
<p>于是,宫女军团集结完毕,还特别关照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两位吴王爱妃。结果可想而知,重量级人物从来都要耍大牌的。练兵开始了,什么令行禁止,你指挥你的,我耍我的。大人物面前,对你那套军法一概可以熟视无睹。</p>
<p>孙武怒了,只冒出一个字:斩!这时我们熟悉的场面就来了,有人求情:“谅其初犯,还是从轻发落吧。如果你斩了两个爱妃,大王从此吃不好、睡不好怎么办?你承担得了吗?”</p>
<p>但孙武却说:军中无戏言,砍!这一砍,顿时语惊四座。用血,不,是用命换来的记性应该是最有效的。从此,再行军令,宫女方阵让右绝不敢想左,说前进绝不敢后退,愣是把几百名宫女训练成铁血战士,谁说女子不如男?</p>
<p>在孙武眼里,军法面前,一律平等。不管你是谁,皇帝老婆又怎样?砍!更何况小舅子呢?看看今天,看看我们自己。特殊人物特殊政策,老板的关系更要照顾,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不同人有不同脸,见人执法,见己就变成了枉法。但大道不会因此改变,真正的“严”不是这样的,它赋予勇气,它一律同仁。</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公告]彻底的白话讲解《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