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NWU 发表于 2009-7-11 20:35:20

[原创]券商中的“贵族职位”:千名保荐人年薪酬直逼20亿

<p><span>&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券商中的“贵族职位”:千名保荐人年薪酬直逼20亿</span></p>
<p><span>&nbsp;&nbsp;&nbsp;&nbsp;&nbsp; 作为证券从业人员中的 “金字塔尖”,注册保荐代表人(下称“保荐人”)的收入动辄上百万,原因就在于保荐人作为券商开展投行业务必备条件的同时,其数量又十分稀少。 <br/>  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2008年,证券行业千余名保荐人的薪酬总额接近20亿元,而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盈利数据显示,由于2008年9月以来IPO暂停,当年全行业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仅为77亿元,其中保荐业务利润可能不到40亿元,意味着2008年券商有一半的保荐收入用来支付保荐人的薪酬。高薪成本加上诸多管理问题,使保荐人成为券商的一种“另类”的负担。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20亿元“圈养”千人</span><wbr> <br/>  中国证监会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3月24日,具备保荐资格的机构共68家,已有近2300人通过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其中完成注册的保荐代表人共1175人。这千余人都是重金受聘于各家保荐机构,薪酬相当可观。 <br/>  “即使最近薪酬水平有一定下调,但目前平均一个保荐人的年薪都还能接近150万。”多位资深保荐人对本报表示,自从去年9月IPO暂停以来,一些券商减少了给保荐人的津贴,但总体上薪酬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br/>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保荐代表人的收入由年薪、签字费和转会费三部分组成。其中年薪最少在100万至150万之间,高者甚至接近200万;签字费是指在每一个保荐项目上署名的费用,一般是70万至80万;转会费是保荐人在 “跳槽”到另一家保荐机构时,下家支付给保荐人的费用,通常都高达200万。 <br/>  由于2004年推行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要求每一个上市项目都必须有两个保荐人签字,签字费也就随之产生。而转会费如此之高,则是因为成为一家保荐机构必须具备四个以上的保荐人,同时每一个保荐人一年只能签一个保荐项目,因此保荐机构要做更多的投行项目,只能储备更多的保荐人。在保荐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也自然形成了重金“挖人”的局面。 <br/>  因此,大体匡算可知,券商支付给1175名保荐人的总体薪酬和各种隐性成本很可能接近20亿元。而事实上,其余1100多名通过保荐能力考试尚未完成注册的准保荐人的薪酬水平也不低。 <br/>  “去年我们公司准保荐人的年薪在60万左右,这些人总共有80多个。”国信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前几年公司一直鼓励内部员工参加保荐能力考试,并且承诺考试通过后会积极配合其完成注册,同时给予高额津贴,因此在重金激励下,国信证券投行部门很快便储备了数量众多的保荐人和准保荐人。 <br/>  在2004年第一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名单公布时,国信证券的保荐人数量还处在中游,而现在,其以91名保荐人居全行业之首,比第二名中信证券多出一半,而国信的准保荐人数量也无人能比。 <br/>  不过,众多的保荐人和准保荐人也花费了国信证券巨额的薪酬,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称,2008年发给这些员工的薪酬总数接近3个亿。 <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成为一名保荐人的路径:</span><wbr> <br/>&nbsp;&nbsp;&nbsp;&nbsp;第一步,通过<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第二步,通过所任职的保荐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第三,证监会审核批准后,注册为保荐代表人,可以正式从事相关保荐业务。</span><wbr> <br/><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关于<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span><wbr></span><wbr></span><wbr> <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报考条件</span><wbr>:从事证券发行承销、收购兼并、固定收益</span><wbr>等投资银行相关业务两年</span><wbr>以上,且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即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及至少一门专业科目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此考试。</span><wbr> <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报考方式</span><wbr>:本考试由报考人所在证券公司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统一报名。</span><wbr> <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报考费用</span><wbr>:2008年本考试收费标准为460元/人。</span><wbr>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考试科目:</span><wbr>考试科目为证券知识综合考试、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两科。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通过标准:</span><wbr>2008年每科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合格线为总分120分,单科不低于50分。&nbsp;<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span><br/>&nbsp;&nbsp; 另外转些网上的相关帖子内容,可供有志与此职业的朋友大致了解和参考: <br/>&nbsp;&nbsp; <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转)保荐代表人考试的一点感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wbr>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9-04-30 09:38 <br/></span><wb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8em">&nbsp;&nbsp; 一、考试题型分值 <br/>上午的证券综合知识中,10分判断+25分单选+65分不定项,共100道题。 <br/>下午的投行业务知识中,10分判断+20分单选+70分不定项,共90道题。 <br/>全部均为客观题。判断题答对得一分,答错倒扣0.5分,不定项一般有ABCDE五个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br/>在上午的考试《证券综合知识考试》中,考的主要是一个广度,范围很广,而下午的投行业务知识考试中,考得很细。 <br/>二、考试的难度与通过率 <br/>&nbsp;&nbsp; 考试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br/>1、不定项选择 <br/>&nbsp;&nbsp;&nbsp;&nbsp; 两门考试分别是65与70分的不定项选择,一般是ABCDE五个答案, 一个或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这样的考题,是很难靠运气的。参加过考试的人可能有这么一种感受,觉得考试中的内容自己都大概见过,基本都是自己平时复习的内容,但是题目考得很细,而且内容都被改了一下或换了一种说法,模棱两可,不知道对还是错。这要求理解记忆一定是清晰准确的,不能含糊。 <br/>2、内容宽广 <br/>&nbsp;&nbsp;&nbsp;&nbsp;从考试大纲上可以看出来,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证券、法律、会计、金融、财政、财务管理、税法、审计等内容。 <br/>3复习资料少 <br/>&nbsp;&nbsp;&nbsp;&nbsp; 像司法资格、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已经进行很多年了,已经很成熟了。有专门的教材、每年的考试真题也都有,市场上有很多专门针对这方面的辅导资料或培训班等,只要按照教材与辅导资料进行复习就可以了。 <br/>但保荐人考试没有专门编的教材,这几年的考试的真题也没有漏出来。现在网上流传的所谓的题目,都是网友自己回忆的,是很零星的。也没有对应难度的习题库等。这些都增加了备考的难度。 <br/>&nbsp;&nbsp;&nbsp;&nbsp; 历次考试通过率如下 <br/><br/>考试时间&nbsp;&nbsp;&nbsp;&nbsp;报考人数&nbsp;&nbsp; 参考人数&nbsp;&nbsp; 通过人数&nbsp;&nbsp; 通过率 <br/>2004年3月&nbsp;&nbsp; 165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549&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1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9.64% <br/>2004年11月&nbsp;&nbsp;276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23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8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1.66% <br/>2005年12月&nbsp;&nbsp;176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43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62% <br/>2006年11月&nbsp;&nbsp;163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289&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6.83% <br/>2007年12月&nbsp;&nbsp;260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6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0% <br/>合计 <br/>&nbsp;&nbsp;&nbsp;&nbsp;从以上数据可看出,04年的考试通过率最高,05年至07年均较低,挺难通过的,约十个考生中,有一个通过。但这十个考生中,可能有的是第一次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的,还有的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备考的,还有的是一边复习一边忙碌地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的,只有剩余的少数是提前准备、充分利用时间、全面复习、怀着必过的信念的。如果你今年报名参加考试,你可能是上述情况的那一种呢?如果是最后一种,其实通过率并不是很低的。 <br/>对于第一次考试的朋友,感觉可能会差一点,因为不太清楚考什么、怎么考、考的深度难度等,所以复习的时候会有些偏差,这就要求多看看以前的考题(网友回忆的),多研究、多交流,另外也要提前准备,以弥补感觉上的不足,争取一次性通过。 <br/>三&nbsp;&nbsp; 考试大纲 <br/>&nbsp;&nbsp; 总体的感觉,考试还是要参照大纲来学习。从06、07年的考试来看,试题总体上还是在大纲的范围内,超纲的是很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br/>四 准备时间 <br/>&nbsp;&nbsp; 我觉得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定准备的时间。如果没有什么证券、会计、法律基础的,准备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三个月(脱产)以上。其中,光看会计的时间可能就要20至30天。 <br/>如果不是脱产,而是一边忙工作一边考试,那么更应该提早准备。也有人说,如果太早看了,可能会很疲倦,对复习不利。这点还是根据各自的情况吧。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你有状态、能看进书,还是早点准备好些。 <br/>对于抱着必过的朋友,平时不要休假,把自己一两年内的什么工龄假、探亲假等累积到一起,到了考试前一个月左右,集中休假。如果单位也考前安排集中学习,那你可以把自己的休假放在更前面,最好保证和单位集中学习的时间连在一起。如果考前你能有连续一个月或更多的学习时间,而没有被其他无关的事情打扰,那么,你相对对那些考前还要工作的人来说,通过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br/>&nbsp;&nbsp;&nbsp;&nbsp;当然,如果能够在考前脱产几个月去准备,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只要你考过了,你就会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什么经济损失都补回来了。 <br/>另外,如果你真的准备考试,最好能争取家人的支持。最起码可以让你在这段时间内少洗点碗之类的,呵呵。 <br/>五&nbsp;&nbsp; 考试的内容 <br/>据说,通过考试的人中,不少是注册会计师,因为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是很大的,内容主要也是《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特别是前面两门内容,是近两年保荐代表人考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br/>(一)法律 <br/>07年的保代考题考了很多公司法和证券法方面的内容,其中公司法的考点如下: <br/>1、第十三条:法定代表人的担任人问题 <br/>2、第十五条:公司不得成为对所投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一个题目的选项好像是国有独资公司能否出资跟人合伙设立自己在其中担任一般合伙人的合伙企业) <br/>3、第十六条:公司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担保是否需要股东大会特别决议 <br/>4、第二十二条:股东起诉撤销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的时限(有一个题目的一个选项好像是股东在董事会决议第二天就向人民法院起诉) <br/>5、第四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章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br/>6、第五十九条:自然人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再设立新的一个人有限责任公司 <br/>7、第六十条: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个题考了“增加注册资本”董事会是否能单独决定) <br/>8、第六十八条: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的产生办法(国资管理机构指定) <br/>9、第七十六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 <br/>10、第九十条至第九十三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过程中的几个时限(多少天召开 <br/>创立大会、多少天召开股东会、多少天登记,等等)、创立大会的出席者 <br/>11、第九十六条:折股问题(给你净资产额、净利润额、预计市盈率、预计筹资 <br/>规模,求折股比例与发行数量) <br/>12、第九十八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查阅权(不包括会计帐簿、董事会会议记 <br/>录) <br/>13、第一百零一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情形(注意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资本” <br/>的三分之一,而不是“注册资本”;持有10%以上股东不要求持股时限;“监事会”而不是某个监事的提议) <br/>14、第一百零三条:持股3%以上股东提案权(不要求持股时限);另外还结合《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考了一下股东会通知的变更情形(仅有3%以上股东提出议案时可以变更,通知发出后董事会不能变更或补充议案) <br/>15、第一百零九条: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的产生方式 <br/>16、第一百一十一条:谁可以提议临时董事会的召开(好像考了,记不特别清楚) <br/><br/>17、第一百一十三条:董事对董事会决议免责的情形(限于参与决议的董事;表决时发表异议并记录,投了赞成票的情形?) <br/>11、第一百二十二条:股东会特别决议的情形(发行公司债券是否需要特别决议?) <br/>12、第一百二十四条:结合《上市规则》考了董秘确认时的情况(证券事务代表是否可以代理?) <br/>13、第一百二十五条:关联回避的要求 <br/>14、第一百四十二条:解锁限制的问题(结合上市规则考了董事转让股份、一年前增资扩股的锁定问题) <br/>15、第一百四十三条:各种情况下公司回购股份后的注销时限、奖励职工的股份 <br/>不得超过5%、公司不得接受以本公司股票为质押权的标的 <br/>16、第一百四十七条:不得担任董、监、高的情形 <br/>17、第一百四十九条:董事、高管的禁止性行为(有个题好像涉及了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的行为) <br/>18、第一百六十九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br/>19、第一百七十六、一百七十七条:公司分立,对债券人的对待(债权人不得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br/>20、第一百八十五条:清算组的职权 <br/>21、第一百八十七条:清偿顺序 <br/>在07年的综合知识中,除了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外,还考了(涉及)很多其他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合同法、民法、信托法、票据法、担保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保险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些法律法规,每个都考了一道题目。而在06年,除公司法和证券法外的其他法律,没怎么考。 <br/>(二)会计 <br/>06年考试中,会计题考了很多。但在07年中,考得确不多,上午的综合知识考试中,只考了7分(7道题目),在下午的考试中,大概考了十几分。 <br/>07年的会计考题中,要计算的并不算多,大概不超过30%,更多的是考一些理论方面的,如概念、条件、方法等。 <br/>(三)证券知识 <br/>上午的考试本身就叫《证券综合知识考试》,证券知识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这是《综合》考试的大头,考的是内容最多,应花大力气。 <br/>(四)税法 <br/>07年考的内容不多,好像只有一两分, <br/>(五)财务管理 <br/>07年好像只考了三分,考的内容不算多。 <br/>(六)金融财政知识 <br/>金融方面,考得也不少,在综合知识考试中,好像也有好几分吧。 <br/>六、复习顺序 <br/>个人认为应该先把理解的内容放在前段时间复习,后段时间应该侧重于复习背诵一些纯记忆性的东西。 <br/>可以先看会计,按大纲看看财务管理、审计等,这些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br/>然后,可以看法律与金融财政等,这些是既要理解又要记忆。 <br/>最后,看证券从业资格那几本书,这些更多的是记忆。 <br/>整个复习中,应该有三四轮。前面第一轮或第二轮中,应该有一轮是精读的。</span><wbr> <!--v:3.2--></span></p>

dfhui 发表于 2009-7-17 13:42:24

<p>支持</p>
<p>&nbsp; 难考才能更好的确保&nbsp; 保荐人 的高述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券商中的“贵族职位”:千名保荐人年薪酬直逼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