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 发表于 2009-7-8 12:46:48

[公告]晚清崩溃源于资本失控《帝国沧桑》免费电子版下载

<p>《帝国沧桑》 电子连载版.rar :down10_0430.asp?ID=132266</p>
<p class="wrc">《帝国沧桑: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的新观点: <br/>            1、 晚清资本市场的多元化 <br/>            2、 晚清股市内幕交易案 <br/>            3、 晚清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市 <br/>            4、 光绪皇帝操纵舆论发行债权融资 <br/>            5、 慈禧太后的金融改革贡献 <br/>            6、 晚清重工业复兴计划遭遇商业间谍 <br/>            7、 戊戌变法首领、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涉嫌非法集资 <br/>            8、 美国孤儿总统在中国一手导演的旷世股权欺诈案 <br/>            9、 国学大师严复远赴伦敦打世纪股权大案官司 <br/>            10、 晚清虚假发行股票引发的金融危机案 <br/>            11、 股市黑嘴左右晚清资本市场 <br/>            12、 晚清改革开放过程之中,政府制定法律卖官 <br/>            13、 晋商错失晚清金融改革机遇,江浙资本的历史性崛起 <br/>            14、 商标案击垮晚清的烟草工业 <br/>            15、 晚清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生丝泡沫环环相扣的国际阴谋 <br/>            16、 孙中山跳楼价发行债券的隐秘历史 <br/>           <br/>           <br/>           《帝国沧桑》终于读完了,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段晚清的金融史,是用一个特殊的视觉来审视晚清的那一段历史。 <br/>             <br/>            晚清的历史可以说浩若繁星,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一直在变法、守旧、造反、无能这几个老掉牙的话题周围转,事实上晚清不是这样说教式的批判历史,可以说五彩纷呈。 <br/>             <br/>            清朝的问题在乾隆时代事实上已经很严重,到了鸦片战争,问题全部暴露出来,那个时候的清朝可以说并不是全球最落后的国家,相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大清帝国的GDP依然超越日不落大英帝国,成为全球GDP的NO.1,那么中国的问题暴露出来之后,是不是依然腐败无能呢?非也,晚清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王朝灭亡前的那种贪污腐化大案,贪官基本上排不上号,可以说腐败贪污不是晚清灭亡的原因。晚清甚至希望通过改革开放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图谋崛起。 <br/>             <br/>            《帝国沧桑》就是要告诉读者,晚清是怎样在奋发图强的改革开放过程之中衰败的,完全从资本的角度审视晚清的风云变幻,大清王朝最后时光的重工业复兴计划怎么一步步将这个王朝推向死亡深渊,这是资本的力量。 <br/>              <br/>             <br/>          <br/>   <br/></p>

石油 发表于 2009-7-16 10:11:57

<p><font face="Verdana">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br/><br/>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醒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之中愈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陷阱重重,蛮横侵入;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生丝泡沫,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br/><br/>百年前,官场商界,豪杰人物风云际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宝桢、刘坤一、何璟、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朱其昂、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晚清资本漩涡。人物的命运交织着历史的步伐,多少无可奈何的妥协,多少束缚中的抗争,多少举足轻重的更迭,一场操纵与被操纵的博弈。<br/><br/>关于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多少人欲一探究竟。然,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帝国沧桑》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却最终豁然开朗。它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以生动的笔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剖析,去解读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期,国家(朝廷)、官僚、商人、洋人、民众之间,各自扮演着的角色。其披露的历史真相令今天的资本市场中人震惊错愕,原来百年之前的商人及官僚们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乎,我们终于窥见晚清中兴究竟如何走向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怎样走向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在晚清朝廷遭遇政治、军事、经济彻底崩溃的后面,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br/>自2008年始,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投资银行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投资市场、美国经济衰退等原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太多压力,摇摆不定。股市震荡、楼市高企、物价飞涨、金价攀升、人民币升值、工资贬值,金融的潘多拉墨盒让市场眼花缭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经济的内在体系崩溃还是另有国际阴谋?百年之前的欧洲,为了转嫁危机,就将罪恶的手通过资本通道伸向了风雨飘摇的晚清。<br/><br/>谁能保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的主要隐患,不会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资本战场?谁能保证,西方强国为了解己之困,在经济领域,联手设计阴谋,以金融战争攻击中国这艘已经起航的经济航母,令中国经济发展改变航向和航程,如同百年之前的“金融之殇”?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经济拖垮吗?面对这一场金融大海啸,我们正准备实现的“大国崛起”的梦想是否会戛然而止?<br/><br/>《帝国沧桑》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中国官僚和资本家、股份制改革、内幕交易、金融骗局、国家诚信缺失等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基因,让我们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与广度中审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诡云谲。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和金融沧桑正是今日之鉴。<br/><br/>作者李德林,是一位颇具才华而又勤奋努力的青年专业型作家,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新生代作家,这个生于充满幻想的巴山蜀水的年轻人,文笔犀利,视角独特,写作风格大胆务实且注重专业题材,曾经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和作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此次《帝国沧桑》的问世让我们又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青年作家的不同侧面,从他的作品里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业内人士更好地运作资本市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吸取不好历史教训,往往意味着重蹈覆辙。了解、学习、研究——或者说是重读——历史的最重要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不重蹈覆辙。</font></p>

石油 发表于 2009-7-22 14:13:50

<p><font face="Verdana">这是一部晚清版的金融史</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这是一场猫儿们的游戏。</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大清国毕竟是泱泱大国,在内忧外乱夹攻下,再怎么落败,还是老鼠遍地走,而且肥硕得很,甚至越落败,老鼠就越肥。</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又多又肥的老鼠,当然吸引了无数只猫儿,不管黑猫、白猫,不管土猫、洋猫,也不管是公猫、私猫,都铆着劲、变着法,想成为那只能抓住老鼠的好猫。</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当抓住老鼠成为检验猫儿能力的唯一标准时,猫儿们自然要解放思想,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牢笼。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大清国的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改革就是利益重组,有时甚至就是赤裸裸的巧取与豪夺。</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一部晚清经济史,就是一场超级猫儿的海选PK,一场在潜规则甚至无规则下上演的大戏。</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nbsp;</p>

秋天的河 发表于 2009-7-22 16:54:1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石油</i>在2009-7-22 14:13:50的发言:</b><br/>
<p><font face="Verdana">这是一部晚清版的金融史</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这是一场猫儿们的游戏。</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大清国毕竟是泱泱大国,在内忧外乱夹攻下,再怎么落败,还是老鼠遍地走,而且肥硕得很,甚至越落败,老鼠就越肥。</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又多又肥的老鼠,当然吸引了无数只猫儿,不管黑猫、白猫,不管土猫、洋猫,也不管是公猫、私猫,都铆着劲、变着法,想成为那只能抓住老鼠的好猫。</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当抓住老鼠成为检验猫儿能力的唯一标准时,猫儿们自然要解放思想,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牢笼。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大清国的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改革就是利益重组,有时甚至就是赤裸裸的巧取与豪夺。</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一部晚清经济史,就是一场超级猫儿的海选PK,一场在潜规则甚至无规则下上演的大戏。</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谢楼主。</p>
<p>&nbsp;</p></div>
<p></p>

石油 发表于 2009-7-29 15:39:56

<p>☆内容简介<br/>&nbsp; &nbsp; &nbsp; &nbsp; <br/>1872年大清帝国以政变功臣宋晋为首的反对派上书皇帝强烈要求停止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兴办的样板军工企业,帝国再造功臣李鸿章、左宗棠成为反对派打击的重点对象。一时间,大清帝国中央领导层掀起了一场废船风暴,李鸿章借力打力上演绝地反击,向皇帝提交了详细的报告,纵论国际局势、国内窘境,并提出了按照西方股份制模式发行股票试办轮船招商。大清帝国资本化的大幕在这场风暴中徐徐拉开了大幕。一时间,官场、商场豪杰风云际会,直隶总督李鸿章、陕甘总督左宗棠、船政大臣沈宝桢、两江总督刘坤一、南洋大臣何璟、第一官商盛宣怀、红顶商人胡雪岩、大房地产商徐润、帝国第一CEO唐廷枢、漕帮大佬朱其昂、富豪作家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招商局的漩涡,申请发行、募集融资、并购重组、多元化四步曲将招商局推向了封建王朝的资本巅峰。<br/>&nbsp; &nbsp; &nbsp; &nbsp; <br/>招商局的多元化犹如火山爆发,强烈地冲击着大清帝国的资本篱笆墙,冲动的资本一时间如雨后春笋。稚嫩的帝国资本在无序的扩张之中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国际资本设计的陷阱之中,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生丝泡沫,在国际国内联手的阴谋之中,1883年引发了大清帝国亘古未有的金融风暴,徐润破产、胡雪岩忧郁地死去,唐廷枢遭遇重创。在帝国陷入危机之中,邻居日本人也正陷入一场危机之中,日本宪政派领袖伊藤博文发动了对中战争,通过间谍、密电等手段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大清帝国推向了财政破产的边沿。面对巨额的赔款,国际列强企图通过贷款操纵帝国主权,无奈的光绪皇帝决心发行股票募集民间资本偿付战争赔款。一番处心积虑之后,皇帝的算盘遭遇了帝国官僚集团的算计,朝廷信誉陷入破产的尴尬境地。<br/>各地民众揭竿而起,帝国一场密谋的皇帝废立将义和团推向了历史舞台,鲁莽的义和团给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帝国了口实。皇帝太后落荒而逃,千百年来奉为人上人的八股状元含愤下海,以求资本强国,在漫长而又坎坷的资本道路上,状元郎们遭遇官僚集团的重重阻力。面临王朝倾覆的危机,慈禧太后幡然醒悟,决心新政变革,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清经济改革拉开了序幕,商部成立、律法颁布、中央银行成立,浪荡轻佻的商部部长却将改革开放带入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帝国的改革开放在迅速地迷失方向。<br/>英国商人看到了机会,在美国孤儿总统胡佛策划的骗局之下,大清帝国最大的煤矿落入了英国人之手。荣升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决定夺回煤矿收归己有,一场华丽而浩大的国际诉讼在伦敦激励上演,诉讼背后的国际骗局慢慢地揭开,诉讼团成员大思想家严复悲观地离开伦敦,煤炭资源沦落洋鬼子之手。英国人的得手令日本人振奋,一直觊觎重工业崛起的日本派出大量间谍,通过资本手段控制了大清帝国的钢铁产业。郁愤的盛宣怀慢慢地发现了日本人的阴谋,一切都悔之晚矣,决定另辟蹊径在烟草业跟洋人一绝高下,不料遭遇商标侵权,在汉奸的算计下快速破产。革命党人对大清帝国失败的新政忍无可忍,一场惊天爆炸在京城爆发,革命斗士孙中山融资失败,只得急匆匆扛着没有销售出去的债券上战场,发誓要跟满洲王朝玩命。<br/>孙中山由于资本不足,革命失败,民心风向大转移,大清帝国一时间立宪风潮骤起,摄政王焦头烂额之际,犹太裔英国骗子看准了大清帝国臣民对资本的冲动,再次利用低级的诈骗术推高了股市,一时间国有资金、赔款资金、民间资金纷纷入市被套牢,在算计与反算计的较量之下,大清帝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国,情急之下朝廷调用铁路资金以及银行资金救市。为难时刻,盛宣怀落井下石,打击袁世凯势力,将大清帝国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向高潮,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这时美国亚洲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秘密集结大清帝国海域,满洲皇族慌乱之下追要铁路款项筹建海军应对列强,逼上绝路的盛宣怀提出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等地规模空前的保路运动,掌握枪杆子的满洲皇族决定镇压保路运动,武力收归铁路。武汉新军抽调四川千里奔袭镇压保路运动,革命党在兵力空虚的武昌发动起义,彻底将大清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4 15:45:59编辑过]

石油 发表于 2009-8-4 15:46:12

&nbsp;
<p>《帝国沧桑》序</p>
<p>薛荣年,男,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p><br/>
<p>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p><br/>
<p>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醒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之中愈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陷阱重重,蛮横侵入;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生丝泡沫,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p><br/>
<p>百年前,官场商界,豪杰人物风云际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宝桢、刘坤一、何璟、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朱其昂、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晚清资本漩涡。人物的命运交织着历史的步伐,多少无可奈何的妥协,多少束缚中的抗争,多少举足轻重的更迭,一场操纵与被操纵的博弈。</p>
<p>关于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多少人欲一探究竟。然,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帝国沧桑》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却最终豁然开朗。它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以生动的笔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剖析,去解读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期,国家(朝廷)、官僚、商人、洋人、民众之间,各自扮演着的角色。其披露的历史真相令今天的资本市场中人震惊错愕,原来百年之前的商人及官僚们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乎,我们终于窥见晚清中兴究竟如何走向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怎样走向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在晚清朝廷遭遇政治、军事、经济彻底崩溃的后面,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p><br/>
<p>自2008年始,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投资银行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投资市场、美国经济衰退等原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太多压力,摇摆不定。股市震荡、楼市高企、物价飞涨、金价攀升、人民币升值、工资贬值,金融的潘多拉墨盒让市场眼花缭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经济的内在体系崩溃还是另有国际阴谋?百年之前的欧洲,为了转嫁危机,就将罪恶的手通过资本通道伸向了风雨飘摇的晚清。</p><br/>
<p>谁能保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的主要隐患,不会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资本战场?谁能保证,西方强国为了解己之困,在经济领域,联手设计阴谋,以金融战争攻击中国这艘已经起航的经济航母,令中国经济发展改变航向和航程,如同百年之前的“金融之殇”?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经济拖垮吗?面对这一场金融大海啸,我们正准备实现的“大国崛起”的梦想是否会戛然而止?</p><br/>
<p>《帝国沧桑》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中国官僚和资本家、股份制改革、内幕交易、金融骗局、国家诚信缺失等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基因,让我们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与广度中审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诡云谲。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和金融沧桑正是今日之鉴。</p><br/><br/>
<p>作者李德林,是一位颇具才华而又勤奋努力的青年专业型作家,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新生代作家,这个生于充满幻想的巴山蜀水的年轻人,文笔犀利,视角独特,写作风格大胆务实且注重专业题材,曾经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和作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此次《帝国沧桑》的问世让我们又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青年作家的不同侧面,从他的作品里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业内人士更好地运作资本市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吸取不好历史教训,往往意味着重蹈覆辙。了解、学习、研究——或者说是重读——历史的最重要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不重蹈覆辙。</p>

石油 发表于 2009-8-12 13:03:37

&nbsp;
<p><b>帝国沧桑</b></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br/>
<p>风云激荡的晚清改革开放</p>
<p>波谲云诡的帝国金融棋局</p><br/>
<p>一个飘雪的早上,大清帝国的朝堂上一份奏章如惊雷炸响,一场你死我活的资本博弈华丽开场。从帝国实权掌控者慈禧太后到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状元迷恋资本、狂炒股票,大清王朝陷入了资本迷宫。变异的资本如同恶魔幽灵成为大清王朝的毒药,在封建王朝的肌体里迅速地扩散。变态的内阁制度,愚蠢的资本决策,将大清王朝彻底推向了覆没的深渊。</p>

石油 发表于 2009-8-18 11:16:34

&nbsp;
<p><b>1872</b><b>资本封喉</b></p>
<p><b>&nbsp;</b></p>
<p>1872年1月23日,紫禁城北风狂卷。</p>
<p>寅时三刻,蒙蒙胧胧的夜色还笼罩着皇城,内阁大学士宋晋坐在朝房的茶几边,从怀里摸出怀表看了看,这个时候帝国皇帝同治还在梦中。旁边的大臣们围在一起闲聊,这时候门上的棉布风帘掀起来了,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步跨进来,身材魁梧的李鸿章将官帽摘下来,轻轻地抖了抖,接着又抖了抖身上的沙尘。朝房顿时热闹起来。“听说左总督在兰州的制造局办不下去了,要跟洋人借款。”宋晋瞟了一眼说话的一进京述职巡抚,嘴角咧了咧,不远处的李鸿章泰然自若,宋晋不禁打了一哆嗦,摸了摸放在左袖筒里的折子,还带着自己的体温。</p>
<p>卯时的钟声响起来,一名太监掀开了风帘,李鸿章走在最前面,宋晋跟在李鸿章的身后。群臣鱼贯而入养心殿,还没有亲政的小皇帝同治哈欠连天,帘子后面的西太后慈禧轻轻地哼了一声,同治皇帝顿时规规矩矩地坐端正了。没等李鸿章说话,宋晋就走出群臣之中,上奏小皇帝,要求内阁否决福州船政局昨日的拨款请求,并宣布马尾船厂停止造船,由于连年造船,马尾船厂经费已拨用致四五百万两,“糜费太重”,两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太平军匪患也已经剿灭,因此朝廷不必在传统水师木船外再造轮船,增加巨额费用,尤其是在财政如此紧张之时还“殚竭脂膏以争此未必果胜之事,殊为无益”。宋晋说着说着瞟了一眼旁边的李鸿章,李鸿章脸上毫无表情,宋晋微微地抬了抬头,同治皇帝在龙椅上百无聊赖,这都是变态的皇权制度将这么小的娃娃给折腾的,按照康熙乾隆老祖宗的规矩,大清皇帝必须勤奋,只要没有病的起不来,每天都要坚持早朝。宋晋说完了最后一句话:江南制造局跟马尾船厂一个模式,都应该关门。</p>
<p>旁边的李鸿章眉宇一颤,整个朝堂炸开了锅,宋晋这简直就是打李鸿章的脸,天下人都知道,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跟大清帝国的再造者湘军领袖曾国藩创立的洋务样板企业,将江南制造局关门岂不是否定了李鸿章的洋务功绩,没有了轮船,也就否定了李鸿章提出的海防政略?宋晋这一棍子简直就是当头一棒,马尾船厂是左宗棠在1866年创办,当年左宗棠提出马尾船厂可以生产军民两用轮船,五年三百万造船十六艘,五年过去了,马尾船厂的费用已经达到三百四十万两,造船六艘,现任的船政大臣沈宝桢昨日上书内阁,要求朝廷拨银四百万两以上,现在朝廷的银子年年都要划拨给西方的列强用于赔款,哪里还有银子造船。李鸿章很镇静地走出群臣班列:“启奏皇上,宋大学士所说在理,造船应该停止。”</p>
<p>同治皇帝一听来了精神,这个李鸿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马尾船厂他可以不管,可是宋晋明明连江南制造局也给参了,有点血性的男人这个时候肯定跳出来将宋晋批的体无完肤,就这智商还能担当拱卫京畿重任的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简直是开玩笑,不知道自己的老娘慈禧太后老眼昏花还是脑子发热,居然选了这么个人进入中央领导阶层。朝臣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住李鸿章,纷纷摇头不解,宋晋也很惊讶地看着李鸿章。同治皇帝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李鸿章能一步步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不可能很愚蠢,之前听六叔恭亲王奕忻说曾国藩有个门生上过一个试办轮船招商的折子,军机大臣文祥的老娘死了,这个折子就一直放着,洋务派的人一直在筹划试办轮船招商,怎么现在李鸿章居然同意将造兵船的马尾船厂跟江南制造局都给关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同治皇帝琢磨不出李鸿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宋晋反映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这个老头连自己的老娘都要让她三分,问题看来有点严重。</p>
<p>在帘子后面的慈禧太后一看朝堂上炸开了锅,也是眉头紧锁。想当年英法联军一百零五艘战舰两万五千将士围聚津门,炮击大沽,天津跟大沽陷落,英法联军直逼京城,胆怯的咸丰皇帝以西狩为名逃往承德,留下恭亲王奕忻在京城收拾烂摊子,英法联军突破八里桥帝国八旗大军的防线,蜂拥皇家林园圆明园大势抢掠奇珍异宝。远在承德的咸丰不顾日夜咯血,依然夜夜搂着妃子玩命行欢。咸丰皇帝的脑子还是清晰的,担心自己落荒出逃让自己的弟弟和硕恭亲王奕忻给钻了空子,在英法联军还未攻占紫禁城之前荣登大宝,然后以大清皇帝的名义将自己给出卖了,咸丰皇帝在一阵激烈的肉搏之后神清气爽,以妃子滑溜溜的后背当书案,趴在龙床上写下一份急诏,让恭亲王奕忻驻圆明园善绿庵办公抚局,不能进入紫禁城,周祖培、陈孚恩、藩祖荫、宋晋为团防大臣,守外城。而在奕忻抚局的过程之中,宋晋身为科举文士死守外城,功莫大焉。咸丰皇帝由于惊吓过渡,放纵声色,很快在承德一命呜呼,以肃顺为首大八大辅臣企图将奕忻排挤出中央权力集团,奕忻决定联手老情人慈禧在运送咸丰灵柩的途中将肃顺八大臣一举干掉,奕忻秘密委派宋晋从京城赶赴承德,将发动政变的绝密消息告诉慈禧,为了稳住肃顺八大臣,宋晋设法取得了肃顺八大臣的信任,与之一同护送咸丰灵柩,紧紧地叮嘱肃顺等人的一举一动,并秘密汇报给裹挟太子分路进京的慈禧。慈禧跟奕忻成功发动辛酉政变,诛杀了肃顺八大臣,宋晋一举成为慈禧太后倚重的政变功臣。</p>

石油 发表于 2009-8-21 16:10:22

&nbsp;
<p>慈禧太后也拿这个宋晋头大,辛酉政变之后,宋晋擢升工部侍郎,穷苦出生的宋晋是十年寒窗的八股文人,对浪费是看不惯的,别说马尾船厂耗费了几百万两银子,就是先皇咸丰的陵寝,这穷文人都说太浪费了。咸丰皇帝死的时候,定陵还没有修建好,两宫太后督促加快进度,没想到这个时候宋晋站出来说道光皇帝的慕陵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将隆恩殿、东西配殿规模缩小,朴实无华,节省了民力,现在文宗咸丰帝后停棺待葬,山陵工程宜抓紧进行,应仿效慕陵规制营建。宋晋的话再明白不过了,现在人都死了等着下葬,咸丰皇帝的死人房子要跟他老子学习学习,一切从简。宋晋的话还没有说完,礼亲王世铎就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说你老小子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别的你说勤俭节约那是美德,这可是先帝的陵寝,将来东宫太后也要埋在里面的,还有现在皇帝的老妈西宫慈禧太后也要埋在里面的,慈禧太后又是好面子的人,陵寝太简陋了岂不是寒颤人吗?慈禧当时真想发着,朝宋晋脸上就是几个大耳刮子,可是自己有今天,宋晋功不可没,自己的儿子现在虽是皇帝,可是自己的老情人奕忻一直对皇帝宝座虎视眈眈,别看这个男人在床上翻江倒海甜言蜜语,背地里跟那些洋人热乎着呢,这个绰号鬼子六的老情人奕忻一旦联手洋人,自己跟皇帝孤儿寡母的到时候还会有谁给自己卖命呢?慈禧太后当时看了看旁边的东宫慈安太后,两人一合计,说宋晋呀,这是我们的家事,也是我们姐儿俩最后的归宿,你就不要争了,给老娘我一点面子,以祖陵的传统规制为主吧。慈禧太后最后还是跟宋晋妥协了,定陵效仿慕陵裁撤职了大碑楼、二柱门,地宫内不再雕有经文、佛像等。</p>
<p>现在宋晋已经是内阁大学士了,大清王朝在平定太平军匪患之后,满洲八旗日渐衰落,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样一帮社稷再造的大功臣成了帝国权力中枢,慈禧太后一方面要提防老情人奕忻,一方面又要钳制这些汉人的权力,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以汉人遏制汉人,政变大功臣宋晋正好是钳制李鸿章的理想人选。马尾船厂跟江南制造局确实耗费了朝廷不少银子,慈禧太后又通过安插在曾国藩与李鸿章府上的密探掌握了重要情况,李鸿章跟曾国藩通过书信商议民办商船货运的事情,李鸿章的机要秘书盛宣怀,就是那个久考不中的落魄秀才已经进入筹划阶段,一旦李鸿章跟曾国藩创办商运轮船,那又将是洋务派向朝廷索要银子的一个绝好机会,现在将马尾船厂跟江南制造局给关了,洋务派也就不会再要银子,他们也就不会整天在朝堂上或者背地里相互攻奸。宋晋现在将地雷扔到朝堂上,总得有个说法,否则皇权威信何在?慈禧脑子里也有点没有转过来,以李鸿章的脾气秉性看,怎么可能在宋晋面前一败涂地呢?两人根本还没有交手,难道这个李合肥背后又有什么把戏?慈禧太后不想急于下结论,还有在西北的那个左宗棠现在虽然没管马尾船厂,当初看到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局,那可是拍着胸脯,从商人胡雪岩那里拆借银子创办的,为了能将马尾船厂成功地办下去,左宗棠这个老狐狸三请丁忧的江西巡抚、饱受洋鬼子闷气的林则徐老英雄的女婿、李鸿章的同门师兄沈宝桢出任福州船政大臣,主抓马尾船厂的工作,左宗棠对马尾船厂也从来没有彻底放弃过,这家伙现在西北握有重兵,可恶的沙俄人扶植了傀儡阿古柏进军我西北门户、帝都咽喉新疆,得罪不得。慈禧太后仔细在权衡,一旦两个船厂都关门了,老情人领衔的洋务派可就要翻天了,他们的中间力量都象陕甘总督左宗棠、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沈宝桢等是地方的总督、巡抚一类的高级官员,一旦奕忻煽动这些人起来对付孤儿寡母,自己就得不偿失。慈禧太后将宋晋的折子收走了,让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好好商量商量。</p>

石油 发表于 2009-8-25 11:23:08

&nbsp;
<p>李鸿章的秘书盛宣怀听到了宋晋在朝堂上语惊四座的奏折,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李鸿章的书房。“中堂大人,前段时间你让我清理江南制造局旗下的公司,现在问题基本都解决了,现在就因为宋晋那个顽固老头儿的几句话,你就真的同意将江南制造局给关了?”盛宣怀有点激动,两手一摊,痛心疾首,“中堂大人,江南制造局可是洋务派的样板企业,如果关闭了江南制造局,就意味着对洋务的否定,进一步也是对你提出的海防国防策略的否定呀。”李鸿章放下手上的书卷,一脸的轻松:“杏荪呀,我知道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你放心吧,江南制造局是关不了的。”盛宣怀突然搞不明白李鸿章这个人了,自己跟随李鸿章有些时间了,今天说话怎么有点颠三倒四的呢?“中堂大人,你不是在朝堂上跟宋晋站在一边,同意将江南制造局关了吗?”盛宣怀有点忍不住追问到。李鸿章呵呵一笑:“我说杏荪啊,看来你还是年轻呀,江南制造局可以说是我跟恩师曾国藩的洋务实验田,也是我提出海防国策的后勤保障,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个江南制造局这些年给我带来多大的压力,筹钱都愁白了我的头发了,这么大的企业,我恼火呀。”盛宣怀听着听着眼前一亮,脸上慢慢地露出了微笑,李鸿章五十多岁成为中央领导人,智慧非常人所及。江南制造局的规模小于马尾船厂,如果说资金压力大,那么李鸿章的压力绝对没有沈宝桢的压力大,如果说李鸿章割不下江南制造局这块心头肉,左宗棠更是割舍不下,宋晋的第一目标是马尾船厂,李鸿章太了解左宗棠的脾气了,当初平定太平军匪乱的时候,李鸿章进军上海,左宗棠就迅速拿下苏杭,李鸿章筹办了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就立即组建马尾船厂。后来李鸿章利用回民叛乱的机会,将守着江南富庶之地的闽浙总督左宗棠给整到了陕甘总督的位子上,左宗棠却不甘在西北的漫漫黄沙中意志消沉,接着在兰州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就是要跟江南制造局对着干。这一次李鸿章同意关闭船厂,左宗棠肯定要跳出来反对,宋晋这一次明面上是财政不济,无力造船,一旦船厂关闭,左宗棠靠钱庄拆借银子维持运转的兰州制造局关门只是时间问题。看来李鸿章今天在朝堂上就是要让左宗棠物极必反,盛宣怀向李鸿章深深地鞠了一躬。</p>
<p>盛宣怀退出书房,李鸿章陷入了沉思,今天朝堂上慈禧太后收走了宋晋的折子,还让大臣们好好商量商量,这种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举动让李鸿章有些无奈,这就是统治者的御臣术,可惜现在大清王朝已经中落,应该学习邻居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进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才能真正让大清王朝强盛起来,这一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应该比宋晋那样顽固不化的老家伙清楚大清王朝的形势,都到这个时候了,慈禧还在想着让宋晋这样的人来钳制洋务派,用政治的手段钳制经济制度的变革,进一步达到钳制政治上的膨胀,注定洋务运动是一场变态的制度变革,扭曲而悲壮。在李鸿章的心里,江南制造局是万万不能关闭的,想当初当初李鸿章奉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命令,率军6500名刚刚招募来的淮军子弟人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洋人联合围剿太平军,一直跟随曾国藩的李鸿章那一次可是开了眼界,当看到洋兵洋器,对其精利的武器,整齐的阵容,李鸿章是满脸惊奇,即使有千个帝国王爷武士僧格林沁,面对这样的尖锐火器,王爷武士也只能是板上鱼肉,充当炮灰的下场,帝国这么多年受人欺负也就不足为奇。这一次洋枪队的刺激让李鸿章的脑子里不断闪现尸体横飞的太平军叛军,同样这十年中,洋人老毛子也用这些火气跟船只将把帝国的子民打的血肉模糊。1864年同治三年春,李鸿章在写给总理衙门大臣、领军机大臣、恭亲王奕的函中说:“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之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其人”1865年,李鸿章跟恩师曾国藩在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p>
<p>李鸿章望着书房外纷飞的雪花,宋晋这个老东西仗着当年守卫京城外城的功劳,以及辛酉政变中成为慈禧太后的功臣,就盯着马尾船厂资金问题而将洋务的旗帜性企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居然还说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了,没有战争的大清王朝没有必要自己造轮船。这个宋晋简直是太天真了,从满洲八旗入关到康乾盛事,大清王朝一直以世界上最高贵统治者自居,那些红鼻子蓝眼睛的洋鬼子基本上不算正常人,都是营养不良有毛病的人,千里迢迢远渡重洋来大清无非就是讨一口饭吃。当我们的乾隆皇帝让位给嘉庆皇帝的时候,大清王朝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西方洋鬼子们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古老的封建制度已经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纵使有国王皇帝,也有议会、内阁的钳制,在资产阶级当政的国家,资本迅速发展,工业革命、资本扩张已经让这些在中国人眼里怪模怪样的洋鬼子们在筹划通过海上策略打败夜郎自大的大清王朝。事实上,可怜的嘉庆皇帝的国库里只有抄惊世巨贪的中央高级领导人和珅的家的那点本钱了,到了道光皇帝期间,西方人出手了,蒸气机轮船开始在广袤浩瀚的太平洋穿梭,一直靠帆船出口中国特产茶叶、瓷器、丝绸的中国商人突然发蒙了,辛辛苦苦收集来的产品,经过几个月的运输,结果到了目的地发现那里遍地都是中国产品,而中国商人的产品由于时间长,运输造成的茶叶失鲜甚至发霉的损失越来越大,市场也越来越小,中国商人出现了出口亏本的现象。歹毒的英国人,还专门成了鸦片销售公司,在国王的督导下,对大清王朝实施鸦片倾销策略,要通过鸦片改变中国产品出口顺差的现状,拯救陷入恐慌状态的金融危机。当大清王朝户部每年年终向道光皇帝呈上财务报表的时候,道光皇帝看着进出口出现贸易逆差很是纳闷,以前国库都有六亿元的制银银子,怎么现在就没有呢?尤其是有一天一个太监告诉自己,一餐饭要花掉上百两银子,当时勤俭节约穿麻布烂衫的道光皇帝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气极败坏的道光皇帝将太监们聚在一起好好地审讯了一番,其中的一个太监被一通板子教训之后还是嘴硬,辩解说道光皇帝刚愎自用,皇室物价上涨甚至天下物价上涨的恶果是道光皇帝自己一手造成的。太监嘴硬是担心掉脑袋,不过这个太监也说了实话,大清王朝腐败的内务府贪墨最后将大清王朝的皇权都丢了,太监贪污几个饭钱也就不足为奇了,太监们贪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个致命因素是国家进出口贸易逆差出现,大清王朝国库里面的银子流入洋鬼子的腰包,导致银子比道光通宝钱贵,铜钱越来越不值钱,通货膨胀的厉害,物价飞上天。还有一个致命的隐情就是中国制钱的铜材多为进口,虽然乾隆年间开始在云南开采铜材,由于矿区水资源问题,开采成本巨大,到了鸦片战争前期,朝廷支付采铜的费用越来越少,基本处于停止状态,这样的恶果就是铜的价格一路盘升,铜材的价格远远超过铜钱的价值,中间价差的出让也就引发了不法商人等在朝廷铸造铜钱的宝泉局大门外等着新钱币运出来就一并收购,然后冶炼出铜,高价将铜材卖给朝廷,反复的恶性循环,恶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当时的江苏巡抚林则徐琢磨这样下去国家的物价体系乱套、财政体系崩溃只是时间问题,琢磨着琢磨着,林则徐终于想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熬夜一个通宵,两眼通红,终于写了一份折子告诉皇帝,银子全跑到英国人那里去了,一开始的时候英国人跟中国作茶叶丝绸生意,朝廷不认英镑,非要英国人拿银子交换,慢慢地英国人国库中的银子越来越少,造成了英镑贬值,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遭遇,对于以金本位为主的世界货币体系来说大清王朝的单一银子的结算方式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国内贸易逆差引发了金融危机,遭到打击英国人为了度过金融危机,就在印度种植鸦片,跟中国就近交易,鸦片的输入让英国人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银子。大清王朝跟万里之遥的英国名义上的贸易战背后,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具有远见卓识的林则徐提出了改革币制的策略来应对这一场洋鬼子有预谋的货币战争,可惜道光皇帝整不明白。后来道光皇帝看到洋人的鸦片在广州沿海搞得乌烟瘴气,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派对洋人贸易以及鸦片生意很有研究的林则徐担任禁烟钦差大臣,当老英雄林则徐在虎门一把大火将英国人洗走大清王朝银子的鸦片烧毁的那一刻,英国女王小胖妞维多利亚怒火中烧,年仅二十一岁的维多利亚在议会上慷慨激昂,发表《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长篇演说,蛊动英国军队向中国开战。林老英雄那个无奈呀,烧鸦片易,面对英国四十八艘战舰五百四十门大炮黑压压地开到珠江上,全部对准广州城的那一刻,老英雄一定期待大清王朝也有那么现代化的战舰,那一刻,老英雄只有仰天长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告]晚清崩溃源于资本失控《帝国沧桑》免费电子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