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半部论语治天下”历史由来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论语》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巨大的功效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正本清源,看一看这句话出自何处,看一看赵普为什么要学《论语》?标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如何治天下的,再看一看他所参与建立和治理的大宋王朝,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关于此事的相关记载,主要有: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一)南宋罗大经(1196—1242)《鹤林玉露》卷七记载: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应,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朱文公曰:“某少时读《论语》知爱,自后求一书似此者,卒无有。”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鹤林玉露》是一部笔记体的文集,全书共十六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其中对宋朝政治人物的记述,可与正史相参照。1.赵普的回答,涉及“半部《论语》”的问题,这大概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初始版本;2.罗大经认为赵普的“相业”有愧于《论语》,但對赵普的这句话以及《论语》的价值则十分肯定。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二)元·脱脱《宋史·赵普传》: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这里也有几点应当注意:1.脱脱首次从正面肯定了《论语》对赵普政治事业的积极作用。正是元朝,才将《论语》》等所谓四书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的标准,这也许就是脱脱加上这几句话的历史背景。但,“晚年”以下一段话,不知何所取材。2.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读的是什么,是在他死后人们才发现读的是《论语》,因此,在他生前,自然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三)元·高文秀《遇上皇》: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这段情节,揉合了《鹤林玉露》与《宋史·赵普传》,但有所改造;杂剧曲文,本来不足以作为讨论历史问题的依据,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大约到此时方才定型,杂剧是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也许正是借助它,这句话才广泛流传开来。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我不厌其烦地罗列出这么多资料,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第一,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第二,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为此,元杂居中的那句台词,既是地位低下的儒生们对前朝文人地位的向往,对自己学问的一种自负,也是向当朝执政者的一种自我推荐。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第三,由于这句话极大地夸张了《论语》的功能,得到了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的儒生们的普遍欢迎,所以才广泛地流传开来。 </fon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