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fxs705 发表于 2009-6-17 16:11:09

[原创]赢得“首战告捷”要从大一开始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经历了紧张、难忘的高考,考生们现在正值难得的放松和调整阶段,随着公布分数、填报志愿、分段录取若干流程之后,一段关键的人生经历又即将开始。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应该进行怎样的准备呢?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既然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就业的门槛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上大学后可得将多进行各类职场实习、努力积累实践经验放在首位啊。这样的想法情有可原,也的确有些道理。这里想提醒这些“准大学生”们注意的是,就业形势和相应的准备当然要去关注、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但却必须应该清楚大学学习的真正价值,不能为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所误导。</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0.5pt"><?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大学阶段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我们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熟练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为走向社会职场之后具备较强的适应各种变化着的陌生环境进行基本的积累和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阶段的学习是我们将在整个职业生涯周期中赖以依托的资本,如果将这个阶段的学习价值简单理解成某些单纯专业技能的学习,那就是严重低估了大学阶段的长远价值,也可能陷入短期功利的怪圈,最终势必会导致自身职业空间的狭窄和局限。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一些职场专家们特别强调指出:那种刚进入校园便花大力气寻找实习机会的做法并不可取,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些课余活动来认识社会是更加合理的方法。一般说来,大学生的确应该提早思考未来的方向,但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社会活动再丰富也应建立在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基础之上,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是不牢固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0.5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学习当然要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盲目性,应该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清醒、理性、目的性明确的学习。大学学习固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为了毕业时能够获得一份体面的职业,但大学学习的目的就在于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心理上的各项准备,这一点却是必须明确的。为此,在目前的就业背景下,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第一堂必修课就应该是自我完成的,即根据自己的职业志向和爱好,结合社会的需求状况,进行一个认真、理性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基本考核的重要标志。一些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在反复强调着这样一种观点: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更看重学生对这份职业是否有良好的规划,因为企业更看重一个学生是否专注于其所应聘职业的发展。至于有些同学在申请职位时,总是强调自己考了多少个证,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的职前准备有多么充分。但有时企业却会更注重考量求职者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感,以及他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的积累,例如他的实习经历等等。</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0.5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尽早展开,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实际行动纲领,是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没有统一的模式规定、但却直接关系到大学四年是否虚度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够尽早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你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就会更加目标明确、学习效率会更高、参加社会实践的针对性会更强,与今后自己理想的职业角色的距离就会更短,毕业时被社会职场所认同和接收的概率就会更高。相信在这一点上,大学生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持积极和赞同的态度。我在以往的职业咨询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自己职业规划的问题上仍然是一片空白、处于完全茫然的状态。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其对自己即将面临的职场挑战同样也是一筹莫展的。这个状况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大学四年就是被教学大纲和每个学期的那张课程表牵着走过来了,自己倒是每门功课都通过了考试,学分的积累使自己与大学文凭已经成为一种零距离。但却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待业的尴尬,这种状况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悲哀呢?显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迎接这些大学生的显然是后者,而悲哀何来呢?答案很简单,就是由于没有进行明确、理性的职业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事实上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样的毕业生无疑并不那么合格,受到职场冷遇也就毫不奇怪了呀。</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0.5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span lang="EN-US"><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其实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要将自己今后的职业志向清晰一下,将自己的职业志趣清理、思考、确定一下,一时理不出头绪也可采取排除法,先将自己认为不可能从事的职业类别去除掉,剩下一些可能的选择后,可逐一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详细了解各种相关职业的背景和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从几个有限职业中最终明确自己的目标职业。根据这个职业目标定位,再进行相关的从业条件分析,了解这个职位的应知应会和岗位规范,明确自己距离这些规范之间的距离,制定出具体的计划,通过有着极强针对性的技能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在大学毕业前有效完成各项职前准备事宜。进而在完成这些基础性学习和积累的情况下,锁定具体的就业方向,认真研究未来的就业去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实战演练,及至提前进入“阵地”,争取首战告捷。如此说来,职业规划其实就是将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挑战压力予以提前释放,尽早开始针对职场的超前准备。正是这种“有准备”,无形中就将机会的天平大大地向自己倾斜了,可见,大学生就业并不难,有个好的职业生涯的起步也完全可以预期,关键就是早些行动,早些制定职业规划嘛。</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赢得“首战告捷”要从大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