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要事第一》内容大纲(不敢称为思维导图)
<p><font size="3" face="Verdana">根据《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标准来看,《要事第一》是一本非常好的书。</font></p><p><font size="3" face="Verdana">《要事第一》大纲如下:</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3"><strong>1.图片版本</strong><br/>《要事第一》大纲_20090610.jpeg :<br/><br/></font></font></p><font face="Verdana">
<p><font size="3"><strong>2.swf版本,直接点击打开<br/></strong>将mmap转为swf的方法参考下帖:</font></p>
<p><font size="3">用MindManager制作的导图做演示的方法</font></p>
<p><font size="3"><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2066-1.html">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2066-1.html</a></font><font size="3"><br/>《要事第一》大纲_20090610.swf :<a href="attachments/dvbbs/2009-6/20096152110675391.swf" target="_blank">打开附件</a></font></p>
<p><br/><strong><font size="3">3.mmap版本,用MindManager打开 </font></strong></p>
<p><font size="3">《要事第一》大纲_20090610.rar :down10_0430.asp?ID=130900</font></p>
<p><br/><strong><font size="3">4.文字版本</font></strong></p>
<p><font size="3">《要事第一》内容大纲<br/>1 序言<br/>2 第一部分 时钟和罗盘<br/>2.1 第一章 有多少人在临终之际后 悔自己花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够多<br/>2.1.1 时钟和罗盘<br/>2.1.2 叫醒电话<br/>2.1.3 三代时间管理方法<br/>2.1.4 每一代时间管理法的优点和缺点<br/>控制<br/>效率<br/>价值观<br/>独立成就<br/>时间<br/>能力<br/>管理<br/>2.1.5 所见即所得<br/>2.1.6 第四代问世的必要性<br/>2.2 第二章 嗜急成瘾<br/>2.2.1 紧迫性<br/>2.2.2 嗜急成瘾<br/>2.2.3 重要性<br/>2.2.4 重要性模式<br/>2.2.5 有关这个矩阵的问题<br/>面对所有紧迫而且重要的事情时,我们怎么知道该做什么?<br/>处于第一象限就不好吗?<br/>我从哪里抽出时间用于第二象限?<br/>如果我处在第一象限的环境中,该当如何?<br/>第一象限有没有不逼迫我们去做但需要"立即"给予注意的事情吗?<br/>2.2.6 复杂的另一端<br/>2.3 第三章 生活、关爱 、学习、留下遗产<br/>2.3.1 I、满足人的四大需要和能力<br/>四大需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br/>心中之火<br/>2.3.2 II、实现"真北"原则<br/>原则不是什么<br/>我们不是在谈论价值观<br/>我们不是在谈论惯例<br/>我们不是在谈论"宗教"<br/>原则是什么:农事规律<br/>幻想与现实<br/>身体需要<br/>社会需要<br/>心智需要<br/>精神需要<br/>2.3.3 III、人类四大天赋的潜能<br/>如何开发自己的天赋<br/>通过记个人日志来培养自我意识<br/>通过学习、聆听和反应来培养良知<br/>通过做出承诺并遵守承诺来培养独立意志<br/>通过设想开发创造性想像力<br/>来自原则的谦虚<br/>2.3.4 走向第四代<br/>3 第二部分 主要任务是将 主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br/>3.1 第四章 第二象限日程 安排:要事第一的程序<br/>3.1.1 一周日程表<br/>3.1.2 第一步:联系自己的构想和使命<br/>3.1.3 第二步:确认自己的角色<br/>3.1.4 第三步:为每个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br/>3.1.5 第四步:为本周建立一个决策平台<br/>3.1.6 第五步:在抉择时刻要贯彻诚信原则<br/>I 对这一天进行心灵演练<br/>II 区分优先顺序<br/>III 应用某种形式的T型计划<br/>3.1.7 第六步:评估<br/>3.1.8 思维模式和计划程序<br/>3.2 第五章 构想的激情<br/>3.2.1 构想的转变和升华作用<br/>3.2.2 撰写威力强大的使命宣言并按此生活<br/>3.2.3 培育创造性想像力的一个练习<br/>3.2.4 深入自己的内心生活<br/>自我意识<br/>良知<br/>创造性想像力<br/>独立意志<br/>3.2.5 威力强大的使命宣言的特征<br/>3.2.6 从使命到抉择时刻<br/>3.2.7 构想的遗产<br/>3.2.8 培育构想的激情的第二象限目标<br/>3.3 第六章 角色的平衡<br/>3.3.1 平衡是什么<br/>3.3.2 各个角色之间的协作增效<br/>3.3.3 培育平衡的三种思维<br/>1.我们的"自然"角色来自我们的构想<br/>2.每个角色都是一种服务<br/>3.每个角色都包含四个基本层面<br/>3.3.4 第二象限日程安排能培育平衡<br/>通过角色来组织信息<br/>围绕角色来澄清期望<br/>3.3.5 平衡导致富足心态<br/>3.3.6 培育角色之间的平衡的第二象限目标<br/>3.4 第七章 目标的威力<br/>3.4.1 痛苦的两个来源<br/>"个人诚信账户"的提款<br/>阶梯要靠在正确的墙上<br/>3.4.2 运用我们的四项人类天赋<br/>良知使自己遵循目标和原则的指向<br/>什么?<br/>为什么?<br/>怎样做?<br/>自我意识让我们培育诚信的品德<br/>3.4.3 怎样确立并实现基于原则的目标<br/>1.确立长期的"背景"目标<br/>2.列出一个"也许"的清单<br/>3.确立一周目标<br/>3.4.4 有效的一周目标的特征<br/>1它们来自我们的良知<br/>2它们通常是第二象限目标<br/>3它们反映了我们的四项基本需要和能力<br/>4它们是我们的关注焦点<br/>5它们或者是决心或者是专注<br/>3.4.5 自信和勇气<br/>3.4.6 培育目标的威力的第二象限目标<br/>3.5 第八章 一周的前瞻<br/>3.5.1 三种"运作性洞察力"<br/>I 平衡的自我更新<br/>每周更新<br/>每日更新<br/>II 整体-部分-整体<br/>在各个角色之间建立协作增效<br/>消除人为障碍<br/>III 背景下的内容<br/>预设时间区<br/>预留准备的时间<br/>3.5.2 使生活大有改观<br/>3.5.3 培育一周前瞻的第二象限目标<br/>3.6 第九章 抉择时刻的诚信<br/>3.6.1 抉择时刻<br/>3.6.2 以原则为中心的选择<br/>3.6.3 我们如何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br/>1.有意识地询问<br/>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br/>这件事是否位于我的影响圈内<br/>适用哪个原则呢<br/>2 无借口地倾听<br/>3 勇于行动<br/>3.6.4 心灵教育<br/>身体层面<br/>智力层面<br/>精神层面<br/>社会层面<br/>3.6.5 遵循良知指引的生活的结果<br/>3.6.6 培育在抉择时刻保持诚信的第二象限目标<br/>3.7 第十章 向生活学习<br/>3.7.1 评估<br/>3.7.2 如何评估你的这一周<br/>3.7.3 一周作为更长周期的一个部分<br/>3.7.4 程序的威力<br/>4 第三部分 相互依 赖中的协作增效<br/>4.1 第十一章 相互依赖的现实<br/>4.1.1 独立的模式<br/>4.1.2 独立模式的代价<br/>我们为生计奔波<br/>我们为爱情奔波<br/>我们为学习奔波<br/>我们忙着留下装门面的遗产<br/>4.1.3 相互依赖的模式<br/>1.所有的公共行为归根到底都是私人行为<br/>2.生活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br/>3.信任来自信誉<br/>4.1.4 相互依赖重新界定了"重要"的概念<br/>4.1.5 真正的相互依赖是变革性的<br/>4.1.6 相互依赖中的四个天赋<br/>4.2 第十二章 共同做到要事第一<br/>4.2.1 双赢的过程<br/>双赢思维<br/>知彼解己<br/>统合综效<br/>4.2.2 共同构想的重要性<br/>4.2.3 共同构想的激情<br/>4.2.4 制订能动性的共同使命宣言<br/>4.2.5 协作增效的角色和目标的重要性<br/>4.2.6 缔造双赢的同舟共济协议<br/>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br/>1.具体确定期盼结果<br/>2. 制订指导方针<br/>3. 认清现有的人力和物力<br/>4. 确定汇报制度<br/>5. 认清后果<br/>4.2.7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怎么办<br/>双赢思维<br/>知彼解己<br/>统合综效<br/>考虑双赢<br/>首先谋求理解别人<br/>1.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实质是什么?<br/>2. 关键的问题是什么?<br/>3.如何确定使你们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br/>统合综效<br/>4.2.8 如果我们实在不能达成协议怎么办<br/>4.2.9 共同做到要事第一所带来的改变<br/>监督<br/>评估<br/>控制的范围<br/>动机<br/>结构和体制<br/>4.3 第十三章 自内而外获取能力<br/>4.3.1 一、培养获取能力的条件<br/>条件1:信誉<br/>条件2:信任<br/>条件3:双赢的同舟共济协议<br/>条件4:自负责任的个人和团队<br/>条件5:相匹配的结构和体制<br/>条件6 : 汇报制度<br/>4.3.2 二、享受冠军的午宴<br/>4.3.3 三、成为领导者/服务员<br/>4.3.4 这一切听起来都不错,但是……<br/>如果我的老板从未听说过双赢怎么办?<br/>我的老板不希望我提高能力怎么办?<br/>如果我的手下人不想提高能力怎么办?<br/>如果我工作的地方的体制是非赢即输怎么办?<br/>碰到僧多粥少的情况怎么办?<br/>如果情况变化怎么办?<br/>如果我害怕自己在捣乱怎么办?<br/>如果我的同事不可信怎么办?<br/>1. 首先审议自己的心灵<br/>2 培养自我责任和自我管理<br/>如果别人犯错误怎么办<br/>4.3.5 竹子的奇迹<br/>5 第四部分 以原则为中 心生活的力量与平和<br/>5.1 第十四章 从时间管 理到个人的领导作用<br/>5.1.1 办公室里的星期一早晨<br/>1 给詹姆森的报价<br/>2 运输问题<br/>3 你和别人共用的秘书<br/>4 收入展望<br/>5 质量委员会会议<br/>5.1.2 星期日和家人在一起<br/>5.1.3 与你的团队或工作小组在一起的任何一个早晨<br/>5.1.4 一天能带来多大的区别<br/>5.2 第十五章 结果所带来的平和<br/>5.2.1 什么是平和<br/>5.2.2 做到要事第一培养了平和的心态<br/>5.2.3 两大关键因素:贡献和良知<br/>贡献<br/>良知<br/>5.2.4 两大障碍:泄气和骄傲<br/>获得平和心态的两大致命障碍是泄气和骄傲。<br/>泄气<br/>骄傲<br/>5.2.5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士的特点<br/>他们更加灵活和自觉<br/>他们拥有更丰富、更能带来回报的人际关系<br/>他们更为合作<br/>他们不断学习<br/>他们更注重做出贡献<br/>他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结果<br/>他们发展了健康的心理免疫系统<br/>他们为自己制订了界限<br/>他们过着更为平衡的生活<br/>他们变得更有信心和安全感<br/>他们更具有言出必行的能力<br/>他们培养丰富的内心世界<br/>他们表现出积极的活力<br/>他们更多地享受生活<br/>5.2.6 放弃<br/>放弃那些广泛存在、让人感到高兴但建立在幻觉之上的构想<br/>放弃那些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br/>放弃优柔寡断<br/>放弃毫无必要的内疚<br/>放弃表面的安全感<br/>转折点<br/>5.2.7 我们必须成为我们在世界上谋求的那种变化<br/>5.2.8 我觉得做什么事才能带来改变呢?<br/>6 后记</font></p>
<p><br/><font size="3"><strong>5.相关资料</strong><br/>《如何阅读一本书》繁简英版本下载 <br/></font><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0892-1.html"><font size="3">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0892-1.html</font></a></p>
<p><font size="3">每月一书之1月推荐: 《要事第一》 <br/></font><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73106-0.html"><font size="3">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73106-0.html</font></a></p>
<p><font size="3">要事第一( First Things First)中文版,PDF <br/></font><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73089-1.html"><font size="3">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73089-1.html</font></a><font size="3"> </font></p>
<p></font><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该贴来自群组:</font><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GroupIndex-170-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 size="3"><b>时间管理实践(FTF和GTD)</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6 17:18:34编辑过] <p>这本书看了好几遍了,目前正在实践。谢谢阿懒的推荐, 如果还没有看过的话,强烈推荐大家有空看看,确实是本好书。</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6 8:16:11编辑过] <p align="center">也谈 “内容大纲(不敢称为思维导图)” </p>
<p>阿懒是我认识的人中很谦虚的那种,他谦虚自己所做的只是 “内容大纲,而不上不是思维导图”。最近我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也看了不少书,也做了不少“内容大纲”,这次到上海一秀,用逛逛的话来讲“只是自己看得懂,别人看起来是垃圾的那种”。 </p>
<p>最近,工作之余,我再研究“大漠先生”的博客,研读了逛逛的链接,又链接上了孙小小老师的博客,有些体会。我开始有点什么是内容大纲,什么是思维导图了。</p>
<p>刚好,昨天有位“导友”-思维导图之友,吩咐我看一下他的读书心得,我回复了一份邮件。该件能反应我现在的这些体会。</p>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font> </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老弟:</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由于我没有读这本书,只是大概地比较了一下您与网友甲的图,我有以下“感觉”供您参考。</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1.我认为您的“反刍”还不够,您还是太注意“书的结构与内容”。我从图中看不出,究竟哪些东东变成了您自己的,是您自己的体会、感受、体验与评论。</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2.我同意您家人的评论。思维导图的“关联”的本意是“有时太注意逻辑,有时故意逻辑不清”,也就是逛逛讲的”先遵章守纪,然后知法犯法“。关联本意我理解其实应该是“知法犯法”,“犯法”才会有“创新”。</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3.我建议你一个月之后,按《金字塔原理》来收敛一下该书。为什么是这么长时间,因为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您忘记书的小细节-叶片,小枝条。你再自己几个问题:这本书究竟讲的什么?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哪些?是作者?是警语?是逻辑?是例子?是工具?然后在联系自己的实际,用她(书中的工具)解剖自己?我要如何如何?.......这才是有价值的思维导图。</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当然,看人家挑担总是不感到吃力。我决定看这本书之后,也做一份脑图,到时请您指正。</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写到这里,我有一个建议,您到网上发一个帖子,将自己图放到网上,然后请看过此书的家人提交自己的作品。这样相互比较,相互提高。最好,请大漠先生与逛逛老师点评一下。</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一切顺利!</font></div>
<div><font size="3" face="Calibri">常青南京</font></div> 多谢<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user.asp?name=changq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da2549 face=Verdana><B>changqing</B></FONT></A>兄赐教。<BR>1.感觉MindManager软件非常适合做结构化的表达,展示结构。<BR>当然,这里展示的是别人的结构,主要是方便了解本书的全貌。<BR>2.看书目前主要帮作者整理思路(书本身结构不好的时候),或者作者帮我整理思路(书本身结构好的时候)。<BR>3.这本书到处见珍珠,属于会和我一起成长一段时间的书。 <p>职场近十年,自己也曾做过公司,年纪越大越发的感触到要事第一。忙碌是种状态,但不代表着专注,也不代表着正确。</p>
<p>书还未看,“要事第一”,按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专注做那些最正确的事。</p>
<p>谢谢阿懒的用心推荐。</p>
<p>PS:此次珠三角之行,见到了你在南方的老上级,对你是赞不绝口。</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游牧游侠</i>在2009-6-16 8:12:48的发言:</b><br/>
<p>这本书看了好几遍了,目前正在实践。谢谢阿懒的推荐, 如果还没有看过的话,强烈推荐大家有空看看,确实是本好书。</p><br/></div>
<p><br/><font size="3">实践有啥心得?一定得发贴和大家伙共享一下。</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少天</i>在2009-6-16 19:16:17的发言:</b><br/>
<p>PS:此次珠三角之行,见到了你在南方的老上级,对你是赞不绝口。</p></div>
<p><br/><font size="3">前几天还通电话了,我可不经夸啊。咋没见到你俩的合影啊?</font></p> <p>与少天有同样的感觉,现在事情越来越多,结果把握不好,就面临着加班干活,有时候还是做不玩,看来如何合理、巧妙的安排时间,要事第一的观念一定有,否则事情很难做好。</p> <p>大家都推荐 一定买来看看 多谢大家 </p> <p>呵呵,推荐的及时。今天在群里还讨论过这本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