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经营策略之以不变应万变
企业所处环境只有一个“变”字,不论内部或外部皆然,因而探讨管理未来的“经营策略”课题,就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什么是经营策略?简单而言就是,为了了解环境变迁的趋势,藉此掌握机会避免威胁,或者为了发挥既有优势,弥补现存的劣势,以达成企业目的。<br/><br/> 在拟定经营策略时要考虑四个变数:所处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变迁所出现的机会与本身竞争优势之间,如果能够有交集,就是未来最佳的营运范畴与经营策略了。经营策略的内涵就是要使企业经营从以前的“埋头苦干”,转化为“抬头观望”,及早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就是除了把事情做对(Dothethingsright)之外,更要做对的事情(Dotherightthings),同时兼顾效率(Efficiency)与效能(Effectiveness)。<br/><br/> <b>发挥优势弥补劣势</b><br/><br/> 有趣的是,有经营策略的企业并不一定保证成功,没有策略的人也不一定会失败,但是有策略观念的企业至少知道他为什么成功或失败,这对于90年代强调学习型组织、知识型组织的企业大有助益,有助于经验的累积与组织的学习。一个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源,但是没有策略观点,而把企业带向错误方向,无法达成企业既定的目标,也可能带给企业莫大的伤害,再多的资源也可能转眼成空。<br/><br/> <b>掌握环境变迁调整步伐</b><br/><br/> 企业经营不仅是外部环境在变,内部的管理环境也在变。<br/><br/> 企业处于内外变动之下,企业未来的经营策略,&127;就显得重要了。彼得圣吉(PeterSenge)的学习型组织就是90年代的代表,很多企业不断思考如何创造优势、累积资源、超越竞争者,可是,90年代后期的现今经营环境,强调自由化、国际化、效能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对于环境的掌握与预测愈来愈困难,如何持续创造一连串竞争优势就愈加困难。企业渐感受到:企业如果要经营成功,策略贡献占20%,组织贡献占了80%,领导阶层贡献占20%,追随的员工贡献则占80%。<br/><br/> 企业策略方向越正确,领导阶层的预测越准确,企业就越能及早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卡位”。但是,企业组织如果无法跟上脚步,组织战力无法发挥,亦是白费力气。很多实际的情形是,组织才刚开始形成、运作,却又发现策略因环境改变而作了调整,使到组织在策略之后苦苦追赶,等到组织调整至策略的要求,策略又改变了,因此组织又过时了,必须再度跟着调整,这就是组织太过僵化。【pager】<br/><br/> 这也是近年来相当流行“组织改造”、“组织变革”的原因,企业唯有追求组织的效能,创造一个能迅速顺应环境改变的“弹性化”组织,一个可以不断创造“Know-How”的知识型组织,才能不论环境如何变动都能比竞争者更快速、&127;更有效能地调整经营步伐,把握胜算的优势。<br/><br/> 经营策略基本上有三个要素:为顾客创造价值、策略决策的品质、策略执行的品质。企业存在的目的与生存的前提都在于“创造顾客价值”,可是,顾客的需求与满意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顾客要的、想的事物一直在“变”,价值的定义自然而然跟着变,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方法与手段也随之改变。<br/><br/> <b>整合资源做好焦点选择</b><br/><br/> 企业界中有关行销研究、消费者研究、顾客需求调查等,研究工具越来越多,理论发展得相当成熟,甚至把顾客需求分为“保健因子”、“激励因子”, 前者为吸引顾客上门的基本条件,而后者则为“充分条件”,也是赢过竞争者的地方,产品的“差异化”满足顾客期待之外的需求,才能创造最佳的品牌形象,为公司带来最大的贡献。<br/><br/> 经营策略的第二个要素就是“策略决策品质”,首先必须认清策略的“竞争动态性”,其次是策略“重点的选择”。竞争动态性的策略可能创造一连串竞争优势,而不是静态的策略,只能创造一次的优势。尤其是在十倍速的时代,必须不断思考“明天要做些什么?下个月要做什么?明年、五年后或十年后要做什么?”一定要比竞争者想得、做得更快、更远。<br/><br/> “重点选择”攸关策略决策的品质,很多企业样样都想做,结果样样没搞好,因此“焦点经营”、“重点选择”非常重要。策略必须对现存的有限资源做最有效率的分配,对于现存环境的重点,在衡量企业本身的能力后,重点集中运用。集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也是影响决策品质一个重要关键。<br/><br/> 企业空有策略,如果没有落实执行也是没用的。策略必须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正面效益,重点在于将其落实于组织中去执行。如果组织很弱,资源不足,再好的策略与创意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br/><br/> 如何落实策略的执行力呢?关键仍是老话:企业成败在于“人”。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武器,“人”将超越资本、设备、专利、土地等成为企业的“竞争力”。建议两个重点供业界参考,第一个“人才培育”,第二个“决策透明化”。<br/><br/>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认为即将来临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人不再是组织(大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生产因素拥有者不再是资本家,人拥有知识、创造知识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因素。因而企业追求市场占有率、资本生产力之外,也要提升企业优秀人才的占有率与脑力的生产力。<br/><br/> <b>培养做中学的组织气氛</b><br/><br/> 人才培育必须由提升“能力”与“意愿”两方面同步着手。如果员工能力强但意愿低,就会形成“人在曹营心在汉”。而工作意愿高但能力不足的情形,又是“心有余力不足”。这两种情况对企业有效发挥人力资源都是一种障碍、损失。人才培育除了系统化的教育训练课程之外,可以通过制度化、书面化,将组织智慧保留下来,加速组织能力学习与传承的效果。<br/><br/> 另外,就是培养“容许犯错、勇于认错”的组织气氛,从中更能累积员工的能力,也就是“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尤其在十倍速变动的环境之下,如果员工完全按照书面化的制度去做事,很可能难以激发新创意,创造企业经营的新格局,企业需要员工的“群体智慧”开创活路。<br/><br/> 企业创造愿景或增加员工的工作挑战度,让员工乐于贡献所长,让员工看到自己生涯发展,肯定自我价值。其次,通过决策透明化,让员工对重要决策有参与感,使其有高度意愿贡献所学、所知。<br/><br/> 企业策略是一个整合性与系统性的架构,你只能观察与学习,但不能照章模仿。观察与学习经营策略不能只看表面,还要深入去了解为何成功的原因。就像穿在模特儿身上的服装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穿。经营策略的成败也同穿衣服一样,有许多条件、因素等系统组合、整合形成的,学习的精髓在于不只是 “Know-how”,而是要学习“Know-why”,不只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br/><br/> 经营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内部、外部的变动而调整。管理也必须根据企业体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十倍速时代,以变应万变,随时调整跨出具有弹性而稳健的经营脚步。 <P>经营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内部、外部的变动而调整。管理也必须根据企业体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十倍速时代,以变应万变,随时调整跨出具有弹性而稳健的经营脚步。</P><P> </P>
<P>关于员工心理和技能方面的讨论很有价值,感谢楼主分享好贴.</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