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戒欺”——信用危机下的救赎
近日闲暇,仍然习惯于流窜在或近或远或生或熟的博客圈里,一个浙商的名字席卷网络,胡雪岩——一个被后人称为商圣的红顶商人,因着去年《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热播及今年的再度重播,成为热议的话题。随着2009年金融危机的呼啸而至,使得对胡雪岩的讨论已经上升至商业文化和精神的研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庆余堂内“戒欺”的匾额,这是胡雪岩一生的从商的商训,也成为现今金融危机下耐人寻味的商业文化。<br/>去年年底,一场发端于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它的破坏性已经飞快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如何走出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首要的课题。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抵御危机的过程中显示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气魄。<br/>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2009年新春伊始,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导致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道德缺失,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事实再一次证明:失德则天下乱。面对近在眼前的伟大复兴,强而不霸的中华民族深深地明白:德行定天下。<br/>胡雪岩的精神复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德行定终生”适用的不仅仅是人生,同样是经济环境中的准则。就好像胡雪岩,一个出身贫寒的靴子,他又凭借什么能够成为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就是因为他所提倡的的“修制务精,采办务真”、“真不二价”、“戒欺”,而在中古,这种的经营理念中无不透露出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最为看重的“德”。<br/>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胡雪岩波折的一生,他的成功和失败,特别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我们用中国传统的观念去比对国人眼中的传奇人物,对于如今充斥着东西方思想混杂的现代社会,和21世纪的国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精神回归。<br/>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而人类常常重复同样的错误。金融危机也是如此,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金融风险的累积、传播和释放对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深远影响。对于以信用为支点的现代金融业来说,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其实,这次危机的根源并非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而次贷只是表象,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两点:<br/>一是资本的贪婪。金融衍生工具并非洪水猛兽,只是这次华尔街的巨头们太贪婪,全然不顾及“信托责任”。正如建设工程所需的炸药,被一帮疯子用作恐怖活动一样。<br/>二是多年的美元霸权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元霸权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意识层面。在物质层面,美国的强大军力和世界关键商品以美元计价维持着美元在全球的显赫地位和结构优势;在意识层面,倡导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支配着全球大部分国家和人民的思维。正是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才导致了金融风险的掩盖、累积和传播,以及最终的强烈爆发 <br/>所以,面对如此的金融危机,我们不仅要检讨经济上的过失,而且要检讨道德上的过失.不管是经济过失还是道德过失,对人类自身的戕害都是非常巨大的。看似法律法规完善的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就在于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暗藏的道德危机。照直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不是来自于其它别的技术层面的原因,实际上正是长期以来隐藏的道德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br/> 胡雪岩确实很火,金融危机闹得 文章虽长却看完了,顶一个 道德危机恶性循环啊,没看见那么多无良资本家纷纷降薪裁员,转嫁损失,最后倒霉的还是弱势的劳方 “道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精辟 胡雪岩可是经历中国史上第一个金融危机的第一人啊 本文参加“胡雪岩的启示”征文,希望有机会得到曾教授的点拨,呵呵<br/>在“莫那”看到很多有见地的参赛文章,学习、参与一下<br/> 哪里的征文 莫那网,楼上自己百度一下 美元贬值很缺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