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fxs705 发表于 2009-4-13 08:49:24

[原创]大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实践的探讨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span></span><b><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大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实践的探讨</span><span lang="EN-US"><p></p></span></font></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在最近一期的“头脑风暴”节目中,大家集中就我们的大学教育作用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诸如大学教育如何与现今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进行结合?大学教育是不是成就一个商业神化的必要条件?大学还能否为我们带来改变命运的知识?大学教育针对时下现象更具建设性、最迫切的改变是什么?在帮助解决当代大学生问题上,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担负怎样的社会责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针对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们心中越来越强烈的困惑:现在的大学生在社会就业的问题上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使人们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疑问:读大学究竟有什么用?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们的人生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这的确是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p></p></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这么多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如今的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的确有着很大的距离。风暴现场邀请的嘉宾中,既有从未上过大学、但却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也有从事大学教育的专业人士,还有上过大学、现在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这些人的共同观点是,大学教育对于多数人的成长当然是有意义的,但大学并不能直接培养出成功的企业家和艺术家,事业上杰出成就的取得,是要靠持续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奋斗得来的。同时,我们的大学教育亟待改革,只有不断拉近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形成大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良性、密切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学生不被社会所欢迎的遗憾状况。</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p></p></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我们的大学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而且许多是具有本质性的缺陷。由于现在全国大学的一再扩招,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由曾经的精英教育,演变成了大众教育。也就是说,大学也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普通劳动者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首先<b>必须具备成为合格的普通劳动者的平和心态</b>。现在之所以出现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社会连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也出现紧缺,而是因为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总是在那里挑三拣四、好高骛远,加之缺乏充当普通劳动者的基本职前准备,这才使其成为了社会职场上的边缘人。这个心态调整的问题,也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大学生本人要进行择业观念上的转变,学生家长、大学中的老师等相关方面,也必须要为此予以积极有效的配合与呼应才行。</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p></p></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其次,<b>大学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重大调整</b>。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院系、专业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教学,往往缺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色彩,许多还延续着以前计划体制的惯性,完全与先进的市场经济体系不相适应。这是个根本性的体制缺陷,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业安排,完全与社会实践相脱节,那些循规蹈矩、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尽管严格执行了学校的安排和要求,但却成为这种传统体制的无辜受害者。他们如期完成了规定的学分指标,但却没能学到社会实践所急需的职业技能,没有完成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职业心态准备。因此当他们面对社会职场选择的时候,理所当然地惨遭淘汰,体制的缺陷使这些大学生们成了牺牲品。为了不让这样的遗憾重演,现在的确要改变长期以来就事论事、头痛医头的状况,要在大学体制的改革上较真儿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p></p></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大学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大力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实践,从改变目前大学的师资结构入手。以商学院为例,国外的商学院师资队伍实行的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老师在已退休的企业家群体中物色;三分之一的老师从现职的企业家阶层中聘任;其余三分之一的老师则是大学的专业师资。这样特色鲜明的师资结构,自然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大学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前准备。由于不同的师资所具有的各自社会职业背景和相关资源的拥有及影响力,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能够更紧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及良性互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尽管商学院的专业背景与其他专业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简单地移植和仿效是不切实际的。但其<b>吸纳和借助社会人才资源与学校现有资源的良性互动</b>这样的基本思路,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weight: bold;"><p></p></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weight: bold;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font size="4">再有一点就是,应该在强化对每个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的基础上,大大<b>提高大学生根据各自的职业爱好与志向进行较为灵活的专业转换与课程选修的自由空间</b>。鉴于我们目前高考制度的严重缺陷以及学生对专业选择需要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这一现实情况,必须采取灵活的措施,赋予大学生在专业调整方面的更多灵活性和自由度。这样就可使大学生们的在校学习与今后的职业选择能够实现充分的连接,从而可极大地降低大学生学非所用所造成对社会资源及学生职业生命的无谓浪费。这样的改变在有些大学已经开始实行,只是范围太小、力度严重不足,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番重大变革才行。</font></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大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实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