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伯乐情结”是利?是弊?
<font size="4">春秋时代伯乐识千里马于槽枥,引发了唐代大作家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深沉感叹!这叹息是这样久远、悠长,一千多年来还不断有人应和着,成了许多人的共识。职场失意人士“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对这番言语应该有更多的心里认同感。经营思想与公司战略冲突、工作不被领导重视、与上级领导沟通有障碍、能力不被肯定、晋升无望……这些都会使“一匹千里马”发出伯乐不可求的感慨! <br/><br/>虽然韩愈所言已成千古传送的名言佳名,但细细推敲之,发现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是“伯乐”成全了“千里马”,还是“千里马”成就了“伯乐”?难道千里马只能在马厩里等着伯乐来识吗?独之秀认为,世上先有千里马,才有伯乐的“慧眼识马”。伯乐与千里马乃是相互成全的关系。既然如此,千里马还有在马厩里苦等伯乐的必要吗,不如自己主动寻求伯乐。 <br/><br/>独之秀职业顾问案例: <br/><br/>小项毕业于广东一所高校,本科学历,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小项一直是校报和院办某份文学杂志的编辑,在校内是小有名气的才子。毕业那年,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小项应聘进入一家网络公司,做网站编辑。原本以为网站编辑的工作与自己的本专业有很大的关联性,做文字方面的工作。但是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后,小项发现,真正要自己动手写的东西其实很少,每周就只有一篇专题访谈,其它时间就是将其它同类型网站上的文章复制、粘贴到公司网站,这种工作既单调又没有可以学习的东西。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项自己并没有什么方向,所以一直到一年后才离开那家公司。之后,小项应聘进入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做某一专栏的责任编辑。小项在这份工作中得到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文字、组稿、图片等部分他都参与其中。工作了两年多以后,工作的激情慢慢退却了,小项发现这本杂志的定位和自己当初的想法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本杂志定位在青春文学方面,主要的受众群是十五、六岁的学生,而自己的想法是写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受众群应该定位在成年人。不但如此,小项觉得领导的视野非常的狭窄,而且难以与其沟通。万般无奈之下,小项递交了辞呈。 <br/><br/>小项觉得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尤其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非常强,但是为什么自己的两份工作都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呢?哪里才有适合自己的空间呢?小项不禁发出“世间无伯乐”的感叹! <br/><br/>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 <br/><br/>大部分职业人士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甚至发出类似的感叹!能力不被认可、工作成绩不被看重、没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这种种都会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龙游浅水”或“大材小用”的失意感。 <br/><br/>为什么“千里马”会落迫马厩?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识吗?难道说世上真无“伯乐”了吗? <br/><br/>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状况是由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职业生涯包括:年龄、工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外职业生涯包括:职系、绩效、职业经历、职业等级、公司性质、公司规模、公司文化、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等。对于“伯乐”的理解,我们也不能再单一的认为指某个特定的人物,而是指向了更宽泛的意义,其中包括:机遇、个人、以及外职业生涯元素。“千里马”之所以有此称谓,这说明其本身在内职业生涯方面比较突出。如果你是“千里马”,“马厩”已经不能为你的能力发挥带来空间,那就应该跳出“马厩”寻求更广阔的空间。但跳也不能随便跳,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清晰目标和定位的跳,否则极有可有从一个“马厩”跳到另一个“马厩”,这就违背了当初选择跳的本意与意愿。 <br/><br/>案例中的小项在校期间就是有名的才子,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但在选择工作时,没有选准平台致使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对工作状况不满意,而且走了将近三年的职场弯路,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走弯路是得不偿失的,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能力提升,怀才不遇的结果是郁郁寡欢,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与负担。 <br/><br/>突出的个人能力只是职场人士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保障因素,但不能仅仅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在变化莫测的职场中“任谁主沉浮,我自笑看风云”,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得以充分发挥你的个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千里马”也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要主动出击寻求突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font> <font size="4">。“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千里马”也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要主动出击寻求突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font><dl><dd>的确如此</dd><dd>深有体会</dd><dd>能力是保障,机遇是契机</dd><dd>每样都得好好把握</dd></d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