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深圳不必焦虑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5">深圳不必焦虑</font></strong></p><p> 深圳一直处于焦虑之中,特区之特不存的时候,发出“深圳怎么办”的疑问,广州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也有“深圳怎么办”见诸报端,而集大成者就是“深圳你被谁抛弃”。<br/> 这种焦虑潜藏于深圳桥头堡的特殊意识之中,随着中国越来越国际化,改革走向常态,对于桥头堡的父爱主义趋于淡化时,依赖心态大发作,进而发展为焦虑心态。依赖心态是一个城市不成熟的表现,而焦虑心态则积极得多,可以视为转型的少年为未来所做的心理准备。深圳必须为转型做好准备,不仅要摆脱特区心态、政策攀比心态,更要找到市场化的特区曾经带给这个城市的无限活力。</p><p><strong> 金融:大珠三角金融一体化</strong></p><p> 2009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市、深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允许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支持港澳地区银行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开展对港澳地区贸易项下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br/> 深圳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破灭,随后在3月份被上海夺走,但这并不能遮盖深圳所具有的市场优势。<br/> 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毗邻香港,香港的活跃的金融交易使深圳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从国际市场跨入内地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深圳是最好的落脚点。不难理解,为什么深圳具备国内最多的阳光私募,为什么深圳的投资管理公司与产权投资公司如此发达,各种资金以最便利的方式在深圳扎下根,勾通了境内外资本与货币市场。深圳阳光私募基金最多,四大基金公司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有三大公司在深圳。虽然这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但也给深圳的金融业带来了勃勃生机。<br/> 虽然未来上海将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从目前来看,由于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也是现阶段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优选择。早在2003年,人民币在香港已经成为仅次于港币的第二大交易货币,而香港指定银行可以试办人民币结算业务,香港本地释放与吸纳的人民币存款,使人民币成为畅通无阻的通用货币,甚至更多的人希望以人民币发薪结算,以避免港币贬值。市场接受度如此之高,说明香港成为人民币结算中心、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水到渠成。<br/> 香港与深圳目前尚未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香港流通港币与人民币双币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深圳却无法使用港币,大量在香港的人民币只能通过地下钱庄回流到深圳,这对深圳的银行业造成不少损失,还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2007年11月,内地宏调正紧,深圳各银行出现严限个人和企业的现金提款之事,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各商业银行其后向客户发布信息,称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现金投放量不足,由即日起到2008年1月1日,所有商业银行全面控制提取现金的额度,每户每日提取现金限额的为3万元人民币,而柜员机每晚9时到翌日6时也暂停提款功能。后由于民间反弹而匆匆结束。<br/> 如此反市场的行为当然不能成为常态,政府有关方面也非常清楚。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初表示,不久以后就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随着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规模扩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紧锣密鼓,此时,正是发挥香港优势,进而实现深港互通的大好时机。<br/> 香港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是目前的最优选择,深圳、东莞已成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城市。香港金管局2007年底完成的专题研究显示,内地出口且留用于香港的贸易量,仅占9%到17%,意即转口贸易量占到内地出口香港的83%到91%,这将为广东的外贸企业降低汇率成本。从去年底至今,人民币开放的尺度放大了许多,即将出台的试点细节很有可能会突破之前的尺度,或者会在一两年内逐步扩大结算范围。<br/> 拆掉港深之间人民币的这道防火墙实际上不仅仅会给深圳的银行业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对香港人在内地投资带来很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深圳纳入离岸金融中心的试点范围,使深圳通过与香港的市场一体化,从本质上纳入国际金融市场之中。2008年深圳市外贸出口额达1,797.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1/7的份额,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外贸出口16连冠,珠三角的外贸一体化也因此有了强大的金融服务业的依托。<br/> 不仅如此,通过香港发达的中介机构和规范的法律服务,只要深圳具有足够的市场能力,他们也能够在全国最快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落户深圳。如果说上海拥有的是政策优势,而深圳则依托珠三角一体化,拥有现成的市场优势。</p><p><strong> 资本市场:创业板成为中国的硅谷公司聚集地</strong></p><p> 作为政策争夺战之一,上交所争取尽快推出股指期货,深交所在力争推出创业板。<br/> 创业板从动议至今,可谓十年磨一剑,至今尚未磨成。管理层连续数年将推出创业板列上议事日程,之所以未能成行,乃是因为创业板需要的准备工作是个系统工程,绝非旬日之功。<br/> 深交所创设中小企业板,最终除了上市公司的体量之外,居然与主板市场毫无区隔,中小企业板缺乏创新导致的失败,必须为创业板上市吸取。<br/> 这就引申出下一个难题,即制度与监管创新的问题。创业板要求一套与主板不同的监管系统,创业板与主板市场上市资源不同,因此要求效率更高、监管更严,并且必须建立严格的退市制度,也需要做市商制度。海外创业板除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外,在上市程序方面也十分注重效率和降低市场运作成本,大多实行注册制和备案制,审批周期较短。<br/>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主要区别是:不设立最低盈利的规定,以免高成长的公司因盈利低而不能挂牌;提高对公众最低持股量的要求,以保证公司有充裕的资金周转;设定主要股东的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限制,如两年内不得出售名下的股份等,以使公司管理层在发展业务方面保持对股东的承诺。此外,创业板使用公告板作为交易途径,不论公司在何地注册成立,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获准上市。<br/> 如果降低创业板门槛,扩充上市资源,鱼龙混杂之下,会使监管成本急剧提升。光是监管目前的股市已经让有关方面不堪重负,加上监管与审批体制完全不同的创业板,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监管体制,就与主板市场无异,效率不能保证,创业板也就名存实亡。并且,如果上市资源过少,另立监管系统就属于行政资源的浪费。<br/> 创业板必须进行改革,试行与现行不同的体制,为中国资本市场纯洁的市场化探路。创业板作为独立的板块,可以在新股发行制度、发行审核上实行改革,进行创新。这需要监管部门与深交所大胆探讨,为中国资本市场脱离政策市窠臼走出一条更新之路。<br/> 深圳创业板应该成为中国硅谷式公司提供资金能源的场所,我国两大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华为、中兴都在深圳,平安保险与太平洋保险同时起步,如今平保的资产规模与管理能力远在太平洋保险之上。深圳创业板的功能就是发现萌芽期的华为、中兴等公司,让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找到一条畅通的资金链,找到强大的依靠,如此,深圳自然成为中国的基地,关键是深圳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能力。</p><p><strong> 深圳面临的最大挑战:改革精神消退</strong></p><p> 深圳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丧失父爱,不是丧失政策特权,而是改革不到位,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br/> 深圳市一直向“有限政府”的目标迈进。1997年初,深圳就率先在全国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将审批事项由1091项减少到628项,减幅达42.44%。2001年初,市政府又开始了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事项由628项减少到351项,减幅达38%,政府部门平均办事时间缩短了40%。2002年4月,市政府成立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领导小组,提出了“力争使深圳成为全国收费负担最规范、透明、合理的城市”的目标。<br/> 2002年,深圳成为全国5个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方向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化行政组织和运行机制为载体,努力推进依法规范行政、高效优质行政、民主透明行政和清正廉洁行政,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体现现代公共管理特点的行政体制。按照这个思路和方向,深圳市将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三种职能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全新政府架构。深圳市的行政三分制改革就此起步。<br/> 深圳市的国企改革较为彻底,在其他地区为国企改革伤透脑筋时,深圳已经波澜不惊地化解了这一问题。2002年10月,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市属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制定了《深圳市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办法》和具体的授权经营方案,对机场集团、盐田港集团、深业集团、国际信托公司、地铁公司等5家企业实行授权经营。深圳市国资委授予5家企业的权力包括重大决策权、人事管理权、资产收益权、资产处置权。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深圳决定,今后将不再设立国有企业。<br/> 应该承认,深圳的改革力度不够,还不到位,在关键的人大、司法等改革上还没有破冰,深圳一度轰轰烈烈的区人大代表选举,最后不了了之。我们可以把深圳的抱怨当作一个指标,当深圳对优惠政策的消失抱怨最多时,也是改革精神消退之时,当深圳重新回到市场创新之路时,也就是抱怨最少而博弈最多之时。<br/> 深圳这一移民城市对于移民、对于农民工缺乏大爱,显示这一城市缺乏市场精神需要有的宽容,民工退保政府获得隐性收益,显示了视野的狭隘。市场需要宽容与法治,以治安恶化等任何借口,都不应该动摇这两个最基本的价值观。重塑市场精神,建立高效服务政府,是深圳面临的最大挑战。</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08:20编辑过] <p>在网上频频看叶檀这个名字,开始还以为是个大男人,想不到是个新时代的知识女性,牛。</p><p>《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评论版主编。著名的财经作者。</p> 积极融入,合理定位,差异经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