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银行储蓄利率调整回顾
<p align="center"><font size="6"><strong>银行储蓄利率调整回顾</strong></font></p><p><br/> 我国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以下均同,简称存款利率)自1949年8月10日至1999年6月10日,共有33次变动,其间有升有降。</p><p><br/>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消除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遗留的通货膨胀危害,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武装干涉,恢复发展社会生产,保障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国家设立了活期、定期3个月、6个月、1年整存整取及定期1年零存整取5个品种的储蓄存款,这种设置一直保持到1959年6月30日,并确定了较高的储蓄存款利率。</p><p> 1949年8月10日至1950年4月9日期间,国家百废待兴,储蓄存款利率曾高达252%(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同),而后,存款利率则开始逐渐下调。1950年4月10日至1950年10月20日,利率有过三次调整,自152%调至86.4%,并再调到34.8%。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内生产压力骤然增大。为了有效动员社会资金,1951年3月26日、7月21日,利率又回调至45.6%、36%。这种调整是将原来用于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货币转化为用于生产和流通的资金,这对于保障国家生产和建设在非常时期有益。</p><p> 1951年12月1日,利率下调到31.2%,半年后,1952年5月21日,利率又调整至14.4%的相对低位,并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得以保持。这自然而然地为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p><p> 纵观1949年8月10日至1955年9月30日这一时期,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存款利率的设置依据了当时的基本国情,既有效动员利用了当时社会闲散的货币资金,又充分妥当地考虑到了旧中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采取了逐渐下调的方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p><p> 自1955年10月1日起至1979年3月31日止,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总量减少(形象地说为18元8角8分),存款利率的变动成为政府行为,因而利率基本上对社会经济生活不再产生大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利率变动少,利率水平相对低。</p><p> 这期间利率共有5次变动,但总体维持在3.24—7.92%的水平之间。利率处在较高水平有两个阶段,(1)1955年10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利率为7.92%;(2)1959年7月1日至1965年9月30日,利率为6.12%。而1971年10月1日至1979年3月31日,3.24%的低利率水平维持了7年半时间。由于国家当时掌握着众多的大宗商品及生活用商品,并以严格计划形式分配给消费者,因而商品价格极低。如西安地区60年代—70年代,一千克面粉价格为0.328元,一千克酱油为0.20元,一千克食醋为0.14元,蔬菜全年平均价格仅0.10元/千克左右。当时一般居民家庭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成为高档商品,若靠攒钱来购买,以每月储蓄5—6元钱,均需2—3年时间。</p><p>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三个月后,197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利率调整。此次利率调整,虽然利率上调幅度并不大(由3.24%上调到3.96%),但国家相应将储蓄存款的品种由3个增加到8个,第一次增设了五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品种,应当看到,为适应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一任务,这一时期国家加大了自觉利用利率这一金融杠杆的作用。</p><p> 自1979年4月1日到1999年6月10日止,央行共进行过19次利率调整,国家通过银行把社会上暂时闲置不用的货币资金以存款储蓄的方式聚集起来,再通过有计划地把货币资本贷给急需要追加资金的企业和单位,用于生产和流通。经过七次利率调整后,利率水平逐波走高,到1989年2月1日,达11.34%,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利率最高点,并在这个点位上持续了14.5个月。随后在一年时间里利率3次下调,1991年4月21日,利率为7.56%,两年后,利率随着经济过热又被两度拉起,到1993年7月11日,央行将利率又升高到10.98%的高位,形成当时第二个高点,利率在这个点位保持了34个月的纪录后,接着的便是被舆论称之为的“三年来央行七次降息。”</p><p>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70年代,中国百姓放在银行里的钱不过几十亿、百多亿,而今天,银行中居民储蓄存款这一块竟高达58000亿。这决不是说居民的存款过多了,而是在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经济、转化为过剩经济时,以储蓄这种单一金融资产结构直面经济,已无助于社会经济的再发展。大量的原本用于生活消费的货币通过银行又转化为生产和流通资金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消费受阻,使得生产愈加困难。</p><p> 利息的调整是国家向社会投资者(存款人)发出的调整金融资产结构的信号。在个人家庭理财中,若能及时理解国家向投资者发出的信号,适时转变投资或消费方式,作为消费者可能获得较多收益。如现在市场物价很低,作为消费者可以去市场采购所需的什物,而不必一味坚守“买涨不买跌”的理念。同样,消费者可以投资股票、国债、企业债券,或投资实业经营产业。</p><p> 人们将生活中节余的钱存入银行,是将即期消费转为远期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期望存入的钱能有较大增值,而在降息的情况下,如何重新确定理财思路,确实值得认真斟酌,不是么?</p><p> (摘自1999年8月30日《光明日报》作者:田明清)<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