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职业何处寻?心态须开放
<p>同事有个孩子,今年大学毕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校期间曾经给几家游戏公司做编程和测试。但同事觉得太不靠谱。希望孩子能找个比较稳定,靠谱的工作。但孩子属于不是特别爱和人打交道,也不是硕士。恰巧,同事和医疗机构接触比较多,就推荐孩子去医院中,寻找档案管理、各种片子的管理等工作。我觉得同事特别有创造性,或许,能从中找到适合孩子的岗位。</p><p>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确实很难找到稳定和传统的。但新的就业机会也不断出现着。这些机会还大多都是暴利职位(刚开始时)。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能接收或创造新的工作。</p><p>然而,新的工作在哪?眼界怎样才能开阔?建议大家看看《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还有一本是德鲁克的,好像是叫《系统的创新》。应该会有一定启发。</p><p>今天所转发的文章,需要关注:外包,机会蕴藏其中。</p><p>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p><p>*******************************************************************************************************引用自博客</p><p>一个寻常的下午,北京新聚思公司的职员马良程,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监控屏。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头套丝袜的窃贼,他们正鬼鬼祟祟地切割着一家大型仓库的大门。眼瞅着就要被锯开了,马良程立即抓起了电话报警。</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50" border="0" style="HEIGHT: 250px;"><tbody><tr><td align="left" width="350" height="250"> </td></tr></tbody></table></td></tr><tr><td> </td></tr></tbody></table><p>很快,闻讯赶来的警察将窃贼当场抓获。</p><p> 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两个特别之处:其一,马良程人在北京,但他所监控的仓库,位于美国达拉斯,这边的下午正值那边的深夜。其二,他拨打的报警电话,是美国长途,仓库负责人从睡梦中被惊醒,并迅速求助当地警方,才免于失盗。</p><p> 隔着一个太平洋,中国人给美国客户打工,在国际化分工合作日趋盛行的今天,已经借助互联网力量成为现实,并逐渐繁荣壮大。</p><p> 在新聚思公司内,一个21英寸的墙面大屏幕被分成16个小单元格,每个小格中分别显示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实时画面。远在这些国家的各大公司仓库,通过远程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与中国相联,新聚思公司的监控员们,用不着飘洋过海就可以走马上任了。</p><p> 该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孔令芳告诉《北京科技报》,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人力成本是最贵的。尤其在夜间,如果雇佣保安看管仓库,至少要付出双倍薪水。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与美国的地域时间相差10多个小时,中国员工在日间的正常工作时间,便可以完成对方的要求。且对于美国公司而言,他们可以按照中国的工资标准发放薪水,这中间还节省了一大笔开支。</p><p> 目前,新聚思公司在全球负责的远程安保仓库总共有20个,共分布在6个国家,其中在北美洲就有16个。除了监测盗贼之外,还可以及时发现仓库内的异动,比如火情或者水管漏水等。</p><p> 有一次,美国一家仓库的水管突然破裂,在远程智能系统的帮助下,监控员很快发现并迅速报警,从而避免了上千万美元的物资损失。</p><p> 也许你认为,在北京监控美国的仓库,需要整天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两眼昏花了。大错特错,在科技手段的辅助下,远程摄像头都配有自动定位系统,一旦静止的仓库画面中出现移动物体,屏幕上就会出现动点显示,随之监控镜头会将“问题区域”全屏放大,同时启动录像功能。</p><p> 因此每个仓库监控员可独自完成上百个摄像探头的监控任务,监管20多个仓库,一般只需要两三个人就能完成。从业者需要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可以对外进行简单对话,阅读、书写英文邮件。</p><p> 北京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孙克刚告诉《北京科技报》,远程仓库监控只是目前北京市服务外包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分支领域,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常常会将多元化的业务外包给中国,以降低人力成本。</p><p>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京奇志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有一项重要业务是进行电子地图的编辑与整理,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就是日本。目前,日本的一般工资水平换算成人民币,都是中国员工的8至10倍。为了节省开支,一家日本地图公司干脆把“做地图”的活外包给了中国。该公司的100多种地图,均出自中国员工之手。</p><p> 京奇志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会民说,日本人的地图做得非常细致,每一根排水管、电线杆都要仔细标明,每一个民宅的门牌号也要仔细排列。由于这些元素都在不停变化,因此电子地图的编辑工作就变得永无止境。大约每隔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更新。</p><p> 更新时,这家日本地图公司会租几十辆具有导航功能的汽车,每台汽车上捆绑5台左右的照相机和摄像机,汽车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街巷中前行,照相机每隔5米就会拍摄一张照片,将整个街区准确记录下来。然后,日本公司把这些照片传回北京,由这里的工作人员将照片上的信息转化为地图上的标示,再经过双方的多次确认磨合,最终完成更新。</p><p> 孙克刚说,现在不同国家之间类似的信息外包处理,已经变得十分普遍。比如一些外国公司的电脑主板坏了,就会发包到中国来进行处理;还有一些外国保险公司,也会把诸如客户资料等相关信息的输入与整理工作交给中国。</p><p>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因为自身的科技和服务优势,近几年来服务外包业发展尤为迅速,2007年,相关总收入累计超过20亿美元,已经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30%。服务种类也从信息处理,拓展到金融、咨询、人力资源、研发等多个领域,很多人不用出国,就可以实现跨国工作的梦想。2007年11月,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成立。“现在一些国外企业,只要通过我们牵线搭桥,就可以在国内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的安虹丽说。</p><p>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陆益龙对《北京科技报》表示,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服务外包业是国际分工的产物,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它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社会发展。“这种工作机会在中国的大量出现,也缓解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压力,同时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p><p> 然而从长远看,未来的国际竞争,实际是知识竞争和科技竞争。中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一味拼抢劳动力优势并不是长远之计。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才是最为关键的。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国际分工的技术份额,同时可以竞争更广阔的外包项目。</p><p> 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秘书长朱子齐表示,全球跨国企业大约90%都有进行服务业转移的需求,这是极好的机会。目前,中国也从国家层面认识到了服务外包这种新型工作业态的巨大价值。2009年2月上旬,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等20个城市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p><p> 北京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告诉《北京科技报》,在近几年实行产业转型以后,服务外包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未来一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北京市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科技方面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北京市商务局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根据相关规划,2010年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将要吸纳5万大学生就业,另外要培训5万服务外包所需的人才,新增10万服务外包就业岗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