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d1972 发表于 2003-9-30 17:33:00

哪位家人有《目标》续篇成功绝不是靠运气和关键链

《成功绝不是靠运气》是《目标》续篇。介绍TOC思维方法Processes):要改善些什么?要改善成什么样子?怎样才能有效地、一步一步地执行这些改善?

lbd1972 发表于 2003-9-30 17:35:00

期待家人贡献或指点在哪儿有这两本书,感恩不尽!!!!

事业与人生,都不能靠运气

罗镇坤

《绝不是靠运气》(It’s Not Luck)是高德拉特博士继《目标》(The Goal)后又一本十分畅销的企业小说,是《目标》的连续篇。很多读过《目标》的朋友经常追问我:什么时候才出《绝不是靠运气》的中文版?他们焦急地想知道《目标》的主角罗哥如何运用“制约法”(TOC,Theory of Constraints),解决工厂生产以外的难题。

这里,让我谈一谈这本书的背景,希望读者朋友们读这本书时,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掌握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

“TOC制约法”的发展

《目标》和《绝不是靠运气》两英文版面世的时间,相隔了差不多十年,这期间“TOC制约法”经历了形成和逐渐成熟的重要过程。

《目标》英文版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起企业界注意时,TOC这个名词还没有定出来。高德拉特博士后来发觉,管理人员在企业内推行像《目标》一书中所提倡的改革时,如果另外还懂得某些管理技巧,会如虎添翼。这些技巧包括:如何找出众多难题背后的根源?如果企业的瓶颈不是实物的(比如说是人为的、政策上的、或市场的),那该怎么办?怎样正确对待各方对改革的疑虑和抗拒?怎样妥善处理对立的、但各有理由的意见?怎样将一个目标化为现实,制定和完成一个按部就班、具体的执行计划?面对这些问题,高德拉特博士继续以他物力学家的眼光,以科学的、严谨的逻辑推演,得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命名为“制约法”,而《目标》一书所承载的理论,是“制约法”的组成部分。

《绝不是靠运气》十分具体地将TOC的其他组成部分带引出来,它触及的范围广度,不再局限于一间工厂内所发生的事。

《目标》VS《绝不是靠运气》

未读过《目标》的朋友,看《绝不是靠运气》,不会有困难,因为它的故事是十分完整、独立和极具趣味性。

对读过《目标》的朋友,我想作以下提示。新书中的重要人物,大多在《目标》出现过,例如:罗哥、他的两位得力部下唐纳凡、史黛西、上司皮区、罗哥的太太莉莉和子女大卫和莎朗、“死对头”史麦斯等,唯独传奇人物钟纳(屡次引导罗哥思考如何营救公司,最后力挽狂澜的物力学教授)在新书中不再露面。这过程正是TOC所倡导的“苏格拉底”式的学习方法的典型,亦因此带出书的趣味性和悬疑性。每当罗哥想出一个方案,您的立即反应可能是“他在搞什么鬼?这方案分明是行不通的!”

大家不妨和罗哥比个高下。

在《目标》一书结局时,由于罗哥成功运用钟纳教他的方法,而将他的工厂转亏为盈,公司总部大为赞赏,于是提升他管理三间业务完全不同的公司,这是《绝不是靠运气》开场的背景。

但好景不长,公司高层经过一场内部斗争后,突然下令罗哥尽快以最好的价钱将他旗下的三间公司卖掉,而这三间公司由于才刚刚转亏为盈,一切仍未上轨道,根本不值钱;要吸引买家,罗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同时扭转三间公司的盈利状况。但是,纵使经过一番努力,这个 奇迹真的能实现,三间公司真的能以高价卖出,罗哥和他的众多爱将仍然会失业,结局是一样的悲哀。可以想象罗哥内心的焦急、痛苦和郁结。

怎样从这死结中释放出来?这是《绝不是靠运气》要带领大家一同探索的历程。

重点在思维方法

实际上,由高德拉特博士研发出来的“制约法”适用于各行各业,但《目标》一书以一间工厂作为故事的背景,令部分读者误以为“制约法”只适用于工厂,高德拉特博士有见及此,新书不再以生产的问题作为主线,而集中在产品的推销(Marketing)和配销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上。其背后的基本理论始终是同一个----TOC。书中的三间公司,其实是基于三个真实的个案,是高德拉特博士有份参与的个案(当然公司的名称是虚构的)。因此,小说谈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经过实践以及证明的,这点请读者朋友特别留意。

《绝不是靠运气》亦具体地介绍TOC的其中一个极重要组成部分----“TOC思维方法”(TOC Thinking Processes),这关乎企业要解决的三个甚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改善些什么?要改善成什么样子?怎样才能有效地、一步一步地执行这些改善?“TOC思维方法“很强调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很快、很准确地抓住每日面对的众多难题背后的共同根源,千万不要“救火式”的、“见招拆招”式的处理问题,因为纵使今天的火被扑熄了,明天它必然会再来。没有抓住问题背后的根源,只可能日日疲于奔命。

作者强调,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不能归咎运气,只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天大的难题亦可以解决。

寻求事业与人生的双赢

书中有一些有趣的章节,对非企业界的人士亦有很大的启发性,那就是主角罗哥和他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他的子女渐渐长大了,有愈来俞多自己的主张和要求,罗哥的不满和担心增加了,怎样防止“代沟”扩大?或甚至利用这些矛盾和冲突作为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机会,达至“双赢”?作者在本书中告诉我们,利用TOC的思维方法,就可以迅速、简单地达到这个目标。

《目标》和《绝不是靠运气》是各自独立的企管小说,但在许多方面却相辅相成,一九九四年《绝不是靠运气》英文版推出时,英文版的《目标》的销量亦同时跳升,目前单是英文版销售的数量已在两百万册以上,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的版本。很多读者看完《绝不是靠运气》,亦激发出看《目标》的兴趣。

lbd1972 发表于 2003-9-30 17:35:00

期待家人贡献或指点在哪儿有这两本书,感恩不尽

lbd1972 发表于 2003-9-30 18:02:00

期待!!!!

redbar 发表于 2003-9-30 18:12:00

《绝不是靠运气》故事梗概

本书是——限制理论(TOC)的思考程序
他告诉我们:困扰我们的大部分问题都只是现象或症状
我们大部分的沟通都只是妥协
必须要发现核心问题并寻求双赢方案
本书讲述事业和家庭都渐渐步入坦途的罗哥,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人生难测,生活路程随时都会有变量发生。
故事中主人公罗哥不再是仅负责制造的厂长,他要对集团的三家公司的盈亏负责。有一天董事会开会时对于公司的营运结果不甚满意,有意卖掉罗哥身为执行副总辖下的公司,罗哥的前途忽然蒙上一片乌云,罗哥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不仅如此,罗哥的家庭也有一些问题发生,罗哥的儿子戴维已近成年,女儿莎朗也正值青少年期,二人都是处于最难沟通的年龄,生活中父亲和这一对儿女相处难免有些冲突,而儿女也不时需要父亲的了解和协助,罗哥如何在面对事业的挑战和教养青少年子女的家庭生活中得到双赢?
面对事业家庭问题重重,罗哥的回应是:
1、 消除负面效应获得双赢
2、 用因果关系找出核心问题
3、 思考突破性解决方案
4、 系统思考解决问题
回顾罗哥在这本书中的遭遇和经历,他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老师钟纳教他的限制理论的思考程序(TOC Thinking Process),也就是利用逻辑的因果关系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并画成不同的图,邀请相关的人应用现有直觉和经验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用它来沟通,化解不同想法引起的冲突。这五个思考的程序或工具的应用如下:
一、 现状图─从许多负面的现象或问题当中找出核心问题。
二、 冲突图─挑战冲突发生时背后思考的假设,激发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三、 未来图─验证一个解决方案一旦实施是否可获得预期的好结果。
四、 必要图─如果克服可能会面对的障碍,就可按部就班地达成最终目标(变不可能为可能)。
五、 转变图─列出一个提出构想者要采取行动的详细计划。

如何管理“改变”?
这套思考程序可以协助任何企业或组织在面临改变时间问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 要改变什么:─利用「现况图」找出核心问题。
二、 要改变成什么:─利用「冲突图」和「未来图」构建和验证解决方案。
三、 如何改变:─利用「必要图」和「转变图」发展出导入实施的步骤和计划。

事业与家庭双赢
罗哥在故事中将公司与个人生涯的危机转变成良机,诚如本书所标明的“绝不是靠运气”。当我们感觉到生活、工作中有太多层出不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有太多挥之不去的噩梦,我们不能靠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方式来解决问题,而需要的是一套有系统的思考程序,才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使美梦得以成真。

lbd1972 发表于 2003-10-8 11:18:00

期待!!!!

hxfwsk 发表于 2003-10-8 23:01:00

我有书!

Viola 发表于 2003-10-9 08:16:00

哪位家人有这两本电子书也请通知我一下,谢谢!

lbd1972 发表于 2003-10-9 08:18:00

7楼的能否告诉我在哪儿卖的!!!

zhaojm 发表于 2005-9-3 21:38:00

期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哪位家人有《目标》续篇成功绝不是靠运气和关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