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3-8 08:56:29

[转帖]J·P·摩根的四次决断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黑体',Arial,Helvetica,Sans-Serif;"><font size="5">J·P·摩根的四次决断</font></span></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黑体',Arial,Helvetica,Sans-Serif;"><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2009年02月13日 16:26&nbsp;&nbsp;&nbsp;&nbsp;&nbsp; 《当代经理人》 </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文/本刊记者 苏庆华 </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p><p><font face="宋体">  2008年9月29日,“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最新传记《滚雪球》新鲜出炉。传记作者爱丽丝·施罗德有幸近距离接触到这位“当代最成功的投资者”,并将点点滴滴积累成册。虽然也是记录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决策力,不过现实的经济形势却让读者对这本传记的关注度有些下降。 </font></p><p><font face="宋体">  出现这种情况的现实原因是,就在华尔街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巴菲特开始出手,试图扭转危机。“股神”从2008年2月份就开始不断大笔吃进多支股票,并建议政府出资8000亿美元,向陷入困境的部分美国债券保险商施以援手。但人们发现,这种努力收效甚微,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仍然急速下跌,巴菲特也无力回天。 </font></p><p><font face="宋体">  其实不仅是巴菲特,各国央行、甚至无所不能的美国政府都没有遏制住经济颓势。此刻,一个名字被大众广泛回忆起来,他曾传奇般的以一人之力拯救美国经济,没错,就是J·P·摩根。特别是从1862年到1912年的50年时间,摩根数次翻云覆雨。现在看来,摩根在危机时刻的几次决断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font></p><p><font face="宋体"> <strong> 1862,从黄金贩子到民族英雄</strong>
                        </font></p><p><font face="宋体">  1862年,J·P·摩根只有25岁,大学毕业后在纽约邓肯商行已经工作了几年,业界也小有名气,不过由于经常受到限制而感到束手束脚。在了解情况后,父亲老摩根为他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租了一间办公室——摩根商行。 </font></p><p><font face="宋体">  同样是这一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战争债券备受青睐,交易也十分红火,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也因此身价倍增。 </font></p><p><font face="宋体">  一天,一个朋友与摩根闲聊,有意无意地说:“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北军的伤亡惨重”。就是这一条关于战争的消息马上让摩根跳了起来:“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一定会使金价疯涨”。 </font></p><p><font face="宋体">  朋友听了这话,对摩根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在摩根的策划下,他们先秘密地买下400万-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把往伦敦汇黄金的事泄露出去。这时,许多人都知道了北军新近战败的消息,金价应声而涨,于是摩根再把手中的另一半黄金抛售出去。后来不仅纽约的金价上涨,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根大获全胜,发足了财。 </font></p><p><font face="宋体">  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国联邦政府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联邦政府为了稳定日趋恶化的经济和支付购买武器的开支,决定发行4亿美元的公债。摩根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再次预感到发财的机会又来了。政府的代表找到了已经小有名气的摩根,摩根则是信心十足,他答应政府承担2亿美元的国债发行。 </font></p><p><font face="宋体">  开始,摩根并不急于发行公债,而是不断向美国的报界和新闻界施加影响,频繁参加新闻界举办的各种聚会。在各种场合,摩根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战局的变化侃侃而谈,他的主张和言论也不断地见诸报端,发行国债的条件就这样日趋成熟。 </font></p><p><font face="宋体">  万事俱备后,摩根进行了一系列慷慨陈词的演讲,煞有介事地大讲爱国主义,主张每个人都要为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贡献力量,而且自己在一路演说的同时慷慨解囊。在报界的推波助澜下,摩根发行国债的活动异常顺利,奇迹般地为美国政府发行了2亿美元的公债,而他自己在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大笔发行费的同时,还俨然成了美国的民族英雄。 </font></p><p><font face="宋体"><strong>  1894,做美利坚的债主</strong>
                        </font></p><p><font face="宋体">  自1884年11月以来,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潮。当时有个谣言很快传遍了华尔街,说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以黄金支付货币的做法。克利夫兰总统担保这不是事实,但是用抛售美国证券换回黄金的做法仍在进行,致使国库告急,落到了几乎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 </font></p><p><font face="宋体">  为了救济金库空虚带来的经济恐慌,就必须立即筹集到一笔巨额资金。政府财政当局的估计至少要1亿美元。摩根知道在这股抢购黄金的风潮中,政府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贝尔蒙商定,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承办黄金公债,这样他们既可解救财政部危机,又可获得高额利润。 </font></p><p><font face="宋体">  但因为他们的苛刻条件,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个建议,总统也难以接受。为筹集资金,当时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使出苦肉计,以超出面额的117点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公债。这一招打破了投资金融界的惯例,欺骗了投资银行,也惹恼了摩根。所以,当这位财政部长匆匆忙忙赶赴纽约召集银行家寻求帮助时遭到了冷遇。出于无奈,摩根再次被总统召入白宫,互相摊牌。这时候的摩根胸有成竹,甚至在同总统面谈时,也“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拘小节”,步步紧逼。 </font></p><p><font face="宋体">  但不久后,当摩根再次被总统召入白宫时,得知国库存金只剩下900万美元,于是对白宫宣称,除了他和罗斯查尔组成辛迪加、使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似乎没有第二种办法来解救陷于破产中的国库了:“现在,我手头就有一张1200万美元的支票没有兑现??要不要我在这里拍电报,现在立刻汇到伦敦去?” </font></p><p><font face="宋体">  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以去洗手间为名,每隔5分钟与在外等候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商量对策。摩根吸着总统讨厌的雪茄烟,耐心等待对方投降。 </font></p><p><font face="宋体">  结果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白宫在华尔街面前甘拜下风。当夜摩根即取出大量美元交给财政部,帮助财政部渡过了难关。摩根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债价格与市场差价中就净赚了1200万美元,并且还安排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这时候摩根在商业界的声望超过了美国政府,他在金融界的声誉无人能比,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界第一号人物。 </font></p><p><font face="宋体"><strong>  1907,运筹帷幄,大兵团作战</strong>
                        </font></p><p><font face="宋体">  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逐渐好转,从1905年开始,美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一些新兴工业崛起,如电力、汽车、化学等。 </font></p><p><font face="宋体">  有这么多新兴工业的崛起,这一轮高涨本来可以指望持续时期比较长。但是,创业投机猖獗,这一轮高涨暴起暴落。在美国,这一时期大量个人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从中牟取暴利,这种泡沫最终引起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font></p><p><font face="宋体">  1907年,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股票,但此举失利,引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 </font></p><p><font face="宋体">  银行纷纷收回贷款,股市暴跌,民众挤兑,几家大银行濒临倒闭。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几乎陷于停盘状态。 </font></p><p><font face="宋体">  此时,摩根正在欧洲旅行,当他返回美国时发现副国务卿兼财长布鲁斯·科特在码头接他,并交给他一个信封。摩根回到办公室打开信封发现是国库的钥匙,当时美国国库仅存2500万美元,美国政府把希望又寄托到摩根身上。 </font></p><p><font face="宋体">  当纽约证交所主席来到摩根的办公室求救时,他声音颤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三点之前筹集到2500万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将会破产,他除了关闭股票市场将别无选择。下午两点,摩根紧急召开银行家会议,在16分钟里,银行家们筹足了钱。摩根立即派人到证交所宣布借款利息将以10%敞开供应,交易所里立即一片欢呼。仅过了一天,紧急救助的资金告罄,利息再度疯长。8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已经倒闭。摩根赶到纽约清算银行,要求发放票据作为临时货币以应付严重的现金短缺。 </font></p><p><font face="宋体">  11月2日,摩根开始他的下一步“拯救”计划,对象是风雨飘摇之中的摩尔斯莱公司。摩根将纽约金融圈子里的大腕悉数请到他的图书馆,共商救援计划。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赶往华盛顿,务必在下个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场开盘之前,拿到总统老罗斯福的批准。银行危机使大批企业倒闭,失去一生积蓄的成千上万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权危机,老罗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来稳定大局,他在最后时刻被迫签下城下之盟。 </font></p><p><font face="宋体">  在美国财政部将25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5亿美元)资金交付给摩根,就这样,摩根担当了美国央行的角色。摩根和他相识的金融大腕敲定了一套救市计划,在数周的市场跌宕之后,这次大恐慌最终落潮。 </font></p><p><font face="宋体"> <strong> 1912,沉没的前奏</strong>
                        </font></p><p><font face="宋体">  到了1912年前后,摩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摩根联盟。摩根联盟由摩根家族和摩根同盟组成。这一金融集团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33%,总值近200亿美元。另外还有125亿美元的保险资产,占全美保险业的 65%。 </font></p><p><font face="宋体">  根据美国国会普裘委员会1912年的报告,摩根和他的亲信在100多个大公司中占有300多个董事席位。而对一些新公司,摩根还规定其所有有表决权股票在他的信托公司存放几年,以确保投资受到保护。这300多个席位中只有20几个席位是摩根及其投资合伙人,大部分席位是各摩根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者。通过此公司管理者到彼公司董事会任职这种办法,摩根实现了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监督。 </font></p><p><font face="宋体">  摩根联盟富可敌国,几乎控制了整个美国的经济这日益让美国政府感到如芒在背。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采取法律手段,加强反托拉斯立法,而摩根财团首当其冲成为美国政府打击的对象。 </font></p><p><font face="宋体">  l912年4月,摩根财团精心打造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沉入海底,这似乎是个不详的预兆。在这年的11月27日,75岁的摩根被迫参加了“金钱托拉斯听证会”。 </font></p><p><font face="宋体">  “??银行与信托都很讲究贷款者信用,而信用就该是财产的抵押,但据说没有抵押您也放贷,是吗?”众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主席普乔问摩根。 </font></p><p><font face="宋体">  摩根神态自若、仪表威严地回答:“主席先生,请别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财产的信用,还有人相信人的信用。” </font></p><p><font face="宋体">  “请问,你是不是说谁都可相信,不管他有没有钱?” </font></p><p><font face="宋体">  “对!” </font></p><p><font face="宋体">  “即使他一文不名?” </font></p><p><font face="宋体">  “是的。许多身无分文的人到我的办公室来过,我可以当场开给他一张百万元的支票,如果我信得过他。” </font></p><p><font face="宋体">  “难道商业信用不依赖金钱与财产吗?” </font></p><p><font face="宋体">  “除了金钱和财产不是还有人格吗?” </font></p><p><font face="宋体">  “哪一项最重要?” </font></p><p><font face="宋体">  “当然是人格,金钱买不到人格!” </font></p><p><font face="宋体">  就这样,已经垂老的摩根做了自己人生最后一个正确的决断,3个月后的1913 年3 月31 日,摩根在去欧洲旅行途中去世,一个属于金融大佬的时代结束了。 <br/></font></p></spa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J·P·摩根的四次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