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更为注重风险管理
<p> 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br/> 朱武祥<br/><br/> 《中国经营报》:金融危机正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实体经济,连中集这样实力雄厚的行业龙头都面临重大考验,是不是中集集团自身的经营战略有什么失误?<br/><br/> 朱武祥:中集的战略没有问题。企业发展可以分为起步、规模化、普遍困境、整合、垄断等几个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处在规模扩张阶段,而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制造领域可以说已经处于全球垄断地位,中集着力打造更长的产业链、更丰富产品线的发展战略没有问题。<br/> 实际上,还有不计其数的专业化中小企业更加困难。中集已经是市场、资源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所进入的领域如集装箱生产、机场设施、运输设施等都是与<br/> 全球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紧密相关的,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更多的是外部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产业环境变化。<br/> 在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萎缩中,订单和现金流急剧下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连丰田等行业优秀巨头都无法幸免,终现史上第一亏,台湾郭台铭的富士康不也在裁员关闭一些工厂吗?中集集团放缓发展步伐,减产、给员工放假甚至裁员,也是很自然和正常的应对危机之策。<br/><br/> 《中国经营报》:那么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怎么导致企业困境的?中集集团这些年是否有盲目投资与扩张的情况?<br/><br/> 朱武祥: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了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自然要追加投资扩张产能。当需求突然之间急剧下降时,订单、销售收入和现金流入相应急剧下降,企业很多固定的现金流出仍在继续,如人员工资、原材料价款支付、贷款利息等,造成现金流入不能满足固定的现金流出,形成支付危机,即财务危机。做实业和投资证券不同,特别是工业企业,固定现金流出比较刚性,资产的流动性很差,那么多的资产、人员摆在那,无法像证券那样迅速割肉抛售。<br/> 不少人把类似中集集团面临的经营和财务困境归结为战略失误、盲目投资和发展过快。我认为这种判断过于片面。实际上,企业家一般不会盲目投资,最多是对宏观经济、<br/> 产品市场前景和金融环境的预期过于乐观。其次,企业快速发展也没有错。中国企业大多数处于规模化阶段,在正常的宏观经济和现代竞争环境下,如果发展慢的话,更容易被淘汰。<br/>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集集团只有集装箱业务,情况会更糟。现在毕竟它还有机场设施、运输设备等并不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产品,在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也会有发展机会。<br/> 造成中集集团的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是数十年未遇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萎缩,属于企业难以预见、不能控制的系统风险。即使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常预期,如果遭遇以前从未遭遇过的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萎缩,任何企业都不能幸免。实际上,全球实业家、金融家和经济学家都没有先知先觉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和经济海啸及其危害。<br/><br/> 《中国经营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陷入困境,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br/><br/> 朱武祥:总结起来,陷入经营和财务困境的中国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上马”企业,就像玖龙纸业、飞跃集团等行业领先企业;“中马”企业,比如太子奶集团、<br/> 金威啤酒等区域领先或某个细分产品领先的企业;“黑马”企业,比如五谷道场、顺驰等迅速崛起的企业。他们陷入危机的成因不尽相同,其共性在于,企业家的大规模扩张都是建立在对宏观经济、产品市场需求、融资来源等重要因素的乐观预期上,忽视了这些重要因素可能遭遇的重大变故。特别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时,有些行业领先企业没有减少扩张,保存现金,降低负债率,仍然乐观预期经济形势和产品市场需求,高负债大规模扩张,随着需求萎缩,自然陷入财务危机。<br/> 经过这次波及全球始料未及的金融海啸和经济萎缩,我相信企业家会吃一堑,长一智,增强风险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而不再是权宜之策。在繁荣扩张时期,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增强“看跌”意 识。找出关键风险因素,评估各因素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的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经营情景,设计不同的风险分配方案和财务危机管理预案。<br/> 其次,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重要的股东和债权人,要增强公司治理能力,建立限制企业管理层基于乐观预期和过度自信而进行的投资和财务激进行为的约束机制,增强财务顾问服务,要求或帮助企业实施稳健的业务扩张战略和财务政策。<br/> 商业银行需要调整信贷评价和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对企业的宏观经济预警服务和企业风险管理财务顾问方面的服务。一些行业领先企业之所以陷入财务危机,与其基于乐观预期的扩张投资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有关。商业银行往往消极地依赖抵押担保提供信贷,竞相追逐资产规模大、风头劲的优秀企业。一旦企业有危机信号,又闻风而速动,竞相追款,惟恐自己血本无归,进一步加速企业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br/><br/> 《中国经营报》:这次企业普遍危机,政府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br/><br/> 朱武祥:从企业角度,无疑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正常发展环境下,企业可以针对一般经营和财务危机情景进行压力测试,例如,销售收入/现金流入下降 10%或20%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但难以针对宏观经济极端恶化,导致销售收入和现金流入急剧下降40%以上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制定极端保守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储备大量现金、保持极低的资产负债率、谨小慎微蜗牛式扩张等,借以回避风险。发展慢的企业更容易被淘汰,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正常情况下,极端保守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本很可能超过收益。<br/> 同时,政府要像SARS等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一样,做出有成效的应急反应和随后建立不同级别应急机制,在经济萎缩和企业普遍危机时,为企业建立风险分担的机制。政府除了出手救助,恢复市场信心外,还需要建立企业破产保护机制,使那些周期性困境的企业能够有喘息的机会。还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使员工在失业后一段时间能够维持生存。比如德国企业员工在失业后的两年内,可以拿到2/3的工资。中国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工具、交易机制及专业服务,政府需要推进金融发展,构建风险管理交易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开发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使企业在面临不能控制的系统风<br/> 险因素时,例如汇率、利率变动等,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包括远期合约、调期、期货、期权和保险等,转移、锁定特定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经营和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br/>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加和融入全球化,今后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情景也会经常出现,因此,建立企业破产保护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刻不容缓。<br/><br/> 降低企业财务危机的“药方”<br/> 1.优化商业模式:尽可能减少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施轻资产的商业模式。<br/> 2.调整扩张模式:改变重资产工厂的投资模式的资本结构,多发展利益相关者,降低负债杠杆,包括有息债务和应付账款。把利益相关者发展为股权投资关系,形成少数直营工厂、多数加盟工厂和合作工厂的制造体系,分散风险。像中集这样的优秀企业可以利用其品牌、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使资产/销售额比例随着企业竞争地位和谈判地位增强而下降,而不是随企业销售规模增加而直线上升。这需要企业家在扩张时,不要“独占”利益,应该注重利益共享。有些企业喜欢占用经销商、供应商的表面无成本的钱和银行贷款这样的低成本的钱来发展自己,说白了就是想占利益相关者的便宜,以小博大,风险自然更加难以控制。<br/> 3.调整债务期限结构,增加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br/> 4.在企业可承担的范围之内,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固定的现金流支出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的现金储备额度,以丰补歉。<br/> 5.在财务策略上,当企业面临难以具体准确预测的风险因素,同时缺乏具体的风险管理工具时,可以采用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即现金充裕,有息债务比例低,减少法定固定的现金流出,保持高资信等级。这样可以应对任何类型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使企业处于有利的战略和经营竞争地位。<br/> 6.行业领先企业在繁荣扩张时期,需要有“看跌”的意识,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债权人的合约中,类似于金融投资者那样,设置看跌期权条款。例如,极端经营环境下的债务展期,短期债务转变为长期债务,或以股权补偿。这样在经济发生周期性剧烈波动的时候才不至于一蹶不振。</p>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