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杂志 发表于 2008-12-4 10:08:22

[原创]上万亿美元外汇资本松绑?

  <strong><font size="5">上万亿美元外汇资本松绑?</font></strong><br/>  <br/>  <strong>中国目前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还不完善,也没有一个较好的外汇理财市场,藏汇于民的条件显然还没有达到。<br/>  <br/>  文|宋清华&nbsp;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br/></strong>  <br/>  8月5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公布,其中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强制结汇要求,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既可卖给金融机构,也可按规定保留。<br/>  <br/>  而按照1997年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出口商品和服务所收入的外汇除按规定保留一定额度外,其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换成人民币,后者再将外汇卖给央行并形成外汇储备。<br/>  <br/>  明确企业可以持有外汇收入,是否如同公众预期一样:企业会将持有的外汇直接用于境外投资或增资,不用再经历一番“回国-再出国”的换汇过程呢?这能实现藏汇于民吗?<br/>  <br/>  <strong>误解取消结汇意图<br/>  <br/>  这次修订仅在指导思想做了导向性的改变,资本项目下没有具体措施改变。<br/></strong>  <br/>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胡志浩博士刚刚从南方调研回来,他告诉《英才》记者:“认为取消强制结汇能够促进企业直接境外投资,其实是对新条例的误解。实际上,这次外汇管理条例的修订仅是在指导思想做了导向性的改变,资本项目下没有具体措施改变。”<br/>  <br/>  胡志浩认为,虽然条例中把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必须到国内结汇的规定去掉了,但是现实的管理办法并未发生改变。<br/>  <br/>  原来是经常项目下的钱,通过贸易或者经常性收入,必须要到国内来核销,核销以后再去境外投资,走的是资本项目的通道。现在的新条例,包括具体的管理办法里面,资本项目下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开放步骤,而且国内的金融市场、国内的投资能力,都没有达到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所以新条例在资本项目下并没有进一步开放的措施。<br/>  <br/>  外汇收入直接境外投资是行不通的,胡志浩举例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假如你卖出去一宗商品,收入是100万美元,那就是资本流入100万美元。如果没回国结汇,就直接在国外买了100万美元的债券,实际上是两笔资金,一笔是贸易下进入100万,资本项目下出去100万,但是中国国内现在资本项目不开放,所以这100万贸易收入必须拿回来核销。“经常项目的钱,出口收入得来的外汇,必须核销以后才能出去投资。”<br/>  <br/>  实际上,取消强制结汇主要是体现了国家外汇管理战略方向的变化--外汇资金流动的均衡管理。<br/>  <br/>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需要大量外汇,才能对汇率水平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形成支撑作用。中国的外汇储备1993年仅210亿美元,于是政府从1994年开始施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取消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br/>  <br/>  十余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是美国M1余额(截至2008年6月为13763亿美元)的130﹪ ,相当于美国M2余额(截至2008年6月为76938亿美元)的24﹪,也就是说,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支撑了美国近五分之一的运转。这显然对外汇储备、管理和整个调控会形成压力。均衡管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提出,一方面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另一方面流进的外汇未必放在国家外汇储备手里,还可以放在居民手里。<br/>  <br/>  “取消强制结汇,实行均衡的外汇资金的管理模式,目的是希望能够藏汇于民。”胡志浩谈道,中国的外汇资本流入也许会越来越多,但大部分在政府手中,中国近2万亿美元外汇资本的大部分,几乎达到90%都在外汇储备手里。而像日本5万亿日元的外汇资本,1万亿在政府手里,其余4万亿都在居民手里。<br/>  <br/>  倘若实现藏汇于民,外汇进来的时候国家就不需要用人民币去买外汇储备,政府的对冲压力就会得到缓解。而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一些热钱的流入,外汇储备的增长很快,对货币政策造成很大压力。<br/>  <br/><strong>  藏汇于民困境犹存<br/>  <br/>  目前的情况是企业有权将外汇贬值的风险转嫁给央行,而央行却没有权利拒绝。<br/>  <br/></strong>  那么。取消强制结汇制度能否根治“流动性过剩”,减轻国家外汇储备的压力,实现藏汇于民呢?<br/>  <br/>  在原来强制结汇制度下,整个货币链条中,关键的环节是强制结汇,如果没有强制结汇,央行便不需要被迫向银行系统注入过多的流动性了。强制结汇的取消,实质上是把结汇主动权交到了企业手上,央行则放弃了强制结汇的权利。在新《条例》的规定中,企业如果要求结汇,央行是没有权利拒绝的。<br/>  <br/>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有持汇的意愿?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本币存在贬值预期时,企业才会放弃结汇。如果企业预期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它又怎么会把预期贬值的外汇攥在手里呢?而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看涨预期强烈,美元却持续下跌。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财务总经理官良玉表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选择持有外币的。<br/>  <br/>  官良玉的态度代表了现阶段企业的态度,“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我们把手中持有的外汇量降到最低。”福建佳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陈春副总经理也表示,取消强制结汇并没有刺激他们更多地持有外汇。<br/>  <br/>  而且,为了规避持有外汇带来的风险,更多的进出口型外贸公司采取了最为原始的交易方式:物物交换。<br/>  <br/>  中仪进出口集团总经理汪光才算了一笔账,假如买进货物时用人民币结算,兑美元的汇率是7.00元,出口货物时以美元结算得到美元外汇,而倘若这时的汇率是6.85元,显然这就损失了0.15元,如果利润不能抵消这个损失,忙活儿半天很可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交易过程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损失,更不要提持有外汇的风险了。”<br/>  <br/>  虽然条例允许企业可以不结汇,但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美元预期继续贬值,得到了结汇权的企业就会不断要求结汇。政府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不仅有对冲的压力,还要担心外汇的缩水。目前的情况是企业有权将外汇贬值的风险转嫁给央行,而央行却没有权利拒绝。<br/>  <br/>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一个完善的外汇市场,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取消强制结汇显然更接近了一步,但是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取消强制结汇,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输出,那么对于目前的中国也是很危险的。<br/>  <br/>  藏汇于民本身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来匹配。一方面取决于居民有没有意愿去持有外汇,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持有外汇,持有外汇后怎么运用。胡志浩谈道,“持有外汇的企业不可能就是持有几万美元的外汇存款,而是看怎么通过资本项目出去。”而中国目前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还不完善,而且也没有一个较好的外汇理财市场,藏汇于民的条件显然还没有达到。<br/>  <br/>  当然资本市场的开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胡志浩认为,目前如果经常项目下的资金可以通过资本项目下大量的出去,其实对资本流动也是不利的。<br/>  <br/>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现在对资金的流入、流出两边都要管住。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演变到第三阶段,资金可能就跑去美国救市或者抄底了。倘若不能监管资金的流入,进来大量的钱,搞得我们的经济过热;而在它要走时,又没有方法管住。

lxl9210 发表于 2008-12-6 16:29:34

不错,学习了

liujijun 发表于 2008-12-6 21:37:18

总之,我觉得外汇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和欠缺。

robert8888 发表于 2008-12-9 12:02:01

谢谢分享观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上万亿美元外汇资本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