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血企业
<p>蓝血企业.rar :down10_1013.asp?ID=114118</p><p>家园里原来有chm的,内容不是很全;本人根据新浪的连载整理的doc格式,内容稍全。</p><p> 第一章 伟大企业家的三个群落<br/> 伟大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最重要的领导者基本上都可以归于以下三类:蓝血企业家、教父企业家与技术企业家。<br/> 第一节 跋涉三千里的推销员<br/>即便是在这样的艰苦情形之下,他们仍然完成了任务。<br/> 第二节 蓝血、教父与技术企业家<br/> “蓝血”一词在英语中指出身于高贵血统,这里指出身军队的伟大企业家。经过考察我们发现,这样的企业家真是群星璀璨。<br/> 第三节 信念、纪律、领导力<br/> 信念、纪律与领导力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伟大队伍的组织秘密,也是一切伟大团队的组织秘密。<br/> 第二章 蓝血企业家的领导力<br/> 第一节 心灵的修炼比智力更重要<br/> 土光敏夫说:“为了远离这些恶境,我们,尤其是大企业的经营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必须有明确的信念。”<br/> 第二节 意志与勇气是稀缺品<br/> 智力在高层的领导者之中是容易见到的,而勇气则是一种稀缺品。勇气会在企业经营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史密斯的创业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br/> 第三节 理念的践行者<br/> 只有观念上的真正变革才能带来执行力上的变革,而企业的领导必须时刻是企业理念的贯彻者与践行者。<br/> 第四节 纪律与行动的发动者<br/> 一个强调执行的领导人会塑造组织的执行文化,能加快组织完成任务的速度,因为一个领导的执行力时常是下属执行力的上限。<br/> 案 例 联邦快递用拉斯维加斯的赌金发工资<br/> 海军陆战队的经历让他明白,在管理中必须注意团队的和谐,强调以人为本。到目前为止,联邦快递拥有的600多架飞机全部都是以公司员工的儿女名字命名的。<br/> 第三章 信念与纪律<br/> 第一节 集体的精神训练<br/> 安利的创始人将宗教中的精神训练用于企业经营,这产生了巨大的力量。1959年创办安利的杰•温安洛和理查•狄维士都是虔诚的信徒。<br/> 第二节 企业为什么要有信念<br/> 信念是一种道路。没有信念的企业,没有战略。我们获得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我们的意义系统筛选过的,我们即便运用科学手段,有时也很难预测一个项目的成败。做还是不做?很多时候都是由信念选择的。<br/> 第三节 纪律是一种生活方式<br/> 麦当劳的食品《操作规程》500多页,牛肉饼一项就有20页,涉及40多项操作规程,各道工序都有严格规定。<br/> 第四节 用科技手段实现信念与纪律<br/> 自建的卫星系统使得沃尔玛能成功管理这样一个100多万员工的巨型企业,平均每年可以比竞争对手省下7.5亿美元的配送支出。<br/> 第五节 信念与纪律结合成制度<br/> 信念是制度的内核,制度是信念的保证。只有落实到制度的企业精神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br/> 第六节 尊重并保障员工利益是信念、纪律的基础<br/> “我们总想往回赚钱,越多越好,可就是不舍得往外投钱,既想让马儿跑得快,又不想让马儿多吃草。……如果你想得到卓越,那么最起码你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卓越。”<br/> 第四章 蓝血文化是怎么变坏的<br/> 第一节 “我”是企业最大的敌人<br/> 一个纯粹以物质为动力的人,只要有充足的生活来源,很快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纯粹以利润为动力的组织,将会很快被内部的利益斗争所累。<br/>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异化<br/> 在核心精神变成组织、结构、纪律的时候,企业文化就逐渐损失了其核心精神,成为徒具形式的东西。<br/>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利益集团<br/> 任何人都有越过组织利益实现自我意志的潜在倾向,从而成为制度的潜在破坏者。<br/> 第五章 常青文化:斯巴达与雅典<br/> 第一节 斯巴达与雅典:两个创业故事<br/> 斯巴达与雅典在今天看来像两个创业故事,一个是强调纪律的企业,一个是强调员工自主精神的企业。这两个企业由于各自的系统走向成功,然后又走向失败。<br/> 第二节 西点军校的销魂之地<br/> “所谓西点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斯巴达(严格治理军队)+雅典(艺术、灵活),严格纪律下的艺术。”<br/> 第三节 严格纪律与生龙活虎<br/> 斯巴达的严格可以造就出一代优秀、执著、敬业、精细的员工,但同时,没有欢乐的精神与民主的气氛,这些纪律是不能长久保持的。<br/> 第四节 斯巴达与雅典是怎样相加的<br/> 尊重、平等、民主这些人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激励一旦与纪律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不可限量的战斗力。<br/> 第五节 华为能不能做一只快乐的“狼”<br/> 中国企业都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都有着很深的悲情,但是只有超越这种悲情意识,才能找到新的方向。找到了这种理念,华为就可能快乐起来。<br/> 第六节 美国杜邦:走出斯巴达<br/> 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杜邦,杜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杜邦。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杜邦,杜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杜邦。<br/> 第六章 蓝血惠普的常青文化<br/> 第一节 惠普是蓝血企业<br/> 如果我们单纯地认为民主、人性善就是惠普之道的话,那就错了,惠普文化也有严厉的一面。惠普文化吸收了军队管理中的优点,同时又有意识地避免了其不足之处。<br/> 第二节 企业变革的维度<br/> 企业要想常青,必须革新,而这种革新应该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深刻变革。在企业文化上,这种变革则是一种文化上的不断更新。<br/> 第三节 拒绝军事化的惠普<br/> 尽管惠普管理模式与军队管理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是,尚武的惠普却始终拒绝军事化的管理方式。<br/> 第四节 核心价值的不断提升<br/> 惠普文化的成功在于,它将严格纪律下的人文管理用到极至。在历次的变革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核心理念。<br/> 附 录<br/> 附录1 蓝血企业家不完全档案<br/> 在我们考察蓝血企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蓝血企业家没有被重点写入,在他们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br/> 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家任正非<br/> 军校培养的柳传志<br/> 王石:不爱当兵的兵<br/> 希尔顿:部队的“装箱”能手<br/> 可口可乐的再造者伍德鲁夫<br/> 汪海:打好商战中的人民战争<br/> 迪斯尼:永远的童话<br/> 魏新:“四不像”的维新者<br/> 盛田昭夫:职业军人的研究之路<br/> 郭凡生:强势CE•<br/> 史密斯:射击能手,快递之父<br/> 邹其雄:企业家里的部队文职干部<br/> 任志强:既是将军,又是统帅<br/> 陈峰: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br/> 郑永刚:决胜千里之外<br/> 黄巧灵:军队和儒家文化的平衡家<br/> 孙广信:三位一体的商场将军<br/> 附录2来自军事的管理思想<br/> 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者——哈林顿•埃默森<br/> 组织管理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br/> 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br/> 竞争论的创立者——迈克尔•波特<br/>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br/> 项目管理始于美军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br/> 战略管理始于军方<br/> 竞争情报业始于军方<br/><br/></p> <p>“纪律是一种生活方式<br/> 麦当劳的食品《操作规程》500多页,牛肉饼一项就有20页,涉及40多项操作规程,各道工序都有严格规定”</p><p>说的好</p> 支持,好书! Thanks for sharing! 感谢楼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