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控制中?——读《七个心理寓言》
<DIV>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的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克里希那穆提</DIV><DIV> </DIV>
<DIV>问题一</DIV>
<DIV> </DIV>
<DIV>那些悲痛的情绪会让自己的内心失序,这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当我尝试控制它的时候,我便开始沮丧了,因为我做不到,于是我转而追求控制别人。不管我意识上处于什么目的,制造和留下的多是苦难。可那时,我没有想过,我和被控制的是什么关系?我感到痛苦,而痛苦是我,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一旦尝试控制,就陷入了人格分裂。它和我不再是一体,痛苦被我当成了异己。此为失序的根源。我对抗本属于我的一部分,于是它也开始对抗我,于是我更想控制,而它却由此成长了,成为了所有负面情绪的集合,最终它控制了我并体现在我的人格上。</DIV>
<DIV> </DIV>
<DIV>问题二</DIV>
<DIV> </DIV>
<DIV>面对问题一,通常人们也都会有两种对策:一、扭曲这样的体验,以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待它,包括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面事件。二、要么为了逃避当下的痛苦,而把自己卖给更大的痛苦。然而,这是对策?还是另一个问题?</DIV>
<DIV> </DIV>
<DIV>大家来就这两个问题探讨一下吧:)</DIV> <p>关于问题一,我也经常迷惑,有点类似情绪管理,最近在看心灵成长类的书,但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答案。</p><p>“那些悲痛的情绪会让自己的内心失序”,</p><p>“我感到痛苦,而痛苦是我,是我自身的一部分。”</p><p>“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的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p><p>在琐碎纷繁的现实中,如何保持通达的清醒,我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吧?</p> <p>达到通达的清醒,我想需要强烈且持续的精神体验,这意味这必须直面所有的痛苦与焦虑。不过直面痛苦,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抽象的,我自己也不太理解。那么还有个方法,我倾向选择的,活在当下。</p> <p>活在当下,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似乎很难懂的道理,我太多时候是抱着“我”以及“我”所产生的控制感。我曾经有那么几个瞬间,伫立在人群中,似乎忘记自己的存在,就只是看着所有的一切,思绪变成眼睛,那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之后,我强烈的感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在与“世界的真相”融合的一霎那的产物。整个人一下轻松了许多。</p><p>那么如何去实现这种体验?我赞同武志红的看法: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这时候,我脑子里还有一个“我”的概念。那么我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我执著与这个“我”,我说“我悲伤”,这时我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所以,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p> 希望大家能不断的抛出问题,看看我们能在问题中发现什么:) LZ的看法大致是与现实的喜怒哀乐保持距离,有点看破红尘的意味,我总觉得是知易行难的。活在当下,并且直面痛苦与焦虑,并且不为其所控制?于此,在生存日益艰辛的今天,在物质第一的种种利诱下,如何能摆脱种种挣扎呢?抑或是习惯这种挣扎,把挣扎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不认为这是挣扎?有点乱了,呵呵 <p>呵呵,看的到的境界,未必是能达到的境界。我认为构成挣扎和矛盾是内在关系出了问题。了解自己太有难度,我们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在问题是什么。并通常告诉自己一切都好,把内心的疑惑压制下去,(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往往是基于真相最直接的反映)。直到下一次这种强烈的矛盾涌上心头,我们更加远离自己,远离真相,更加分裂。要么面对自己的问题,要么扭曲它,但是问题依旧存在。有个办法是这样:我们倾向于把内在关系投射在外界的事物上,因此,观察,训练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看自己是如何对待外界的,那么问题就渐渐清楚了。其实,我们每天忙于各种关系,这种训练的机会是很多的。呵呵。</p> 我的观点不是和现实中的喜怒哀乐保持距离!刚好相反,积极的接受所有情绪。呵呵。情绪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对情绪的看法。 <p>书中说到:</p><p>“接受愤怒:愤怒在提醒我们,别人对你侵犯的太厉害了,你要告诉对方:停,你不能在侵入我的空间!接受内疚:内疚本身是一个信号,告诉我,某个关系的付出与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需要调整了。接受恐惧:只有他才能强有力的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告诉我: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p><p>我想这是对情绪的看法最好的选择了。</p> 小故事大道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