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职场五年行,各挠各“痒”
<p><strong> 第一年:容易浮躁</strong></p><p> 解痒关键词:寻找价值</p><p> 出场人物:筱筱,媒体工作者,入职3年。</p><p> 筱筱曾在“光合作用”工作三年,任职五个部门。刚参加工作那一年,她和所有的职场新人一样整天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也让她暂时无法适应,别人对她的称呼已经从“同学”变为“小姐”,对她的能力要求也比当学生时高了很多,她急于表现自己,却又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懂,有时候甚至萌生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的想法,整天处于一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p><p> 如何应对“一年之痒”的浮躁?筱筱打个夸张的比喻,她说:“那就好比戒毒一般,要把那个‘毒瘾’忍过。”回想起当初那段时光,筱筱坦言心理波动特别大,还好长辈们都告诫她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那一年我还是将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学习关于图书的宣传和营销的知识,只是课堂不一样罢了。”就这样,筱筱安然度过了有些惶恐的第一年,“后面两年,就是重复练习,直到我发现这份工作已经没有能让我提升能力的价值,我知道,我该寻找另一份工作了”。</p><p><strong> 第二年:如何定位</strong></p><p> 解痒关键词:看清自己的不足</p><p> 出场人物:张小姐,房地产销售经理,入职4年。</p><p> 从事房地产销售前,张小姐自己开店,虽然是和房地产完全不同的职业,但她觉得二者都是做人的生意,建立人脉很重要,要为客户着想才能让客户满意。本着这个原则,张小姐的房地产销售工作很快就上手了,一年多下来,她不仅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客户群,业绩遥遥领先,老板也暗示将提升她做销售经理。</p><p> 就在这时,另一家房产公司对她抛出了“橄榄枝”,一个朋友也找她合伙开中介公司,她的心里开始矛盾起来:如果继续留下来,自己将被委以重任,而且不必面对过多的压力;但现在的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业务技能,完全有能力出来单独做。思来想去,她还是婉拒了他人的好意。“每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看清自己的不足。我希望自己能被赏识,但工作环境同样很重要,一个优良的团队远比一个优秀的个人更具备战斗力。同时,我知道,自己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技能和客户群,但在资金、管理等方面还不足,而且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如果贸然成立自己的公司,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淘汰。”</p><p><strong> 第三、四年:骑驴找马</strong></p><p> 解痒关键词:斗志,等待。</p><p> 出场人物:Tina,某知名物流公司客服人员,入职4年。</p><p> 四年前Tina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周遭的朋友都很羡慕,著名的外资公司,新兴的行业,似乎预示着更多的机会,但情况并不如想像的那么完美。“完全是工资制,没有业务提成,工作异常平稳,只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这是Tina对所在单位的总结。</p><p> Tina适应能力很强,在公司很快便上位了,她积极参加公司大大小小的培训,两年后得到一个升职机会,也是四年来惟一的一次,而这个职位对如今的Tina显然已经不太适合了。</p><p> “工作前四年,重要的不是金钱,是经验。但现在是到了需要挣钱的时候了。”Tina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工作能力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现在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公司的培训有些也并不是自己所需要和感兴趣的;而最致命的是她不能忍受公司过于保守的用人制度:“也许因为公司有名,不缺人才,但是我们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为物流人员的培训基地了。”</p><p> 四年来,她已经学到了许多有关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和技巧,扩大了交际面,这是她感谢公司的地方。“我打算年底拿完双薪就走,但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我还会继续等待,骑驴找马嘛。”</p><p> 问到Tina现在的工作状态,她说没有什么不同,虽然有跳槽的念头,但仍要斗志满满地继续工作,学更多的东西,拜访更多的客户。即使跳槽,也只是阶段性的结束,以后还有更长的路。</p><p><strong> 第五年:晋升危机</strong></p><p> 解痒关键词:调整心态,适应环境。</p><p> 出场人物:董小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5年。</p><p> 事业单位在很多人眼中是“铁饭碗”,但事实上,他们大都不了解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等级的差别。个性比较沉稳的董小姐在事业单位做了这么多年,虽然工作轻松,但一直都没有获得晋升的机会。刚开始的时候,她谦逊、热情,喜欢学习。久了,就成了“熟练工”了。工作待遇不理想,环境单一沉闷,工作内容一成不变,又没有关系背景,身边的同事来了又走,自己还是呆在原地,她心里难免有些想法。但是父母家人都认为事业单位比较稳定,她虽然因为能力提升速度不够,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紧迫感,却更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外面的新环境,面对更大的压力,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离开的念头。“我相信每份工作都会有付出和回报的落差,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时,你需要看清楚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还是所在的单位体制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只能有适应或离开两种选择。这要看个人的性格,如果选择留下,对于无法改变的情况只能适应。剩下的就是心态调整的问题了。”</p><p><strong> 专家“解痒”</strong></p><p> 费宁(宝龙集团行政总监)</p><p><strong> 两三年的沉淀</strong></p><p> 当你刚刚迈出校门,没有更多的经验,期待的薪酬和好职位都是很难达到的。这时不要介意职位和薪酬,要介意是怎样的公司。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沉淀两三年,经过培训和经验累积,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后觉得这个公司已经不合适了,并且有更好的机会,再考虑跳槽。</p><p><strong> 切忌浮躁</strong></p><p> 即使发现企业环境不是很好,心态也要保持平稳,没有更好的机会就应该选择沉淀。要学习中国人到国外留学的心态,洗盘子洗碗的活照样干,首先是生存,再去选择。人必须要控制自己,别太在意——在意了才会有想法,学会心理调适,慢慢等待机会。</p><p> 但如果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就应该选择离开,对企业和对自己都应该负责。</p><p><strong> 对公司的判断</strong></p><p> 规范的企业是不允许员工提不起精神、处在心理松弛状态的,如果这成为一种现象,那就证明企业背景和环境也是松散的。考量一所公司应看其是否能给予发挥的环境,给员工上升和发展的机会。一家好的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不仅仅是工资和福利,应为员工考虑职业发展,招聘时就要考虑员工未来的潜力。如果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年后你仍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话,就应该考虑离开。</p><p> 国际公司更能给人以增值的空间,这时看重的应该是公司的规范和培训制度。刚进社会的大学生处于体验的阶段,在与公司磨合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去发现公司运作体系和文化等方面与个人相矛盾的地方。要记住,合适才是人才。</p><p><strong> 对自己的判断</strong></p><p> 冷静地评估自己,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每个阶段找到这个阶段的期待值,努力达到目标,不能眼高手低。在理性的期待值之下保持良好心态,等待下一次的出击。</p><p align="right"><font face="仿宋_GB2312">来源:人才市场报</fon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