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宏观经济不容乐观,建议清仓观望
<p></p><p>货币政策调整难改经济和股市运行的基本趋势 </p><p>王家春 </p><p>(人保资产 保险与投资研究所) </p><p> </p><p>中国央行15日宣布,从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同时从<br/>2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而存款基准利率保持<br/>不变。这是中国央行近6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近9年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 </p><p>中国货币政策的上述调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与我们先前的预测基本吻<br/>合。今年7月份,我们在题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前景展望》的研究<br/>报告中就曾指出:就股市拐点领先利率拐点6-12个月的历史经验而言,到2008<br/>年中期,中国就该进入降息周期;实际情况与此不一致,反映了中国宏观调控所<br/>面临的两难困境;最迟在2008年四季度或2009年一季度,中国利率将进入下调<br/>周期。 </p><p>我们认为,不论央行做出怎样的解释,此次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br/>代表货币政策方向性逆转。以本次调整为开端,中国将和全球一样,进入漫长的<br/>利率下降周期。 </p><p>就决策的及时性和决策的系统性而言,我们对本次货币政策调整的评价并不<br/>高。如同我们先前指出的那样,本次货币政策调整依然是被动应对国内外压力的<br/>结果,仍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然是货币政策单打独斗。 </p><p>如同医生在没有把患者病情完全搞清楚的情况下,也能凭着模糊的感觉开出<br/>一两种有助于缓解病情的药物一样,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做出的调整,并不代表<br/>它已经真正看清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p><p>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和全球所面对的是100年来最坏的经济形势。我们认为,<br/>世界经济形势面临的危险比“格老”所说的更加严重,人们终会认识到世界经济<br/>正滑向工业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p><p>实际上,世界经济目前面临四大危机:一是前所未有的石油供给缺口和由此<br/>引发的粮食供给缺口;二是广度空前的全球性房价泡沫;三是全球性主导产业动<br/>力衰减;四是美元价值基础空前薄弱所导致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四大重病缠身<br/>的世界经济必然滑向工业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p><p><br/>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且也面临着<br/>主导产业动力衰竭、资源过分依赖进口等一系列困境。因此,尽管从眼前看中国<br/>经济“平安无事”,但用长远的眼光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不亚于欧美,甚至<br/>比它们更加严重。 </p><p>在过去的半年中,华尔街排名前五的投资银行垮掉了三家,而中国金融机构<br/>“风景独好”。但是,不断蔓延的房价下跌和利差缩小趋势终将使中国大多数的<br/>金融机构滑向痛苦的深渊。可以预期,在未来3-5年的时间内,中国濒临倒闭金<br/>融机构将比比皆是。 </p><p>不少人相信,中国货币政策的本次调整对中国股市是“实质性利好”,乃至<br/>“重大利好”。我们认为这是盲目乐观。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国内外<br/>股市的本轮调整是百年不遇的大级别调整。面对这种大级别的市场调整,任何调<br/>控政策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预期,本次货币政策调整对A股市场的中长期走势<br/>和短期走势都实质性无支撑作用。 </p><p>由于本次贷款利率下调是在维持存款利率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过去几年中<br/>靠利差不断放大而膨胀起来的银行业绩将相应下降。房地产成交量的大幅度萎缩<br/>和房地产价格下降趋势的形成,则会对中国银行系统构成更大的冲击。因此,银<br/>行股下挫和股指下滑的基本趋势仍将延续。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