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一堂讲了50年的经济学普及课
<p><br/></p><p></p><p>Economics in One Lesson<br/> <br/> 这是唯一一本从50年前畅销至今经济学的入门读物<br/> 其仅在北美地区的销量就已突破100万册!<br/> 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br/> <br/> 本书作者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被称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经济专栏作家,致力于为大众传播经济理念,其影响力既深且远。<br/> <br/>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br/> “亨利.赫兹利特解释价格体系如何运作,真的是经典之论:历久弥新、正确无误、一目了然。”<br/> <br/>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耶克(F.A. Hayek):<br/> “精彩绝伦。书中所谈,正是最需要一谈的事情,而且是以罕见的勇往直前态度去谈这些事情。就我所知,当今找不到其它的书,能让聪明的初学者,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学到那么多基本的经济真理。”<br/> <br/> 福布斯总裁兼杂志总编辑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如此简明清楚有力的一本书,我们可以说,它塑造了这个世界。”<br/> <br/> 美国语言学家、知名新闻记者孟肯(H.L. Mencken):<br/> “他是人类历史上,极少数文采斐然的经济学家之一。”<br/> <br/> 《一课经济学》(Economics in One Lesson, 1946),是赫兹利特的第一本重要著作,一出版即成为当时的超级畅销书,至今依然不断重印。他一生写作不辍,共有18本著作和无数的评论文章,重要著作还有 《凯因斯经济学批判》(The Critics of Keynesian Economics)、《道德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等。1946年到1966年,他在《新闻周刊》(Newsweek)辟设固定专栏,教育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的入门知识,以及自由经济的观念。<br/> <br/></p> <br/> 新版序 <br/> 本书第一版于1946年推出,先后已有8种语言的翻译本,也出版了好些平装版本。在1961年的平装本中,我加写了新的一章,探讨租金管制的问题(第一版中并没有将这个课题从一般的政府价格调控中单列出来),此外还更新了部分统计数字和参考资料。 <br/> 在现在这个新版本之前,其他内容并没有改动,主要是我认为没有大改的必要。本书是为了强调一般性的经济学原理,强调忽视这些原理会受到的惩罚,而不是去探讨特定政策法规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危害。本书虽然主要取材于美国经验,但作者所置疑的政府干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相信许多外国读者对于书中所论及的经验教训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br/> 时隔32年,该对本书进行大规模修订了。除了全面更新案例和统计数字以外,我还重写了租金管制那一章(第18章)。1961年版的内容还需要再扩充,因此,我加写了最后一章——“三十年后的这堂课”,以说明今天我们上这堂课比以往更为必要的原因。 <br/> 亨利&#8226;黑兹利特 <br/> 于康涅狄格州,威尔顿镇 <br/> 1978年6月 <br/> <br/><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center></font></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 第2章 破橱窗 <br/> <br/> 让我们效仿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从一面被砸破的橱窗的简单例子说起。<br/> <br/>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玻璃碎片,若有所思。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店主和众人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这不,对面的玻璃店又有生意了。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250美元。这笔钱可不算少。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那装玻璃的人吃啥。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善人。 <br/> <br/> 且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没错,这件小小的破坏行为,的确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玻璃店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高兴。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250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做一套西装的。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或者少了同等价钱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他原来有一面橱窗再加250美元,现在只剩下一面橱窗。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下午,他本来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一员,那么这个社区就损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于是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br/> <br/> 简单来说,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移来的。整个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交易双方——面包店主和玻璃店主——的情况,却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缝纫店主——的窘迫。围观者完全忘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人们过两天就会看到崭新的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那套被牺牲掉的西装。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见的东西。 <br/> <br/> 第3章 战祸之福 <br/>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人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br/> 有些人不屑于谈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箱。这些人汇总出来的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br/>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们逐一驳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贫困,战后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需要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行。当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高于美国,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造商机的能力却远低于美国。 <br/>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发表破窗谬论的人通常只从金钱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没有钞票。要是以金钱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量。可是,人们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人们所认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大多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幻象。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后面我们还会回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br/>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被砸破的橱窗的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商机。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br/>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特定的产品。欧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问题。可是,在他们大兴土木的同时,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就会随之减少。人们买了房子之后,可用于购买其他产品的支付能力也会随之缩水。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当然,饥寒交迫的紧张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更多的生产活力)。 <br/> 这一得一失当然要拜战争所赐。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br/> 这么经典!顶! <br/>《一课经济学》——这本全球畅销62年、销量过百万的经济学入门经典著作,这个译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br/> 1946年,《一课经济学》第一版面市,作者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奥地利经济学派重要成员亨利&#8226;黑兹利特。<br/>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诸多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
税、最低工资、进出口经济、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
真相以及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干预政策最终会造成的结果。同时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一针见血地进行了令人信服评判。<br/> 本书曾得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大师的称赞,被视为反对国家干预、保卫自由市场主义的普及性经典作品。对于引导国内思潮也有现实意义。<br/> 《一课经济学》这本经济学普及读物,在港台地区不断再版,得到过台湾熊秉元、香港林行止等著名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大陆的一些年轻学者(薛兆丰等)也将其列为入门必读书。<br/><br/> 改天看看 <p>在哪里可以下载呀,怎么看不到呀</p><p></p> 这本书确实不错 <P>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思路是很务实的。</P>
<P>特别是把财富的转移和财富的产生做了很明晰的区别。</P>
<P>下载的电子版的话</P>
<P>goole一下,网上中英文版都有</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