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80后”的传媒梦想
<p> 有了梦想就去追——<br/> 兴趣为王<br/> 年轻,帅气,时尚,潮流,反应敏捷,思维跳跃,语速飞快……<br/> 很难用词语来准确定位面前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的大男孩。他身上有着“80后”的特征,冲动,急躁,激情,理想主义;<a href="http://www.dgrcw.net">http://www.dgrcw.net</a> 但同时又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决策魄力和成熟气质。这位年轻的CEO,秉承着勇气和坚持,一手打造起自己的天下。</p><p> 2002年,梁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他,却一直对电视娱乐节目很有兴趣,大学期间还给“光线传媒”投过简历。身为学生会主席,梁超通过组织筹办学生活动,也在电视台有过实习经历,积累了不少经验。毕业后,出于兴趣,梁超进入南京电视台做了位电视节目编导。</p><p> “学什么和做什么并没有太大关系,感兴趣就好。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创意工作。当时有很好的机会留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是就不愿意,想尽一切方法要进电视台,因为我觉得,我想在那儿创造自己的价值,或者去实现自己的做传媒人的一种梦想。”</p><p> 但是两年的工作体验却让梁超感到了梦想和现实背离:“电视台的机制、节目定位和我的梦想有落差。从成本和效益考虑,他们更倾向于做本土民生等一些新闻类节目。对于娱乐节目,多是引进。我理解这种运营模式,但是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p><p> 2004年,梁超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回家思考下一步的走向。</p><p> 发现市场空白——<br/> 艰难的起步<br/> 2004年,新力传媒在南京成立。“曾经尝试做电视节目,后来发现缺乏资源,主要没有自己的播放平台,只能放弃,转而投身杂志社,做杂志。较之新媒体,传统媒体给人可信度更高一些,适合新生传媒的发展。”</p><p>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梁超发现内地针对年轻人的专门杂志很少,多是一些针对白领的时尚杂志。就这样,梁超萌生了“潮流杂志”的创意:“时尚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潮流是一阵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的受众群定位在18到28岁的年轻人群,主力军是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这个阶层求新求变,充满想法和行动力,是一个有待开掘的巨大市场,我觉得需要一个媒体来满足这个年龄段。”</p><p> 2005年10月份,梁超开始与杂志社合作,走上创业第一步。</p><p> “开始起步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资源是零。十多个人的团队,全部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做过平面,甚至只有我一个人是在传媒企业里面做过。我们没有跟任何的品牌有过资源基础,包括采编、发行,完全靠自己摸索,看不到风险。”</p><p> “第一年是我们压力最大的一年,做了一个项目很长时间,但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杂志做了半年之后,就已经面临着资金枯竭。我能做的,<a href="http://www.szrcw.net">http://www.szrcw.net</a> 就是借钱和说服别人延期收款。生存压力是创意企业早期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压力,尤其是压力本身还会引起对于家人和团队的压力,就是要对他们负责。”</p><p> 创业初期,梁超最关键的力量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的家人不会问我今天做了什么,只会直接把一些现金放到我的面前。他们是倾家荡产来支持我做事情。”</p><p> 引进风投——<br/> 柳暗花明<br/> “公司成立没多久,去参加北京投融资平台的一个项目秀,当场拿到了人气第一和项目第一,就是说所有的观众和专业者都对我们的项目表示认可。创办半年的时间,我们就开始试着一家家去接触,但是说实话,真正能投资于媒体的投资商还是有限的。”</p><p> 第一次谈判便是个失败的记录。“之前沟通都很顺利,对方的项目经理最后一次约我谈话。”那段经历,梁超至今难忘。整个沟通的过程中没有聊太多项目的事情,最后都已经要结账走人了,他突然问了一句:“你们的资金还能撑多久?”梁超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如果没有新的资金介入的话,估计还可以再做一个多月吧。对方听完之后也没有再说话。但是第二天发E-mail回复说,他们决定放弃这次投资。</p><p> 2006年10月份,另一个风投机构看中他们。经过沟通后,他们决定给新与力注入资金。在新与力企业史上,这无疑是个意义重大的转折点。</p><p> 进军B2C——<br/> 充分挖掘潜在商机<br/> 据梁超介绍,新与力的第三个转折点,在2007年,此时新与力与《青春》杂志社合作的《青春·YOHO!潮流志》和自创的YOHO.CN网站等产品已经成为全国对年轻人影响力最大、号召力最强的媒体平台,牢牢锁住了一个消费群体,潜在需求能量巨大。</p><p> “2007年10月份,我们开始做B2C,跨出媒体场合,进入商业市场。”梁超介绍电子商务萌生的原因。“有别于渠道分众,我们分的是受众,这个群体的所有需求,我们都会不断开发出相应服务,做很多东西都是从需求出发。读者在杂志和网站上看到产品想要购买,而厂商也需要销售渠道。”</p><p> 受此启发,梁超决定开发“有货”电子商务项目,目前加盟的国际国内品牌已经超过50个,年度销售额预计将接近千万元。项目深受政府、国际国内资本机构的关注,并获得了多家国际风投的风险资金注入。</p><p> 但是梁超的创意显然不能到此为止,它更为重视的,是“有货”之后的潜在消费需求,包括交友联谊、个人空间等诸多项目。“牢牢锁定一个群体,然后开发出尽可能多的需求”是新与力的经营核心。</p><p> 据梁超介绍,新与力下一步的重点在网络:“网络对我们来讲是突飞猛进的阶段,目前正在改版,结束后就会提供用户个人空间,可以通过在空间写博客等方式来兑换虚拟钱币,<a href="http://www.020rencai.net">http://www.020rencai.net</a> 到我们的网站来购物。我们有战略目标,是长远的研究和发展,所以我们会努力研读消费者的需求,尽量提供一站式服务。”</p><p>华夏人才网<a href="http://www.job234.net">www.job234.net</a>整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