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实话—唐骏很少,伪人才需要提高
<p><em> 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栖息谷·少天”,共同遵守网络道德</em></p><p> <em>一年前,我有感而发写了篇小文(<strong><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asp?n=178,112511,0,0,0,0,0,0">大实话—别拿学历不当回事</a></strong>),发现触动了不少人,尤其是准备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这个群体,曾试着百度一下,很多学生论坛纷纷转载。仔细想来,倒不是我的文章有多好,只是我没有那么阳春白雪,说了些实话罢了。职场8年,接触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人才,也为曾服务的公司面试过不少人,越发的感触到,,努力者甚多,但真正的人才难求。自问不敢标榜为人才,但有幸结交了不少高手,左右对照,高下立判,是骡子是马一遛自知。近期AY影响不小,谷内原创颇少,一是有感而发随性侃侃,二是抛砖引玉希望大伙过招。</em></p><p> 一、经理人拿唐骏当标杆浪潮</p><p> 其实这是个有点白痴的问题,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职场也就出了一个唐骏这种大牛,成为第二个唐骏,不如去买彩票。尽管唐骏相关的书籍已经成了各大经管出版社的九阴真经人人必争,但不是灭自己威风,栖息谷上泡着的兄弟们,我们该本着务实的态度,佩服归佩服,可他不是你学习的优秀对象。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可我们这帮从军校出来的还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想当将军的兵都是好鬼。</p><p> 唐骏现在的10亿身价看起来恐怖,但需要抛去一些计算方式的问题,不过也仍然可观,我相信这给很多小经理人或者外企小主管们带来了无限憧憬,不过,别忘了一个数字,18年前,他已经在美国开公司了。另外再看,唐骏的身价不是单纯企业管理能力的身价,而是外在资源的身价。</p><p>二、为何自己成不了人才</p><p> 见过不少勤奋的人,四处上各种培训课程,经管好书一个不落,新鲜理论头拨研究……,可是,很多这种人中看不中用。近日,一朋友找我聊天,说他公司缺人,招不到合适的人,一问才知道,缺的就是所谓的营销策划人员。朋友公司模式很新颖,需要的营销策划人员得确实能够作出突破,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模仿的标杆案例。面试了一些,大多顶着各种优秀背景、光环来面试、试用的,可惜,这些人均难以胜任。究其原因,才发现,这些人的光环与经历都不假,关键是,这些光环与经历,都产生在一个系统、规模的公司平台之上。所谓的这些人才,也只是做些很“专业”的方案,里面加些很“专业”的SWOT分析、五力模型、FAB分析等等内容,这些到底有多有效?</p><p> 常做这类方案的人或许心里清楚,自己仅仅是先有了一个结果,然后用“专业”的外衣为这个结果做牵强的因果关系罢了。底层的本领是,去真正了解要做的市场,去真正了解市场目标客户的人性,去融入他们参与他们的行为——不少被外企白领耻笑的“土老板”都是这么打下江山的,而这些正在耻笑的人,十年之后,发现自己仍然披着漂亮的外衣站在市场之外。</p><p> 我不是反对去学习,这么理解的话就歪了。国内很多有为的民营企业老板,在咨询师、培训师的眼里,都是无知的,他们面对这个土老板讲出一堆的正确道理获得老板的尊敬——首先,道理是正确的,老板确实是以前不会的,然后,这些道理被真正掌握应用的是这些土老板,而咨询师与培训师,仍然在向别人传授。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实践的底蕴只需要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的那些,还是叶公。土老板听一天的课,一句话对他们的启发足以让他们去完美实践,我们看了10年的书,大多数人只是多了谈资。</p><p> 看过不少人做的文件,这些人什么都懂,新鲜技术与软件都很熟悉,就是不懂如何进行一个简单的排版,如何写一个逻辑清晰的报告。</p><p>三、创业的知识结构</p><p> 想创业的人太多太多,栖息谷随便一抓就是一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这些想法往往是很不错的,可是,真正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者少之又少。我曾遇到一个创业团队,每个人都有耀眼的头衔,都是外企的风光人物,一起组建了一个公司。一段日子过去了,他们一直纠缠于各种的规范化制度、管理与战略,他们熟知于世界500强的运营策略与各种先进方法;再一段日子过去了,已经关门了。这公司缺少的是许三多,也缺少欣赏许三多的管理层。</p><p> 如果是动辄可以拿来千万美金风投的人物,只当我说废话。如果没这个本事,那就去走市场,学学财务,学学同行业,多和同行聊聊天,看看业内优秀方案怎么做的,看看别人的机构设置是如何的,算算每月的支出成本,研究一下需要开发的各种资源,多拜访几次客户的公司和各种级别的人聊聊看看……——我们称之为趟街。</p><p> 一个想法只能称之为点子,配合这个点子成为公司并良好运营的,才是创业。</p><p>四、主流学习与辅助学习</p><p> 现实的说,人活在世上就这么几十年,刨去大学毕业前以及60岁以后的时间,可以用来做点事情的时间也就40年。更客观来说,40年内,一般人(学术、政府不在此内)都要至少转换三个行业,那么我们在每个行业内平均只有大约10年左右的光景。这下清晰了,学习就得有长期的与阶段性的。可怕的思想是,不少人在某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学了些超出别人的知识,便很当自己是人才了——最多只能证明你可以做这个人才10年。牛根生做蒙牛,大家只看到了蒙牛的迅速崛起,都纷纷研究老牛的管理理念,可是没看到,人家不但姓牛,自己与牛打了一辈子交道,连父辈都是玩牛的,蒙牛的成功绝不是仅仅靠牛根生的管理理念。</p><p> 玩什么行业的,就玩透彻自己的行业。感兴趣的素质技能就长期学习,肯定有用到的那一天。至于德鲁克、汉迪他们,看看高度即可,那玩意不能当老百姓的饭吃。我也深信,蓝海战略的诸多成功案例,都是这概念出来之前完成的。我更相信,等你如获至宝研究透了这个概念,指不住一本绿海战略又完全颠覆了。换句话说,这类均属于辅助学习。</p><p> 务实的来看,搞人力资源的,就搞清楚这领域的选用育留门门道道,搞营销的,就弄清楚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市场自己的用户,玩创业的,就弄清楚政策法规财务注册规章制度,马王爷别整天走土地爷的道,偶尔溜溜还是可以的。</p><p>五、换句话说</p><p> 其实也不仅仅是批判这种人群,这其实是种职场的普遍浮躁现象,我也不例外,损的不少地方我同样犯毛病。可是,没吃过猪肉见过大量猪跑,自己也经历了职员、高管、创业的种种过程,深知蹉跎之害。有限的时间拿来做有限的事情,这很务实,所以发在修炼成长版,就是希望少谈些主义,学一招是一招,这是切实的提高。</p><p> 换句话说,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别四处找了,每天多挖坑,到了一定深度,总会有收获。</p><p> </p><p></p><p>PS:随手一写,仅发论坛,没打草稿,错字病句混乱见谅,凑合着看看。</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2:23:32编辑过] <p>走过看过,羡慕过,</p><p>人才难得,人才成长的环境更加难得,</p><p>给个阳光就很灿烂,但是没有阳光,那拼命得往上爬,露出头了,却太高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p><p>中国比唐骏厉害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没有他对自己经营那么好罢了,微软的金字招牌给他带去了不少好处。</p><p>曾看一个节目,金岩石问他在盛大的价值,他王顾左右,憋出来了句“路演比较成功”,金岩石说,或许很容易找个年轻人,路演比唐骏做得好,因为这个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唐骏也是默默然,以笑话搪塞过去了。</p><p>若论无为而治,比起潘石屹、张瑞敏或许还差点,若论理论哲学冯仑、任正非,或许大嘴的任志强都比他强不少。但是唐骏个人品牌经营的功夫却非常了得。</p><p>新华都请他过去,看中他的,谁知道什么呢,品牌号召力我想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吧,</p> “底层的本领是,去真正了解要做的市场,去真正了解市场目标客户的人性,去融入他们参与他们的行为——不少被外企白领耻笑的“土老板”都是这么打下江山的,而这些正在耻笑的人,十年之后,发现自己仍然披着漂亮的外衣站在市场之外。”----中肯 都是些大实话,看着亲切!这些问题家里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但不管怎么说,少天能说出来就说明没有把咱哥们当外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p>很实在,很实用!</p> 人物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p>常做这类方案的人或许心里清楚,自己仅仅是先有了一个结果,然后用“专业”的外衣为这个结果做牵强的因果关系罢了。底层的本领是,去真正了解要做的市场,去真正了解市场目标客户的人性,去融入他们参与他们的行为——不少被外企白领耻笑的“土老板”都是这么打下江山的,而这些正在耻笑的人,十年之后,发现自己仍然披着漂亮的外衣站在市场之外。</p><p>----大实话!</p> <p>很值得我警醒的。</p><p>中国今年“蹦床”还拿了个冠军。</p><p>未必人人都要是郭晶晶,也未必人人都会是郭晶晶。</p><p></p> <p>自己正处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少天的话确实是大实话。</p><p>使人深省。</p> 呵呵,说的不错,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并非都有错,而不应该一个凌驾于另一个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