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学生与人文精神
<p><font size="4">(一)</font></p><p><font size="4">我教授大学人文课已经有三年了。如果有人突然问我,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怎么理解和解释它?我会一下子懵住;又会觉得它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我懵住,是因为这个气象万千的问题,怎么能一下子说清楚;说它的不言而喻,是因为它简单得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font></p><p><font size="4">这使我想到:龙应台的一篇文章《文化是什么》?她是接受台北议会质询后写的。她说,议会质询时,在一个议员刚从外面进来,似乎喝了点酒,满脸红通的,上来就问她:“龙应台局长,你说吧,什么是文化?”龙应台是这样说的: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到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font></p><p><font size="4">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font></p><p><font size="4">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font></p><p><font size="4">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font></p><p><font size="4">那微醺的议员事后告诉我,他以为我会谈音乐厅和美术馆,以为我会拿出艰深的学术定义。</font></p><p><font size="4">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font></p><p><font size="4">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font></p><p><font size="4">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font></p><p><font size="4">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font></p><p><font size="4">所以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位教养。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它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么旺盛,彻底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font></p><p><font size="4">(二)</font></p><p><font size="4">我讲龙应台的话这么多,是想有个比喻,即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应该和理解“文化”一样那么简单,又那么重要与深广。人文精神就“是把人当成人的态度”。写到纸面上,我们可以说“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精神体系”。</font></p><p><font size="4">如果说把“文化”和“人文精神”放在一起,“文化”更体现在于人的文明程度的内敛和表达;“人文精神”则更多体现在人的社会关怀上。</font></p><p><font size="4">说到大学生与人文精神,就是指我们的人文关怀。</font></p><p><font size="4">人文关怀的社会层面很多,比如:对教育改革问题;对环境问题;对文化遗产问题;对弱势群体问题;对抢救历史记忆问题;对新闻自由问题;对民主宪政问题,社会 公正问题;对全球化问题。</font></p><p><font size="4">我们都知道中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化部门的知识分子很多。但是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仍然关心上述的某些问题或某个问题的知识分子的比例并不很多高。而有上述关怀的人就是有公共关怀的人,就可以说是人文精神较强的知识分子。</font></p><p><font size="4">比如中国知名作家那么多,有几个能常为公共问题发言并疾呼?具我所知只有冯骥才一直为建筑文化遗产的抢救疾呼奔走。经常学家那么多,只有吴敬莲敢公开提出“三个代表”不能写入宪法。他们做的事情是他们专业以外的事。</font></p><p><font size="4">我为什么说公共关怀的比例不高呢?有个朋友是近代史所研究员。他说近代史所近些年来来了不少博士生,但是有点公共关怀他就发现了一个。就是说,在这个知识分子十分密集的地方,有点人文精神博士他就发现了一个(人民大学刚毕业)。因为这个博士生,可以与他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谈。而在此之前,他在本所找不到可交流的人。那些人也许他在自己的领域是专家,但他不关心业务以外的公共事务。如果你与他不在一个专业领域,那就根本没有交谈的话题。我有一个大学时的好朋友,“十一”约我出去玩。她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但我觉得交谈已经很困难。因为我关心的一些事情她全不知道。她不如她的七十多岁数的父母了解社会公共话题多。我和她的父母反而能谈得很多。因为除了专业兴趣我的朋友对公共领域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没有兴趣也就不关心会发生什么事情。</font></p><p><font size="4">什么是公共事情呢?比如年初的“冰点”强迫停刊的事件。这就是一个关乎新闻自由的事情。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是以提出下层百姓生存问题而闻名。关心中国的弱势群体的境况的人大约都知道“冰点”。知道“冰点”的人,就都知道“冰点”事件。因为大家都在关心国是民瘼。就是说,你关心一方面的问题会使你对各方面连带问题都关心。比如“冰点”介绍过上访村的情况,报道过艾滋病人生活处境,报道贫困家庭艰难培养大学生的故事;发表过学者对教科书违反历史真相的质疑;告诉我们新加坡的政府管理,台湾人的生活方式等等。你喜欢看这类的东西,它就会引起你的多重思考。有了这种思考,你就会去思考中国怎么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有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就是一种社会关怀,公共关怀。这种关怀就是你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南方周末》也是最具民间立场的报纸。它经常被整肃,但他有人文主义传统,所以时不时总有引人震动的文章。贪官啊、艾滋病村啊,农民工要钱啊,豆腐渣工程啊,三峡移民啊,日本细菌战受难者,与日本方面的慰安妇官司问题,海选啊,乡村民办教师待遇问题啊,人民代表的选举之路,包括“十一”前夕《中国游人,你丑陋吗?》。有报道说,中国的游人在国外旅途中,非要在路途的田野中方便,导游说前面有卫生间,他们不干,导游只好报警。(中国人是觉得上厕所要交费。)这个例子是否可以看到不少问题:文化观念、素质、法律、环境问题等。</font></p><p><font size="4">关心这些问题,就是你的人文意识的体现。</font></p><p><font size="4">人文精神体现在社会关怀中它的价值观念就是“以人为本”,其底线就是不是“把人当人”。</font></p><p><font size="4">有没有人文精神,并不表现在你关怀的事情很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前面说的,只要有一方面是你关注的,就够了。就是说,除了你的专业知识应该努力学习外,在公共领域有自己的关怀与思考。美国的中学生、大学生、职员。都特别愿意当志愿者,做义工。他们的行为理念。就如同龙应台说的文化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方式中了。</font></p><p><font size="4">当然,人文精神也有高层面的追求比如:民主宪政体制的建立,全球化思维,普世价值问题、民族主义问题、发展极限问题、环境危机,如何成为民主国家的公民和世界公民等。</font></p><p><font size="4">什么时候我们的公民都能像认同龙应台说的文化素质一样认同人文精神,这个国家的面貌就会全然不同了。</font></p> 有收获!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