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启示录
那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有纯白,有纯黑,还有其他样的颜色。脖颈间,手腕上,每一颗都是那么晶莹,圆润,爱不释手,不禁赞叹造物的神奇。世间的美好,真是让人流连。而这些珍珠,产生的机制更是令人称奇。和鹬大战一番只收获了累累伤痕的蚌,在僻静之处向大海敞开心扉,诉求着海的向往,未曾想写意之时,一粒细砂微尘不合时宜的落入了蚌的心房。大惊失色的蚌几番挣扎,力图将这异己排除出去。斗争逾演逾烈,蚌放飞出的种种武器竟然被细砂穿在了身上。终于,在大海的怀抱里,蚌选择了包容。蚌和细砂不再纠缠,在海水的调和冲刷下,细砂将自己溶化在蚌的心血中,而蚌,孕育了珍珠。
却原来,这样的硕果,竟是包容的产物。
因为包容,蚌不再坚持将细砂排斥出去——虽然它是毫无疑问的异己。因为包容,蚌在给予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没有辜负造物者的期望,没有虚度了青春。因为包容,细砂从微尘之列蜕变成为了珍珠。因为包容,茫茫浊世不时有珍珠般的美好。
又有谁,事先能够预料这样的结局?鹬蚌相争,两者没有退让的背后是两败俱伤;细砂与蚌的分歧,在包容的推动下,却化为了珍珠。
不禁感叹,浊世之中,有多少分歧,有多少排斥异己?
从东汉的党锢之争,延伸到清末的帝党后党之争,国人党同伐异,最终收获的是国家的沉沦与一片废墟。
再看看这30年的荷兰足球,虽巨星迭出,但各自坚持所谓的原则排斥异己,暴殄天物,这么多年收获的始终是无尽的遗憾和笑柄,眼睁睁的看着荷兰球运的衰败,甚至连参加世界杯(2002)都没有资格。
蚌与细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一颗包容的心,蚌与蚌在一起,永远创造不了珍珠。
家园中人又何必势成水火?要么水浇灭火,留下一滩灰烬;要么火蒸发了水,再也无迹可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留不下珍珠般的累累硕果——只因一方的偏执终究实现不了造化的神奇。
盼此文为引玉之举,愿闻家园智者高见。 hanson:
你好!
反复看了上次你提及让道德走开的长文,本打算再写一篇贴子的,因为感觉你对家园处理德隆事情的理解上有点偏差。不过,后来还是暂时搁笔。我想,我们与其都处于各执己见的僵持状态,不如先把问题放一放,先不争论,过几天我们一起回来再看这个问题也许更容易取得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静观德隆的表现。
暂时不用讨论。再给点时间我们一起反思。 其实前段分析得挺好的,没必要再次引进家园此次剽窃的话题。
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石头,湖面最终还是平静了。
我们都渴望完美,可是完美是没有边界的,所以我们也就不必求,自然而来,自然而去,家园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流地方,由于许多人给予了太多的关注,而让它变得不平静,我们何不退一步,不要给它太多的压力,管它平静还是不平静,它总有它自己存在的状态。 珍珠的美丽就在于它的自然和恬静,没有一如千日的等待,是不可能有美丽的雏形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