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煲 发表于 2008-7-2 10:39:25

[推荐]信息化与企业战略

<p>  每个企业都有其发展战略,它包括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管理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战略等。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企业长期发展来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这些战略的核心往往集中于那些能够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要素方面。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可以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技术基础,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br/>  <br/>  一、信息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br/>  <br/>  1、沃尔玛公司利用信息化执行竞争战略<br/>  <br/>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沃尔玛公司跟随凯玛特商业中心进入折扣商业市场,并采用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的市场竞争战略。由于巨大的购买能力,凯玛特商业中心能够谈成很低的批发价格,而沃尔玛公司则靠投资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执行这个战略,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商。<br/>  <br/>  沃尔玛的计算机销售系统现在仍是零售业中的标准。在1987-1991年间,沃尔玛公司投资6亿美元用于库存管理设备和其他计算机技术。一个卫星通讯系统使它能够跟踪库存变化和处理会计及付款问题,也可以向各供货商下达电子采购单。沃尔玛的1500家零售商店能够进入其销售终端来检查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且在商品售罄之前得到重新供货。另外3800家商店能够直接从沃尔玛公司获得每天的各种销售数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能够快速、准确地被捕捉到。<br/>  <br/>  目前,电子商务和企业资源计划(ERP)被提升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沃尔玛全球4000个零售店面中都配备有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据报道,沃尔玛通过这些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将它的管理费用降低到销售成本的16%,而凯玛特的管理费用却占到其销售成本的29%。这些系统正是沃尔玛公司保持低成本运作的决定性因素。<br/>  <br/>  这个着名的案例是企业运用信息化支持企业战略的经典。在降低成本方面,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集成的计划准确性、供应链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降低库存,减少运作成本,减少或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投资回报率,帮助企业改进与合作伙伴(供应商、零售商、第三方)的协作关系,使整体供应链的优化成为可能;在扩大销售方面,信息化帮助企业确定目标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调整经营战略,改进客户服务流程,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提高销售预测准确率,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用率。<br/>  <br/>  2、战略的实现依赖正确的决策,而信息化提高企业决策能力<br/>  <br/>  企业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和内部组织构成,在企业战略的制订、调整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有高效、正确的决策能力。而企业管理层是依靠信息做出决策的,强大而有效的信息系统能够彻底地改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提高信息收集和传输的速度。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br/>  <br/>  在备选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最终方案的确定过程中,决策对信息系统的需要是很明显的。在线实时系统使管理者几乎可以在问题发生的同时就发现它,极大地避免了严重脱节和缺乏识别问题能力的现象的发生。数据库管理程序可以使管理者很快弄清事实或查明真相,而且用不着去找其他人或查阅大量纸张文件。这样使管理者不再依靠他人来提供数据,大大提高分析问题的效率。今天的管理者可以快速地确定最优方案,可以对可行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比如通过模拟现实技术,提出一系列“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对企业在特定情形下的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比较,然后找出最优方案。<br/>  <br/>  信息化提高基于数据的企业决策能力和战略决策的准确性,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使所有部门工作于同一种数据,大大增强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部门间的合作效率。企业的规模越大,信息系统就越能发挥作用。<br/>  <br/>  3、信息化支持企业战略的落实<br/>  <br/>  企业战略框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落实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手段:即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绩效评估(如图1所示)。信息化对于改善组织结构、改进业务流程、促进绩效评估都具有重大意义。<br/>  <br/>  改善组织结构。复杂的信息系统正改变着组织的结构。例如,传统的部门界限不再严格地按照部门、小组、地理位置和组织层次来划分。信息系统给组织结构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组织的层次更少,更有机化。<br/>  <br/>  管理者现在可以管理更多的下属。为什么?因为计算机的控制替代了人的监督,其结果是控制的范围更广,组织的管理层次更少。由于信息系统的原因,对辅助人员的需求也更少。通过各类信息系统,管理者能够直接查询使用已经过自动整理和分析的数据,这样就使得过去整理资料、编制表格和分析数据之类的人员成为多余。扩大范围和减少人员的双重力量使得组织结构变得更为扁平。信息系统使管理者在不减少控制的情况下,将组织的建制得更全面或更加象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当局有一种对科层制结构的偏爱倾向,因为科层制结构容易控制,然而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可以放松集中程度,增大分散化来增强组织的有机性,同时又不削弱任何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取代了规章条例和决策权力的控制。信息技术可以使最高管理层能够迅速对各种决策后果进行评价,而且允许他们对不符合要求的决策采取纠正行动,这就是既不丧失控制又实现分散化的表现。<br/>  <br/>  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使组织结构由阶梯层(等级)型逐步变为水平(自由)型,从“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扁平化意味着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跨职能部门的任务团队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适当的授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使信息传导路径缩短,使企业决策更为准确,反应更为灵敏,行动更为迅速,从而利于其战略意图的实现。<br/>  <br/>  改进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客户的需求以及资源的投入为起点,以生产出满足客户需要并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它决定着企业各类资源的运行效率和效果。据此,业务流程是连接输入、输出的一系列环节的活动要素,包括活动、活动之间的连接方式、活动的承担人及完成活动的方式。信息技术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信息化要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业决策要以数据为依据,把数据的准确性当成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成功。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改进的过程。实施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的效益提高,一方面是来自于信息化技术本身,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br/>  <br/>  业务流程改进的目标是使这些活动的增值内容最大化,从而达到绩效改善的目的。据美国某知名咨询公司对15家成功实现业务流程重组的客户所做的分析表明:流程重组可使时间缩短80%、成本降低48%、差错减少60%。如IBM信用公司经过业务流程重组(变5步为1步),使得完成整个过程的时间由7天减少至4小时。对任何企业来说,在它现有的业务流程中都会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不能够首先对这些不合理的流程进行彻底改造,而仅仅是盲目地将原有的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进行自动转变,则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可想而知,因为利用信息系统使复杂或者不产生价值的流程自动化并不能提高生产力或提高业绩,只会导致低效的流程和浪费。业务流程的改进既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更是IT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的结果,企业业务流程的确定既应包括传统的BPR方法也应包括IT技术方法,它实际上是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期望的业务流程和IT倡导的业务流程不断折中、协调的过程。IT技术与管理变革的紧密结合将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建产生显着成效,使传统企业逐步变成信息化企业。<br/>  <br/>  改进绩效评估。<br/>  <br/>  信息化的实施,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并使企业业务流程变得透明化,假设一项业务没有顺利完成,对照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查找到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这样,就减少了相关部门和职员的推委扯皮,明确了职责,使管理层顺利完成对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可以把企业的预定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以非常清晰的报告形式实时反映出来,并协助管理人员分析差距情况和查找原因。信息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工作成果、自动记录考勤情况等等,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依据。<br/>  <br/>  简而言之,信息化可以帮助改善企业绩效体系,支持企业绩效评估的有效执行,使其更为量化,更为科学,更以实际数据为依据。<br/>  <br/>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br/>  <br/>  美国的JohnHenderson1994年在哈佛商学院提出了一套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的思考框架:<br/>  <br/>  Henderson教授提出了3条思路:<br/>  <br/>  路线I:2.组织与业务流程-&gt;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初级阶段,业务部门根据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直接提出信息化需求,信息部门按照需求实施。如:财务部提出零部件核价系统的需求,要求加快零部件核价流程,缩短核价周期,减少纸张传送的环节与时间等,信息技术部门进行开发并予以实施。<br/>  <br/>  路线II:1.经营战略-&gt;2.组织与业务流程-&gt;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中级阶段,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整体的经营战略,业务团体或部门会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指导,对目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变革(业务流程变革和改造),结合各业务部门的需求,有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可以自己开发或直接选择成熟的软件应用系统)。<br/>  <br/>  路线III:1.经营战略-&gt;3.信息技术战略-&gt;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公司会根据整体的经营战略,通盘考虑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制定整体的信息化战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时,企业的组织,尤其是信息化相关组织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良好保障。<br/>  <br/>  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于成熟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br/>  <br/>  图的上方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所经历的各个步骤的阶段性任务,图的下方是企业在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贯彻始终的需要开展的工作和应注意的问题。<br/>  <br/>  上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流程,当然企业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企业自身信息化的程度和企业接受变革的能力从上述信息化流程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步骤,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企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通常被“忽略”的问题:<br/>  <br/>  准备工作:结合信息化的建设,企业首先必须规范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企业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这是横在企业面前而企业必须先跨过去的“沟”,企业要准备好“桥”。<br/>  <br/>  人员培训工作: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密集的高科技领域,特别是相关知识的更新快,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工具层出不穷,因此在人才的培训上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梯队,此外企业还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br/>  <br/>  管理工作:用先进实用的管理理念和国外的最佳实践,结合企业实际,理顺企业现有的管理。<br/>  <br/>  三、如何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br/>  <br/>  有关部门曾对200多家中国大中型企业进行信息化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7条具有共性的经验,通过领会这些经验并找出适合企业用户自身特点的解决办法,将成为保障企业信息化成功的要素。这些经验分别是:制定信息化战略、机制和体制保障、请诊断咨询、慎选合作伙伴、基础数据整理与挖掘、项目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体系,其中制定信息化战略被列为首要的经验。美国Kearney咨询公司曾对40家最成功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1%的公司没有企业战略计划,而70%的公司既有企业战略计划、又有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其余的公司至少有其中之一。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几乎是同等重要的。美国K-mart公司在业绩不佳时,决定关闭其下属的几十家店铺,而列入裁员名单的第1个人就是公司的CIO。尽管他为公司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因为企业信息战略的失误导致了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他便不得不为此承担责任。因此,可以说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龙头,起到统筹全局和提纲挈领的作用。<br/>  <br/>  哪些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是有用的,哪些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既是企业高层决策者在战略上需要思索的问题,也是在制定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是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的计划、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识别一个辅助组织实现其组织计划及组织目标的计算机应用集成系统的规划过程。通常,信息化规划还包括支持这些集成应用的集群数据库的设计和规格以及系统的规格。信息化规划还应在认识评估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挖掘出具有一定潜能的应用系统,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企业的未来需求。<br/>  <br/>  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实现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br/>  <br/>  步骤一:企业战略分析<br/>  <br/>  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的。为了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各个关键部门要做的工作。分析企业发展战略要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分析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同时还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br/>  <br/>  步骤二:企业现状分析与评估<br/>  <br/>  企业现状分析与评估包括两方面:业务与管理现状和信息化现状。业务与管理活动分析是对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的特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业务活动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现状与企业远景之间的差距,确定关键问题,探讨改进方法。信息化现状分析是诊断企业信息化的当前状况,包括基础网络、数据库、硬件、应用系统、信息技术人才状况等,分析信息系统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给出信息化能力评估。<br/>  <br/>  步骤三:企业发展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br/>  <br/>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发挥效益。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业务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管理改进的重点领域,相对应地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要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发现流程中不合理、效率低、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符的流程及环节,以便在信息系统建设时根据流程改进设计相应的系统功能与流程。<br/>  <br/>  步骤四:信息化总体规划<br/>  <br/>  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和对信息化的需求,从系统功能、信息技术架构和系统体系三方面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划。总体规划着眼于全局,从系统的角度,明确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信息联系,规划系统总体功能框架,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网络拓扑设计、确定网络体系结构、选择通信媒体、选择操作系统)及安全体系。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和信息化建设要求,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如自主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商品软件客户化等),并制定相应的信息部门建设规划。<br/>  <br/>  四、信息化需要组织与管理变革<br/>  <br/>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组织和管理变革的支撑(如图4所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企业自身的决心和迎接变革的意愿对于信息化至关重要,从最高决策和管理上,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明确纳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必须做好改变原有的习惯的思想准备。在企业的管理更新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根源在于人们的习惯、原有潜意识和体制,即惯性在起着顺延的作用。信息化是管理手段,对原来传统的方法,要重新进行设计和改善,有些地方还要引入全新的管理流程。<br/>  <br/>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做依托,信息化的基础是不牢靠的。因为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必然带来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沟通媒介的变革,管理手段和管理幅度的变化,这些都可能给组织和员工带来冲击和影响。如果没有与信息化进程相配套的组织与管理变革,将极大地影响信息化的顺利实施,难以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预期。反之则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内部运营效率。</p><p align="right"><font face="楷体_GB2312">来源:中华管理在线</font></p>

kungking 发表于 2008-7-3 08:01:36

<p>可是在国企里面实现是多么的难啊!国企的高层管理者们只会重视那些与生产有联系并且直接带来效益的东西,信息化的在国企里面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艰难的啊!</p>

xuly518 发表于 2008-7-3 16:15:17

好好学习之。

shihuashi 发表于 2008-7-10 15:22:01

很有借鉴意义,目前公司正考虑搞信息化规划咨询,担心的就是规划很好,落实很难,国企里真正重视信息化的不多,没有强势的领导,没有强势的信息部门和急迫的信息需求,要将信息化提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实在是困难重重,想的很好,不一定做得好,经历过不由自主的项目后,我们又有多大的热情继续那些空中楼阁的想法呢。我是在泥淖里挣扎,总希望企业领导能重视信息化,同时也希望自身的努力能带给领导新的认识,逐步改观对企业信息化的看法,我也深信,社会的变革和我们一批信息工作者不厌其烦的推进,能为企业带来质的变化,那是也会深感欣慰的。

jianada 发表于 2008-7-13 18:11:32

<p>是挺难的,我门公司是我推进的,下属公司的数据传递很慢,整体规划不够理想!</p>

Linda8315 发表于 2011-5-12 09:08:58

看不见图,很可惜!不过内容讲的很全面,也比较深刻,值得学习!

loveyou366 发表于 2011-6-8 11:17:44

好好学习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信息化与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