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中留几个硬币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口袋中留几个硬币</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在杭州西湖边上,我跟陈欣散步。口袋中的硬币撞击声,给陈欣带来疑惑。为什么口袋要保存几个硬币?我说:看到乞讨的人可以给啊。陈欣感触颇深,谈及曾经在八十年代,自己还是一个士兵,看到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孩子在街边乞讨。说:没有了回家的路费。当时陈欣将刚发的津贴给了她。刚转身,那个妇人就在告知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说的是方言。但是陈欣还是听出一两句来,意思是:碰到一个傻大兵。陈欣当时的生气是可以想象的,至今还影响着他对乞讨者的观念。</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我谈及王老师的一个观点,是谈他爷爷反复说及。万一确实有一个人就需要那一块钱呢?当时给我触动很大,因为我的爷爷也曾是乞丐。一块钱对我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带着反而麻烦,但是万一给对了人,还是有益的。其次在《论语》中谈及:颜回是孔子钟爱的学生,可惜早死。死后颜回的父亲想问孔子讨马车去做棺柩,给孔子回绝了。为什么?量力而行,我们的能量是有限的。但是主动做一点力所能力的善事,对自我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与陶冶。陈欣认为可行,我们绕着西湖继续向前走。</SPAN></P> <p>现在的社会是考验人心良知的社会,在捐款中也有他们的身影,虽然不多但是也尽力了,紧急需要的时候索取(不违法)我们也支持。</p><p></p><p> <font face="宋体">万一确实有一个人就需要那一块钱呢?</fon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