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包容的智慧:净化心灵值得一看
<p> 【编辑推荐】<br/> <br/> 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br/> <br/> 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人间讲和美,民事求包容。<br/> <br/> 【内容简介】《包容的智慧》一书的作者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与人间佛教的开创者星云大师。一位是传媒界领军人物,一个是佛界宗师,两位作者的经历和事业看似毫无交集,但当他们就社会现状、人生态度、企业管理等话题进行交流时,古老的东方哲学与现代的都市人生呈现出完美的交融。《包容的智慧》一书,是二人关于人生哲学与处世原则对话的智慧结晶。<br/> <br/> 【作者简介】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l2岁在南京栖霞山礼志开上人剃度出家。早年参学于栖霞律学院,焦山佛学院,后被授记为监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开创佛光山,并广设全球数百道场,建立十多座佛教学院,成立出版社,图书馆、电台,人间卫视,美术馆等,培育佛教人才,推动人间佛教。他提倡“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以出世的思想,做人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p><h2>【目录】</h2><div class="t_msgfont">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r/>一、有容<br/> 柏林墙是被音乐电视摧毁的吗?<br/> 醍醐灌顶“一句话”<br/> 规律藏在“爱和良知”的镜子里<br/>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br/>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br/> 虚空包容万有<br/> 身临其境,方知别有洞天<br/> 生活本身就是神通<br/>二、伏惑<br/>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br/>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br/>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br/> 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br/> 良知就是知耻、知愧、知恩<br/>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悲哀<br/> 财富会空,真空能生妙有<br/>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br/>三、若水<br/>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br/>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br/> 在人群中实现使命<br/> 中国的禅学世界的视野<br/> 一天保有十分钟的宁静<br/>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br/>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br/>四、度己<br/> 每天讲三句赞美的话<br/> 持久热情,才能耐得住寂寞<br/> 一切阻碍都是线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径<br/> 文化血型与世界华人<br/> 对工作存有敬重之心<br/> 信息多元遏制信息霸权<br/> 深入才有洞察,热爱才能感动<br/> 自省者自强,自律者自尊<br/>五、变通<br/> 退步原来是向前<br/> 忍是智慧,忍是担当<br/> 在冲突中学习<br/> 受保护的文化,荣耀与危险并存<br/> 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br/>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br/>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br/> 善待资源,兜里不能老是揣着弓和箭<br/>六、多元<br/> 让“平等”回归人心<br/>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br/> 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br/>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br/> 中国的媒体是喜鹊叫,外国的媒体是乌鸦嘴<br/> 意识形态是一道墙,佛教则是门窗<br/> 瞻礼佛指,让中国率先统一<br/> 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br/> </div>down9_0410.asp?ID=105770<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0 14:11:06编辑过] 学习一下 对此颇感兴趣.可为何没能下载成功?盼楼主回复. 对此颇感兴趣.可为何没能下载成功?盼楼主回复. 可以下载呀,楼上的。 hao <p>仔细拜读一下</p> 谢谢楼主的分享 <p>包容:</p><p>一个包,是支持;</p><p>一个容,是接受.</p><p></p> 题目很好,不断扩大心胸,扩大容量,也是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