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工资能否与CPI挂钩?
<p> </p><p>与CPI直接挂钩硬性推动工资上涨可能“听起来让人高兴”,实际上却会导致更严重的成本推动型通胀。这一观点引发了对于涨工资话题的更多关注。工资与CPI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工资能否与CPI挂钩?怎样应对物价上涨?</p><p>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准确界定挂钩的含义。总的来说,工资应该与物价变动相联系,但是,工资不应该与CPI直接挂钩。 </p><p> 工资调整与物价变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工资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人们努力劳动和提高效率,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发展、享受等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应该拥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如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生存、生活需要的满足,奢侈品或高消费品等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发展、享受需要的满足。所以,应该依据工资与物价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工资应有的功能,以保证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们的实际工资水平与实际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或相应增长。这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政府的责任。 </p><p> 但工资不宜与CPI直接硬性挂钩。这里直接硬性挂钩,是指物价涨多少,工资也至少相应涨多少。国际上也有一种让职工货币工资随物价指数浮动,并按价格指数自动调节的工资制度,称作“货币工资指数化”。工资指数化分为两个方面:全部指数化,即将所有人的收入与物价指数变动相联系;部分指数化,即部分收入与物价联动。但学者以及官员对工资指数化政策争论不一,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未采纳工资指数化的做法。有关理论研究和有关国家的实践基本表明,这种将工资与物价直接挂钩的做法并不成功。 </p><p> 就我国而言,工资不宜与CPI直接挂钩,完全跟着CPI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p><p> 首先,它不能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通胀是由包括成本在内的各种宏观经济因素推动的,名义货币工资的上涨并不能改变宏观基本面因素,也不能决定实际工资的水平高低。居民将货币工资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以应对生活消费资料价格上涨;而生产者则会将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过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进而推动生活消费资料价格的继续上涨。国外一些实践说明,工资与CPI直接挂钩,会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资虽然提高了,但物价涨得更快。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工资较低劳动者的生活会受到更大影响。 </p><p> 其次,它容易在分配领域中引发新的问题。例如,CPI上涨幅度为6%,如果将工资与物价直接挂钩,让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6%,那么,不同收入群体会因为工资基数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工资绝对额增长。由于不同地区、行业、群体间的工资收入不一样,不同人群受到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简单地按照物价上涨比率提升工资,会形成新的收入分配问题,形成新的不公平。 </p><p> 再次,它不利于工资功能的全面发挥,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劳动惰性。工资分配制度具有激励和保障功能。如果不将工资的提高建立在社会财富的增长、企业效益的增加、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贡献度的提高等基础上,只建立在物价上涨的基础上,只注重工资的保障功能,不注重工资的激励功能,会影响工资制度本身调节劳动者积极性作用的发挥。 </p><p> 综上所述,工资调整需要考虑物价因素,但两者不能直接挂钩。工资是个人对社会贡献度的货币化反映,提高工资水平应以GDP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等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需要明确的是,物价上涨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此外,工资问题远远不是单一的一个物价问题,它还涉及到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与格局等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工资与物价直接挂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应该从更加宏观的层面看待工资变动问题。 </p><p> 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伴随着物价上涨,社会各界对于工资变化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多。就物价上涨因素而言,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缓解问题: </p><p> 第一,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是指凡工薪劳动者在正常劳动时间内履行了劳动义务之后,用人单位(或个人)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劳动报酬。当前我国价格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价格,最主要的影响群体是低收入群体、低工薪群体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直接促进提高工资水平与最低工资标准接近人员的工资,针对性更强。 </p><p> 第二,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指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及其他有关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协调、合理、持续增长的制度化运行方式。其中,既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的合理增长,还包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职工工资实际购买力的提高。工资正常增长的依据主要是经济效益提高、社会平均工资变动等因素,同时考虑物价因素。只有形成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才能更好更合理地让广大劳动者共享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p><p> 第三,对于特困家庭,可以进行直接物价补贴、社保补贴等。特困家庭也是对物价变动较为敏感的群体,政府通过直接物价补贴或社保补贴等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p><p> 第四,控制物价上涨,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这是缓解物价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物价上涨的现状,国务院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8%左右的目标,并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等多种调控手段,为物价降温,从而应对CPI增长对宏观经济以及群众生活的影响。</p><p></p> <p> 工资首先是体现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出现工资不能体现劳动者价值我认为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们的薪资观念制度发展太慢,企业家缺少责任,国家缺少监管。</p><p> 第一: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现在一般企业的工资构成主要是底薪、技能工资、岗位工资、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工资构成比较单一,缺少浮动,奖金、分红等其他较少,虽然有许多公司有绩效考核制度,但在系统化,合理化方面还有欠缺,不能真正和其工作成果、企业经营效益挂钩。还有公司人力资源方面是否拥有相应的权利地位,人力资源人才的能力等。</p><p> 第二:由于现在相对来说国家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企业属于强势群体,所以在招聘时把人力成本降到最低,还有随意加班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只重视自己的资本和利益,只是把员工看作是一种可以赚钱的灵活工具而已,工资的合理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句空谈。</p><p> 第三:国家的法律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贯彻、相对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中国遵守法律较多的是外资和合资企业。 </p><p> 综上所述工资与CPI挂钩只是一种片面化观点,我们应该拿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看问题,不然我们国家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又该说我们企业员工年薪平均8万还太低,要求调整工资;像我们这些在私企工作的人每月拿着2000块左右的工资我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但国内的贫富悬殊在进一步扩大,所以职工的工资问题应该是一个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全社会人进行思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