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民党战犯讲史(一)
“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杀了他们,你得一个杀俘虏的名声……”<BR> 因为毛泽东的原因,近千名国民党战犯的性命得以保全。1975年3月,第七批即最后一批在押战犯获特赦,中国从此再无战犯。<BR> 战犯,因战争而生。当敌对双方输赢已定时,他们是首先失去自由的群体。同时,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他们又是一群注定要被历史记录的人。<BR> 昔日“英雄”,一朝沦为阶下囚,过的是单调乏味的改造生活,但由于人性的丰富,由于个体情况的千差万别,他们身后其实隐藏着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BR> 我们以战犯、军统特务沈醉在《“狱”中趣闻》中的讲述为线索,听一听他们怎样讲自己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讲社会的故事。<BR> 他满不在乎地对逮捕他的人说,我已拜某大和尚做了皈依弟子,早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来抓我作甚?<BR> <SPAN style="FONT-SIZE: 10pt"><STRONG>如何沦为阶下囚<BR></STRONG></SPAN> 一群国民党高级将领,平日里威风八面,忽然有朝一日,从“英雄”一变而为阶下囚,这瞬间的转变,其实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在里面。<BR>张淦:坐困围城仍问卜<BR> 桂系军阀张淦,是统率广西三个军的兵团司令。他一生都迷信阴阳风水,遇事必先求神问卦。在战犯管理所,他的问卜方法,是用阴干的小冬笋,剖成两半,问卜时,先把要问的事默念一遍,再恭恭敬敬地把两片卦合起来,向空一丢,看落下后的正反面,如果一反一正,便是很吉利的“巽卦”,如果两个都仰面向上,则为“阳卦”,两面均朝下,则为“阴卦”。为什么统率数万人马的将军,一切皆听命于两片竹笋?他的切身体会是,他能从下级军官升到兵团司令,全凭这个东西的指示。他说自己每一次能打胜仗,都是先卜了三个“巽卦”才下定决心的,而且每次都能取胜。<BR> 沦为阶下囚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被俘前不先问卦,免当俘虏?他把头一摇,长叹一声:“这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文王善卜,尚被囚百日,又何况我辈哉!”其实,后来他的一个军长爆料说,他在和解放军作战时,也必先问卦才下命令,一进一退,都依靠卜卦来决定。结果一次次打败仗,他还不肯听信参谋长的劝告,最后连司令部也被包围。许多人劝他赶快逃走,他还不慌不忙在卜卦,卜完后便笑容满面告诉劝他逃走的人,说什么那个司令部的方位和卦上都指示他,可以逢凶化吉,马上会有援军将包围的解放军击溃,用不着跑!他决不干那种丢人的事等等。话犹未了,解放军已冲入司令部,他连那一副宝贝卦都没有来得及带上便束手就擒。<B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0pt">王耀武:用进口手纸终暴露</SPAN></STRONG><BR> 王耀武,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他是黄埔三期毕业生。一人身兼一省的军事、政治要职,在黄埔三期学生中,他是惟一的一个。王耀武原是上海泰康饼干公司学徒,由于手笨嘴笨,不讨人喜欢,经常受人欺负,他便愤而去广东投考黄埔军校。<BR> 这样一个人,毕业后,竟升迁得很快。因为他有一套拉拢人的巧妙方法。<BR> 王耀武送礼与一般人不同,他能当着许多人,甚至蒋介石的面,送人家东西而不被发觉。当时派克金笔或瑞士高级手表,是人人求之而不可得的贵重物品。他每次去参加高级会议或晋见大官,总是要带上一些。他要送东西给对方时,往往当着许多人的面,向这人借自来水笔与手表,说是自己忘记带,等到散会或临走时,便把自己带去的还给别人。为了怕对方发觉不是自己的而拒收时,他会把上面贴的一张很小的“王耀武敬赠”的字条让对方看一下,彼此也就心照不宣了。<BR> 已经变得如此精明的一个人,在自己人身自由的问题上,却一着失算。1947年莱芜战役中,王耀武指挥的六万多人被歼。不久,解放军将济南层层包围。大军压境,他竟能带着副官,化装成小商贩逃出来。当他一路无阻,逃到离济南相当远的一个小镇时,因为要解大手,副官便从身上掏出经常带在身边、他用惯了的外国进口的手纸。当地老百姓解手,一般是用一根小树枝,甚至用一块瓦片或土块,很少用手纸,也从没有看到过有人会用那样雪白柔软的纸去擦屁股。当然,这种事很快就引起解放军注意,一加盘查,破绽就露出来了,于是作为高级战俘他被送入监狱。<B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0pt">某军长:因冲动而陷囹圄</SPAN></STRONG><BR> 沈醉在香港《百姓》半月刊上连载《“狱”中趣闻》时,曾收到很多信件,劝他笔下留情,不要让一些战犯的亲属过分难堪。因此,某军长的名字就在沈醉的“留情”下被省略掉了,但故事照讲不误。<BR> 被称为安徽“老母支”(支即鸡)的这位军长,是响应张治中的号召,主动投诚的。投诚后,他要求回老家。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用多年来弄到的钱,回去好好享受一下,过一个舒舒服服的晚年。<BR> 大大出他意外,运动一个接一个,使他越来越恼火。他回到老家,不但良田好地要分给农民,连山林也不能属于自己所有,过去雇工开设的粉房等,也雇不到人了。他这一气非同小可,便和当地政府大吵大闹。他认为他既是起义的,就不能分掉他的田地。虽然地方政府一再向他解释,“土改”是全国一致的,连张治中的田地也一样要分给农民,不让他退还过去所收农民的大量押租金,已算是照顾他了。他不同意,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最终还是把多年积累别人的血汗钱换来的田地,都让了出来。<BR> 他为此日夜不安,而且越想越不是滋味,便决定想办法报复,让分到他田地、山林的人也不能好好过下去。<BR> 据他说,他采用的办法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到原属于他的山林去走动,突然大叫狂奔向山下跑,许多人问他为什么惊慌?他说看见一个全身长着红色毛发的怪人追他,幸亏他发现得早,跑得快,才没有被追上。<BR> 他在家乡说话,一向有人相信。经他这么一闹,许多人便不敢再上山打柴挖猪草。一计得逞后,他又造谣,说他家那口大水塘,夜晚有水鬼爬上岸来拖人去下水,这样一来,许多人再也不敢起早贪黑去田里工作。<BR> 共产党的干部是不信神鬼的,很快便证实了山上既没有毛人,塘里也没有水鬼,并且查出这些谣言是他放出来的,便找他去谈话,想劝他不要再这样做。他一听就火,新恨旧仇一齐涌上心头,便向劝他的干部拍桌子大骂。干部指出他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还批评了他几句。他更不服,差点要动手打人,这样便被捉了起来,也成了高级战俘。<BR>曾扩情:皈依佛门躲灾 <BR> 曾扩(音kuang)情是黄埔一期老大哥,在北伐前攻打惠州时当过连长,但因一上火线就“带花”,伤好后,对冲锋陷阵再没有勇气,而改任政治工作。这个人一生曲曲折折,奇奇怪怪,闹过不少笑话。<BR> 解放前夕,他在四川搞过一个“中央军校毕业同学非常委员会”,这是以黄埔同学为核心的坚决反共组织。到了眼看快解放时,他虽无一兵一将,还大叫要和共产党拼到底,决不去台湾!他不去台湾,其实是怕到台湾见蒋介石,因为蒋介石见他一回骂一回,他实在有点忍受不了。(蒋介石为什么会骂他,我们在后文中会交代。)许多关心他的人都劝他早点走,因为他名声太大,又长期搞反共工作,一旦被俘,决无生路。他却胸有成竹地表示:“到时一定有办法”。<BR> 曾扩情既不去台湾,又没作打游击的准备,被怀疑可能是打算投降共产党。为此,四川军统的负责人,曾于1949年秋向上级请示,要不要逮捕他。当时大家都猜不出他有什么高招。直到解放军进成都,派人去抓他时,他的“高招”才亮出来。他满不在乎地对逮捕他的人说,我已拜某大和尚做了皈依弟子,早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来抓我作甚?<BR> 这几句话引得去的人都大笑,并且很坦白地告诉他,不用说像他这样反共反了二、三十年的人皈依佛门后要抓,就是削发多年、正在庙里闭关面壁的“军统”分子宋灰鹤(又名周大烈,抗战胜利后,便拜广东南华寺虚云大和尚为师,是真心诚意出家为僧)一样要清查出来。这时,他才傻了眼,后悔没有早点逃走。这件事,当时人们引为笑谈。<BR> <SPAN style="FONT-SIZE: 10pt"><STRONG>周振强:主动投降竟成战俘</STRONG></SPAN> <BR> 周振强一谈到他是怎样被俘的,总是那么一肚子怨气。了解了情况后,连我们都不由得要替他叫一声:“太冤枉了”!<BR> 事情的经过虽然很简单,但也很滑稽可笑。解放时,他任浙西师管区司令兼金华城防司令。这两个司令都是光杆杆,自己没有部队,是专门负责替别人征兵的,兵征到后便交出去了,自己只有少数押送新兵的小部队。<BR> 不过周振强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并在蒋介石身边当过副官、警卫大队长,直到蒋的重要卫队、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这种亲信关系,非一般人可比。特别为人所知的是,蒋介石曾经亲手打过他两记重重的耳光。在当时,能得到校长亲自赏两个耳光,不但不是什么耻辱,在有些“领袖第一”、“校长至上”人的心目中,简直和当年皇帝老子赏穿黄马褂一样光荣!<BR> 由于周振强有过这么一连串的“光荣”历史,解放前一般人对他都客气三分。到了快解放时,由于解放军对浙西的大包围,驻守在金华一带的野战部队陆续抽到前线去了,金华也没有发生激烈的争夺战,所以周司令并没有亲临前线,直接躲在家中静待解放。<BR> 据周振强自己常常既谦虚又后悔地说:我这一生中,虽然有打仗的经验和杀人的经验以及保卫领袖与抓壮丁等等经验,却没有投降的经验。所以金华解放前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走是决心不走,因他过去贪污的钱不多,大小老婆和一群孩子都没条件送往外国或台湾、香港,全在浙江。最后是解放军先头部队没有遭到猛烈抵抗而进入金华后,他便一个人穿上便衣想找解放军的指挥部去投降。这么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他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便只身前往找寻解放军指挥官,未免有点太儿戏。<BR> 当他忐忑不安走出家门,准备去找投降的地方时,正好遇上他的司令部几个士兵与保甲长。他们二话不说,一把将他揪住拖着就走。周急了,连问他们要干什么?回答很简单:抓你去立大功!周再三解释,他是准备去找解放军指挥官投降的。那些人哪里会相信,说他穿上便衣明明是想逃跑,还想欺骗人是去投降。不论周怎么说,士兵就是不信,一下就绳捆索绑把他送给了解放军!<BR> 周振强提到这件事,多年来一直气愤异常:几次他试图向有关领导说明他是去投诚而不是逃跑,希望得到投诚人员待遇,而不是被俘战犯。经过调查,他的确是被部下士兵在路上抓到的,这些人都得到了重赏。当然,众口难辩,那么多人说他们抓到了准备逃跑的司令官,而且已立功领过了奖,周又提不出任何投诚的证明文件和证明人,这样的案子就成了无头官司,最后只能不了了之。<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