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原创]细微之处话服务
晔子原创系列之一细微之处话服务
我出生在一个北方城市,二十多年里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包括在这里购物时的感觉。很小时看到一个阿姨因为拿起卖主的东西看而被喝一声:“买不买?”从此记得,不买时不要随便拿起看,买也要想好再拿。偶尔在哪里吃饭时享受了一次上帝的待遇,就有点晕晕地找不到自己。
去年的春天,我在上海生活了半个多月,真正过足了当上帝的瘾。不是在消费很高的高档宾馆酒店里,而是在街头,在菜市。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在一个小报亭。我喜欢看《读者》,期期都买,到了外地也不想漏掉。路过一个小报亭时,就顺便去问了一下。老板是位中年妇女,说新一期还没到。我买了份报纸,正想走,她说:“到了我给你留一份,记得来拿啊!”
开始当成一句客气话,直到有天又从那里路过,想起买份报纸,就走了过去。她看到我象看到老熟人一样,笑着说:“你的读者来了!”忽然之间感觉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有了个熟人!于是我决定,再买任何报纸杂志,都来她这里。因为我们是熟人了。她也一如既往地给我留每种我习惯看的报纸和杂志,直到我离开。
再就是去菜市场买菜。第一次是当地的一位朋友带我去的。从每个摊位前走过,很多人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虽然并不一定有交易,他们也并不提所卖的菜,但这种菜市场里的感觉却很亲切,很温暖。
第二次是自己去了。我想买些鸡蛋。他们告诉我,不要买多了,吃新鲜的。走到一个摊位前,摊主大哥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问我准备买些什么。交易很愉快地完成了,他熟练地把鸡蛋装好,然后又在外面套了层袋子。在我生活的城市,不自己要,那个额外的袋子是没人给的,而这里却想的如此周到。过了几天,我又去买鸡蛋。刚走近他的摊位,他的笑脸已传递了友好和热情。接下来是让我吃惊了。他说:“小妹,买鸡蛋啊?还要这一种吗?”上海的鸡蛋分好几个档次,不一样的档次价格也不同。我点了点头。他又问:“还要三斤左右吗?”我想我那时一定是愣了一下。因为他说的斤数,正是我上次要的量。我以为是偶然,回去后乐滋滋地向上海的朋友说起,他们告诉我,在这里,他们的生意就是这样做的。
从上海回来后,又进入自己熟悉的购物环境,于是常常想起上海的服务和上海人的生意经。一把青菜,几个鸡蛋,一份杂志,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们却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地为客户服务着,细到去记下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和习惯,给客户超越其期待的满足,也因此赢得他们忠实的客户。现在企业经常提到要加强客户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精耕细作,但真正从细微之处去考虑客户需求、记得客户习惯、满足客户需求、把客户当朋友的又有几家?
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及其需要是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今,“使顾客满意”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哲学,以客户为中心的新的经营方式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同。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适应客户的需求,给客户自己选择产品的权利,让客户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竞争的关键需要。还有,请记住,唯有超越顾客的期待,方能达到全方位的“顾客满意服务”,进而成就您自己的事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11 3:03:47编辑过] 呵呵!
我是南方人,也到北方去旅游过,初到北方感觉不错,人也挺热情。
上街购物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北方人和南方人习惯不大一样。
北方人一不喜欢讨价还价,二不喜欢你对他的东西挑三拣四的。而且你一旦和一个摊主还了半天价又没有买他的东西,天哪,在北方人的眼里那可是杀头的罪过,恨死你哦。
可是南方人就是比较喜欢还价,真的不习惯。现在老外也喜欢讨价还价,不知道北方人该怎么办? 我是去年去的北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