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经济学家把脉2008年中国经济和股市走向
<p> 股市在震荡中整固</p><p> □燕京大学校长 华生</p><p> 2008年的股市需要在震荡中整固。目前我国股市的市盈率在“金砖四国”里是最高的,市净率大体上也是别人的2-3倍,股息率之低更是极不正常的。其次,以“两防”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样的外部环境对2008年的证券市场肯定会产生影响,股指再上新台阶有一定的压力。一方面,“两防”的主要目的是给经济降温,这会对证券市场的预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对金融板块产生抑制作用。最后,从市场本身来看,2008年也面临着很多变局: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震荡、石油价格到达顶峰后的下一步走向;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因此,这种整固消化的过程也不排除会伴随一个比较大的震荡。</p><p>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说,如果要想避免大起大落,2008年上半年的股市恐怕主要还是要防止“大起”,以避免2008年下半年奥运会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大落”。</p><p> 成本推动型通胀是主要挑战</p><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p><p> 中国经济已处高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回落。从中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可支持9%左右的增长率。</p><p> 当前棘手的问题是通胀压力。这次涨价是在农产品总体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出现的,表明问题主要不是出在供求,而是出在成本。农产品涨价更多地反映了成本上升的压力,反映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比价关系的调整。成本上升压力并不只是表现在农业领域。一个时期以来,大多数要素成本上升呈普遍之势。</p><p> 成本推动型通胀只是一个表象,它凸显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所面对的困境。以控制需求为重点的货币政策在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胀上作用有限。政策选择的重点,首先是将这种通胀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次,但也是更重要的,在控制通胀所赢得的时间里,切实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p><p> 经济增长动因没有根本改变</p><p>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李连仲</p><p> 2008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根本改变。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没有根本改变。</p><p> 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日趋均衡,加之资源瓶颈制约的改善和充裕资本的有力支撑,使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仍然较强。但与2007年相比,由于受多种政策因素的影响,虽然2008年度经济态势将呈现出高速增长,但涨幅与2007年比较,有望呈现回落的态势。CPI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但形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相对高位运行。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会继续增大。对外贸易顺差增速有所减慢。随着国内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贷款利率上调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小幅度升值,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制约条件增加,这将抑制出口的快速增长。</p><p> 2008充满不确定性</p><p>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政所所长 余永定</p><p> 世界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概会下降到略低于5%的水平上。美国增长速度可能会降到2%以下。</p><p> 2008年次贷危机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国际油价迅速大幅上升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而国际粮食价格和重要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更是使全球通胀形势雪上加霜。</p><p>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下降。同时,全球通胀的恶化必将给我国抑制通胀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通胀在好转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中国必须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继续对冲和提高利息率的同时,可能不得不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为避免使中国贸易顺差下降过大,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必须避免出现超调。良好的财政状况能成功地维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p><p> 资本市场成长态势不变</p><p>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p><p> 虽然市场格局难以重演2007年大幅度上涨的态势,但是成长的趋势一定会在2008年得以延续: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仍然有利于市场的成长,而且这种增长将在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也支持市场维持成长态势;人民币小步升值的趋势得以延续,外汇储备会继续增加,市场流动性仍然处在相当充裕的状态,这对资产价格的上涨会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股指期货会在2008年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变量,市场的风险结构会有重要变化;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成长影响有限,因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所要收缩的流动性与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所共有的交集很小。</p><p> 因此,2008年市场的成长态势与2007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涨幅会有所趋缓,波动幅度会比较大,2008年股价指数创新高存在很大的可能性。</p><p> 资源税改革或迈新步</p><p>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 贾康</p><p> 展望新一年的财政税收政策,可以作如下预期:财政赤字规模有望进一步缩小。为配合防止过热、抑制总需求的宏观调控,2008年的预算安排中很可能在前几年逐年降低赤字数额之后,继续缩小年度赤字规模;财政的增收财力将整合其他可用财力,着力于加强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p><p> 税收方面,将积极配合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自主创新。可以预期,2008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其公平竞争框架下的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将在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行工艺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正面效应;增值税的转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区域的推行,在新一年中也将进一步显现其促进企业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强化内生投资激励的政策效应;资源税的改革很可能在2008年迈出新步伐,以大力促进资源合理开发、集约利用。</p><p> 完善物价调控和财政政策</p><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 卢中原</p><p> 2008年宏观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对总需求的调控和稳定价格的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需要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防止市场需求过度收缩,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引起国内经济大起大落。</p><p> 2008年宏观调控工作宜把握好以下几方面:</p><p> 一是完善物价调控政策,处理好稳定物价和改革资源价格的关系;二是围绕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三是完善稳健财政政策;四是结合需求调控,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积极稳定楼市和股市需求,防止房价和股价轮番上涨,抑制资产价格泡沫。</p><p> “滞胀”格局可能显现</p><p>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王建</p><p> 目前中国的总供求格局不是需求过大,而是供给过大。由于2008年会进入产能集中释放阶段,供给增长会愈加明显,而在供给过剩的总背景下,投资活动也会明显减弱,连续5年来以投资需求带动的需求增长率就有可能显著下滑,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率会明显低于2007年。然而,由食品带动的消费物价上涨势头仍很难止歇,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到土地产出率严重限制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而人口和人均食品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这已经反映为在连续4年大丰收后,粮食总产量仍低于8年前的水平,所以粮价并没有回落而是带动食品价格继续上行。此外,还有国际粮食、燃料上涨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将开始首次显露出“滞胀”的格局。</p><p> 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需求增长还有极大的前景。所以,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是“短期过剩、长期不足”,或“短期小跌、长期大涨”,这个判断不仅可以用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也同样可以用于对中国股市、期货和地产走势的判断。</p><p> 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p><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p><p> 2008年我们可能会面临更为剧烈的政策冲突,2007年底相关部门严格限制银行放贷的举动就是一个苗头。随着中美利差的反转,通过加息来抑制国内通胀压力同时保持人民币在目前水平稳定的难度加大,利率提高可能引起更多境外资本流入,经过银行体系放大的流动性过剩可能继续显著;国内信贷空间因外汇资产大量流入而受到挤压,由于需求主要由出口主导而并非投资,针对金融体系的信贷紧缩在减少一部分当期需求的同时也抑制了下期的供给;同时,国内信贷的紧缩也为外资的流入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机会。</p><p> 目前需要综合考察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同时推动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在可控程度内升值。根据有关机构最近发布的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10%,进口石油、大豆以及猪肉等价格都会迅速下降10%左右。</p><p> 要防范全面的通胀,防范经济过热,就必须要摆脱当前对于成本日益加大的货币对冲的依赖,转向更为坚决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和更为积极的推动内需增长的政策措施。</p><p> 贸易顺差增速将放缓</p><p>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p><p> 从2008年进出口贸易形势看,国内政策调整及成本变化、内需及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调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是对我国2008年进出口贸易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2008年贸易顺差的增速将明显放缓。</p><p> 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环境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有几个结构性问题影响着对外贸易增长对政策调整的反应速度:贸易变量对汇率、利率、税率、货币、价格等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缩减贸易顺差的实际效果;在目前加工贸易顺差大于总顺差、贸易项下的资本流动无法实施有效监控的情况下,我国的贸易和国际收支顺差出现很反常的走势。如果仅仅根据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态势而不断加大政策调整的力度,既会增大实体贸易部门调整的代价,把握不当,还可能造成调整的“硬着陆”。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益各方反向行为的动态博弈。如一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缩减顺差,另一方面各地仍在继续高指标、高成本的招商引资。</p><p> 实施货币政策需打破惯性思维</p><p>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王国刚</p><p> 从物价走势来看,CPI上升走势也许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变的。如果央行继续盯住CPI指数,以力保存款利率为正的思路权衡存贷款利率调整,只恐不仅不能有效引致物价上行走势,反而引致一系列负面效应发生。实际上,不论是由部分商品供不应求引致的物价上涨,还是由国际市场因素引致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无能为力的。</p><p> 从信贷增长来看,在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且超额准备金巨大的条件下,央行继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的。但这一措施,与其说是紧缩货币,不如说是对冲外汇储备。因此,对信贷增长的调控力度相当有限。另一方面,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同时扩大了贷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利差,激励了存贷款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p><p> 2008年的货币政策实施,也许需要进一步理清具体思路和明确货币政策定位,面对复杂的经济运行现象,突破已有“教条”的思维,选择与中国实际状况相结合的复合措施,以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推进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p><p> 快牛变慢牛沪指见八千</p><p>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p><p> 2008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明确“从紧”,但股市的基本走势不会发生逆转,除非现行新股发行体制发生重大改变。</p><p> 货币政策从紧,但2008年的财政政策会宽松。通胀居高不下,利率却难再高。有人呼吁提高利率,要使储蓄利率由负转正。这是非常危险的。当年日本股市盛极而衰的导火线就是利率从2%调高到6.5%,美国股市崩盘也是由于连续十几次调高利率。</p><p> 升值预期依旧,资产泡沫难消。货币政策从紧,但利率却不能太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只能更多考虑汇率政策的调整——加速人民币升值。此外,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与股市繁荣的投资收益相得益彰,所以股市至少在一年之内不会发生逆转。</p><p> 资产注入成真,央企引领股市。159家中央直属企业将在两年内整合为80-100家,这个目标已经明确下一阶段股市的领先板块。</p><p> 2008年的股市将依然保持上升势头,只是快牛变慢牛,沪指波动的主导区间预计将在5000-8000点。从人口周期的拐点和消费模式的动态看,中国股市的趋势性转变可能发生在2009-2010年。<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