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需求理论Theory of Needs]
<p>人的动机由三种占支配性的需求构成: 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归属需求。 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的需求理论解析。 (1961) </p><p>什么是需求理论? 释义 </p><p>需求理论(Theory of Needs)的广为流传和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的研究贡献有着密切关系, 在亨利·默里(Henry Murray,1938)早期的研究基础上,麦克利兰于1961年提出人的动机来源于三种支配性的需求: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权力需求(Need for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Pow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以及归属需求(Need fo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Affiliatio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
</p><ul><li><p dir="ltr"><b>成就需求(<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Ach</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b>就是人们对于从事困难的、挑战性的和高水准的工作的欲望。 高成就需求的人具有以下特征:</p><ul><li dir="ltr"><p dir="ltr">他们追求成功,需要经常性的积极评价反馈。 </p></li><li dir="ltr"><p dir="ltr">他们希望能够不断舒展自己,并同时避免低风险与高风险的处境。 他们避免从事低风险任务,是因为轻而易举的成功对他们来说没有真实感。 与此同时,他们视高风险项目的结果为机会,而不会是他们所付出努力的必然回报。 比较: Attribution Theory[归因理论]</p></li><li dir="ltr"><p dir="ltr">他们喜欢单兵作战,或者与其他高手共舞。</p></li><li dir="ltr"><p dir="ltr">麦克利兰相信,高成就动机的人是最佳的领导者,尽管他可能对员工要求过严,因为他会把员工也一概当作高绩效标准驱动的人。</p></li></ul></li><li><p dir="ltr"><b>归属需求(<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Affil</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b>是一种寻求与他人建立亲近的、友善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高归属需求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p><ul><li dir="ltr"><p dir="ltr">他们渴望被他人接受和喜爱,相当重视人际关系。 </p></li><li dir="ltr"><p dir="ltr">在工作中,他们循规蹈矩合乎规范。 </p></li><li dir="ltr"><p dir="ltr">他们致力于构建并保持一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p></li><li dir="ltr"><p dir="ltr">较之竞争,他们更喜欢合作。</p></li><li dir="ltr"><p dir="ltr">很显然,他们非常适合客户服务、客户关系这一类的工作岗位。</p></li><li dir="ltr"><p dir="ltr">麦克利兰相信,较强的归属需求会破坏和削弱管理者的决策能力。</p></li></ul></li><li><p dir="ltr"><b>权力需求(<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Pow</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b>则突出地体现在那些渴望权力、渴望做统治者的人身上。 </p><ul><li dir="ltr"><p dir="ltr">这些权力又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 即个人权力(<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Personal Pow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与制度权力(</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Institutional Pow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span>
</p><ul><li dir="ltr"><p dir="ltr">高度渴望个人权力的人倾向于去引导和影响他人。</p></li><li dir="ltr"><p dir="ltr">高度渴望制度权力的人乐于汇集他人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 </p></li></ul></li><li dir="ltr"><p dir="ltr">高权力需求的人喜欢竞争以及受地位取向影响的职位。</p></li><li dir="ltr"><p dir="ltr">当这些人走上领导岗位时,他们可能缺少必要的弹性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技能。</p></li><li dir="ltr"><p dir="ltr">一般而言,具有高制度权力需求的人要比具有高个人权力需求的人更为高效。</p></li></ul></li></ul><p dir="ltr">通常,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同时具有这三种需求。 这三种需求在我们人生长河中经历着千锤百炼,并受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所影响。 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获得、调整和改变我们的需求。 不过,这三者必有一为主导,并且受到人格影响。 不同于马斯洛(Maslow),麦克利兰没有指明三需求之间的任何转变层次。 <br/>需求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一个人能否从事的职位是由他的需求所决定的。 高成就需求与高权力需求的人适宜担任中层和高管的位置。</p><p dir="ltr">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往往也被称之为<b>学习需求理论(Learned Needs Theory</b>)、<b>获得需求理论(Acquired Needs Theory)、</b> 或<b>三需求理论(Three Needs Theory</b>)。 </p><h3>需求理论的起源。 历史</h3><p>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建立在亨利·默里的人格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基础之上。 在默里的理论中,他对人的需求和动机流程做了全面性的描述。 </p><h3>麦克利兰需求测评。 测试</h3><p>主题统觉测验(<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hematic</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pperception</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es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TA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ËÎÌå;">)能够根据受试者的支配性需求,帮助他识别出最为适宜的工作。</span> 根据这一测试,受试者被展示一系列主题模糊、含义不明的图片,然后被要求据每一幅画面内容自由地讲述和阐发他所看到的画面。 这一测试的假定是,当受试者在讲述故事时,他已经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故事中去了。 根据最终判分,即可推断出受试者所适宜的具体职位。 </p><p class="S">参考书: David McClelland - The Achieving Society -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