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scn 发表于 2007-11-6 11:13:52

TOC新书:可行愿景

<p>看完前四本TOC小说的人,建议看看本书,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对TOC理论和实践更全面的认识。</p><p></p><p>《可行愿景》内容介绍:</p><p>由“工业大师”、TOC制约法创造者<span class="t1" name="skey">高德拉特</span>博士倡导的“可行愿景”,已经被证实是有效的<span class="t1" name="skey">战略规划</span>,其能够在四年之内,让企业的纯利润等于今天的营业额!<br/>  本书阐述“可行愿景”的概念,向读者提供经过验证确实有效的准则,以及帮助企业获得指数级增长的构架。统观实际案例中进行的有效测试及可印证的成果,证明即使是大企业也能实现高速增长。<br/>  通过对25年来的TOC研究成果简单有力的概括,并总结在真实应用案例中行之有效的准则,读者可在战略规划、生产运营、供应链、业务与营销、<span class="t1" name="skey">项目管理</span>、科技应用、金融投资等方面,学到完整的TOC制约法实践之道。<br/>  全球有数百万读者看过<span class="t1" name="skey">《目标》</span>或其他有关TOC制约法的好书,不论您是否为其中一员,都将从《可行愿景》中获益颇多。任何一个想让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人,都不该错过本书。</p><p><a href="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51673">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51673</a></p><p>&nbsp;</p><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groupindex.asp?groupid=14"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00"><b>TOC约束理论</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1:18:48编辑过]

随便翻翻 发表于 2007-11-7 11:28:10

<p>有谁看过此书吗?怎么样?</p>

随便翻翻 发表于 2007-11-7 11:31:59

上图有此书,准备借来看看。

纵横驰骋 发表于 2007-11-8 16:29:53

<p>一定整来看看  </p>

wumin945 发表于 2007-11-9 17:36:50

<p>大家好!</p><p>我是TOC系列图书(<目标><绝不是靠运气><关键链><仍然不足够><可行愿景>)的引进出版机构及在大陆推行TOC制约法的机构.</p><p>2007年11月17、18两天将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TOC生产管理培训课程,届时将系统介绍TOC制约法及在企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播放根据〈目标〉拍摄的同名电影和在各个行业中运用的实际案例!</p><p>如有兴趣参加请联系:</p><p>联系人:吴敏</p><p>电话:010-88136312-8003&nbsp;&nbsp; 13146170065</p><p>邮箱:<a href="mailto:wumin945@126.com">wumin945@126.com</a></p>

长云 发表于 2007-11-13 17:49:2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随便翻翻</i>在2007-11-7 11:28:10的发言:</b><br/><p>有谁看过此书吗?怎么样?</p></div><p>前段时间倒是看过此书,出做了一些笔记,因为太多,只转一部分过来。</p><p>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探讨一下,下阵子一定把讨论补上,呵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8:02:12编辑过]

长云 发表于 2007-11-13 17:50:02

<div class="meta with-taxonomy"><div class="submitted"></div></div><div class="cont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p><div class="bb-quote"><blockquote class="bb-quote-body"><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提要:</span>常识与直觉往往相反。 </p></blockquote></div><ul><li><p>综述</p><ul><li>很多执行主管相信要解决复杂的情形,必须将一个系统分割成可控制的许多小部分——推动每一个部门以期获得整体的进步</li><li>TOC的假设条件:“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有其固有的简单性。这固有的简单性决定系统的有效产出。”</li><li>在改善任何系统的有效产出时,支配的因素非常少,而正是这些少数因素驱动着系统的简单性。</li><li>目前情况下,TOC的分销解决方案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一致,比完全整合计算机系统要简单得多,见效快,成本低。</li></ul></li><li><p>引出核心的问题:</p><ul><li>必须将整个管理团队的所有努力都集中在哪些因素上,才能获得最佳的改善效果?才能增加“有效产出”?</li></ul></li><li><p>本章的两个案例:</p></li><li><p>案例1</p><ul><li>背景: <ul><li>一家制造并销售电缆的西班牙公司,主要客户是铁路或电力公司。大多数生意是以重大项目投标方式取得的。</li><li>曾经做出的改善:</li><li>降低成本</li><li>更短的产品生产周期</li><li>寻找更多的客户</li><li>努力开发新产品</li><li>目前情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li></ul></li><li>重点: <ul><li>像这种按项目供应的电缆线产品,在不以降价为手段的前提条件下,怎样为客户带来附加价值。</li></ul></li><li>对比因素: <ul><li>价格:</li><li>对采购中介而言,可能是一个重大因素。</li><li>从项目经理的角度考虑,它没有多大帮助,除非是极大的价格差异。</li><li>交货周期:</li><li>项目经理通常抱怨原料所需的交期太长,特别是那些在最后阶段经常改变规格的产品。</li></ul></li><li>最终方案 <ul><li>前提:后勤支持必须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完美无瑕</li><li>允许项目经理在交货期限前较短的时间才最后确定电缆规格,而且没有处罚。</li><li>承诺更短的交货周期</li><li>提议并写下书面的保证:为延迟交货支付赔偿金</li></ul></li></ul></li><li><p>案例2</p><ul><li>背景: <ul><li>一家美国通信产业的大型分销商,产品的持续变化、高度的不可预测性、激烈的竞争、不同销售渠道和市场……</li><li>相关情况:产能、现金、库存、客户类型</li><li>面临的问题:</li><li>仓库爆满</li><li>缺乏大笔现金</li><li>相互指责:销售指责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指责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责备销售部门</li><li>目前情景:勉强收支平衡</li></ul></li><li>当你发现自己掉到洞里头,就应该停止挖洞</li><li>重点: <ul><li>首先必须坚持完善相关后勤及物流机制,以迁就市场营销与销售的推动工作(识别组织的最大制约因素)</li><li>在所有市场营销与销售的努力后,吸引到一位条件相符的潜在客户上门,却让他离去而未能达成交易的情形,称之为浪费。</li></ul></li><li>解决过程: <ul><li>需要某种预测值或是计算方式,以决定每一个SKU(最小库存单位)一开始的库存水准(笔者注:这里实际上是指明了一个问题,实际销售量与库存量不符,错误的预估又被进一步放大。)</li><li>对待大型的最终客户</li><li>以寄售的方式将最终买主最常用的货物放置在他们的场所,并补货</li><li>应采取多品种、少批量而非少品种、大批量的运送战略。</li><li>假如能够订购正确的货物,便会减少缺货的情况,有效产出也会增加</li><li>对待零售商</li><li>重点是促使零售商减少刻意的大量订货,</li><li>其实每天下订单比一两个月下一次要简单得多。</li><li>是什么使得零售商相信他们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好处?</li><li>保证现在货物的库存量会减少一半</li><li>现金将会额外的增加</li><li>多出的现金可以增加商品的种类</li><li>对待供应商</li><li>筛选最重要的几家供应商</li><li>提供因缺货而造成损失的实际数字</li><li>要求使用相同的补货原则(每日订货)</li><li>对待从事项目的客户</li><li>使用案例1中同样的方法</li></ul></li></ul></li></ul></div>

长云 发表于 2007-11-13 17:50:42

<div class="meta with-taxonomy"><div class="submitted"></div></div><div class="content"><p></p><div class="bb-quote"><blockquote class="bb-quote-body"><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提要:</span>越复杂的问题,一定越有简单的解答,不然就是根本行不通。</p></blockquote></div><ul><li><p>旧参照系统简介</p><ul><li>大多数组织在处理复杂情况时,都会依功能将组织区分为许多个部分,并要求分别找出改善的方式。称之为“筒仓法”。(隐含的前提:各部分的改善会带动整体的改善。)</li></ul></li><li><p>改善</p><ul><li>分部门 → 改善 → 各部门间的资源竞争 → 一部门的改善常以另一部门的损失为代价 → 改善结果间参差不齐 → 跨部门的冲突</li></ul></li><li><p>累加法则</p><ul><li>跨部门冲突的根源是筒仓法——因为组织根据各个筒仓单独的改善善来衡量它们的绩效。</li><li>这样的参照系统下,成本被假设会遵循“累加”法则,组织的总成本等于各筒仓之和。 </li><li>这个假设的成立依赖于两个预设的前提: <ul><li>1、组织拥有无限的资源(以消除各部门间的资源争夺)</li><li>2、成本遵循“累加”法则</li></ul></li><li>实际情况: <ul><li>1、每个经济组织只有有限的资源</li><li>2、只有将一个组织冻结在某个时间点上时,总成本才会等于各部门的成本之和。否则常常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采购部门的节省,换来生产部门的大幅消耗(范例略)</li></ul></li><li>以“累加”为行动的准则,组织几乎不可能辨识出某个可以凝聚所有部门能量的杠杆支点。 <ul><li>成本会计失真范例一:判断整个系统</li><li>“成本会计”是一种片面反映事实情况的统计方法,它将“部分”的“利益”当成了“整体”利益,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li><li>成本会计会将“产出的多余库存”列为资产</li><li>汽车制造商会将“卖给经销商”的产品列为销售,但实质上,“除非终端消费者购买,否则供应链中根本没有人卖出货物”。</li><li>成本会计失真范例二:自制还是外购的选择</li><li>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复杂性的方法。“成本分摊”计算每个制造零件所需“成本”,例如:原料的实际成本加上分摊的人力费用以及其他待摊费用。费用分摊越多,则外包的选项越诱人。</li><li>但外包后,许多分摊的成本并不会消失,无论是10%的人员工资、10%的机器折旧、冷暖气、还是电力和其他工厂动作费用,可能会降低一些,但与分摊到个别零件的成本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外包常常以降低灵活性和利润为代价。</li><li>比起立即可呈现于利润上的负面影响,其后续效应可能具有更长远的作用。</li></ul></li></ul></li><li><p>较简单的参照系统:有效产出和几个支配因素</p><ul><li>组织有效产出的链条: <ul><li>营销部门必须创造产品或服务的需求;</li><li>销售部门必须达成交易;</li><li>采购部门必须让材料准时送达;</li><li>工程部门必须设计实用的产品;</li><li>生产部门必须及时生产优质的商品以达到客户要求;</li><li>运输物流也必须完美地运作。</li></ul></li><li>找出最弱环节(即杠杆支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这个词,形象么??)</li><li>将主要力量集中于此</li></ul></li><li><p>找出简单性愈加重要</p><ul><li>从整体供应链来看,复杂度的提升会再度衍生筒仓心态效应</li><li>“筒仓部分”通常认为自己与供应链其他部分并不相同</li><li>从而忽略自己的举动对其他环节所造成的可怕效应</li></ul></li><li><p>必须克服的四项挑战</p><ul><li>在整个组织中识别最大的瓶颈</li><li>组织的每个部分要重新定义必须做的事</li><li>更新或修正衡量系统,消除失真,使经理人能够了解其决策对整个供应链所造成的因果效应。</li><li>发展后勤保障系统,为下步行动积蓄力量。</li></ul></li><li><p>决策的简单参照系统</p><ul><li>三个要求: <ul><li>识别最大的杠杆(好吧,我妥协,换他的词)</li><li>将任何局部层面的行动与决策,与公司的整体效应联系起来</li><li>消除失真</li></ul></li><li>五个判断范畴: <ul><li>1、以整体角度判断系统</li><li>2、投资</li><li>3、利润中心</li><li>4、自制还是外购</li><li>5、产品成本/利润</li></ul></li></ul></li></ul><p></p><hr style="BORDER-TOP: rgb(170,170,170)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0px; HEIGHT: 0px;"/><p></p><h3>新参照系统</h3><ul><li><p>第一部分:T、I 和OE</p><ul><li>T:有效产出</li><li>I:投资</li><li>OE:运营费用</li><li>从这三个全局参数,衍生出另外两个参数: <ul><li>净利=有效产出-运营费用 | NP = T - OE</li><li>投资报酬率=净利/投资 | ROI=(T-OE)/I</li></ul></li></ul></li><li><p>通过T、I和OE促使行为改变</p><ul><li>每项重大决策,都必须以其对T、I和OE三者的影响作为评判标准。<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如下例</span>: <ul><li>一位采购经理做出一项决定,以较便宜的本地供货商取代海外的材料供货商,便用节约成本为参照系统,(每年)节省了130万美元。</li><li>综合计算三个全局参数的影响: <ul><li>对有效产出(T)的影响</li><li>原材料成本(每年)下降130万美元</li><li>收入每年减少2980万美元——根据生产的测试情况,收入每天损失82800美元</li><li>对运营费用(OE)的影响</li><li>每年增加144万美元——根据生产的测试情况,每天增加4000美元</li><li>每年降低2万美元——库存持有费用从20万美元下降约10%</li><li>对投资(I)的影响</li><li>投资总额增加3.5万美元——新的测试设备</li><li>原材料投资降低20万美元</li></ul></li><li>简述预期结果:(三角形标记表示“在……方面的变化”) <ul><li>▲T = 130万 - 2980万 = -2850万</li><li>▲OE = 144万 - 2万 = 142万</li><li>▲I =3.5万 - 20万 = -16.5万</li></ul></li><li>结论 <ul><li>虽然库存投资降低16.5万美元,却严重影响到有效产出和运营费用。</li></ul></li></ul></li></ul></li><li><p>第二部分:聚焦五步骤</p><ul><li>1、“识别”系统制约</li><li>2、决定如何“挖尽”系统制约</li><li>3、所有其他事物“迁就”上述决定</li><li>4、为系统制约“松绑”</li><li>5、如果制约消失,“重返”步骤1</li></ul></li><li><p>整合T、I、OE和聚焦五步骤</p><ul><li>依照聚焦五步骤的前两步来做出决定,然后进行评估: <ul><li>首先要问的问题是:“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投资,给公司的有效产出带来怎样的改变”</li><li>第二个问题:“运营费用会怎么样改变”</li><li>第三个问题:“在投资回报率上,会有怎样的变化”</li></ul></li><li>步骤三带来了一个极为良好的指导方针,用以判断投资所产生的影响</li></ul></li></ul></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3 18:00:29编辑过]

长云 发表于 2007-11-13 17:52:09

<p>这里是本书所有读书笔记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p><p><a href="http://www.jfffabc.com/node/1165">http://www.jfffabc.com/node/1165</a></p>

zhurl 发表于 2007-11-15 12:51:37

<p>好想找一本书来看看</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TOC新书:可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