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赵民 发表于 2007-10-15 17:20:48

伟大的公司一定要靠伟大的创业者

<P align=center><B>“正略一品”系列之七:伟大的公司一定要靠伟大的创业者</B></P>
<DIV align=center><B>——张黎刚赵民对话录</B></DIV>
<DIV align=left>&nbsp;</DIV>
<DIV align=left>
<P align=left>观看本次访谈的视频,请点击<A href="http://you.video.sina.com.cn/zhaomin"><SPAN style="COLOR: #333333">http://you.video.sina.com.cn/zhaomin</SPAN></A></P>
<P align=left>赵民:我们今天来到了爱康国宾医疗中心,和爱康医疗中心的董事长张黎刚先生聊一聊他的创业、他的管理、他的人生体会。张总,我们的主题主要就是谈自己最近十几年在读书、工作、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我知道你曾经在搜狐,后来创办过E龙,现在又创办爱康国宾医疗中心,而且马上要上市,那你对创业肯定有很多感受和体会吧,说说你的感受。</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是98年离开学校的,到明年刚好十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搜狐。海归回潮是从99年开始的,98年那会儿没有人愿意回来。而我正是在这个时候跟张朝阳回国干了搜狐。到了99年,外面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本来想在搜狐干几年,但顶不住资本的诱惑离开了搜狐创办了e龙,在e龙工作了4年。离开e龙也是因为看到e龙携程很大程度就是怎么样进入IT的平台,嫁接到传统的服务业上面,怎么改变传统的服务业创造更大的商机。当时哈佛医学院的院长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在中国做医疗服务,因为我的背景是医学。后来考虑再三,觉得既然IT和传统服务业可以成功结合,那么IT平台和传统医疗的结合也应该有可行性,特别是看到中国医疗产业中还没有人做服务这一块儿,我就觉得这个市场是有潜力的。我们中国有医疗,但是没有服务,所以当初定位就考虑把IT平台和传统医疗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最初的想法就是这样过来的。</P>
<P align=left>赵民:现在回头看看创业时走过的路,你觉得哪些方面的素质、能力或者专业技能,对你现在的事业是特别重要和关键的?</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一个是商业的灵敏性。</P>
<P align=left>赵民:就是商业的敏感?</P>
<P align=left>张黎刚:对,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勇气。我觉得一家公司,要想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头公司,创立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当大多数人还看不到这个行业的潜力的时候,你看到了,这就是关键。</P>
<P align=left>赵民:很多人说创业是一个让人非常难受的过程。我听到有这样的说法,说如果你要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创业,因为创业能发财致富;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创业,因为创业很容易把一个人打垮。你自己有没有在创业过程中感受到被事业或者创业打垮的压力?</P>
<P align=left>张黎刚:压力是有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天生是创业者。包括以前离开e龙的时候,家人都是很反对的,因为首先互联网已经恢复过来了,其次就是当时已经有投资机构投资e龙,e龙很快就要上市了。我家人很反对我作为e龙的CEO放弃e龙再次创业。但是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在任何时候都能看清自己是否有更大的潜力,是否可以创造更大的商机。所以每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确实要顶住压力才行。我每一次创业我太太都反对,但是他们知道,只要我认定事情他们是挡不住的。</P>
<P align=left>赵民:而且最后证明也是对的。</P>
<P align=left>张黎刚:最后证明我是对的。99年我离开搜狐的时候,我太太已经知道张朝阳要提升我为副总裁了,因为当时我太太是在IDG——IDG是搜狐的投资人。她劝我留在搜狐,说将来搜狐上市后会有各个方面的回报。但我还是选择离开。离开e龙也是一样。</P>
<P align=left>赵民:你离开学校不到10年已经做了三家公司,你的动力是自己对专业的追寻吗?比如说你从搜狐到e龙,是专业的引导还是有投资人找你引导你?</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创业者要成功,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合适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找到自信。在搜狐我更多的是在帮助张朝阳实现他的梦想;e龙是我第一次跟几个朋友独立去创业,更多地是在跟风——因为每一家网络公司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原型,都是拷贝到中国来做的;我觉得真正找到商业上的自信是在爱康,今天的爱康国宾,我在这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自信。</P>
<P align=left>赵民:现在如果要回过头看你的小学时代,看你的中学时代,看你在美国读书的时代,那些阶段你在哪些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对你今天的创业以及事业的成功有较大的帮助呢?</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我出身于中国传统教育,88年上的大学。我们那一代人都是把成为科学家作为一个最高的境界,所以我们都选择学理科。我20岁之前在国内受的教育是要我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也是当初我的全部理想。20岁以后去了美国,读完本科又到哈佛读研究生。到哈佛以后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发现人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一个总统到哈佛演讲和一个演员到哈佛演讲,可能受到的社会关注一样多,哈佛并不认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定比一个伟大的戏曲家、演艺家更高明。所以我到了美国受到了最大的影响,就是认识到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并不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中国的教育让我刻苦、勤奋、严谨,而美国教育给了我创造性的思维,不让固有的东西束缚住自己的思想,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区别。</P>
<P align=left>赵民:是不是你学生时代良好的英语功底、计算机功底,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锻炼,对你现在针对互联网的创业有一定的帮助?还是没有什么关系?</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还是有关系。首先,在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很重要的。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经营未来的产业,对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很重要,早一点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很必要也很重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语言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在加入搜狐之前,我是没有任何互联网方面的工作经验的。当时张朝阳就问我说你用过互联网吗,我说我用过。我问张朝阳为什么让我做搜狐,我从来没有做过互联网,我是做产品的。张朝阳说你用过互联网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你懂英语。我们最早创立搜狐的时候一方面考虑国情,另外一方面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后者主要得益于我能读懂美国,我能参考美国所有的一流网站。</P>
<P align=left>赵民:每天早上打开美国的网站看看,下午就变成中文了。</P>
<P align=left>张黎刚:对,当时我印象很深,张朝阳最知名的时候,应该是被评上十大杰出人物那会儿,那篇文章就是我翻译过来的。虽然我是经理不需要我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当时时间很紧,需要抢第一时间,我立即就把它翻译过来了。所以掌握英语很重要。当然在学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锻炼实际能力。中国以往的教育当中注重成绩,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曾经在学校团委工作过的,在学生会工作过的学生找工作会更容易一点,在工作中对公司的价值也更大一点。在校期间培养的这些能力也是很重要的。</P>
<P align=left>赵民:我记得你是“哈佛中国评论”组织在美国的发起人和创始人,那个时候你还没有创业,在学校里面读书。那个时候你就爱折腾?</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在哈佛待了3年,第一年心完全在学习上。从第二年开始,我就觉得在哈佛的平台上可以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在崛起了,而西方对中国的主流认识还比较片面。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利益冲突的国家,各自的媒体都会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在美国的感受就是美国的主流媒体比中国的主流媒体更片面。中国看美国,会对美国科技等方面的发达大加赞赏,希望自己能够赶上来;但是美国看中国,却往往把中国批评得一文不值,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第二点就是感觉到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完全按照狭义的民族精神行事是不会得到尊重的,所以只能借助哈佛平台创立一个媒体,去改变这些媒体和核心人物对中国的认识。当时我们就说创立“哈佛中国评论”这样一个平台,出版英文杂志,而且每年都在哈佛开年会,把中美双方的高层都请到哈佛去,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沟通。后来证明这个平台的搭建非常成功,“哈佛中国评论”直到现在还是哈佛众多学生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虽然哈佛中国评论是非官方的会议,但却是哈佛最高层的会议,每年都有部长级的人参加,美国大公司老总,中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最高级别董事长都参加。最初创立时的想法就是通过哈佛平台推向全世界。当时哈佛中国评论有一个口号,就是把中国带到世界最前沿。我们的第一期刊物出版以后,给美国参众两院每一位议员都发了一份,邮寄过去,因为美国未来的发展是由他们决定的。刊物里的文章都是哈佛教授、中美双方高层官员以及企业的高层写的。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哈佛中国评论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P>
<P align=left>赵民:搜狐、e龙、爱康,你觉得在你个人事业的成长过程中,搜狐这种IT行业还有爱康国宾这样的医疗保健中心,对你个人管理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帮助?</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在中国想要成功,光有一种技能是不够的。我们看中国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公司,他们最早能够成功,我觉得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是伟大的管理者,而在于他们是伟大的创业者。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所投公司的CEO管理能力不行,自己带了一些职业经理人进来。但到最后决定公司命脉的不是这些CEO,而是这些创业者,这是第一点。我们这些创业者,都不是伟大的管理者,在管理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但是有没有执行力呢?我说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可行,CEO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CEO就必须要转型,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培养更多中层的干部,让他们帮你具体做事,自己做更高的层面,CEO转型的快慢决定了这个公司发展的速度。从当初搜狐的职业经理人到e龙的自己创业再到爱康国宾的公司掌舵者,我的体会就是思考如何系统化管理,如何培养一个团队尤为重要。</P>
<P align=left>赵民:你挑什么样的人作为你的中层干部或培养对象,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个性?</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们以前尝试过两种方法。人都有习惯性思维,因为自己是从国外回来的,高管往往倾向于挑有国外教育背景、学历很高或者曾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的人做助手,习惯思维是这样的。但事实证明这种选择并不成功,而且是很不成功。后来就多了一些本土化的考虑,我看了国内很多做得很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CEO、创业者都没有很多国外背景,但是做得很成功。</P>
<P align=left>赵民:草根很土。</P>
<P align=left>张黎刚:对,特别是这些公司很值钱以后。2000年以前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没有自信,去学美国,但2001年美国互联网崩溃了,后来中国互联网开始找出路,找到了今天这样一个道路。这给了中国创业者很大的自信,很多创业者开始不在乎美国怎么做,而更多地去考虑中国人应该怎么做。这样我们在培养人的时候开始动用本土智慧,本土智慧就是重实战,人的品德排第一位,第二就是实干精神。具备这两个条件,又有学习能力的人,我们就开始培养了。特别是最近爱康和国宾合并成一家公司以后,我们更注重这一点,就是发挥本土智慧的力量。</P>
<P align=left>赵民:比如说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不管是硕士还是本科,要找工作,假如你去面试或者是招聘新员工的话,什么类型的人你更愿意聘用?</P>
<P align=left>张黎刚:到现在为止,爱康国宾聘用应届毕业生的不是很多,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实战经验,没有经过磨砺,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我自己就有亲身体会。但是我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应该去培养这批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但对于今天的爱康国宾还早了一点点。当然我们的护士还是学校一出来就开始培养,但管理层面用MBA毕业生就比较少。</P>
<P align=left>赵民:你说你小时候曾经受社会环境影响立志要做科学家,但后来你又发现自己是一个特别适合创业的人。这和你父母还有你的兄弟姊妹从小给你的家教和家庭环境是不是有一定的关系呢?还是一点关系都没有?</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还是有关系的。我来自江苏,江南的一个小镇,爸爸妈妈是民办学校的教师。那时候民办教师收入比一般工人、农民高一点,感觉还不错。到后来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教师收入相对低下来了,当时就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优越感没有了。当时爸爸妈妈灌输给我的概念就是一定要勤奋读书,将来上一个好大学才有出路,才有未来,要不然就没有未来了。我觉得中国这种传统的观念教育,在我身上的印证还是很多的。</P>
<P align=left>赵民:你小时候父母总是要求你不停地看书呢,还是鼓励你经常做稀奇古怪的事情,或者说会对你稀奇古怪的想法加以遏制吗?</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父母是属于鼓励型的。我从小自立性比较强,我父母从来没有管过我,但是我从小就喜欢动手方面的事情。</P>
<P align=left>赵民:比如说做飞机?</P>
<P align=left>张黎刚:飞机没做,但是我做过广播。广播在80年代很重要,很多东西的宣传都是靠广播。那个时候镇里、乡里经常用学校的广播系统,因为当初我爸爸妈妈在学校里面,我就有机会接触。后来我看懂了,有一次我爸爸不在学校里,我就自己把它接通了,还在上面讲话,整个乡里面都听到了,这就成为一个事故。</P>
<P align=left>赵民:一个小孩在那讲话?</P>
<P align=left>张黎刚:对,我也不知道,我就在里面玩,乡里面的人都听到我的讲话。还有,我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但是也有玩具,基本上都被我拆光了。</P>
<P align=left>赵民:很多创业的人都会说中国创业环境不好,或者说中国社会环境有很多问题,所以不愿意下海办公司,不愿意回国做事情。你对这方面的看法和感受是什么?</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觉得是两个方面,如果说社会和国家已经非常好了,机会就少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对你的创业有阻力。我个人认为恰恰是因为做得不好才有机会,所以当前几年,2003年,很多人还挤在互联网行业里拼来拼去的时候,当时在e龙的我选择了另外一个战场,在很多人还没有进来的时候做,因为我觉得当一个市场很挤的时候你想超越是很难的。</P>
<P align=left>赵民:也就是哪破哪烂哪脏,你就往哪钻?</P>
<P align=left>张黎刚:对,这也是我的思考。</P>
<P align=left>赵民:很多人谈创业的时候经常有一个困惑就是钱从哪里来,而你去的这三家公司都不缺钱。你对融资是怎么看的?就是怎么来说服这些有钱的人,你怎么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跟他谈话,怎么来驾驭这些事情?</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们可以看到创业和资本微妙的变化。98年的时候,张朝阳说他在融资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才融到200多万美金。今天可能很多创业者已经不需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可能钱会主动送过来,但是创业者怎么把握住第一笔投资又是一个问题。e龙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有风险投资进来,但是接受这种投资的结果是一开始要让出很多的股份。在爱康创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去找投资人要钱。我是江苏人,是江阴人。江阴很多企业家都很成功,很多企业家都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有初中、小学都没有毕业就创业的,但是企业很成功,他们当初怎么创业的呢?就是卖房子、贷款。但是很多海归回来都不敢这样做。当初我在创立爱康的时候,e龙还没有上市,股票也流通不了,缺资金,我在创立爱康的时候第一笔钱是借的,江阴的朋友借条都没打就借给我钱创业。</P>
<P align=left>赵民:个人信用很好。</P>
<P align=left>张黎刚:支持我个人创业。所以我想在公司创立的早期,不要轻易失去对公司的股份控制权,因为远见永远在创业者,而不在投资者。不在乎有伟大的投资者,而在于有伟大的创业者,伟大的团队。</P>
<P align=left>赵民:一个创业公司的成功不在于一个伟大的投资者,而是一个伟大的创业者。</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相信这一点。中国的企业成功都靠创业者。当然在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中晚期的时候,很依赖资金的情况下,找到一家有远见的投资人很重要,找到好的投资人可以让公司更成功,找到缺乏远见的投资者很可能会把你的公司搞垮,有很多这样的惨痛事例。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一定要合作,全靠自己的自有资金太慢了。一二十年前中国企业创业可以一步一步滚起来,像复兴集团就是完全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做起来的。一二十年前有这样的机会,但现在没有了,现在依靠资金发展很重要。第一笔钱50万美金、100万美金不一定要靠投资者,早期要靠朋友做起来。到公司中、晚期的时候,引进些风险投资,这样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价值。过早引进投资我认为对于公司没有好处。</P>
<P align=left>赵民:我想今天最精彩的话已经听到了,就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是靠一个伟大的创业者,而不是一个伟大的投资者。</P>
<P align=left>张黎刚:我现在想补充一点,爱康国宾今天确确实实离不开投资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投资人当中包括第一家投资爱康的上海创投,很早就看到了爱康的价值所在,我们只有50人时就投资了爱康,第二家是美商中经合集团,在爱康200人的时候投资爱康,到后来跟国宾集团合并,整个过程中爱康的投资者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从来没有说要占主导的地位,更多是让创业者自由地发挥。所以到现在为止爱康和投资者的关系都非常好。</P>
<P align=left>赵民:祝你们爱康早日上市,谢谢,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P>
<P><B>嘉宾简介:</B>197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1988-1991,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  1991-1992,&nbsp;&nbsp;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州Concordia学院,1992年获学士学位,1993-199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5-1998,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后于2001年获硕士学位。1997-1998,创立“哈佛中国评论”非赢利组织,建立“哈佛中国评论年会”与“哈佛中国评论”英文期刊。1998-1999,在搜狐公司历任产品发展部经理、总监。1999-2003,创立e龙公司并任CEO。2003年,收购并出任上海医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2004年,&nbsp;创立爱康网健康科技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CEO。</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伟大的公司一定要靠伟大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