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路......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很多时候,回忆不是为了别人,或别的什么目的,而是为了自己。仅仅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过去。或者是,在来不及回忆便发生意外之后,也总算完成了对过去的回忆,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长大了,回顾走过的路。只要细心的品味,其实现在的性格、气质,习惯,乃至于思维惯式,都留有儿时的印记。或许,孩提时的经历,本身便已注定了一生。擦,是擦不掉的。<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回忆,并记下曾经走过的路。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也没有太多的意思。为的只是,想从过去中找到现在的影子,想从过去中找到成为如今自己的些许原由。或者是,通过这样并不完整的回忆,来克服现在还存于生活、习性、性格中的一些连自己都未曾理解及不接受的地方,有些甚至是变态般的扭曲。这是完全可能的,有时候想起来,现在的自己是小时候经历所必然决定的,可以从儿时的点滴中找到不少影子。如果还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回忆,摆脱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桎梏,找到一个完整的、正常的自我。<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仅此而已!<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1 9:02:14编辑过]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strong>路<span lang="EN-US"><p></p></span></strong></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记载,或许是为了通过种种经历和坎坷的咀嚼来卸掉很多莫名的包袱和恐惧,这是一种自信和激情的源泉之一。<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以不同的方式走,也会有着不同的结果。生活之路本亦艰难,职场之路更是险恶。对我而言,不管如何,自走出学校以来,还算是一帆风顺。或许,也正是这番顺当,自己一直以来也没有加以好好的去回顾曾经留下的痕迹。其实,这对于今后的路,也是大有裨益的。哪怕权当是对一直闷压于心中的抑郁的释放,哪怕是舒缓。<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无疑,已经走过的路还是不长的,期间的所思所感也未必正确。然而,而立之年也只能回顾而立之前的旅程,不惑之事只待不惑的来临。<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曾经,应该是很早以前,就想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好好的整整理理,以备今后闲暇之时回味。一直在想,或许自己走过的路是平淡无奇的,尤其是对于早我面世的众人而已,毫无意义,也枯燥乏味。但是我相信,对于晚我一代年轻人,还是会有着不少的惊诧与不解。<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有时候,我在思索,作为<span lang="EN-US">70</span>一代人,是见证社会迅速发展的一代幸运之人,同时也是经历过苦甜辛酸的一代人,当然也是极为尴尬的一代人。与老一代相比,我们没有文革时期的痛苦经历,而与<span lang="EN-US">80</span>一代人相比,我们却有着贫困但极为生趣的儿时经历。</span></p></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20:15:36编辑过]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span></b></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生孩子<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我们出生时,还没有今天的医院。除了几百公里之外的县城里,有一所唯一的人民医院之外,镇里都只有卫生所。我们出生的时候,也没有去医院的概念,都是找个接生婆,在自家铺着稻草草席的地板上就生下了。照现在的说法,这样生下来的孩子会有后遗症的。但是我们家三个孩子,其实我们镇里的这一代人都一样,身体是出奇的健康。<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我对自己究竟如何出生的是不清楚的,但我妹出生时我却有所印象。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家里人很多。我们家是典型的江南老式房屋,家里分前后两间,前面是卧室和吃饭的地方,以床的背面作为分隔墙,后面就是厨房了。当然,那时还没有煤气。用的还是土灶,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锅,小的用以我们做饭做菜,大的是用来烧煮人和猪一起食用的杂食。就在这灶旁,我看到了妹妹的出生。家里的地板是水泥浇筑的,家人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麦秆,麦秆上再铺了床单,我妈在临产前的好几天就睡在那儿。在妹快出生的时刻,家里的人格外多,有隔壁邻居的大婶、大妈,还有表姐、表妹、姑姑、阿姨之类的亲戚都到场了。因为家里已有了两个儿子,大家都非常希望生个女儿,因为两儿一女是村人最期盼的下一代组合。果不负众望,妹妹在众人的期待和羡慕中隆重出世,家人也非常开心。那时我还小,不知道男的女的这样的概念。只是好奇家里来了这么多的人,格外的兴奋。印象最深的是,妈妈睡在地上,还有妹妹出生后的大声啼哭。</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20:14:23编辑过]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span></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strong>工场生活</strong><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在<span lang="EN-US">4</span>岁时,我跟随爸妈全国到处流窜。在我懂事之后我才知道,爸的职业是一个包工头,那时做包工头的人还是不多的,内地人员到沿海地区打工的也不多,倒是我们沿海的人到内地挣钱的倒是挺多。最早的应该是温州人,后来是台州人,宁波这边也有不少。那时出去打工的人大多是赚到钱的,而我爸始终没怎么赚钱,一直到现在也没赚到什么钱。<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记得,那时我跟爸到了贵州。住是住在工地里,那是在矿山上,矿场在偏僻的荒山上。刚到之时,爸带着一帮工人先把树什么的砍干净,然后把地整平,再开始挖路,最后是在整好的场地上搭建临时住房。那时没有现在的标准厂房,都是自己拿着树和石头之类的东西搭建起来的。我还小,一直就觉得没弄清楚,为什么房子这样就可以建好而且不倒呢?!印象最深的要说厕所了,就是临时搭起来的天然厕所。厕所在山上,爸他们在比较陡峭的山峰旁,先整出一小块平地,然后平打几跟木桩,固定后,在木桩上钉上两根横躺的木头。上厕所的时候,人就蹲在两侧的木桩上,往两根横木中直接排到山脚下。虽说,这样的厕所是很天然的,但我一直不敢往上去蹲,总想着万一掉下去后满身是粪的恶心场景,于是自己一人跑到山上树下解决。在我以后到过的爸的几个工场,厕所都是这样的,我也一直不敢上厕所。直到<span lang="EN-US">2006</span>年,爸到浙江的一个工场之后,厕所才有了改进。爸他们搭了一个小木屋,更为隐蔽,看上去也更为安全,但里面还是一样的,四根木头的组合。为此,我还是不敢上。是的,人小时候的一些习惯是会影响一辈子的。而且,有些习惯一旦形成后,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爸他们在搭厕所上可能便是如此。后来长大了,我也时常在想,是否我爸这么辛苦<span lang="EN-US">18</span>岁就开始全国闯荡而始终没能赚到钱是不是也跟他的一些思维固势以及习惯有关呢?</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20:16:41编辑过]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span lang="EN-US"><strong>工场生活(续)</strong><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工场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永远都不会觉得无聊。大伙儿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喝酒聊天。那时最喜欢的就是让叔叔们带着我去山上捉鸟,要不就是爬过几个山坡去镇上看露天电影。山上的鸟很多,可能在当时,除了像我们这种南蛮子之外,当地人还没有捉鸟吃的想法。山上几乎是什么东西都有,豺狼猎豹之类的也很多,更不用说那些个野狗野猪野兔了。是啊,那时真是有口福,叔叔们干完活回来总会带些吃的野味,而且对我是额外的关照,好的东西总是留给我。叔叔们对我格外的关照是有原因的,当然这也是后来妈告诉我的。<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从小,爸妈对我疼爱有加,当然也是对哥哥、妹妹的疏忽。这是我一直到现在还深感内疚的地方。妈总说,我的命硬,否则的话,就留在贵州回不来了。在我生下刚满<span lang="EN-US">2</span>个月,爸在贵州的项目要动工,妈也要跟着爸一起去工地,负责给大伙做饭。那时从宁波到贵州的路途是很遥远的,没有现在的城际列车,还是烧煤的那种旧式火车,途中的时间要四天四夜。在路上,妈怕我着凉,用衣服、棉被把我裹得严严的。没想到的是,由于裹得太严,太热,我发起了麻疹。本来麻疹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刚出生的小孩子却是严重的威胁。爸妈当时很着急,但也没有什么法子。等熬到贵州时,我早已不省人事,基本上处于那种昏迷不清的状态,不吃不喝,也没有任何反应。送到医院,医生怎么折腾还是没反应,幸好还有一口气。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四天,妈也整整哭了四天。一有空,妈就不停的责怪我爸,说他干嘛偏偏在这时候出门,还威胁说要我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活了。爸是一直沉默不语,除了狠命的抽烟。奇迹总是在人们几乎绝望的时候方才出现。就在医生也觉得我差不多要葬身贵州之时,第五天的一大早,我居然醒了过来,开始不停的哭。连医生也被弄得莫名其妙,只是一个劲的唠叨,这个孩子的命真是硬。我想,那时的我可能是好好的睡了一觉,而且还做了什么美梦,具体的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古人常说,大难后必有大福!现在想想也确实如此。一直以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上班之后,我唯一的优势就是身体出奇的好,而且精力比常人充沛。那场灾难之后,爸妈以及工场里的叔叔阿姨对我愈加疼爱。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我开始有了一个专门的健身计划。那就是,每天吃一只青蛙,一只麻雀,还有半根香烟,另外就是扎马步、练套拳。现在想想是十分有意思,但那时还真不折不扣的在叔叔们的吆喝声下,完成每天的计划。也许是儿时便已抽过烟的原因,一直到了上大学,都对抽烟这东西没啥兴趣,可现在终究还是没能脱俗。还有,也可能是那般折腾,我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力量也不错,这从我每次体育考试都是满分上也能看的出来。<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那时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这种整天和“民工”混在一起的日子,估计也不现代年轻人所能轻易感受的生活。当然,我是一直在长大之后才知道民工这个词以及意思,那时是没有民工这种叫法的。其实,虽然时常跟着爸在外跑,但我跟爸之间的交流一直不多,这跟农村里一般的父子之间的感觉是一样的。我始终记得,在湖北的那阵子,我一天到晚就是跟着爸在外瞎转。爸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坐在后座上的我,一路上要不是唱歌,要不自言自语,要不就不停的问爸这个那个。爸妈在我长大以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小时候非常爱说话,也非常外向。当然,现在的我变得沉闷的多,也没那么多话了,在很多人的眼里我无疑是一个内向之人。我自己心理很清楚,要是就这般无忧无虑的长大,或是永远都没有后来家里发生的一系列之事,我肯定是一个外向之人。要知道,在小学毕业,我便已经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大半城市!<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在至今的印象中,爸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但没跟我开过什么玩笑,也没跟我玩过什么游戏。记忆最深的也就是,和爸一起爬搭过路的卡车去上坡。爸所在的工地入口有一段很长的上坡路,每当我跟爸走这段路时,要是有路过的卡车,我们俩就用手抓住卡车的车斗,曲起双脚不着地,让卡车载着我们上坡。<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20:17:57编辑过]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上学<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我们镇上只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还有一所幼儿园。正是这样,我们同学关系都非常好,大多是从穿开裆裤起一直玩了<span lang="EN-US">10</span>多年。长大了,虽然各奔东西,见着了还是那般亲切。我是六岁开始上学的,幼儿园的老师是我的一个堂姑,我哥上大班,我上的小班。我总是喜欢盯住哥,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也许是爸妈有所交代吧。哥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玩,不喜欢上学。在幼儿园时,每当我看到哥在上课时打瞌睡,我便报告老师,回家报告爸妈。为此,总是挨我哥的白眼。我生在<span lang="EN-US">9</span>月,所以一直到<span lang="EN-US">9</span>岁才上的小学,我的很多幼儿园同学都成了我的师兄师姐,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感情。反而,三年的幼儿园学习使得几乎整个镇里的同龄孩子都成了我的同学,这也是今天几乎每年都有喝不完的喜酒的原因吧。<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说起我哥,我一直是很愧疚的。照农村里的一般情况,做弟弟的总是会穿哥淘汰下的衣服,但我们家则刚刚相反。一般新衣服、新鞋总是我穿的,妈会故意买的大点,加上从小我就比哥长个儿,脚也比哥大,所以哥就别无选择的接我的班了。那时的我,还有哥,对偏爱之类的都没有什么想法,反正就是听从爸妈的决定就是。记得,每次我将要跟爸妈出去外地时,哥总是不吭声,在背后默默的看着我们离开。我至今还记着那期待的眼神,现在想想还有些许的心酸。当然,出去之后,这种愧疚早到了九霄云外。或许,正是从小缺乏爸妈的管教,哥一点都不爱读书。记得小学一年级、两年级中好几次,哥逃课了,自己独自去放牛、下地,我很不理解,牛有什么好放的?我从小就怕牛,但看到哥放牛回来时坐在牛背上的样子,我很是羡慕。我这辈子从来没上过牛背,哥却因在牛背上睡觉摔下来好几次。即便摔下来,我也很羡慕。每次哥逃课,都会招来爸妈的一顿臭骂。最狠的一次是,爸竟拿着锄头柄狠狠的敲了他几下,可哥没哭。是的,我想不起哥有哭过,最多也是流流眼泪。然而,哥还是喜欢逃课去放牛。<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小时候的我学习成绩是一般的,但我非常喜欢看书。对了,我爸也喜欢看书,家里有很多爸从外地买回来的书,最多的是武侠小说,还有古典历史小说之类的。那时村里看书的人都要到我家借书的,我最恨的就是他们借了书不还我,要我想着该还我了,便会跑到他们家里去催要。当然,家里的书最后还是一本不剩。我什么书都看,那时的我喜欢一个人躲在家,不出门,也不大跟小孩们一起上山下水的去玩。其实,现在想想,书我是看不懂的,字也没认得几个。而且那时的书,还都是用繁体书写,一排排从右往走的竖着看。但是,在我后来的读书过程中,我的文言文确实很好。农村里的学校除了几本课本之外,没有任何的参考书、工具书之类。但只要语文课上的是文言文,在语<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文">文</personname>老师还未讲解之前,他便会叫我站起来先把全文进行口头翻译一遍,现在想想那还真是奇迹!<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到了三年级,我的成绩突然好了起来。第一次拿到了写着学习积极分子的奖状,还有一根铅笔。或许这第一次的获奖深深的触动了我,但具体也不是很清楚。自那以后,我的成绩越来越好,没多久就当上了大队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年级段里铁打不动的第一,考上了县里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为此,我在镇上的知名度几乎超过了我爸,甚至是爷爷。<span lang="EN-US"><p></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TEXT-ALIGN: center; mso-char-indent-count: 2.0;"><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伤疤<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也是三年级起,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那种在家看书的生活,一去不复返。那时,妈总是赶我出门,不让我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妈还不停的骂我哥,说做哥的总是只顾着自己玩,也不带弟弟一起。于是,我就每天跟着我哥,他到哪儿我就到哪儿。打心底里,哥是不喜欢我跟着他的,他觉得我这样的人只适合在家呆着,胆子小的被他瞧不起。看到我跟着他,他就用眼睛狠狠的瞪我,然后威胁我几句,继续自己玩。我死活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哥是从来不打我的,他是不敢打我,因为怕打了我之后自己也挨爸妈的打。想想也真是的,几十年来,我哥还真从来没跟我动过手。唯一的一次也是我先欺负的他。那是我们俩为争“香的饭”吃,他在我的手臂上留下了一道疤,我也他的胳膊上同样留了一个。事情是这样的。从小,我和哥就有着不同的吃饭爱好,他喜欢吃干饭,我喜欢吃稀饭,或许这也是性格的一种体现吧。妈为了平衡,午饭和晚饭两顿都会间隔着做一顿稀饭,一顿米饭。前提是没有客人,要有客人的话,一般不会做稀饭的。我和哥倒也相安无事,而哥总盼着有客人到家。但是,就算是干饭,我和哥也还有争的地方。我喜欢吃锅中间的那部分饭,那里的米饭特别的香。哥也喜欢。每次,我们都会对此进行争抢。也就是在其中的一次,两人后来似乎都生了气。我就拿手中的锅铲在哥的胳膊上划了一道伤痕,哥也拿着手中的勺子还以颜色。当时是出了血的,两人的疤痕至今还在。这疤痕,也是后来哥在牢服狱时,我时时想念的事情。或许,我是真想哥了。<span lang="EN-US"><p></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TEXT-ALIGN: center; mso-char-indent-count: 2.0;"><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哥<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我从小就怕血,而且至今还怕血怕疼,那是因为自打跟哥一起玩以后,见的实在太多了。每次哥出了事,我要给他保密,不能报告爸妈。我总为此忐忑不安,一则是总为哥的受伤感觉疼痛,一则是觉着这样的处理总不对,可能那时就已便留下了心理阴影。可以说,哥从头顶一直到脚趾,几乎没有一处是完整的。我每天都看着哥这儿那儿的碰伤流血。有时候看着红红的血,我都觉着疼,可是哥从来都没有叫过,而且一个劲的跟我说,不许告诉妈。我是不敢告诉妈的,倒不是怕自己挨哥打,而是担心哥挨妈打。但是,心里面总是有着寒意。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哥与一帮伙伴玩,就是你跑我追的那种。哥拿着一条近<span lang="EN-US">5</span>米长的竹竿,在后面使劲的撵着人家跑。别人在前面拼命的奔,我使命的跟着哥。追着追着,只见哥拿着的竹竿顶到了一侧的墙壁,竹竿先是一弓,另一头猛烈的刺向哥的脸部。由于跑的太快,竹竿反弹的劲非常大。只见哥捂着脸慢慢的蹲了下去。当时的我,吓得不敢吭声,也不知所措。前面的伙伴们没看到我们追过去,跑了回来,看到这一情形都吓坏了,站在一旁等着哥出声。过了一会,哥慢慢的站了起来,拿开了手,满手满脸都是鲜血。哥这时问其中的一个伙伴,你家是不是有那种可以止血的虎毛,叫他拿点来。小伙伴飞速回家去取。哥叫我帮他捂住脑门上的伤口,我只觉得那儿黏黏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当时还不知道那是在流血。心里感觉很怕,手上感觉不很舒服。也不知过了多久,伙伴还迟迟没有回来。我我的手已不能动了,被哥的脑门牢牢的吸了住,当时也不知道那是血凝固了。又过了一阵子,小伙伴终于气喘吁吁的出现了,但两手空空。说他妈一直在,他没机会把虎皮偷到手。哥就叫我们把自己的衣袋、裤袋全部翻出来,把袋子内角的一些末粉之类的东西抓出来给他。哥把这些东西压在自己的伤口上,然后再用手捂住。因为不敢回家,我们在外面晃荡了一下午,等伤口干了洗干净之后才回到家。<span lang="EN-US"><p></p></span></span></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我一直很奇怪,哥似乎总是这么神奇,伤了也不知痛,而且从来不用去医院,自己就可以恢复。记得还有一次,我们一起捉鸟,被人家即将下崽的母狗追着跑,我们便从墙上跳下,哥的脚被钉子深深的刺了进去。伤口很深,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哥非常痛的样子,也是第一次哥在受伤后直接回了家。他叫我扶着他,我们带着脚中的钉子一起到家。哥被妈好好的骂了一顿,妈用烧烫的碳钳把钉子硬生生的从哥的脚中把了出来,把烧酒倒进了伤口。我不敢看哥的脚,但我的确看到哥痛的表情。他也还是没有流泪,我在一旁很是害怕。后来我想想,我变得很怕痛,必定是跟哥有关系的。第二天,哥带我出去玩时,已拄上了木棒。我们去稻田里捉青蛙,哥便直接踏进了田里。我跟他说,妈交代过这只脚不能下地的,可哥说田里的淤泥是杀毒的,没理我的话。捉了一下午的青蛙,我们踏着夕阳回家。哥已经不用木头了,也看不出脚上有伤。那时的我,再次觉得哥真神!</span>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TEXT-ALIGN: center; mso-char-indent-count: 2.0;"><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鼓队<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我小时候的身体很好,在学校里除了成绩非常好之外,也可以说是全才了。当然,也许正因为我的成绩好,所以什么事老师总是喜欢叫我。我的音乐节奏感还是不赖的,那是因为我从三年级开始便一直敲洋鼓。我敲的是大鼓,我们的鼓队共有<span lang="EN-US">10</span>多个人,大鼓只有两个其余的都是小鼓。在每次活动的时候,我走在鼓队的最前面,自己想着也是最威风的。我敲鼓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了办公室,跟另外一个老师说,你看这个学生,不仅成绩好,听话,而且长的也正,你看看如何?<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那">那</personname>老师点了点头。就这样,我加入了鼓队,并连续敲了<span lang="EN-US">6</span>年的大鼓,一直到初中毕业。我们的鼓队很忙,不仅平时要操练各种新的曲乐,学校升国旗等大型活动我们要出场,而且外面谁家结婚或家人去世,老师也会带我们前去助兴。那时的我,喜欢跟队友一起坐着拖拉机,到很远的山上某村去敲鼓。一般情况都是,我们在两旁夹站的人群中,雄赳赳气昂昂的一边敲,一边徐徐前进。要提一下的是,我现在的妻子,也正是十多名小鼓队员中的一名。可能缘分真是存在,当然那是后话了。</span>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TEXT-ALIGN: center; mso-char-indent-count: 1.5;"><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乒乓球队<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我是校乒乓球队的队员,而且经常在镇里的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还代表镇里去乡里、县里参加比赛。在乡里的比赛中,我还能拿个第三名之类的,可是到了县城里,感觉跟人家的差距实在太大,连人家的发球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赢人家。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耍赖。在一次县里比赛中,对方的发球我每个都吃。我非常生气,于是就采取了非常规策略,结果还真被我赢了一局。我们的比赛是在县城一所学校的教室里进行的,教室很大,但是不高。于是,在对方发球时,我便直接把球往房顶上打,因为这样的球是无效的,得重新发,而且比赛规则中也没说不能往上打。等到对方发球出现失误,我就得分了。当然,这一招不是那时才想起来的,我们同学在非正式的打球中也时常如此。要是打球时打的不开心,或是实在打不过人家,就故意往旁边的同学身上或是别的东西上砸,这样的球不算,要重来,多打几个对方就会因生气而出现失误。要平时,我最恨人家这样来对付我,要知道学校里几乎没人可以打赢我。在那次比赛中,我就是靠这样的手段才赢了唯一的一局,算是挽回了点面子,最终还是输给了人家。事后,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说起乒乓球,那可是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运动。在上两年级时,我就跟着大我好几岁的伙伴去学校打球。学校就一张球桌,打的人总会有好几十个。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比较厉害,谁打的时间就越长。除此之外,我们常常是在早上一大早,学校还没有开门时,就从围墙上爬进去,抓紧打上几个。那时感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只有两个人打球,没人跟我争。当然,这要被老师抓住了,是要挨罚的。我们一般在老师差不多到的时候,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同学们进来后我们走出来,或是直接从围墙上爬出去。有好几次,我们来不及跑,被老师抓了住,后果是被罚站在操场上,这种丢人的滋味很不好受。可能就是如此的喜爱,加上家里住的又比较近,我跟一个经常一起打的伙伴同时入选乒乓球队,可当时我的球技还真不咋样。入选球队,那可不仅仅是光荣的事,更重要的是以后打球就不会有人跟我抢了。我真正高兴的就是这一点。我们是学校的第一支校队,学校还专门为我们买了两张球桌,弄了一个教室作为专门的训练场地。我们四个人分成两组,两人一张球桌,其他人不允许进这个教室。刚开始,看着外面隔着玻璃窗的同学,感觉挺有面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也失去了新鲜感,尤其是对教练(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了一些厌恶。他居然叫我们没夜没日的练,课间休息要练,晚上要练,周末也要练。我妈那时跟我说,我连睡觉中都会来回的不停挥手。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我们这种业余的练习根本没法和县城里那种专业的练法去相比。只是那时打不过人家,也没有多想,后来上了初中,班主任为了让我们考上好的高中,把乒乓球给禁掉了。于是,后来的七八年中,我都没怎么正儿八经的打过球。现在的球技,连小学那时都不如了。<span lang="EN-US"><p></p></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