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3:53

[转帖]《大学》探微释义

《大学》释义前言<br/><br/>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注解了划时代的《周易•四书禅解》,堪称首部以佛教观点解说儒家经典的奇书,在儒释冰火不相容的时代产生这样的著作,本身就是个奇迹,此书因不符合当时主流文化,流传不广,至今已罕见其书,而且《孟子》一章已失传。<br/><br/>明代高僧智旭(1599-1655年),字素华,别号“八不道人”,晚年称“藕益老人”。俗姓钟,名际明,古吴木渎(今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30岁以前崇尚理学,坚斥佛老,著《辟佛论》数十篇。后因读《莲池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改变对佛教的认识,不再反对佛教,将《辟佛论》焚之。天启二年(1622),从高僧德清弟子雪岭剃度,取法名智旭,进入径山(今杭州西北)修禅。后受具云栖寺,接着又受菩萨戒。崇祯四年(1631),究心天台宗,但又称不肯为天台宗子孙。次年,入灵峰山(今浙江孝丰县境内),造西湖寺。晚年,皈依净土宗,撰《净信堂集》。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在灵峰寺圆寂,寿五十七。<br/><br/>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讲述的儒家经典,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亲切淳和,接引了无数的人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对自己的传统经典与文化树立起了巨大的自信心。<br/><br/><font color="#0000ff">笔者于近期开始细细研读《大学》,将南怀瑾先生的释义与智旭大师的直指一并记录下来,并用“载暄今解”将智旭大师的直指用现代语翻译出来,权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个记录。因本人才疏学浅,文化积累相当肤浅,“今解”会有许多辞不达义或者错漏之处,如有方家指正、交流,载暄本人将欢喜无尽,在这里,先向十方大德、方家致礼!</font><br/><br/><font color="#ff0000">《大学》释义</font><br/><br/>【智旭直指】<br/>“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br/><br/>【载暄今解】<br/>所谓“大”,以无边无际的本体而称之为“大”,以恒常遍满于十方而为其义理,即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除这个心之外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得到,也没有任何一个对立面,是浑然绝对的,所以称为当下的本体。<br/><br/>这个心前无开始,后无终止,产生一切万物但其本体如如不动而无生,一切万物消亡了而其本体仍不增不减是为不死,所以称为“常”。(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br/><br/>这个心包含容纳了一切:小家、大家、国家、社会、天下乃至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没有分量大小形状也没有方位地域,遍布于宇宙间的任何地方,所以称为“遍”。<br/><br/>【智旭直指】<br/>  “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称“大学”。<br/><br/>【载暄今解】<br/>所谓“学”,就是觉悟的意思,自己觉悟也帮助他人觉悟,觉悟到了这个心性的事实真相,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心性的“自然之道”相合,事理与行为达到究竟了、圆满了,所以称为“大学”。<br/><br/>“大”字即是表明觉悟到的心性的本体,也就是悟道所悟的那个“道体”;<br/><br/>“学”字即是彰显在悟道之后的修行以及所做的一切功用。<br/><br/>自己觉悟到那个“本体”就是心性,开始觉悟后的所有行为就是修行(所谓悟后起修),明了心性的事实真相后起修(也就是有了真实无谬明确的目标后的修行),所有的修行本来就在心性当中,心性和修行就是一个本体,没有任何对立面,所以称为“大学”。<br/><br/>【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font><br/><br/>【字词解释】<br/>明明德:第一个明当动词,第二个明当形容词或名词用。<br/><br/>“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br/><br/>【南怀瑾释】<br/>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br/><br/>【智旭直指】<br/>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br/><br/>性中本具三义,名之为德,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而未尝有形,即般若德;现前一念虽非形象,而具诸妙用,举凡家国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现物,举凡修齐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脱德;又复现前一念,莫知其乡而不无,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凡圣异,平等不增不减,即法身德。<br/><br/>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br/><br/>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亲”、“止”,即一心三观。“明明德”即自觉,“亲民”即觉他,“止至善”即觉满。<br/><br/>自觉本具三德,束之以为般若;觉他令觉三德,束之以为解脱;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为法身。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此理名为大理;觉此理者,名为“大学”。从名字觉起观行觉,从观行觉得相似觉,从相似觉阶分证觉,从分证觉归究竟觉,故名“大学”之道。<br/><br/>【载暄今解】<br/>大学的道,从最初的发因到最后的结果,其间所经历的过程,就在于要明白“明德”的修养,这事实上也就把“大学”之道说完了。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指觉悟后的修行;后面的“明德”二个字,是指本体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的心性。<br/><br/>心性当中原本就具备三种含义,称之为德。一、所谓现前一念的灵明觉知洞查明彻,此灵知了了没有任何形状,这就是般若的德能(般若,在佛学当中有智慧的含义,但智慧又不能完全代表般若的本义,所以般若乃梵语不翻译);二、现前一念虽然没有什么形象,但是却具备了所有的奇妙功用,凡是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这个心性当中所自然流露呈现的的自性之物,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心性当中所具备的事情,只要明了这些,就不会被一切外在的现象所迷惑、所桎梏,这就是解脱的德能;三、又复现前一念不知道这个心性所在何处(晓得是空)却不是没有(非空),处于天的地位生长抚育了万物(有)却又并不是实有(非有),不可以用有和无去思议,也不可以用凡夫和圣人去区别看待,都是平等不二的,在圣人没有增加什么、于凡夫也没有减少什么,这就是法身(真如、心性、道体)的德能。<br/><br/>我的心性是这样的,大家的心性也是这样的,普度自己心中的众生,称为“亲民”(《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曰:“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意是说,我们心中的生命,心中很多时候拿主观成见与眼光看别人,发现别人都有着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像这样的种种心念意识,其实质全是自己内在生出的心意识,正所谓拿慈祥的心态去对待别人,一定会获得慈祥的回报,拿一颗嫉妒心去对待别人,一定会得到嫉妒的回报,等等,所以需要我们把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统统丢弃掉,也就把心中众生给度了,这样子才是真的度苦海、普度众生。);成就自己心性的佛道,就是“止于至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为了达到“明明德”的终极目标,担心人们不能了解其中的义理,所以一条一条地呈述出来,不可以把这些说为三个纲领。<br/><br/>这里所讲的“明德”( 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的心性)、“民”(每一个修行的行为个体)、“至善”(觉行圆满的最高境界),就是空假中三谛融于一境当中(对同一的对象,可以空、假、中三个面相或三重意义来了解,而这三种了解方式又相即无碍,不生矛盾。所谓即空即假即中。这是佛教天台宗圆教的说法);“明”(修行的方式方法)、“亲”(自觉觉他的行为)、“止”(自他不二的平等法界),就是用同一个心灵,同时表现空观、假观、中观(一心三观:佛教天台宗的一种观想法。空观是观一切法本性空;假观是观一切法惟是缘起假名;中观是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此即是真实。空观是从本质一面来看现象世界,视之为空,无实有性;假观是从缘起表现为有相状有影响力来安立现象世界,视之为暂时的有,假设的有;中观是就圆融面来看现象世界,同时体会到本性与如幻如化的显现,不执取一边,而臻于较高的真理层面)。“明明德”就是自己觉悟,“亲民”就是帮助别人觉悟,“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br/><br/>自己觉悟本来就具备三种德能(般若之德、解脱之德、法身之德),归结起来可以说是般若;帮助他人觉悟使之明白三种德能,归结起来就是解脱;觉行圆满时自己和他人并无二致,同时具备三种德能,归结起来就是法身。不纵不横,不是合并也不是分别,不可以用意识去揣磨,这个道理就是最高的真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称为“大学”。从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观察开始观心修行,从观心修行得到制伏烦恼的类似真觉的智慧,从制伏烦恼进步到断除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中道,从证悟部分中道达到断尽无明之惑、通达诸法之实相的佛的果位,所以称为“大学”之道。<br/>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5:09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font><br/><br/>【字词解释】<br/>止:1、内明之学的止,使无妄念,使思想高度安静、平静。<br/>2、外用之学的止,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br/>定:心境一片清明。<br/>静:虚极宁静。<br/>安:宇宙与我浑合为一,身体的感觉不复存在。<br/>虑:精微深细的正思惟。<br/>得:即为“明明德”,也就是佛教禅宗谓“明心见性”。<br/><br/>【南怀瑾释】<br/>知道怎样把思想安静、平静下来,之后就能产生定,能定之后内在外在极为宁静,达到真正的宁静后就能天人合一,身体的感觉不复存在,这样就能进行生命本质的精细深虑,精思后就能明白人生的大道。<br/><br/>【智旭直指】<br/>“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之一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与此处参看。《大佛顶经》云:“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即“知止”之谓也。<br/><br/>此中“知”为妙悟,“定”、“静”、“安”、“虑”为妙修,“得”为妙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扰故;闻所闻尽,名“能静”,内心无喘故;觉所觉空,名“能安”,烦恼永寂故;空所空灭,名“能虑”,寂灭现前如镜现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获二殊胜故。<br/><br/>【载暄今解】<br/>“止”这一个字,虽然指的是觉行圆满,但只是心性的本体。这一节指点人的点睛之处,着重在“知”这一个字。《圆觉经》说:知道是幻想妄念,就已经离开幻想妄念了,不需要再用什么方便法门,就像是人在梦中梦见自己生疮,到处去求医施药,而一旦知道是梦,就已经离开梦了;离开了妄念幻想,知道现在清净了,这就是如来觉性,就像是梦中生疮的人,既然离开了梦,就是清醒的人了,无论是修与不修,这觉性本来清净圆满,没有逐渐次第什么的。应当与《圆觉经》这里所说的融合起来参看。《大佛顶首楞严经》说:“以不曾产生也不曾灭坏的真如法体为根本,在因地开始起修,然后成就圆满在因位的修行而得到妙觉果满的极地。”这就是“知止”的真实含义。<br/><br/>这里的“知”是殊妙的觉悟,“定”、“静”、“安”、“虑”是殊妙的修行,“得”是亲自证得殊妙的实相。声音来了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功能,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名为“能定”,到达入流亡所的境界,任何外在境界的一切现象都不能干扰;能闻到和所闻到的功能都消融得干干净净,名为“能静”,这个时候呼吸就像停止了,气息都停住了,妄念都生不起来;能觉与所觉都空掉了,空的境界与自己所悟的境界都空掉了,名为“能安”,烦恼降伏了,不再生起现行;能空与所空的现象也没有,名为“能虑”,绝对真空的寂灭自性就当下现前,形而上道体自然呈现;突然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境界,名为“能得”,获得二种殊胜,即:上合诸佛本妙觉心,十方圆明,体同诸佛,能起同体大慈;下合众生同一悲愍,与众生本有之心无二无别,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br/><br/><font color="#0000ff">(“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忽然超越”、“获二殊胜”: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font>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5:34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font><br/><br/>【南怀瑾释】<br/>一切事物都有本来和结尾,知道天然的先后秩序,也就接近道了。<br/><br/>【智旭直指】<br/>此启上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反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确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br/><br/>【载暄今解】<br/>这段话是启示上面两节的义理。之所以心性本体被迷蒙住了,而变幻成自己这个身体和家、国乃至天下万事万物,取个代号就叫“物”。既然把清净心性本体的德能迷惑幻化成了物。权且就顺着这个迷失了本性的情绪意识,分辨和理清本来与最终结果,从而从迷失走向觉悟,这样的行为(也就是修行)称之为“事”。既然决定了在生死轮回中进行修证,就必须知道有终有始。始,适合于修行的因地,终,适合于修证的果地。“古之欲明”一节,是知所先的榜样;“物格”一节,是知所后最后的结果。<br/>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6:38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font><br/><br/>【南怀瑾释】<br/>古往今来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立立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得天下太平,就要先治理其所在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把家庭、家族操持好;要想把家庭、家族操持好,就要先从自身修养;要想从自身修养起,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正。要想使自心正直、端正,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要想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要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生命最初的本来状态)。知天、知地、知人、知事、知物、知鬼、知神,也就是自知之明。达到这样的心物一元在于心能转境。<br/><br/>【智旭直指】<br/>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至善”皆“明德”中事矣。<br/><br/>“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br/><br/>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br/><br/>【载暄今解】<br/>说个“明明德于天下”(明白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心性本体后,要利益于天下),便可以知道“亲民”(为民间做无上利益之事)、“止至善”(自己觉悟也帮助别人觉悟达到觉行圆满)这些都是“明德”(心性本体)中的事情(所谓性情中人、性情中事,乃指的是心性本体中的人和事)。<br/><br/>“正其心者”(使自己的心意合乎于道者),把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如明镜那样映现万像的智慧。“诚其意者”(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者),把第七识末那识转为观一切法与自他众生都是平等、都是空的智慧。“致其知者”(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者),把第六识意识转为观察出一切法的特殊性的智慧而可以自在说法。“格物”(格物:心能转境;王阳明先生释为格除心中的物欲)者,作唯心识观,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唯心识:佛教唯识宗的重要观念,表示只有由心识所映现出来的表象的唯心论的立场),清楚地知道天下、国、家、根身(眼耳鼻舌身组成的身体)、器界(生命所居住的山河、大地、草木的国土世界),都是自性本体中所呈现的物境。除这个心外没有其他的与这个心性本体相对立的物体(佛教包罗万象的《华严经》,重点讲“一真法界”,阐明处处皆是佛)。<br/><br/>如果要达到心物一元的“格物”境地,最佳的方法就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心及心作用的对象。要是明确知道外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有(空,所谓诸法无自性),这才晓得自我内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无(非空,比如内心各种情绪的反映),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恶念、邪意识等降伏并断除,尽心尽力实践心中的善,这样才能称为“自谦”(断恶从善),才能称为“慎独”(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另外就一个“明德”,就分“心”(佛教唯识说心是所有现象的发生的原因的集合体)、“意”(分别、思量、心的作用)、“知”(了别一切境象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知”应为“识”,因为,佛教唯识学派特别重视感识以外的认识,并将之区分为心、意、识三种)这三种名称。“致知”,就是“明明德”(清楚明白了知自性清净本然的心性本体)。<br/><br/>【唯识简介】<br/>智旭大师在这里提到了佛教唯识宗的几个最关键的词语:“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对此,先从概念上来理解这几个词语的含义:<br/><br/>第八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又称阿赖耶识。<br/><br/>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所以又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的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的真识,或染污的妄识,是佛学界所争论的一大问题。(录自丁福保《佛学词典》)<br/><br/>也就是说,我们在前一瞬间的心的作用,不管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其影响与印象,不会消失,而以习气或种子的姿态,贮藏在这个根本识中,作为引生下一瞬间的心的作用的原因。心的作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故这根本识贮存着作为一切现象的原因的种子,而成为人生与世界的根源。<br/><br/>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br/><br/>为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由于它的作用是执取第八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故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br/><br/>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全部亦统称为意识。<br/><br/>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br/><br/>对此,笔者写了一篇小文,对唯识作一些具体表述:<br/><br/><font color="#ff0000">《西游记》人物的代表</font><br/><br/><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唯识宗,在佛教里,又称法相宗,也称慈恩宗,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繁荣兴盛的十个宗派之一,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为五种唯识,即: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有大德提出,在现代科学日益昌明的时代,佛教当中能予以强有力的对应和辩驳的就是唯识学了,这也是继唯心、唯物后,提出的又一个哲学名典——唯识。唯识学对心理的分析可以说入微入细、至深至广、通博达精,尤其是研究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在读到佛教唯识学之后,无不对其义理所折服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无论再怎样发达和繁琐,都没有唯识学讲得精微详细和完备。<br/><br/>《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通达了佛教的学理,尤其是对唐玄奘大师宣讲的唯识学,体会很深。而唯识学的义理,又颇为深奥,一般人很难有所理解,入门更是很难,对此,吴承恩创作了小说《西游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阐述唯识学的深刻道理。但后世对《西游记》的理解,逐渐离真正的主旨相去愈远,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和看法,都赋予了自己的不同见解。<br/><br/>大乘佛法的唯识学中,把人对境攀缘的妄心,分为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其他识发生作用。而第六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帮助他们发生作用。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为我,而反复思量。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藏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合和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是八识之总体,也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的寄托所在。<br/><br/>那么,唐僧师徒四人代表了什么呢?<br/><br/>唐僧,阿赖耶识的代表。阿赖耶识历劫生死,永不灭坏,众妖怪争着吃唐僧肉图个长生不老。阿赖耶识在生死轮回当中,受苦最多、享福也最多,因为是八识之总体,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唐僧一路备受世人尊敬,有的国王想让位给他,有的公主想嫁给他,最后还成佛,好事尽占。阿赖耶识只有藏意(能藏、所藏、执藏),没有和第六意识一样有分别计度作用,没有思维辨别能力,因此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br/><br/>沙僧,末那识的代表。末那识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即常恒地思量第八识而计度为我,依第八识,缘第八识,执持第八识为我,所以沙僧也就执定了唐僧,与他形影不离。学者蔡相宗、李荣昌作了个形象的比喻:阿赖耶识因为能藏,可说是一个大仓库;末那识因为执定阿赖耶识,可说是仓库的站岗人。既然是仓库,所以东西无论好坏,都统统容纳;既然是站岗人,所以他就必须执定仓库,与其形影不离。<br/><br/>悟空,意识的代表。意识变化多端,思前想后,极不稳定,像猿猴一样,跳来跳去,一刻也闲不下来,所谓心猿意马是也,所以悟空这只猴子就代表了人的意识。因为意识是无形的,所以一切外力都拿他无可奈何,天兵天将斗不过他,八卦火炉烧不死他,雷屑钉、刀砍斧剁、枪刺剑剐,都不能伤及其身。意识速度快、变化多,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的意识的速度比光速还要快上千倍万倍,因为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代表意识的快速度。七十二般变化代表了意识的变化多端。八识当中,惟有意识有分别计度作用,所以师徒四人当中只有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菩萨神仙,能辨别真假。意识是人的行为的主宰,因此悟空常常把唐僧和沙僧置之脑后,成为整个故事的主角。<br/><br/>八戒,眼耳鼻舌身的代表。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人接触外界的工具。眼能观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接触,因此,八戒是师徒四人中唯一一个集贪色、贪吃、贪睡和贪名利于一体的人。眼耳鼻舌身五识与意识的关系,是前五识只要有一识生起,意识便同时俱起。所以前五识的所作所为,意识看得清清楚楚,故而,代表前五识的八戒的心里所怀的种种勾当,都瞒不过代表意识的悟空。</font></font>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7:12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则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font><br/><br/>【南怀瑾释】<br/>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而后就产生了高度的智慧。有了智慧,心意自然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之后心性也就正真、端正了。心性正真、端正了,就懂得了怎样来修养自身。自身修养好了,也就有了持好家庭、家族的条件了。家庭、家族操持好了,也就能治理国家了。国家治理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br/><br/>【智旭直指】<br/>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犹《大佛顶经》所云“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br/><br/>“知至”者,二空妙观无间断也。“意诚”者,由第六识入二空观,则第七识不复执第八识之见分,为内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识无我执故。第八识舍赖耶名,由六七二识无法执故。第八识舍异熟名,转成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识既成无漏,则一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皆无漏也。“家齐”、“国治”、“平天下”者,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至十方三世圆满清净也。已上统示修旨趣竞。<br/><br/>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br/><br/>【载暄今解】<br/>我执(执着于自我,以为我是一永恒不变的存在;也执着于自己的见解,为自己的见解所束缚)和法执(以种种存在为有实体)都破除了,就自然而然达到心物一元的境地了(或者说不再随着物理世界而迷转了),如《大佛顶首楞严经》所说:“不为物理世界的一切现象境界所迷惑而逐境驰走,就能使物理世界的现象随着自己的心性而转动(比如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穿越时空隧道等等)。”<br/><br/>“知至”(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达到了)者,在于我空(自己和众生的生命存在由五蕴假合而成,并无常一的、主宰的、不变的自我、自性)和法空(诸法都由因缘组合而成,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性)精微殊妙没有间断地思惟。“意诚”(心意诚实)者,由第六识意识进入我空与法空的思惟,那么第七识末那识就不再执着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主观的认识主体,为内在的自我认识与世间出世间法的明了。“心正”(心性正直端正)者,在于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这两个识没有我执的缘故。第八舍舍弃了阿赖耶识的各种名相分别,在于第六识和第七识没有了法执的缘故。第八识舍弃了善、恶果报的名相分别,转成了清净、无垢之识(庵摩罗识),也称为如明镜那样映现万像的智慧相等和合的心品。“身修”(自身修养好了)者,第八识就没有烦恼、没有染污、没有不净,那么所有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即能发生认识功能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及其所对应的认识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以及感官缘对六境所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都没有烦恼、没有染污、没有不净。“家齐”、“国治”、“平天下”者,因为自己本体自性之身清净的缘故,所现的种种具体身相也都清净,乃至十方三世也都圆满清净(此所谓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以上总地概括了修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br/><br/>详细显示了微妙殊胜的修行次第,又为三:第一显示了“格物”(心能转境),必须从自己内在心性上磨炼修行。第二显示了“诚意”(诚实的心意),必须首先要悟到心性本体。第三显示了“修”、“齐”、“治”、“平”,都有逐渐次第。<br/>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7:31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font><br/><br/>【南怀瑾释】<br/>上自皇帝下至一般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为根本。<br/><br/>(曾子著述《大学》的时代背景:夫子逝世以后,当时上至中央的周天子,下及列国的诸候们,都是做君上者,不成其为人君;做臣下者,不成其为人臣的丑角,既乏内养的品性,亦无立身处事外用的德行。因此他以悲天悯人的心情著述《大学》,弘扬孔子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法,留传后世。)<br/><br/>【智旭直指】<br/>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br/><br/>盖以天子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须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为本”也。<br/><br/>前虽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唤作物故,以“致”、“诚”、“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br/><br/>【载暄今解】<br/>前面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原本不单单指帝王、有爵位和有官职的人,担心人们对此有错误的理解,现在特别对此说明。比如以前舜帝在历山(今河南濮阳)耕种、在河泽里打渔、在河边做陶器的时候,何尝就不是平民百姓呢?商代的名相伊尹在有莘(今河南洛阳栾川)耕种时,傅说在商代时最先是做筑墙护路的苦役的活路,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平民百姓?只因为他们能格除心中的物欲(或者说有心物一元的追求),诚实意识端正自心,自我进行身心的修行,所以都能在明白了不生不灭的自性本体后又能利益于天下。<br/><br/>之所以拿天子皇帝来说,则王侯公卿乃至于平民百姓,都是天子皇帝自性本体中所变幻显现之物。因此本体自身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小家、国家、天下都是物的末尾。要是拿平民百姓来说,那么官吏、王侯公卿乃至于天子,就都是平民百姓自性本体中所变幻显现之物。所以也以自身为万事万物的根本,小家、国家、天下都是物的末尾。因此必须知道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所处的地位、身份不同,而自性本体是相同的。自性本体既然相同,那么“亲民”(利益天下)、“止至善”(觉行圆满)也就相同,所以都以修行自己的身心为根本。<br/><br/>前面虽然简略地说明了物有本来和末尾,又说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在于格除心中的物欲,并没有直接指示具体的修行方法,所以现在重点指出“修身为本”, 因此“心”(佛教唯识说心是所有现象的发生的原因的集合体)、“意”(分别、思量、心的作用)、“知”(了别一切境象的作用)就不可以用物来区别对待,用“致”(达到、具备)、“诚”(诚实)、“正”(端正、正直)等具体心法在物的根本上(微妙殊胜的观察)进行修行。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7:57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font><br/><br/>【南怀瑾释】<br/>其修养身心之道的根本就不正确混乱的,而能操持好家以至于治理好国家,这是大有问题的。其所应得到重视修身的却轻视,而居于次位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得到重视,也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知道修身至治国的根本,也就是有了高度的智慧的了。<br/><br/>【智旭直指】<br/>“所厚”谓责躬宜厚,“所薄”谓待人宜宽。若以厚为家,薄为国与天下,便是私情了。会万物而为自己故,谓之“知本”。自己之外,别无一物当情故,可谓“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竟。<br/><br/>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br/><br/>【载暄今解】<br/>“所厚”指的是责备自己、要求自己应当严格,“所薄”指的是对待别人应当宽容。如果只是中饱私囊、只顾往自家聚敛,而不管不顾国家与天下的人民百姓,就是可鄙的自私自利了。理解到万事万物与自己都是一个整体(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就是知道根本,晓得本来面目了。除了自己这一个心性本体之外,别的没有什么对立面,可以说有了高度的智慧了。初的显示心物一元,需要从自己内心具备真实的修养。<br/><br/>第二详细显示诚实心意,必须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高度智慧。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8:23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font><br/><br/>【南怀瑾释】<br/>所谓使自己的心意专一、安定、清净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好像人们对于一切事、一切东西的爱好和厌恶一样,当你真讨厌它的时候,就会立刻厌恶它,再也不会去迷恋它。当你真喜爱它的时候,你必然会马上去爱好它,再也不会舍弃它。同样的道理,当明白了“意识”的颠倒反复,自己扰乱自心时,就要“不自欺”,立刻舍弃“意识”的乱流,归到平静清明的境界,这才叫做真正的“自谦”。所以君子必须审慎精思,对所出现的独悟、独见、独明任何一种境界,都不要执著为真实,且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br/><br/>【智旭直指】<br/>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怕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br/><br/>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br/><br/>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br/><br/>【载暄今解】<br/>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诚实心意)。虚妄地计较执着于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名为“自欺”(自己欺骗自己)。所以稍微学习和听闻了佛法义理的,没有不晓得我执和法执是顽固的恶,也没有不晓得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是善的。但如果是厌恶我执和法执,不能像讨厌一种东西一样去讨厌它;对于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不能像爱好一种东西而马上接受它,恐怕是以此为幌子自己欺骗自己,而不是断恶从善的真正修行了。<br/><br/>对于臭的必然知道其臭,对于色尘物质的美必然知道其美好,可以比喻为“良知”(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认为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地万物就是从灵明中产生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知道臭就必然厌恶,知道美好的东西就必然要去爱好,可以比喻为“致知”(认识到不生不灭的心性本体)。现在知道我执和法执的鄙陋而不尽心尽力去破除,知道我空和法空的美妙而不努力去修行,怎么可以达到“致知”呢?<br/><br/>自性心性本体外原本就没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没有任何对立面,用一个名称代号为“独”。精进努力地在修行当中断除意识里的我执和法执,一定有断除的时候;对灵明之心进行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修行,一定会达到觉行圆满的境地,用一个名称代号为“慎”。<br/><br/>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9:12

【古本原文】<br/><font color="#ff0000">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font><br/><br/>【南怀瑾释】<br/>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没有事做的时候,不分好坏,什么事都会做出来。当小人在乱来的时候,忽然看到大人君子来了,也会很不好意思地觉得自己做错了。因此拼命说谎,或想办法掩盖自己的过错,表现自己还是很对很好的。别人看你,你看别人,都是很明显的,尤其不能假装,明眼人一看,便会把你的心肝肺脏都看透了似的。作假,这有什么利益呢?只要把“意识”纯正净化好了,自然就会变成真诚的人,可以“特立独行”地做一个正常的平常人了。所以君子必须要自我加强严格的修养。<br/><br/>【智旭直指】<br/>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诚也。“闲居”,即“慎独”之“独”字,虽在大庭广众,亦名“闲居”。“为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执。二执,为众恶根本,故一有二执,便“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正是良知不可昧处。“掩不善而著善”,是不能诚于中。“如见其肺肝然”,是不能“形于外”,故使人得窥其中也。<br/><br/>【载暄今解】<br/>这里说明小人(指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喜欢干坏事的人)也有灵明不昧的“良知”,但却没有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说他的心意也不能诚实正直。“闲居”,就是“慎独”的“独”字,虽然在大庭广众之中、在闹市之中,也称为“闲居”。“为不善”者,就是虚妄地生起了我执与法执。我执与法执是一切恶行的根本,所以一旦有着顽固不化的我执和法执,就什么事都会做出来。见到了大人君子自己也私下里不好意思、惭愧,正是良知的灵明不昧的表现。假装把过错的行为掩盖住而谎报为善行,不是自己心意识的真正诚实。就像是有透视功能看见了肺和肝一样,内里不诚实而外在的假装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人们就像是看透了似的看出了他的内在。<br/>

蓝箭 发表于 2007-10-6 01:29:35

【古本原文】<br/><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br/><br/>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font><br/><br/>【南怀瑾释】<br/>曾子说:就像十只眼睛盯着,十只手指着,就有那么严重。这个重点,指任何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所作所为始终脱离不了现实环境,自然而然,就有许多人都在注意你的行为。至少如父母、妻子、朋友,乃至社会上其他人等,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注的。至于从政,或是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有了名声地位的人,便更加严重了。<br/><br/>一个人富有了,就会先把自己的住屋改造装修一番;一个人真正向身修“内明”之学的“诚意”上做学问,自然就是道德的行为。由心理影响生理,自己的身体也跟着变化好转。日积月累,慢慢地心境开朗了,身体也就发福了。所以君子必须诚实自己的意识。<br/><br/>【智旭直指】<br/>“十目”、“十手”,正是“慎独”“诚中”处。“润屋”、“润身”,正是“形外”处。心包太虚,故“广”;体露真常,故“胖”。<br/><br/>【载暄今解】<br/>就像是被十只眼睛盯着、十只手指着,正是自我严格的修养和自我心意识的诚实之处。将房屋用财富装得满满当当、用道德不断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正是形式表现在外表上。心性包含着整个宇宙虚空,因此是“广”(无边无际);外在的形体处处表现出合乎于道的真实善行,因此而“胖”(舒畅开朗)。</font><br/><br/>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大学》探微释义